首页 > 机械加工 专利正文
一种散热良好的手工焊机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散热良好的手工焊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焊接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一种散热良好的手工焊机。


背景技术:

2.焊机实际上就是具有下降外特性的变压器,将220v和380v交流电变为低压的直流电,电焊机一般按输出电源种类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交流电源的;一种是直流电的。直流的电焊机可以说也是一个大功率的整流器,分正负极,交流电输入时,经变压器变压后,再由整流器整流,然后输出具有下降外特性的电源,输出端在接通和断开时会产生巨大的电压变化,两极在瞬间短路时引燃电弧,利用产生的电弧来熔化电焊条和焊材,冷却后来达到使它们结合的目的。焊接变压器有自身的特点,外特性就是在焊条引燃后电压急剧下降的特性。
3.然而现有的如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为授权公告号cn107414252b一种逆变手工焊机,这类结构的焊机的散热效果并不理想,从而影响了焊机内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散热性能良好的手工焊机。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散热良好的手工焊机,包括焊机外壳及设置在焊机外壳内的焊机电路,在所述的焊机外壳的两侧开设有散热窗口,所述的散热窗口包括
6.散热槽,若干所述的散热槽沿垂直方向等距分布,且连通焊机外壳内部,
7.防水散热筋,若干所述的防水散热筋沿垂直方向等距分布,且每个散热槽的上侧均带有一个防水散热筋。
8.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散热槽的与防水散热筋的设置增大了散热窗口的表面积,从而确保焊机的散热效果。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散热窗口还包括
10.承接散热筋,若干截面呈直角梯形状的承接散热筋分别设置在一个防水散热槽上,且散热槽穿过承接散热筋,
11.截面呈直角梯形的承接散热筋的下底与焊机外壳一体成型,直角梯形的斜边朝上。
12.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散热承接筋的设置能进一步增大散热窗口的表面积。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散热槽在承接散热筋内形成有从焊机外壳方向向外倾斜设置的倾斜透气槽。
14.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倾斜设置的透气槽能有效得防止水的进入,从而确保焊机外壳的防水效果。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防水散热筋包括依次连接的
16.承接段,所述的承接段垂直设置在焊机外壳的侧壁上,
17.过渡段,所述的过渡段设置在承接段的末端,且向下延伸,并与焊机外壳的侧壁互为平行设置。
18.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承接段与过渡段的配合能确保防水散热筋良好的散热效果。
1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的焊机外壳上设置有承接段内延伸的承接槽,并在承接段的下侧端面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且与承接槽连通的散热孔。
20.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设置承接槽与散热孔配合能便于散热,且散热孔设置在承接段的下侧端面上,从而能达到良好的防水效果。
2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焊机外壳的侧壁上、且位于散热槽与防水散热筋之间的位置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贯穿焊机外壳的承接孔,并在承接孔上设置有导热散热柱,导热散热柱由导热性能良好的纯铜制成。
22.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设置导热散热柱能进一步把焊机壳体内的热量带出。
2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导热散热柱的一端形成有与焊机外壳侧壁的内侧端面相抵的接触部,接触部的截面呈圆形。
24.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导热散热柱的一端设置有接触部,从而能进一步确保导热散热柱的表面积,从而便于焊机的散热。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27.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部件名称:1-散热槽、2-防水散热筋、2a-承接段(、2b-过渡段、3-承接散热筋、4-透气槽、5-承接槽、6-散热孔、7-导热散热柱、8-接触部、10-散热窗口、101-焊机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28.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29.一种散热良好的手工焊机,包括焊机外壳101及设置在焊机外壳101内的焊机电路,在所述的焊机外壳101的两侧开设有散热窗口100,所述的散热窗口100包括
30.散热槽1,若干所述的散热槽1沿垂直方向等距分布,且连通焊机外壳101内部,
31.防水散热筋2,若干所述的防水散热筋2沿垂直方向等距分布,且每个散热槽1的上侧均带有一个防水散热筋2。
32.通过散热槽1的与防水散热筋2的设置增大了散热窗口100的表面积,从而确保焊机的散热效果。
33.实施例二
34.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所述的散热窗口100还包括
35.承接散热筋3,若干截面呈直角梯形状的承接散热筋3分别设置在一个防水散热槽1上,且散热槽1穿过承接散热筋3,
36.截面呈直角梯形的承接散热筋3的下底与焊机外壳101一体成型,直角梯形的斜边
朝上。
37.通过散热承接筋的设置能进一步增大散热窗口100的表面积。
38.实施例三
39.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进一步:所述的散热槽1在承接散热筋3内形成有从焊机外壳101方向向外倾斜设置的倾斜透气槽4。
40.通过倾斜设置的透气槽4能有效得防止水的进入,从而确保焊机外壳101的防水效果。
41.实施例四
42.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进一步:所述的防水散热筋2包括依次连接的
43.承接段2a,所述的承接段2a垂直设置在焊机外壳101的侧壁上,
44.过渡段2b,所述的过渡段2b设置在承接段2a的末端,且向下延伸,并与焊机外壳101的侧壁互为平行设置。
45.通过承接段2a与过渡段2b的配合能确保防水散热筋2良好的散热效果。
46.进一步:在所述的焊机外壳101上设置有承接段2a内延伸的承接槽5,并在承接段2a的下侧端面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且与承接槽5连通的散热孔6。
47.通过设置承接槽5与散热孔6配合能便于散热,且散热孔6设置在承接段2a的下侧端面上,从而能达到良好的防水效果。
48.实施例五
49.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进一步:在焊机外壳101的侧壁上、且位于散热槽1与防水散热筋2之间的位置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贯穿焊机外壳101的承接孔,并在承接孔上设置有导热散热柱7,导热散热柱7由导热性能良好的纯铜制成。
50.通过设置导热散热柱7能进一步把焊机壳体内的热量带出。
51.实施例六
52.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进一步:所述的导热散热柱7的一端形成有与焊机外壳101侧壁的内侧端面相抵的接触部8,接触部8的截面呈圆形。
53.通过导热散热柱7的一端设置有接触部8,从而能进一步确保导热散热柱7的表面积,从而便于焊机的散热。
54.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