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械加工 专利正文
一种焊接机器人用新型自动夹紧卡盘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9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焊接机器人用新型自动夹紧卡盘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焊接机器人用新型自动夹紧卡盘。


背景技术:

2.焊接机器人广泛用于汽车行业,以较低的复杂性焊接汽车内部和外部零件,焊接机器人的采用确保了焊接线上的生产率提高,减少了严重的工伤,提高了订单执行速度和准确性,并增加了正常运行时间,同时降低了成本,汽车、制造和金属行业通过采用了自动化焊接技术,能够降低成本、节省时间并提高焊接质量,还可以提高工作空间的利用率,并改善最终用户行业的供应链绩效,有助于减少员工的工作量。
3.但是,现有的焊接机器人用夹紧卡盘存在以下不足;
4.1、现有的焊接机器人用夹紧卡盘多为手动卡盘,需要人工手动操作卡盘将管件夹紧,操作费时费力,并且降低了管道的加工效率。
5.2、现有的焊接机器人用夹紧卡盘仅仅具备对管道的夹持固定作用,在管道焊接时,人员需要频繁调节夹紧卡盘将管道松掉后对管道进行转动,方便焊接机器人对管道进行环形焊接,现有的夹紧卡盘功能单一,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接机器人用新型自动夹紧卡盘,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焊接机器人用新型自动夹紧卡盘,包括后盘体、前盘体、卡盘主体和驱动马达,所述后盘体的前部设置有前盘体,所述前盘体和后盘体之间设置有卡盘主体,所述卡盘主体包括盘壳、齿圈、通孔、电动缸和夹抓,所述盘壳的中间开设有通孔,所述盘壳的内部沿通孔均匀设置有三个电动缸,所述电动缸的活塞端安装有夹抓,所述盘壳的外壁前后两端均设置有齿圈,所述后盘体的前部一侧安装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盘壳上的齿圈啮合,所述驱动齿轮与安装在后盘体后部的驱动马达传动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盘主体的周围设置有三个导向齿轮,所述导向齿轮的两端轮轴分别与前盘体和后盘体转动连接,三个所述导向齿轮均与盘壳上的齿圈啮合。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抓的中间开设有v型夹口,所述夹抓的v型夹口上均匀设置有防滑凸起。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三个所述导向齿轮中的其中两个对称安装在齿圈的底部两侧,另外一个所述导向齿轮安装在齿圈的最顶端。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盘体和后盘体的底部焊接有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安装通孔。
13.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后盘体上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驱动马达和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控制器、电动缸和夹抓,使用时,控制器通过气缸同步阀实现对三个电动缸的同步控制,通过三个电动缸同步驱动夹抓对管道进行夹持固定,与现有的人工手动控制卡盘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工作效率更高,能够提高管道的加工效率。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向齿轮、驱动齿轮和驱动马达,在对管道进行夹紧后,可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马达正向或反向在0
°‑
180
°
范围内转动,通过驱动马达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通过驱动齿轮与齿圈啮合带动卡盘主体正向或反向在0
°‑
180
°
范围内转动,从而可方便对管道进行全面焊接,提高焊接效率。
附图说明
17.图1为一种焊接机器人用新型自动夹紧卡盘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一种焊接机器人用新型自动夹紧卡盘的侧视图。
19.图3为一种焊接机器人用新型自动夹紧卡盘图1中卡盘主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一种焊接机器人用新型自动夹紧卡盘图3中夹抓的结构示意图。
21.1、后盘体;2、前盘体;3、底板;4、卡盘主体;401、盘壳;402、齿圈;403、通孔;404、电动缸;405、夹抓;406、防滑凸起;5、导向齿轮;6、驱动齿轮;7、驱动马达;8、控制器;9、安装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焊接机器人用新型自动夹紧卡盘,包括后盘体1、前盘体2、卡盘主体4和驱动马达7,后盘体1的前部设置有前盘体2,前盘体2和后盘体1之间设置有卡盘主体4,卡盘主体4包括盘壳401、齿圈402、通孔403、电动缸404和夹抓405,盘壳401的中间开设有通孔403,盘壳401的内部沿通孔403均匀设置有三个电动缸404,电动缸404的活塞端安装有夹抓405,盘壳401的外壁前后两端均设置有齿圈402,后盘体1的前部一侧安装有驱动齿轮6,驱动齿轮6与盘壳401上的齿圈402啮合,驱动齿轮6与安装在后盘体1后部的驱动马达7传动连接。
24.卡盘主体4的周围设置有三个导向齿轮5,导向齿轮5的两端轮轴分别与前盘体2和后盘体1转动连接,三个导向齿轮5均与盘壳401上的齿圈402啮合。
25.夹抓405的中间开设有v型夹口,v型夹口的设计,可以适应对多种管径的夹持需要,夹抓405的v型夹口上均匀设置有防滑凸起406,防滑凸起406的设置可提高夹抓405的防滑性,进而更好的将管道抓紧。
26.三个导向齿轮5中的其中两个对称安装在齿圈402的底部两侧,另外一个导向齿轮5安装在齿圈402的最顶端,通过三个导向齿轮5的设置可实现对卡盘主体4的位置限定,保
证卡盘主体4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27.前盘体2和后盘体1的底部焊接有底板3,底板3上开设有安装通孔9,安装通孔9的设置可方便人员将卡盘安装在焊接工作台上。
28.后盘体1上安装有控制器8,控制器8型号为tpc8-8td,控制器8通过导线分别与驱动马达7和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30.使用时,将待焊接的两节管道分别穿过两个卡盘主体4的通孔403并对齐,然后通过控制器8下达夹紧命令,三个电动缸404在控制器8的控制下同步开启,带动三个夹抓405从管道的不同方向对管道进行同步夹持,管道夹紧后,焊接机器人对两节管道接缝处的上部或者下部进行焊接,焊接好之后,在控制器8控制下驱动马达7带动驱动齿轮6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驱动齿轮6通过与齿圈402啮合带动卡盘主体4转动,通过卡盘主体4带动管道一定角度的转动,从而便于焊接机器人对管道进行全方位焊接。
31.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焊接机器人用新型自动夹紧卡盘,包括后盘体(1)、前盘体(2)、卡盘主体(4)和驱动马达(7),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盘体(1)的前部设置有前盘体(2),所述前盘体(2)和后盘体(1)之间设置有卡盘主体(4),所述卡盘主体(4)包括盘壳(401)、齿圈(402)、通孔(403)、电动缸(404)和夹抓(405),所述盘壳(401)的中间开设有通孔(403),所述盘壳(401)的内部沿通孔(403)均匀设置有三个电动缸(404),所述电动缸(404)的活塞端安装有夹抓(405),所述盘壳(401)的外壁前后两端均设置有齿圈(402),所述后盘体(1)的前部一侧安装有驱动齿轮(6),所述驱动齿轮(6)与盘壳(401)上的齿圈(402)啮合,所述驱动齿轮(6)与安装在后盘体(1)后部的驱动马达(7)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接机器人用新型自动夹紧卡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盘主体(4)的周围设置有三个导向齿轮(5),所述导向齿轮(5)的两端轮轴分别与前盘体(2)和后盘体(1)转动连接,三个所述导向齿轮(5)均与盘壳(401)上的齿圈(402)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接机器人用新型自动夹紧卡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抓(405)的中间开设有v型夹口,所述夹抓(405)的v型夹口上均匀设置有防滑凸起(406)。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焊接机器人用新型自动夹紧卡盘,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导向齿轮(5)中的其中两个对称安装在齿圈(402)的底部两侧,另外一个所述导向齿轮(5)安装在齿圈(402)的最顶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接机器人用新型自动夹紧卡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盘体(2)和后盘体(1)的底部焊接有底板(3),所述底板(3)上开设有安装通孔(9)。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接机器人用新型自动夹紧卡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盘体(1)上安装有控制器(8),所述控制器(8)通过导线分别与驱动马达(7)和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焊接机器人用新型自动夹紧卡盘,包括后盘体、前盘体、卡盘主体和驱动马达,所述后盘体的前部设置有前盘体,所述前盘体和后盘体之间设置有卡盘主体,使用时,将待焊接的两节管道分别穿过两个卡盘主体的通孔并对齐,然后通过控制器下达夹紧命令,三个电动缸在气缸同步阀的控制下同步开启,带动三个夹抓从管道的不同方向对管道进行同步夹持,管道夹紧后,焊接机器人对两节管道接缝处的上部或者下部进行焊接,焊接好之后,在控制器控制下驱动马达带动驱动齿轮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驱动齿轮通过与齿圈啮合带动卡盘主体转动,通过卡盘主体带动管道一定角度的转动,从而便于焊接机器人对管道进行全方位焊接。接。接。


技术研发人员:唐大风 黄家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方佐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6
技术公布日:202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