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立式车床精车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易变形圆环类零件内控的精车工装领域。
背景技术:2.因为大尺寸圆环类类零件在加工时易变形,如何进行精定位防止加工造成的变形,提高产品加工精度是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中,旋转压紧气缸和三爪卡盘得到机加行业的广泛应用。
3.针对定位精度的要求及解决产品变形问题,现有采用的方式多数为六爪卡盘的工装方式,加工精度受限,成本过高,现提出的卡盘方式既能达到精度要求,还可以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工装无法达到高精度、成本高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圆环类零件内孔的精车工装。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圆环类零件内孔的精车工装,包括工装基板、气缸安装支架、左旋压紧气缸、右旋压紧气缸、三爪气动卡盘、定位块;将定位块安装在基板上,将多个气缸安装支架置于定位块外侧,固定安装在基板上;定位块为与零件匹配的圆筒,在定位块侧壁上设有方形口,将三爪气动卡盘穿入到方形口内;气缸安装支架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左旋压紧气缸、右旋压紧气缸;左旋压紧气缸、右旋压紧气缸布置在三爪气动卡盘两侧;三爪气动卡盘末端凸起部位与零件外侧定位抵接;左旋压紧气缸、右旋压紧气缸上的压爪与零件顶面压紧连接。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
8.1、本实用新型通过三爪气动卡盘进行外径定位,通过左旋压紧气缸、右旋压紧气缸进行压紧,完成精准定位及快速装夹与拆卸。不会对圆环零件造成变形,影响两端面的平面度和平行度。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圆环类零件内孔的精车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1.参照图1,一种圆环类零件内孔的精车工装,包括工装基板1、气缸安装支架2、左旋压紧气缸3、右旋压紧气缸4、三爪气动卡盘5、圆环零件6、定位块7;本实用新型设置由气缸安装支架2、三爪气动卡盘5、定位块7安装在工装基板1上,左旋压紧气缸3、右旋压紧气缸4
安装在气缸安装支架2上,圆环形状零件6放置在定位块7上,通过三爪气动卡盘5进行外径定位,通过左旋压紧气缸3、右旋压紧气缸4进行压紧,完成精准定位及快速装夹与拆卸。
12.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精准定位及快速速装夹与拆卸,不会对圆环零件造成变形,影响两端面的平面度和平行度。
13.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以下操作方式阐述其功能原理:
14.本实用新型圆环零件7放置前的状态是三爪气动卡盘5保持打开状态,左旋压紧气缸3、右旋压紧气缸4是压紧块打开高点位置。当圆环零件7放置到定位块7上保证平面定位,首先三爪气动卡盘5闭合状态保证圆环零件7的中心定位,然后左旋压紧气缸3、右旋压紧气缸4是压紧块闭合低点位置保持压紧状态,此时圆环零件7完成精准的定位及压紧,下一步进行内孔的精车加工。
1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圆环类零件内孔的精车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装基板(1)、气缸安装支架(2)、左旋压紧气缸(3)、右旋压紧气缸(4)、三爪气动卡盘(5)、定位块(7);将定位块(7)安装在基板(1)上,将多个气缸安装支架(2)置于定位块(7)外侧,固定安装在基板(1)上;定位块(7)为与零件(6)匹配的圆筒,在定位块(7)侧壁上设有方形口,将三爪气动卡盘(5)穿入到方形口内;气缸安装支架(2)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左旋压紧气缸(3)、右旋压紧气缸(4);左旋压紧气缸(3)、右旋压紧气缸(4)布置在三爪气动卡盘(5)两侧;三爪气动卡盘(5)末端凸起部位与零件(6)外侧定位抵接;左旋压紧气缸(3)、右旋压紧气缸(4)上的压爪与零件(6)顶面压紧连接。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环类零件内孔的精车工装,包括工装基板、气缸安装支架、左旋压紧气缸、右旋压紧气缸、三爪气动卡盘、定位块;将定位块安装在基板上,将多个气缸安装支架置于定位块外侧,固定安装在基板上;定位块为与零件匹配的圆筒,在定位块侧壁上设有方形口,将三爪气动卡盘穿入到方形口内;气缸安装支架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左旋压紧气缸、右旋压紧气缸;左旋压紧气缸、右旋压紧气缸布置在三爪气动卡盘两侧;三爪气动卡盘末端凸起部位与零件外侧定位抵接;左旋压紧气缸、右旋压紧气缸上的压爪与零件顶面压紧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左旋压紧气缸、右旋压紧气缸进行压紧,完成精准定位及快速装夹与拆卸。定位及快速装夹与拆卸。定位及快速装夹与拆卸。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富创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31
技术公布日:202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