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机床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数控机床主轴结构。
背景技术:2.数控机床主轴指的是机床上带动工件或刀具旋转的轴,通常由主轴、轴承和传动件等组成主轴结构,同时主轴一侧配合机器中传动结构进行转动,机床主轴另一侧可以用来装夹工件,在高速转速过程中,主轴外侧因转动和空气摩擦产生热量因而使得主轴使用寿命减短。
3.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机床主轴的散热大多是用流动水进行降温,大量的流动水必然导致接触面积不相同即其散热不均匀,对主轴的散热降温效果并不明显,因此,提供了一种数控机床主轴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数控机床主轴结构。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数控机床主轴结构包括主轴主体,所述主体的外侧设置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箱体、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和第一磁性件,所述箱体中设置冷却区,在所述冷却区下方设置散热区,所述冷却区中设置第一活塞,散热区中设置第二活塞,所述散热区和冷却区之间设置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在所述散热区中设置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活塞连接。
6.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一磁性件下方设置第二磁性件,在所述第二磁性件下方设置螺杆和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杆连接,所述螺杆设置在散热区的下方,转动所述螺杆后,所述螺母带动所述第二磁性件和所述第一活塞移动。
7.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螺杆一端设置第一滚轮,在所述第一滚轮和主体之间设置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转动连接第一摩擦轮,在所述第一滑块上转动连接第一摩擦轮和第二摩擦轮,且在所述第一滑块上设置第一电磁铁,在第一电磁铁相对一侧上的第二滑块上设置第二电磁铁,在所述支撑架的中部设置第三磁性件。
8.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通过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与支撑架的两端连接。
9.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一活塞两侧设置第一温控开关和第二温控开关,当所述第一温控开关到达设定的阈值时,所述第一电磁铁启动;所述第二温控开关到达设定的阈值时,所述第二电磁铁启动。
10.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箱体上。
11.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散热区和冷却区之间放置冷却液。
12.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散热组件至少设置两组,且对称设置在主体的上方和下方。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箱体内设置用于主轴的冷却区,以及给具有一定温度的冷却液设置散热,并在第一腔体中设置第一磁性件、螺杆螺母配合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实现冷却区和散热区中的冷却液交换,在冷却区包围了主轴的情况下,冷却效果更好,且在节约能源的情况下延长主轴的寿命,通过第一温控开关、第二温控开关和支撑架上的转动组件,在配合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实现冷却区和散热区之间的随时交换冷却液。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图3,一种数控机床主轴结构,包括主轴主体1,主轴主体1往往需要高速转动,而往往主体1一端设置夹具,一端在电机或其他带动力下使得所述主体1转动,因此所述主轴在转动时往往会产生热量。
18.在所述主体1外侧设置散热组件27,所述散热组件27包括箱体2、第一活塞3、第二活塞4和第一磁性件5,所述箱体2设置在所述主轴的外侧,所述箱体2设置隔板,所述隔板将箱体2一分为二,所述隔板上侧的箱体2为冷却区6,所述隔板下侧则是散热区7,所述隔板的两端设置第一通孔8和第二通孔9,优选的在所述箱体2左侧为第一通孔8,在所述箱体2右侧为第二通孔9,在所述冷却区6中设置第一活塞3,在所述散热区7中设置第二活塞4。
19.在所述箱体2内放置冷却液,优选的所述冷却液放满在所述箱体2中,将所述第二活塞4向右侧移动时,位于第二活塞4右侧的冷却液通过第二通孔9进入冷却区6,同样的冷却区6的冷饮液进入所述散热区7,便可实现冷却液交换。
20.在所述散热区7中设置第一磁性件5,所述第一磁性件5优选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塞3中,在所述箱体2底部设置滑动设置第二磁性件10,所述第二磁性件10隔着箱体2与所述第一磁性件5连接,且到那个第二磁性件10移动时,所述第一磁性件5带动所述第二活塞4一同移动。
21.在所述第二磁性件10下方设置螺杆11和螺母12,所述螺杆11连接在机箱体2的下方,且所述螺母12与第二磁性件10连接,因此转动所述螺杆11时,所述螺母12和所述第二磁性件10一同移动。
22.在所述螺杆11一端设置第一滚轮13,在所述第一滚轮13和主体1之间设置支撑架14,所述支撑架14优选设置在所述箱体2上,所述支撑架14上设置第一情况的转动方式,在所述支撑架14上设置第一滑块15在所述第一滑块15上设置第一电磁铁20,将第一摩擦轮17转动在所述所述第一滑块15上,所述第一滑块15通过第一弹性件23与所述支撑架14末端连接,在所述支撑架14上设置第三磁性件22,实现当所述第一电磁铁20通电时,所述第一摩擦轮17将主体1和第一滚轮13连接,此时所述螺杆11转动方向与所述主体1相同。
23.第二种情况在所述支撑架14上滑动设置第二滑块16,所述第二滑块16一端通过第二弹性件24与支撑架14末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滑块16上相切连接第二摩擦轮18和第三摩擦
轮19,在所述第二滑块16上依旧设置第二电磁铁21,在所述第二电磁铁21启动时,所述第二滑块16向第三磁性件22一侧移动,所述第二摩擦轮18与主体1连接,所述第三摩擦轮19与第一滚轮13连接,实现所述第一滚轮13转动方向与主体1相反。
24.在所述第一活塞3两侧设置第一温控开关25和第二温控开关26,当所述第一活塞3移动至左边时,所述第一温控开关25检测冷却区6的液体,在本实施例中的的阈值为50度,当所述冷却液的温度超过50度时,所述第一温控开关25启动,即所述第一电磁铁20具有磁性;当所述第一活塞3位于右边时,所述第二温控开关26检测冷却液的温度,当超过阈值时,所述第二温控开关26将第二电磁铁21启动。
25.工作原理:当第一活塞3位于第二通孔9上时,所述第一温控开关25检测到此时冷却区6的液体超过50度的阈值时,所述第一电磁铁20启动,所述第一滑块15向第三滑块一侧移动,即所述主体1通过第一摩擦轮17和第一滚轮13连接,所述第一滚轮13带动所述螺杆11转动,所述螺杆11转动时所述螺母12则带动第二磁性件10向第二通孔9一侧移动,即在第一磁性件5作用下,所述第二活塞4向第二通孔9处移动,第一活塞3向第一通孔8移动,即实现冷却区6和散热区7之间的液体交换;同样的位于在第一通孔8上的第一活塞3的第二温控开关26检测到水温到达阈值时,所述第二电磁铁21启动,在所述第二摩擦轮18和所述第三摩擦轮19作用下,所述螺杆11反向转动,即所述第二活塞4向第一通孔8一侧移动,所述第一活塞3向第二通孔9一侧移动,实现自动交换冷却液加强冷却主体1的进度。
26.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