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给排水工程 专利正文
一种挖掘机发动机系统纵向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挖掘机发动机系统纵向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挖掘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挖掘机发动机系统纵向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挖掘机的发动机系统设置在驾驶室后侧,发动机提供动力传输给液压泵,液压泵通过液压油驱动行走马达,液压油在高效快速的循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产生高温,高温会大大的减少整机的工作效率和性能,甚至停机工作等待降温,发动机设置在驾驶室后面,散热器不能在行走时主动迎风,不能将液压油温和水温控制在最佳性能之内,跟随液压油温的升高,液压油的浓度会降低,会产生低效率,在这种情况下想保持高效工作,每分钟必须增加发动机500左右到转速,提高泵的工作效率,这样会大大增加发动机的排放。
3.为了解决散热的技术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13741316u,名称为“一种挖掘机动力系统隔板布置结构”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内容:通过侧隔板、前隔板、盖板以及尾罩形成一个包围的密封区域,将动力系统和散热系统与外部分隔开,不会与外围的冷风直接接触,进而不会影响散热效果。该对比文件虽然能解决散热问题,但是,当动力系统或者散热系统出现损坏时,在狭小的空间内进行维修,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挖掘机发动机系统纵向布置结构,以解决发动机放置在驾驶室后侧不容易散热以动力系统维修保养空间小存在极大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
6.一种挖掘机发动机系统纵向布置结构,包括上端设置有驾驶室、液压系统以及发动机系统的上车架,所述上车架为方形,所述上车架包括区域a、区域b以及区域c,所述区域a设置在所述上车架的左前方,所述区域a上设置所述驾驶室,所述区域b与所述区域a并列设置,所述区域b设置在所述上车架的右前方,所述区域b上设置所述发动机系统,所述区域c设置在所述区域a与所述区域b的后方,所述区域c上设置所述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上设置有覆盖件,所述覆盖件上设置有开门机构。
7.优选的,所述发动机系统包括发动机以及与所述发动机连接的散热器,所述发动机与所述散热器均与所述上车架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器设置在所述发动机前侧,所述发动机与所述散热器外侧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外侧设置有上盖板,所述上盖板一侧与所述支撑架的左侧面枢轴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右侧面设置有侧盖板,所述支撑架的所述侧盖板与所述支撑架右侧面的前部枢轴连接,所述散热器前部的所述上车架上设置有电瓶,所述电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外侧,所述电瓶的上端面低于所述散热器的下端面。
8.优选的,所述区域a与所述区域b之间设置有区域d,所述区域d后端设置有空调冷凝器,所述空调冷凝器设置在所述液压系统前端,所述支撑架左侧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设
置在所述空调冷凝器与所述发动机之间,所述空调冷凝器包括两根管线,其中一根管线与所述发动机连接,另一根管线设置在所述驾驶室内。
9.优选的,所述区域c包括左侧、中间侧以及右侧,所述区域c右侧的上车架上设置有液压泵,所述液压泵与所述发动机连接,所述液压泵上方设置有消音器,所述消音器与所述发动机连接,所述区域c的中间侧的上车架上设置有液压油箱,所述液压油箱外侧设置有主阀,所述液压油箱与所述液压泵连接,所述区域c的左侧的上车架上设置有柴油箱,所述柴油箱与所述发动机连接。
10.优选的,所述上车架的所述区域c后方设置有后配重,所述后配重上方设置所述覆盖件,所述覆盖件包括覆盖件a、覆盖件b以及覆盖件c,所述覆盖件c覆盖在所述液压泵与所述消音器外侧,所述覆盖件b覆盖所述液压油箱以及主阀外侧,所述覆盖件a覆盖所述柴油箱外侧。
11.优选的,所述上车架后端设置有框架,所述框架设置在所述液压油箱后侧,所述覆盖件b包括上端盖板b以及门板b,所述上端盖板b与所述液压油箱固定连接,所述门板b与所述框架的上端面枢轴连接。
12.优选的,所述覆盖件a包括上端盖板a以及门板a,所述上端盖板a与所述柴油箱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门板a与所述框架的左侧面枢轴连接。
13.优选的,所述覆盖件c包括上端盖板c以及门板c,所述上端盖板c设置在所述消音器上方,且与所述支撑架后端固定连接,所述门板c与所述框架的右侧面枢轴连接。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与驾驶室纵向布置,更好的降低了驾驶室内的噪音,散热器设置在发动机的前侧,散热器接触面在行走时可以主动迎风,可将液压油温和水的温度控制在最佳性能之内,并且降低了发动机的排放。
16.2.本实用新型发动机系统的上盖板以及侧盖板可以打开,当发动机保养维修时,打开上盖板和侧盖板,扩大了保养维修的空间。
17.3.本实用新型中的液压系统设置可以开启的门板a、门板b以及门板c,当液压系统发生故障时,可以扩大保养维修的空间,解决了在狭小空间内维修存在极大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18.说明书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方位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方位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液压系统上的开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液压系统的覆盖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液压系统开门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发动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发动机系统开门的结构示意图。
27.图9为发动机系统以及液压系统在上车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28.图10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29.其中,附图标记为:1.驾驶室;2.液压系统;21.覆盖件;211.覆盖件a;2111.上端盖
板a;2112.门板a;212.覆盖件b;2121.上端盖板b;2122.门板b;213.覆盖件c;2131.上端盖板c;2132.门板c;3.发动机系统;31.发动机;32.散热器;33.支撑架;4.上车架;41.区域a;42.区域b;422.上盖板;423.侧盖板;43.区域c;44.区域d;5.开门机构;6.空调冷凝器;7.电瓶;8.液压泵;9.消音器;10.液压油箱;11.主阀;12.柴油箱;13.后配重;14.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31.本产品是突破国产轮挖瓶颈以及国外轮挖长期工作带来的高温隐患。轮挖是由发动机提供动力传输给液压泵,液压泵通过液压油驱动行走马达,液压油在整机内高校的快速的循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产生高温,高温会大大的减少整机的工作效率和性能,因此会带来高排放、低效率的问题,甚至停工。
32.参见图1-图4,为了解决高温带来的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挖掘机发动机系统纵向布置结构,包括上端设置有驾驶室1,液压系统2以及发动机系统3的上车架4,上车架4为方形,上车架4包括区域a41、区域b42以及区域c43,区域a41设置在上车架4的左前方,区域a41上设置驾驶室1,区域b42与区域a41并列设置,区域b42设置在上车架4的右前方,区域b42上设置发动机系统3,区域c43设置在区域a41与区域b42的后方,区域c43上设置液压系统2,液压系统2上设置有覆盖件21,覆盖件21上设置有开门机构5。
33.本实用新型的上车架是方形的结构,将方形的框架大体分为三个区域,框架的前方和框架的后方,框架的前方大体分为两个并且的区域,为区域a和区域b,本实用新型是将驾驶室设置在区域a的位置上,发动机系统是设置在区域b的位置上。框架的后方整体为液压系统。为了检修方便,在发动机系统上开设上盖板以及侧盖板两个门,在液压系统中,开设门板a、门板b以及门板c,因此在发动机系统中开设两个门,在液压系统中,开设三个门,因此本实用新型在保养维修部位实现五门的开启方式,大大减小了保养维修时带来的安全隐患。
34.参见图9和图10,发动机系统3包括发动机31以及与发动机31连接的散热器32,发动机31与散热器32均与上车架4固定连接,散热器32设置在发动机31前侧,将散热器设置在发动机的前侧,散热器采用接触面主动迎风布局,在行走35迈时,主动迎风再加动力产生的吸风,可增加77%的自然受风量和散热量
35.参见图7和图8,发动机31与散热器32外侧设置有支撑架33,支撑架33顶部外侧设置有上盖板422,上盖板422一侧与支撑架33的左侧面枢轴连接,支撑架33的右侧面设置有侧盖板423,支撑架33的侧盖板423与支撑架33右侧面的前部枢轴连接,散热器32前部的上车架4上设置有电瓶7,电瓶7设置在支撑架33外侧。
36.发动机和散热器是设置在支撑架上的,为了扩大发动机系统检修空间,在支撑架上设置上盖板,上盖板与支撑架的左侧面枢轴连接,意味着上盖板可以以支撑架的左侧面为轴心旋转,实现开门的目的,支撑架右侧面设置侧盖板,侧盖板与支撑架右侧面的前部枢轴连接,意味着侧盖板可以以支撑架右侧面的前部为轴心旋转,实现侧盖板开门的目的。
37.参见图10,区域a41与区域b42之间设置有区域d44,区域d44后端设置有空调冷凝器6,空调冷凝器6设置在液压系统2前端,支撑架左侧设置有隔板,隔板设置在空调冷凝器与发动机之间,空调冷凝器6包括两根管线,其中一根管线与发动机31连接,另一根管线设
置在驾驶室1内。
38.设置区域d的目的是放置空调冷凝器,空调冷凝器从发动机处获得动力,并且降低驾驶室内的温度。隔板具有隔热的效果,能保证空调冷凝器正常工作。
39.参见图9和图10,区域c43包括左侧、中间侧以及右侧,区域c43右侧的上车架4上设置有液压泵8,液压泵8与发动机31连接,液压泵8上方设置有消音器9,消音器9与发动机31连接,区域c43的中间侧的上车架4上设置有液压油箱10,液压油箱10外侧设置有主阀11,液压油箱10与液压泵8连接,区域c43的左侧的上车架4上设置有柴油箱12,柴油箱12与发动机31连接。
40.参见图5和图6,上车架4的区域c43后方设置有后配重13,后配重13上方设置覆盖件21,覆盖件21包括覆盖件a211、覆盖件b212以及覆盖件c213,覆盖件c213覆盖在液压泵8与消音器9外侧,覆盖件b212覆盖液压油箱10以及主阀11外侧,覆盖件a211覆盖柴油箱12外侧。
41.后配重的作用是配重的作用,防止上车架前端由于驾驶室的重力以及发动机系统的重力造成前倾翻车。
42.上车架4后端设置有框架14,框架14设置在液压油箱10后侧,覆盖件b212包括上端盖板b2121以及门板b2122,上端盖板b2121与液压油箱10固定连接,门板b2122与框架14的上端面枢轴连接。
43.覆盖件a211包括上端盖板a2111以及门板a2112,上端盖板a2111与柴油箱12的上端固定连接,门板a2112与框架14的左侧面枢轴连接。
44.覆盖件c213包括上端盖板c2131以及门板c2132,上端盖板c2131设置在消音器9上方,且与支撑架33后端固定连接,门板c2132与框架14的右侧面枢轴连接。
45.本实用新型的框架为门板a、门板b以及门板c的开启提供位置。
46.框架的上端与门板b枢轴连接,意味着门板b可以向上翻转打开,门板a与框架的左侧面枢轴连接,意味着门板a可以沿着框架的左边线逆时针打开,门板c与框架的右侧面枢轴连接,意味着门板c可以沿着框架的右边线顺时针打开。
47.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