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木材加工 专利正文
板材压边胶料预热分流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板材压边胶料预热分流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木板冲压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材压边胶料预热分流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2.木板在制作的过程中,为了木板外表更加漂亮美观,需要在门板上粘接上造型多样,外观漂亮的木皮;现有的木皮粘接方式大多采用人工粘接,人工粘接方式存在如下缺陷:
3.1、粘接胶水中含有甲醛等有害物质,工人长期接触粘接胶水,容易患上呼吸道等职业疾病,不利于工人的身体健康;
4.2、粘接效率较低,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
5.3、粘接质量较差,木皮与模板的粘接面可能存在气泡,木板长期使用,会出现掉皮的缺陷。
6.现有的木板在压边过程中,通过竖直涂胶辊对木板侧部进行涂胶,然后将边条压粘在模板侧部上,涂胶辊表面的胶料通过涂胶辊侧壁上的出胶孔,利用出胶孔处的挡板实现包括涂胶辊,涂料辊上设置有进胶孔和出胶孔,进胶孔位于出胶孔上方,出胶孔为条形出胶孔,出胶孔处铰接有挡板,挡板能够将出胶孔完全封闭,挡板通过气缸控制打开与关闭;通过条形出胶孔出胶,能够保证整个木板侧部能够涂覆到粘接胶水,涂覆均匀,竖直涂胶辊在涂胶过程与木板处于挤压摩擦状态,为了包装涂覆均匀,需要胶水用量比较大,导致胶水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板材压边胶料预热分流控制装置,该一种板材压边胶料预热分流控制装置采用多个涂胶辊对板体侧部进行同时涂胶,在板体移动时,涂胶辊在板体作用下旋转并对板体边部间隔涂胶,每个涂胶辊在板体上涂胶部位不同,利用分流板对涂胶辊进行分流,使每个涂胶辊出胶孔出胶均匀,成本低,节省胶料。
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板材压边胶料预热分流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板材一侧的上安装架、下安装架和竖直设置在上安装架和下安装架之间的涂胶辊组,涂胶辊组中的涂胶辊上下端均转动连接在上安装架和下安装架上,所述上安装架上设置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上设置有进胶口,其底部设置有与涂胶辊一一对应设置的出胶口,所述涂胶辊顶部中心孔处设置有与出胶口连通的进胶孔,所述涂胶辊周向侧壁上均布有出胶孔,所述涂胶辊组中不同涂胶辊上的出胶孔对应分布在板材边部不同位置。
9.进一步,所述出胶孔设置为缝隙出胶孔,所述缝隙出胶孔的宽度设置为2-4mm。
10.进一步,所述涂胶辊上的缝隙出胶孔均布为6或8个且竖直设置。
11.进一步,所述分流板中部设置有旁置式进胶通道,所述进胶口设置在旁置式进胶
通道顶部,所述分流板内设置有旁置式进胶通道底部连通的胶水流道,所述出胶孔均布在胶水流道底部。
12.进一步,所述分流板内位于胶水流道远离旁置式进胶通道另一侧设置有加热仓。
13.进一步,所述加热仓内设置有电热板,所述分流板侧壁上设置有与电热板连接的电线。
14.进一步,所述涂胶辊组中的涂胶辊设置为4个、6个或8个。
15.进一步,所述旁置式进胶通道侧壁上设置有玻璃可视窗。
16.进一步,所述涂胶辊顶部位于进胶孔周围向上延伸有套管,所述套管通过轴承套装在上安装板上,所述套管内管口处设置为锥形结构,所述出胶口底部连接有与套管内管口密封的密封接头。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板材压边胶料预热分流控制装置采用多个涂胶辊对板体侧部进行同时涂胶,在板体移动时,涂胶辊在板体作用下旋转并对板体边部间隔涂胶,每个涂胶辊在板体上涂胶部位不同,利用分流板对涂胶辊进行分流,使每个涂胶辊出胶孔出胶均匀,成本低,节省胶料。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板材压边胶料预热分流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板材压边胶料预热分流控制装置的俯视剖视图。
21.附图标记:1上安装架、2下安装架、3出胶孔、4涂胶辊、5分流板、6旁置式进胶通道、7进胶口、8出胶口、9胶水流道、10加热仓、11电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3.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板材压边胶料预热分流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一种板材压边胶料预热分流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板材一侧的上安装架1、下安装架2和竖直设置在上安装架1和下安装架2之间的涂胶辊组,涂胶辊组中的涂胶辊上下端均转动连接在上安装架1和下安装架2上,所述上安装架1上设置有分流板5,所述分流板5上设置有进胶口7,其底部设置有与涂胶辊4一一对应设置的出胶口8,所述涂胶辊4顶部中心孔处设置有与出胶口连通的进胶孔,所述涂胶辊4周向侧壁上均布有出胶孔3,所述涂胶辊组中不同涂胶辊4上的出胶孔3对应分布在板材边部不同位置。
24.本实施例采用多个涂胶辊4对板体1侧部进行同时涂胶,在板体移动时,涂胶辊在板体作用下旋转并对板体边部间隔涂胶,每个涂胶辊在板体上涂胶部位不同,利用分流板5对涂胶辊4进行分流,使每个涂胶辊4出胶孔出胶均匀,成本低,节省胶料。
25.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出胶孔3设置为缝隙出胶孔,所述缝隙出胶孔的宽度设置为2-4mm,本实施例有利于使每个涂胶辊4出胶孔出胶均匀,成本低,节省胶料。
26.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涂胶辊4上的缝隙出胶孔均布为6或8个且竖直设置,本实施
例有利于使每个涂胶辊4出胶孔出胶均匀,成本低,节省胶料。
27.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分流板5中部设置有旁置式进胶通道6,所述进胶口7设置在旁置式进胶通道6顶部,所述分流板5内设置有旁置式进胶通道6底部连通的胶水流道9,所述出胶孔8均布在胶水流道底部,本实施例有利于使每个涂胶辊4出胶孔出胶均匀。
28.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分流板5内位于胶水流道远离旁置式进胶通道另一侧设置有加热仓10,本实施例有利于通过分流板对胶水进行预热,方便使其流动。
29.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加热仓10内设置有电热板11,所述分流板5侧壁上设置有与电热板11连接的电线。
30.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涂胶辊组中的涂胶辊4设置为4个、6个或8个。
31.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旁置式进胶通道侧壁上设置有玻璃可视窗。
32.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涂胶辊顶部位于进胶孔周围向上延伸有套管,所述套管通过轴承套装在上安装板上,所述套管内管口处设置为锥形结构,所述出胶口底部连接有与套管内管口密封的密封接头。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板材压边胶料预热分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板材一侧的上安装架、下安装架和竖直设置在上安装架和下安装架之间的涂胶辊组,涂胶辊组中的涂胶辊上下端均转动连接在上安装架和下安装架上,所述上安装架上设置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上设置有进胶口,其底部设置有与涂胶辊一一对应设置的出胶口,所述涂胶辊顶部中心孔处设置有与出胶口连通的进胶孔,所述涂胶辊周向侧壁上均布有出胶孔,所述涂胶辊组中不同涂胶辊上的出胶孔对应分布在板材边部不同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材压边胶料预热分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胶孔设置为缝隙出胶孔,所述缝隙出胶孔的宽度设置为2-4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材压边胶料预热分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胶辊上的缝隙出胶孔均布为6或8个且竖直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板材压边胶料预热分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中部设置有旁置式进胶通道,所述进胶口设置在旁置式进胶通道顶部,所述分流板内设置有旁置式进胶通道底部连通的胶水流道,所述出胶孔均布在胶水流道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板材压边胶料预热分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内位于胶水流道远离旁置式进胶通道另一侧设置有加热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板材压边胶料预热分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仓内设置有电热板,所述分流板侧壁上设置有与电热板连接的电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材压边胶料预热分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胶辊组中的涂胶辊设置为4个、6个或8个。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板材压边胶料预热分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旁置式进胶通道侧壁上设置有玻璃可视窗。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材压边胶料预热分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胶辊顶部位于进胶孔周围向上延伸有套管,所述套管通过轴承套装在上安装板上,所述套管内管口处设置为锥形结构,所述出胶口底部连接有与套管内管口密封的密封接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板材压边胶料预热分流控制装置,包括安装架、下安装架和涂胶辊组,上安装架上设置有分流板,分流板上设置有进胶口,其底部设置有与涂胶辊一一对应设置的出胶口,涂胶辊顶部中心孔处设置有与出胶口连通的进胶孔,涂胶辊周向侧壁上均布有出胶孔,所述涂胶辊组中不同涂胶辊上的出胶孔对应分布在板材边部不同位置;本实用新型采用多个涂胶辊对板体侧部进行同时涂胶,在板体移动时,涂胶辊在板体作用下旋转并对板体边部间隔涂胶,每个涂胶辊在板体上涂胶部位不同,利用分流板对涂胶辊进行分流,使每个涂胶辊出胶孔出胶均匀,成本低,节省胶料。节省胶料。节省胶料。


技术研发人员:郭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乐美特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4
技术公布日:202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