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农技术 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农业种植的机械施肥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用于农业种植的机械施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施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农业种植的机械施肥装置。


背景技术:

2.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农业是提供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施肥是农业种植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是关乎产量及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施肥装置为农业种植的一种工具,起到将肥料均匀施入田地的作用。现有技术中对农作物追肥时,作业人员采用一只手提着肥料,另一只手将肥料施入田地,这种施肥方法造成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现如今便是用机械设备来进行施肥。
3.但一般的施肥装置对肥料的混合效率较差,如此便会影响施肥效果,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且一般的施肥装置无法对出料口进行调节,使得在对不同农作物进行施肥时,所需要的肥料的量不同,容易造成肥料的浪费,从而增加的农业种植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农业种植的机械施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农业种植的机械施肥装置,包括:
6.机体;
7.混合仓,所述混合仓设置于机体的顶端;
8.电机,所述电机固定于机体的顶部;
9.下料仓,所述下料仓于混合仓的底端贯穿至机体的底部
10.进料仓,所述进料仓设置于混合仓的一侧;
11.混合机构,包括有套管、第一锥齿轮、连接杆、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连接架、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所述套管于混合仓的内部贯穿至混合仓的顶部,所述连接杆于套管的顶端贯穿至混合仓的内侧,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于套管的顶端,且位于连接杆的外侧,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于连接杆的顶部,所述第三锥齿轮连接于电机的输出端,所述连接架设置于套管的底端,且位于机体的内侧,所述第一搅拌杆设置于连接杆的外侧,所述第二搅拌杆固定于连接架的一侧;
12.调节机构,设置有下料仓的底部,用于对下料仓底端进行遮挡。
13.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有蜗杆、转杆、蜗轮、挡板,所述转杆设置于下料仓的外侧,所述蜗杆固定于转杆的两端,所述挡板设置于下料仓的底部,所述蜗轮固定于挡板的一端,且位于蜗杆的上方。
14.优选的,所述转杆与下料仓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蜗杆与蜗轮外侧的卡齿相啮合。
15.优选的,所述挡板与下料仓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挡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挡板的长度之和与下料仓底部的长度相等。
16.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与套管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套管与混合仓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内侧设置有与连接杆相契合的通孔。
17.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杆与第二搅拌杆呈交错设置,所述连接架焊接于套管的底部。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
19.1、通过设置遮挡机构,通过转动转杆来使蜗杆进行转动,蜗杆在进行转动时会通过蜗轮带动挡板进行进行摆动,由此便可对挡板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从而对下料仓底部的缺口大小进行调整,以此防止一次性下料过多而对农作物造成影响;
20.2、通过设置混合机构,通过电机的运作来使第三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向着不同方向进行转动,从而使第一搅拌杆与第二搅拌杆向着不同方向进行转动,以此来增加了对肥料的搅拌范围,从而增加设备的混合效率。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混合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挡板与下料仓的连接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图。
26.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7.1-机体,2-混合仓,3-电机,4-蜗杆,5-转杆,6-下料仓,7-蜗轮,8-套管,9-第一锥齿轮,10-进料仓,11-连接杆,12-第二锥齿轮,13-第三锥齿轮,14-连接架,15-第一搅拌杆,16-第二搅拌杆,17-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农业种植的机械施肥装置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农业种植的机械施肥装置,包括:
30.机体1;
31.混合仓2,混合仓2设置于机体1的顶端;
32.电机3,电机3固定于机体1的顶部;
33.下料仓6,下料仓6于混合仓2的底端贯穿至机体1的底部
34.进料仓10,进料仓10设置于混合仓2的一侧;
35.混合机构,包括有套管8、第一锥齿轮9、连接杆11、第二锥齿轮12、第三锥齿轮13、连接架14、第一搅拌杆15、第二搅拌杆16,套管8于混合仓2的内部贯穿至混合仓2的顶部,连接杆11于套管8的顶端贯穿至混合仓2的内侧,第一锥齿轮9固定于套管8的顶端,且位于连接杆11的外侧,第二锥齿轮12固定于连接杆11的顶部,第三锥齿轮13连接于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架14设置于套管8的底端,且位于机体1的内侧,第一搅拌杆15设置于连接杆11的外侧,第二搅拌杆16固定于连接架14的一侧;
36.调节机构,设置有下料仓6的底部,用于对下料仓6底端进行遮挡。
37.其中,调节机构包括有蜗杆4、转杆5、蜗轮7、挡板17,转杆5设置于下料仓6的外侧,蜗杆4固定于转杆5的两端,挡板17设置于下料仓6的底部,蜗轮7固定于挡板17的一端,且位于蜗杆4的上方,通过转动转杆5来使蜗杆4进行转动,蜗杆4在进行转动时会通过蜗轮7带动挡板17进行进行摆动,由此便可使下料仓6内部的肥料下落,之后通过转动转杆5来对挡板17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以此来对下料仓6底部的缺口大小进行调整,从而防止一次性下料过多而对农作物造成影响。
38.其中,转杆5与下料仓6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蜗杆4与蜗轮7外侧的卡齿相啮合,便于蜗杆4带动蜗轮7进行转动。
39.其中,挡板17与下料仓6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挡板17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挡板17的长度之和与下料仓6底部的长度相等,便于通过挡板17对下料仓6的底部进行遮挡。
40.其中,连接杆11与套管8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套管8与混合仓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9的内侧设置有与连接杆11相契合的通孔,便于连接杆11进行转动。
41.其中,第一搅拌杆15与第二搅拌杆16呈交错设置,连接架14焊接于套管8的底部,便有通过套管8的转动来使连接架14进行转动。
42.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设备时可先将需混合的肥料通过进料仓10倒入混合仓2的内部,之后启动电机3,电机3在进行转动时会带动第三锥齿轮13进行转动,第三锥齿轮13在进行转动时会带动第二锥齿轮12、第一锥齿轮9向着不同方向进行转动,从而使套管8与连接杆11向着不同方向进行转动,套管8在进行转动时会通过连接架14带动第二搅拌杆16进行转动,由此便可对肥料进行不同方向上的搅拌,以此来增加肥料的翻动范围,从而增加了混合效率,混合完成后通过转动转杆5来使蜗杆4进行转动,蜗杆4在进行转动时会通过蜗轮7带动挡板17进行进行摆动,由此便可使下料仓6内部的肥料下落,之后通过转动转杆5来对挡板17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以此来对下料仓6底部的缺口大小进行调整,从而防止一次性下料过多而对农作物造成影响。
43.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4.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
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