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食品技术 专利正文
一种乌龙茶的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1.本发明涉及茶叶制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乌龙茶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2.乌龙茶,亦称青茶、半发酵茶,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法,其品质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既有红茶浓鲜味,又有绿茶清芬香并有“绿叶红镶边”的美誉。
3.根据专利202010657821.8,可知一种红乌龙茶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采青、晒青、摇青与凉青、揉捻、发酵、烘干和静置。本发明的红乌龙茶以乌龙茶茶青为原料制作加工,摇青与凉青反复交替进行,利于茶叶香气和韵味的形成,做青后的茶青不杀青,保留茶青的活性,利用酶促氧化作用让茶青继续发酵,达到红茶所需要的红变、发酵程度,形成红茶浓、醇、甜爽的口感,融合了乌龙茶做青工艺与红茶发酵工艺而形成风味独特的茶叶新品,集红茶的甘醇与乌龙茶的花果香于一体,成品既有铁观音所特有的兰花香、果甜香和观音韵,又有红茶的醇厚、浓稠、甜润的滋味和口感。
4.目前,现有的乌龙茶的制作工艺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现有的乌龙茶的制作过程中水分散失速度比较慢,茶多酚等营养成分流失比较大,乌龙茶的制作时间比较长,不能够使茶叶细胞膜通透性增强,从而不能有助于茶叶细胞内物质反应,降低乌龙茶的香气和营养品质,现有的乌龙茶的制作过程中完整度比较低,增加了茶叶在制作过程中损耗量,叶质不同导致揉捻不均匀,影响制茶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乌龙茶的制作工艺,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乌龙茶的制作工艺,制作步骤如下:
7.a.首先在茶田中采摘新鲜的茶叶;
8.b.待步骤a完成后,再将采摘的茶叶摊放在萎凋架上萎凋,并每隔20min翻动一次,翻动次数为3—5次,接着再将自然萎凋好的茶叶送入冷冻室冷冻,然后再将冷冻后的茶叶从冷冻室取出,并且向冷冻好的茶叶喷洒浓度为9%的盐水,喷洒完成后将茶叶摊放在通风室内吹入热风进行萎凋,最后将热通风室的茶叶取出并置于萎凋槽中萎凋,萎凋时间为25min;
9.c.待步骤b完成后,再将萎凋后的茶叶放入到摇青机中经过5次摇青处理;
10.d.待步骤c完成后,再将摇青后的茶叶放入到炒青机中进行炒青;
11.e.待步骤d完成后,启动揉捻机,通电试运转4min,关闭出茶门,加温,打开加压盖,将炒青后的茶叶置入揉捻机中,合上电源,电机加速,加压盖不断进入桶内,同时间隔4min启动一次减速电机,使加压盖位置回升,反复揉捻55min;
12.f.待步骤e完成后,将揉捻后的茶叶摊放在烘板上,并且将烘板放入烘焙机内进行烘焙使茶叶内的水分被蒸发,烘焙过程中对烘板上的茶叶进行两次的翻面拌匀,烘焙过程中温度不可改变,接着将烘焙后的烘板和茶叶一同取出,不可翻动,将其放在阴凉的房屋内,避免阳光照射,并在烘板上覆盖一层网孔较细的网,然后将房屋顶部以及周边的风扇打开,使风扇对准烘板上的茶叶开始吹风,最后将摊凉后的茶叶再次均匀摊放在烘板上,并放入烘焙机中进行最后烘焙。
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a中茶叶采摘需要采一心二叶或一心三叶,梗在叶下0.5cm,采摘时间为上午8:40—9:30,采摘时需要在茶青没有病虫害晴天下采摘。
1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b中摊放厚度为15—20mm,冷冻室的温度为0摄氏度,冷冻时间为1.5—2h,喷洒的盐水的质量为茶叶总质量的13%,热风温度为35-40度,摊放厚度为10-15mm。
1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c中5次摇青处理步骤为:第一次摇青,将萎凋后的茶叶置于摇青机中,摇30转,每转11秒,摇青完毕后摊凉静置26min;第二次摇青,将静置后的茶叶置于摇青机中,摇81转,每转7秒,摇青完毕后摊凉静置41min;第三次摇青,将静置后的茶叶置于摇青机中,摇125转,每转5秒,摇青完毕后摊凉静置50min;第四次摇青,将静置后的茶叶置于摇青机中,摇65转,每转6秒,摇青完毕后摊凉静置40min;第五次摇青,将静置后的茶叶置于摇青机中,摇155转,每转3秒,摇青完毕后摊凉静置135min。
1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d中炒青机的转速为350r/min,炒青时的温度为55℃,炒青的时间为25min。
1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e中加温在3min内达到30℃,最高温度不超过35℃,揉捻机内温度随电机减速每分钟下降3℃,加压盖位置回升距离6mm。
1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f中最后烘焙温度为65℃,烘焙时间为3h。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20.1、本发明乌龙茶的制作过程中不仅加快了水分散失速度,还能防止茶多酚等营养成分流失,减少了乌龙茶的制作时间,能够使茶叶细胞膜通透性增强,从而有助于茶叶细胞内物质反应,提高乌龙茶的香气和营养品质。
21.2、本发明乌龙茶的制作过程中完整度比较高,降低了茶叶在制作过程中损耗量,而且解决叶质不同导致揉捻不均匀,影响制茶效果的问题,乌龙茶在制作过程中的人员的劳动强度比较小。
具体实施方式
22.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3.实施例一
24.一种乌龙茶的制作工艺,制作步骤如下:
25.a.首先在茶田中采摘新鲜的茶叶,茶叶采摘需要采一心二叶或一心三叶,梗在叶下0.5cm,采摘时间为上午8:40—9:30,采摘时需要在茶青没有病虫害晴天下采摘;
26.b.待步骤a完成后,再将采摘的茶叶摊放在萎凋架上萎凋,摊放厚度为15—20mm,并每隔20min翻动一次,翻动次数为3—5次,接着再将自然萎凋好的茶叶送入冷冻室冷冻,冷冻室温度为0摄氏度,冷冻时间为1.5—2h,然后再将冷冻后的茶叶从冷冻室取出,并且向冷冻好的茶叶喷洒浓度为9%的盐水,喷洒的盐水的质量为茶叶总质量的13%,喷洒完成后将茶叶摊放在通风室内吹入热风进行萎凋,热风温度为35-40度,摊放厚度为10-15mm,最后将热通风室的茶叶取出并置于萎凋槽中萎凋,萎凋时间为25min;
27.c.待步骤b完成后,再将萎凋后的茶叶放入到摇青机中经过5次摇青处理,第一次摇青,将萎凋后的茶叶置于摇青机中,摇30转,每转11秒,摇青完毕后摊凉静置26min;第二次摇青,将静置后的茶叶置于摇青机中,摇81转,每转7秒,摇青完毕后摊凉静置41min;第三次摇青,将静置后的茶叶置于摇青机中,摇125转,每转5秒,摇青完毕后摊凉静置50min;第四次摇青,将静置后的茶叶置于摇青机中,摇65转,每转6秒,摇青完毕后摊凉静置40min;第五次摇青,将静置后的茶叶置于摇青机中,摇155转,每转3秒,摇青完毕后摊凉静置135min;
28.d.待步骤c完成后,再将摇青后的茶叶放入到炒青机中进行炒青,炒青机的转速为350r/min,炒青时的温度为55℃,炒青的时间为25min;
29.e.待步骤d完成后,启动揉捻机,通电试运转4min,关闭出茶门,加温(加温在3min内达到30℃,最高温度不超过35℃),打开加压盖,将炒青后的茶叶置入揉捻机中,合上电源,电机加速,加压盖不断进入桶内,同时间隔4min启动一次减速电机,揉捻机内温度随电机减速每分钟下降3℃,使加压盖位置回升,加压盖位置回升距离6mm,反复揉捻55min;
30.f.待步骤e完成后,将揉捻后的茶叶摊放在烘板上,并且将烘板放入烘焙机内进行烘焙使茶叶内的水分被蒸发,烘焙过程中对烘板上的茶叶进行两次的翻面拌匀,烘焙过程中温度不可改变,接着将烘焙后的烘板和茶叶一同取出,不可翻动,将其放在阴凉的房屋内,避免阳光照射,并在烘板上覆盖一层网孔较细的网,然后将房屋顶部以及周边的风扇打开,使风扇对准烘板上的茶叶开始吹风,最后将摊凉后的茶叶再次均匀摊放在烘板上,并放入烘焙机中进行最后烘焙,烘焙温度为65℃,烘焙时间为3h。
31.传统乌龙茶制作工艺数据参数表1如下:
32.测试项目制作时间营养品质完整度损耗量参数指标较长一般较高大
33.实施例一乌龙茶制作工艺数据参数表2如下:
34.测试项目制作时间营养品质完整度损耗量参数指标较短优高较小
35.3、综上述,参照表1和表2的数据对比得到,乌龙茶的制作过程中不仅加快了水分散失速度,还能防止茶多酚等营养成分流失,减少了乌龙茶的制作时间,能够使茶叶细胞膜通透性增强,从而有助于茶叶细胞内物质反应,提高乌龙茶的香气和营养品质。乌龙茶的制作过程中完整度比较高,降低了茶叶在制作过程中损耗量,而且解决叶质不同导致揉捻不均匀,影响制茶效果的问题,乌龙茶在制作过程中的人员的劳动强度比较小。
3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
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37.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