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石油煤气 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锁斗系统的均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用于锁斗系统的均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均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锁斗系统的均压装置。


背景技术:

2.煤气化技术是煤清洁利用的重要途径,煤气化工艺的煤粉和飞灰输送系统中,均通过变压锁斗的充泄压过程来完成粉体从低压到高压的输送,然而在充泄压过程中会浪费大量的氮气,而且氮气都是经过加热的。这些驰放氮气不能实现回用,能耗高不经济。尤其对于一些老厂,由于技改或是扩容,则会新增氮气用量,致使空分超负荷运行,没有余量,此时锁斗充泄压时会对氮气管网造成大的压力波动,从而给系统的稳定性带来挑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用于锁斗系统的均压装置,该装置能够实现部分氮气的回收,同时减小冲泄压时的管网波动。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锁斗系统的均压装置包括充压氮气管道、变压锁斗、过滤器及均压系统,变压锁斗的排气口与过滤器的入口相连通,过滤器的出口与均压系统的入口相连通,充压氮气管道的出口及均压系统的出口均与变压锁斗的充压气入口相连通。
5.所述均压系统包括第一均压罐、第二均压罐及第三均压罐,其中,第一均压罐的入口、第二均压罐的入口及第三均压罐的入口均与过滤器的出口相连通,第一均压罐的出口、第二均压罐的出口及第三均压罐的出口均与变压锁斗的充压气入口相连通。
6.第一均压罐的入口处设置第一均降阀。
7.第二均压罐的入口处设置第二均降阀。
8.第三均压罐的入口处设置第三均降阀。
9.第一均压罐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一均升阀。
10.第二均压罐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二均升阀。
11.第三均压罐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三均升阀。
12.还包括放空管道,其中,放空管道与过滤器的出口相连通,放空管道上设置有放空阀。
13.变压锁斗的排气口与过滤器的入口之间设置有泄压总阀。
14.充压氮气管道上设置有充压阀。
15.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锁斗系统的均压装置在具体操作时,变压锁斗在泄压时,将驰放氮气送入均压系统中进行回收,然后在变压锁斗充压时,先利用回收的带压氮气供变压锁斗充压,再利用充压氮气管道进行充压,完成一次充泄压可节省30%的氮气用量,从而实现氮气的部分回收,并减小冲泄压时的管网波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极强。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其中,1为变压锁斗、2为过滤器、3为第一均压罐、4为第二均压罐、5为第三均压罐、6为第一均降阀、7为第二均降阀、8为第三均降阀、9为放空阀、10为第一均升阀、11为第二均升阀、12为第三均升阀、13为泄压总阀、14为充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20.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锁斗系统的均压装置包括充压氮气管道、变压锁斗1、过滤器2及均压系统,变压锁斗1的排气口与过滤器2的入口相连通,过滤器2的出口与均压系统的入口相连通,充压氮气管道的出口及均压系统的出口均与变压锁斗1的充压气入口相连通。
21.具体的,所述均压系统包括第一均压罐3、第二均压罐4及第三均压罐5,其中,第一均压罐3的入口、第二均压罐4的入口及第三均压罐5的入口均与过滤器2的出口相连通,第一均压罐3的出口、第二均压罐4的出口及第三均压罐5的出口均与变压锁斗1的充压气入口相连通。
22.进一步,第一均压罐3的入口处设置第一均降阀6;第二均压罐4的入口处设置第二均降阀7;第三均压罐5的入口处设置第三均降阀8,在泄压过程中,通过第一均降阀6、第二均降阀7及第三均降阀8控制第一均压罐3、第二均压罐4及第三均压罐5是否充入氮气。
23.第一均压罐3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一均升阀10;第二均压罐4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二均升阀11;第三均压罐5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三均升阀12,在充压过程中,通过第一均升阀10、第二均升阀11及第三均升阀12控制第一均压罐3、第二均压罐4及第三均压罐5是否向变压锁斗1中充入氮气。
24.进一步,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放空管道,其中,放空管道与过滤器2的出口相连通,放空管道上设置有放空阀9,当第三均压罐5完成锁斗三均降后,则关闭第三均降阀8,打开放空阀9,将变压锁斗1内的氮气放空。
25.进一步,变压锁斗1的排气口与过滤器2的入口之间设置有泄压总阀13。
26.进一步,充压氮气管道上设置有充压阀14,在充压过程中,当第一均压罐3完成对变压锁斗1的充压后,则打开充压阀14,将变压锁斗1充压至预设压力。
27.第一均压罐3、第二均压罐4及第三均压罐5的体积均与变压锁斗1的体积相同,变压锁斗1在泄压时,将驰放氮气送入第一均压罐3、第二均压罐4及第三均压罐5中进行回收,然后在变压锁斗1充压时利用回收的带压氮气供变压锁斗1充压,完成一次充泄压可节省30%的氮气用量。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29.变压锁斗1泄压时,驰放气先经过滤器2滤掉粉体,然后先进入第一均压罐3中将变压锁斗1压力降至1/2p,再进入第二均压罐4中将压力降至1/4p,然后再进入到第三均压罐5中将压力降至1/8p,最后驰放掉剩余1/8p的压力至0。此时第一均压罐3、第二均压罐4及第三均压罐5的压力分别为原变压锁斗1工作压力p的1/2、1/4及1/8。
30.在充压时,第三均压罐5先对变压锁斗1充压至1/16p,再利用第二均压罐4对变压
锁斗1充至[(1/16+1/4)/2]p=5/32p,然后再利用第一均压罐3对变压锁斗1充至[(1/2+5/32)/2]p=21/64p=0.3282p,最后再由充压氮气管道补充氮气对变压锁斗1充压至p,完成一个充泄压过程可节省约30%的氮气量。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锁斗系统的均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充压氮气管道、变压锁斗(1)、过滤器(2)及均压系统,变压锁斗(1)的排气口与过滤器(2)的入口相连通,过滤器(2)的出口与均压系统的入口相连通,充压氮气管道的出口及均压系统的出口均与变压锁斗(1)的充压气入口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锁斗系统的均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压系统包括第一均压罐(3)、第二均压罐(4)及第三均压罐(5),其中,第一均压罐(3)的入口、第二均压罐(4)的入口及第三均压罐(5)的入口均与过滤器(2)的出口相连通,第一均压罐(3)的出口、第二均压罐(4)的出口及第三均压罐(5)的出口均与变压锁斗(1)的充压气入口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锁斗系统的均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均压罐(3)的入口处设置第一均降阀(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锁斗系统的均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均压罐(4)的入口处设置第二均降阀(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锁斗系统的均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均压罐(5)的入口处设置第三均降阀(8)。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锁斗系统的均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均压罐(3)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一均升阀(10)。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锁斗系统的均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均压罐(4)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二均升阀(1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锁斗系统的均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均压罐(5)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三均升阀(1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锁斗系统的均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空管道,其中,放空管道与过滤器(2)的出口相连通,放空管道上设置有放空阀(9)。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锁斗系统的均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变压锁斗(1)的排气口与过滤器(2)的入口之间设置有泄压总阀(13);充压氮气管道上设置有充压阀(1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锁斗系统的均压装置,包括充压氮气管道、变压锁斗、过滤器及均压系统,变压锁斗的排气口与过滤器的入口相连通,过滤器的出口与均压系统的入口相连通,充压氮气管道的出口及均压系统的出口均与变压锁斗的充压气入口相连通,该装置能够实现部分氮气的回收,同时减小冲泄压时的管网波动。同时减小冲泄压时的管网波动。同时减小冲泄压时的管网波动。


技术研发人员:樊强 许世森 任永强 刘沅 李小宇 刘刚 陈智 李明亮 侯一凡 袁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29
技术公布日:2021/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