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石油煤气 专利正文
上吸式炭气化炉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上吸式炭气化炉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化炉,尤其是一种上吸式炭气化炉。


背景技术:

2.受世界石油资源、价格、环保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许多国家日益重视生物燃料的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国的生物燃料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以粮食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已初步形成规模。
3.生物燃料是指通过生物资源生产的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可以替代由石油制取的汽油和柴油,是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向;
4.生物质气化炉作为生物质原料燃烧生产的必备设备,其大多为水冷排结构,单一的进气配合定时送料不仅燃烧效率低下,而且产生的可燃气体湿度大,需要额外的工艺进行除湿处理,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吸式炭气化炉,采用两部分同时进气配合持续性送料,干式出灰,实现高温燃烧的持续反应,提高生产效率,可旋转的灰盘灰渣掉落快,灰渣堆积概率低。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上吸式炭气化炉,包括气化炉本体,
7.所述气化炉本体顶部设有用于将物料输送至气化炉本体内部的送料机构和用于可燃气体输出的出气口;
8.所述气化炉本体中部设一个呈环状配置的进气环管和一个插入式的进气口,通过进气环管和进气口向气化炉本体内通入空气;
9.所述气化炉本体内部位于进气环管和进气口之间配置可转动的灰盘;
10.所述气化炉本体中部位于进气环管和进气口之间配置点火口。
11.进一步地,所述气化炉本体包括上炉体、下炉体和锥炉体,所述上炉体、下炉体和锥炉体从上到下依次设置。
12.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环管配置在上炉体外部,且进气环管周面向内均匀弯曲配置多个进气管,任一个进气管一端伸入上炉体内。
13.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和点火口均配置在下炉体上。
14.进一步地,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料仓、进料绞龙和筒体,所述进料绞龙的输入端连接料仓、其输出端连接筒体;
15.所述筒体截面为上窄下宽的等腰梯形,其底部连通于上炉体顶部。
16.进一步地,所述上炉体侧面上部配置防爆口。
17.进一步地,所述灰盘转动配置在下炉体内部;
18.所述下炉体内部固定转动件,所述灰盘通过轴承转接于转动件顶部。
19.进一步地,所述转动件侧面与灰盘底部之间配置支撑板;
20.所述下炉体内位于支撑板上侧配置挡板。
21.进一步地,所述上炉体和锥炉体侧面均设有水冷套。
22.进一步地,所述锥炉体底部配置出渣口。
23.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利用一个周向进气管进行周向进气和一个进气口单一进气的两种方式同时进气,配合进料绞龙的持续送料,实现高效的干燃烧反应,不仅产生的可燃性气体湿度低,而且燃烧反应快,生产效率高;
24.采用旋转式灰盘能够随空气流动而旋转,降低灰渣的堆积概率,加快排渣速度,提高燃烧效率。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灰盘与下炉体的装配示意图。
27.图中:1

上炉体,2

下炉体,3

锥炉体,4

料仓,5

进料绞龙,6

筒体,7

进气环管,8

进气管,9

进气口,10

灰盘,11

点火口,12

出气口,13

防爆口,14

检修口,15

转动件,16

支撑板,17

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9.请参阅附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吸式炭气化炉,包括气化炉本体, 所述气化炉本体顶部设有用于将物料输送至气化炉本体内部的送料机构和用于可燃气体输出的出气口12;所述气化炉本体中部设一个呈环状配置的进气环管7和一个插入式的进气口9,通过进气环管7和进气口9向气化炉本体内通入空气;所述气化炉本体内部位于进气环管7和进气口9之间配置可转动的灰盘10;所述气化炉本体中部位于进气环管7和进气口9之间配置点火口11;
30.生物质原料经过送料机构进入气化炉本体内,利用进气环管7和进气口9向气化炉本体内通入空气,经点火口11点燃后在气化炉本体内进行高温燃烧,产生的可燃性气体通过出气口12排出气化炉本体,灰渣经过转动的灰盘10均匀从气化炉本体底部排出;
31.在一些实施例中,出气口12为至少三个,均匀排布,能够均匀出气。
32.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气化炉本体包括上炉体1、下炉体2和锥炉体3,所述上炉体1、下炉体2和锥炉体3从上到下依次设置。
33.所述进气环管7配置在上炉体1外部,且进气环管7周面向内均匀弯曲配置多个进气管8,任一个进气管8一端伸入上炉体1内;其中进气环管7为正六角形结构,其上均匀连接进气管8,进气管8的直径约为1寸,直接通入上炉体1内部,在进气环管7上接出一段用于连接外部供气管路。
34.所述进气口9和点火口11均配置在下炉体2上;进气口9在下炉体2内向下倾斜至下炉体2的炉底中部,保证空气能够在下炉体2内多停留一段时间,提高反应效率;点火口11设四个,分布在下炉体2四周,四个点火口11同时点火,燃烧反应快。
35.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料仓4、进料绞龙5和筒体6,所述进料绞龙5的输入端连接料仓4、其输出端连接筒体6;所述筒体6截面为上窄下宽的等腰梯形,其底部连通于上炉体1顶部;
36.生物质原料进入料仓4内后,被进料绞龙5传送至筒体6内;利用筒体6的上窄下宽结构,有利于生物质原料均匀分布到气化炉本体的燃烧层,从而有利于加快燃烧反应进度。
37.所述上炉体1侧面上部配置防爆口13;防爆口13为四个,均布在上炉体1上,提高防爆效果,保证反应安全。
38.所述灰盘10转动配置在下炉体2内部;所述下炉体2内部固定转动件15,所述灰盘10通过轴承转接于转动件15顶部;其中,转动件15可以为内外两个套筒,两个套筒之间轴承连接,灰盘10固定在外侧的套筒上;还可以将灰盘10直接轴承连接于转动件15顶部。
39.为了提高灰盘10的转动稳定性,所述转动件15侧面与灰盘10底部之间配置支撑板16;
40.为了方便刮料,所述下炉体2内位于支撑板16上侧配置挡板17;其中支撑板16和挡板17的数量均为三个以上。
41.所述上炉体1和锥炉体3侧面均设有水冷套,利用水冷套循环流通冷却水,能够降低整个气化炉本体的温度。
42.为了方便气化炉本体的排渣,所述锥炉体3底部配置出渣口。
43.为了方便气化炉本体的检修,在下炉体2下部设置检修口14;为了方便各段炉体的检查,在上炉体1侧面、下炉体2侧面和锥炉体3侧面均设置人孔。
44.本实用新型利用一个周向进气管进行周向进气和一个进气口单一进气的两种方式同时进气,配合进料绞龙的持续送料,实现高效的干燃烧反应,不仅产生的可燃性气体湿度低,而且燃烧反应快,生产效率高;采用旋转式灰盘能够随空气流动而旋转,降低灰渣的堆积概率,加快排渣速度,提高燃烧效率。
45.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