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隔震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带自复位万向隔震装置的桥梁及万向隔震装置。
背景技术:2.目前,桥梁减隔震设计关注的部位主要在支座上,利用“柔性支座+阻尼装置”或直接采用减隔震支座等方式实现预期目标,然而,传统的减隔震设计方法存在如下两个方面的不足:
3.1、支座是桥梁上、下部结构之间的关键传力环节,减隔震设计往往意味着支座需要产生较大的地震位移来耗散能量,这样就容易导致桥梁上、下部结构之间产生很大的相对位移,引发落座甚至落梁风险,使得桥梁丧失自复位能力;
4.2、传统的减隔震装置和设计方法往往是沿着桥梁的纵、横向,一般不能直接适用于斜桥和弯桥的双向耦合地震响应模式,使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5.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桥梁承台的万向隔震装置,其结构为:所述隔震装置由上固定盘、滑盆、球面支座和下固定盘组成;
6.所述上固定盘的上端面设置有多块锚固板,上固定盘通过锚固板锚固在上侧结构体内;上固定盘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圆形插槽,滑盆的上端插在圆形插槽内,滑盆的下端面为内凹的球面,滑盆下端面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接触面,第一接触面为球面,第一接触面的半径远小于滑盆下端面的半径;滑盆下端面上第一接触面以外的区域镶嵌有多个滚珠;
7.所述下固定盘的下端面设置有多块锚固板,下固定盘通过锚固板锚固在下侧结构体内;下固定盘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圆形插槽,球面支座的下端插在圆形插槽内,球面支座的上端面为外凸的球面,球面支座上端面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接触面,第二接触面为球面,第二接触面的半径远小于球面支座上端面的半径;球面支座上端面的半径小于滑盆下端面的半径,第一接触面的半径和第二接触面的半径相等,球面支座和滑盆对正时,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相互接触;
8.滑盆的周向侧壁和球面支座的周向侧壁之间设置有多组限位钢绳,多组限位钢绳沿周向分布。
9.基于前述的万向隔震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带自复位万向隔震装置的桥梁,包括承台,具体方案为:所述承台由上结构体和下结构体两部分组成;上结构体叠放在下结构体的上端面上;上结构体下端面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上凹槽,上凹槽与上结构体的侧壁连通,两个上凹槽分别对应上结构体两侧的侧壁;下结构体上端面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下凹槽,下凹槽与下结构体的侧壁连通,两个下凹槽分别对应下结构体两侧的侧壁;两个上凹槽和两个下凹槽位置一一对应;位置相对的上凹槽和下凹槽围成一安装腔;单个安装腔内设置有多个隔震装置,多个隔震装置沿桥梁纵向分布;两个安装腔内的隔震装置数量相同;
10.所述隔震装置由上固定盘、滑盆、球面支座和下固定盘组成;
11.所述上固定盘的上端面设置有多块锚固板,上固定盘通过锚固板锚固在上结构体内;上固定盘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圆形插槽,滑盆的上端插在圆形插槽内,滑盆的下端面为内凹的球面,滑盆下端面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接触面,第一接触面为球面,第一接触面的半径远小于滑盆下端面的半径;滑盆下端面上第一接触面以外的区域镶嵌有多个滚珠;
12.所述下固定盘的下端面设置有多块锚固板,下固定盘通过锚固板锚固在下结构体内;下固定盘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圆形插槽,球面支座的下端插在圆形插槽内,球面支座的上端面为外凸的球面,球面支座上端面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接触面,第二接触面为球面,第二接触面的半径远小于球面支座上端面的半径;球面支座上端面的半径小于滑盆下端面的半径,第一接触面的半径和第二接触面的半径相等,球面支座和滑盆对正时,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相互接触;
13.滑盆的周向侧壁和球面支座的周向侧壁之间设置有多组限位钢绳,多组限位钢绳沿周向分布。
14.前述方案的原理是:静止状态下,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相互接触,此状态为平衡状态;发生地震时:如地震作用较小,结构通过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的小幅相对滑动来吸收能量,地震结束后,由于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均为球面,结构就会在重力作用下恢复至平衡状态,从而实现自复位;若地震作用较强,滑盆和球面支座的滑动范围超越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则结构通过滚珠和球面支座之间的相对滑动来吸收能量,此时,限位钢绳起限位作用,使滑盆和球面支座在有限范围内相对滑动,地震结束后,结构也能在重力作用下恢复至平衡状态;若地震作用更强,限位钢绳就会绷紧,将结构位置锁死,防止位移失控。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提出了一种带自复位万向隔震装置的桥梁及万向隔震装置,该方案能使承台具备隔震能力,减小震动作用对桥梁上部结构的影响,只要装置不破坏,地震结束后,结构体能够自动复位。
附图说明
16.图1、万向隔震装置的爆炸图;
17.图2、万向隔震装置结构示意图;
18.图3、万向隔震装置半剖视图;
19.图4、万向隔震装置侧面剖视图;
20.图5、本实用新型的桥梁结构示意图;
21.图中各个标记所对应的名称分别为:上结构体1、下结构体2、上固定盘3、件一3-1、件二3-2、件三3-3、滑盆4、球面支座5、下固定盘6、件四6-1、件五6-2、件六6-3、加劲板7、加劲肋8、限位钢绳9、锚固板10、滚珠11、万向隔震装置a、桥跨b、桥墩c。
具体实施方式
22.一种带自复位万向隔震装置的桥梁,包括承台,其具体结构为:所述承台由上结构体1和下结构体2两部分组成;上结构体1叠放在下结构体2的上端面上;上结构体1下端面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上凹槽,上凹槽与上结构体1的侧壁连通,两个上凹槽分别对应上结构体1
两侧的侧壁;下结构体2上端面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下凹槽,下凹槽与下结构体2的侧壁连通,两个下凹槽分别对应下结构体2两侧的侧壁;两个上凹槽和两个下凹槽位置一一对应;位置相对的上凹槽和下凹槽围成一安装腔;单个安装腔内设置有多个隔震装置,多个隔震装置沿桥梁纵向分布;两个安装腔内的隔震装置数量相同;
23.所述隔震装置由上固定盘3、滑盆4、球面支座5和下固定盘6组成;
24.所述上固定盘3的上端面设置有多块锚固板,上固定盘3通过锚固板锚固在上结构体1内;上固定盘3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圆形插槽,滑盆4的上端插在圆形插槽内,滑盆4的下端面为内凹的球面,滑盆4下端面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接触面,第一接触面为球面,第一接触面的半径远小于滑盆4下端面的半径;滑盆4下端面上第一接触面以外的区域镶嵌有多个滚珠;
25.所述下固定盘6的下端面设置有多块锚固板,下固定盘6通过锚固板锚固在下结构体2内;下固定盘6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圆形插槽,球面支座5的下端插在圆形插槽内,球面支座5的上端面为外凸的球面,球面支座5上端面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接触面,第二接触面为球面,第二接触面的半径远小于球面支座5上端面的半径;球面支座5上端面的半径小于滑盆4下端面的半径,第一接触面的半径和第二接触面的半径相等,球面支座5和滑盆4对正时,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相互接触;
26.滑盆4的周向侧壁和球面支座5的周向侧壁之间设置有多组限位钢绳,多组限位钢绳沿周向分布。
27.一种用于桥梁承台的万向隔震装置,其结构为:所述隔震装置由上固定盘3、滑盆4、球面支座5和下固定盘6组成;
28.所述上固定盘3的上端面设置有多块锚固板,上固定盘3通过锚固板锚固在上侧结构体内;上固定盘3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圆形插槽,滑盆4的上端插在圆形插槽内,滑盆4的下端面为内凹的球面,滑盆4下端面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接触面,第一接触面为球面,第一接触面的半径远小于滑盆4下端面的半径;滑盆4下端面上第一接触面以外的区域镶嵌有多个滚珠;
29.所述下固定盘6的下端面设置有多块锚固板,下固定盘6通过锚固板锚固在下侧结构体内;下固定盘6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圆形插槽,球面支座5的下端插在圆形插槽内,球面支座5的上端面为外凸的球面,球面支座5上端面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接触面,第二接触面为球面,第二接触面的半径远小于球面支座5上端面的半径;球面支座5上端面的半径小于滑盆4下端面的半径,第一接触面的半径和第二接触面的半径相等,球面支座5和滑盆4对正时,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相互接触;
30.滑盆4的周向侧壁和球面支座5的周向侧壁之间设置有多组限位钢绳,多组限位钢绳沿周向分布。
31.具体实施时,上固定盘3可采用图1中的件一3-1、件二3-2、件三3-3构成,件一3-1上端面设置多块锚固板,件一3-1下端面设置有水平方向的插槽,件二3-2插在插槽内用件三3-3将插槽端口封闭,件二3-2内的圆形通孔即构成前述的圆形插槽;滑盆4和球面支座5内部均设置有加劲肋,滑盆4上端面和球面支座5下端面通过加劲板封口;下固定盘6可采用图1中的件四6-1、件五6-2、件六6-3,件四6-1下端面设置多块锚固板,件四6-1上端面设置有水平方向的插槽,件五6-2插在插槽内用件六6-3将插槽端口封闭,件五6-2内的圆形通孔
即构成前述的圆形插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