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铁路桥梁 专利正文
一种设有装配式合成轨枕防滑底座的螺旋道钉定位锚固架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设有装配式合成轨枕防滑底座的螺旋道钉定位锚固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合成轨枕用于碎石道床的防滑工序,与轨枕螺旋道钉快速定位锚固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有装配式合成轨枕防滑底座的螺旋道钉定位锚固架。


背景技术:

2.目前我国常用的轨枕为一些特殊地段带来了不利影响,新型合成轨枕能全面解决此问题,然而任何一种应用到铁路中的轨枕都会涉及到其力学指标,一般包括静载抗裂强度、静载破坏强度、疲劳强度、道钉抗拔强度、扣件组装疲劳强度,轨枕在使用过程中主要的作用就是将上部钢轨受到的重力通过轨枕传递至地面。
3.但是合成轨枕与碎石道床接触面为无凹痕的光滑面,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位移与抓地不牢固的现象,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也随之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设有装配式合成轨枕防滑底座的螺旋道钉定位锚固架。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设有装配式合成轨枕防滑底座的螺旋道钉定位锚固架,包括合成轨枕本体,所述合成轨枕本体的后侧固定连接有防滑底座本体,且所述防滑底座本体的前侧靠近顶部与底部处均开设有第一卡槽,且所述第一卡槽内腔插接有侧端防滑板,两个所述侧端防滑板之间设有固定机构,两个所述侧端防滑板相邻一侧均开设有两个第二卡槽,且两个所述第二卡槽为左右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卡槽内腔共同插接有中端防滑板,所述合成轨枕本体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前后固定架,两个所述前后固定架前侧靠近均固定连接有左右固定架,两个所述左右固定架前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道钉定位插孔,且两个所述道钉定位插孔为左右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道钉定位插孔共同固定连接有锚固架本体。
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个螺母,且两个所述螺母分别固定连接在位于底部的侧端防滑板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两个所述侧端防滑板上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开设有螺纹孔,相邻的两个所述螺纹孔内腔共同贯穿设有固定螺栓,两个所述固定螺栓的底端分别贯穿相邻的螺母内腔,并延伸至螺母的底部,且两个所述固定螺栓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螺头。
8.进一步的,两个所述螺头的顶部均开设有圆形开槽,且所述圆形开槽内腔底部设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侧边缘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转杆,两个所述转盘的底部圆心处均固定连接有立柱,两个所述圆形开槽内腔底部中心位置处均开设有方孔,且所述方孔内腔底部设有矩形板,两个所述立柱的底端分别延伸至相邻方孔的内腔底部,并与矩形板固定连接。
9.进一步的,若干个所述转杆以转盘的圆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状排列,且若干个所述转杆的外侧均套设有防滑套。
10.进一步的,两个所述螺头的顶部均设有圆形盖板,且所述圆形盖板的底部与螺头
相互贴合,两个所述圆形盖板的底部靠近右侧处均固定连接有活动轴,两个所述螺头的顶部靠近右侧处均开有第一盲孔,两个所述活动轴的底端分别插接在相邻的第一盲孔内腔,并与第一盲孔内腔底部活动连接。
11.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矩形板的外侧壁均与相邻的方孔内侧壁相互贴合,两个所述立柱的外侧均套设有第一弹簧,且所述第一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盲孔内腔顶部和矩形板顶部相贴合。
12.进一步的,两个所述侧端防滑板上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开设有空腔,且所述空腔内腔设有活动块,若干个所述活动块靠近相邻中端防滑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插板,两个所述中端防滑板相邻一侧靠近顶部与底部处均开设有插槽,若干个所述插板远离活动块的一侧分别插接在相邻的插槽内腔,若干个所述活动块远离相邻中端防滑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且所述第二弹簧远离活动块的一端与相邻的空气内侧壁固定连接,若干个所述活动块远离合成轨枕本体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拨动板,两个所述侧端防滑板相远离的一侧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开设有矩形开槽,且所述矩形开槽与相邻的空腔内腔相连通,若干个所述拨动板远离活动块的一端分别贯穿相邻的矩形开槽内腔,并延伸至侧端防滑板的外侧。
13.进一步的,两个所述螺栓的前侧中间位置处均套设有n形板,且所述n形板内腔前侧开设有内螺纹,两个所述n形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合成轨枕本体上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开设有穿孔,所述防滑底座本体前侧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开设有第二盲孔,若干个所述插杆的后端分别贯穿相邻的穿孔,并插接在相邻的第二盲孔内腔。
14.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5.1、通过螺栓、螺头、螺母、转盘、转杆、立柱、矩形板、第一弹簧、防滑套、圆形盖板和活动轴之间的相互配合便于对两个侧端防滑板进行安装固定,且通过活动块、插板、插槽、第二弹簧和拨动板之间的相互配合便于对两个中端防滑板进行卡接固定,从而便于对防滑装置进行安装,操作便捷,大大提升了合成轨枕传力过程中的摩擦力,防止轨枕传力过程中产生位移,减少了线路事故安全的发生概率,提升了整条线路的工作效率,为线路安全带来了优异的影响;
16.2、通过前后固定架、左右固定架、道钉定位插孔和锚固架之间的相互配合降低了螺纹道钉的安装难度,为安装带来了较大的效率。
17.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部件防滑底座本体左视剖视图;
20.图3为图1中a处放大图;
21.图4为图1中b处放大图;
22.图5为图2中c处放大图。
23.图中:1、合成轨枕本体;2、防滑底座本体;3、侧端防滑板;4、中端防滑板;5、螺栓;
6、螺头;7、螺母;8、n形板;9、前后固定架;10、左右固定架;11、道钉定位插孔;12、锚固架本体;13、圆形盖板;14、活动轴;15、转盘;16、转杆;17、防滑套;18、立柱;19、矩形板;20、第一弹簧;21、活动块;22、插板;23、第二弹簧;24、拨动板;25、插杆。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25.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7.请参阅图1至图5,一种设有装配式合成轨枕防滑底座的螺旋道钉定位锚固架,包括合成轨枕本体1,合成轨枕本体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防滑底座本体2,且防滑底座本体2的前侧靠近顶部与底部处均开设有第一卡槽,且第一卡槽内腔插接有侧端防滑板3,两个侧端防滑板3之间设有固定机构,两个侧端防滑板3相邻一侧均开设有两个第二卡槽,且两个第二卡槽为左右设置,相邻的两个第二卡槽内腔共同插接有中端防滑板4,合成轨枕本体1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前后固定架9,两个前后固定架9前侧靠近均固定连接有左右固定架10,两个左右固定架10前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道钉定位插孔11,且两个道钉定位插孔11为左右设置,相邻的两个道钉定位插孔11共同固定连接有锚固架本体12;
28.固定机构包括两个螺母7,且两个螺母7分别固定连接在位于底部的侧端防滑板3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两个侧端防滑板3上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开设有螺纹孔,相邻的两个螺纹孔内腔共同贯穿设有固定螺栓5,两个固定螺栓5的底端分别贯穿相邻的螺母7内腔,并延伸至螺母7的底部,且两个固定螺栓5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螺头6,两个螺头6的顶部均开设有圆形开槽,且圆形开槽内腔底部设有转盘15,转盘15的外侧边缘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转杆16,若干个转杆16以转盘15的圆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状排列,且若干个转杆16的外侧均套设有防滑套17,两个转盘15的底部圆心处均固定连接有立柱18,两个圆形开槽内腔底部中心位置处均开设有方孔,且方孔内腔底部设有矩形板19,两个立柱18的底端分别延伸至相邻方孔的内腔底部,并与矩形板19固定连接,两个螺头6的顶部均设有圆形盖板13,且圆形盖板13的底部与螺头6相互贴合,两个圆形盖板13的底部靠近右侧处均固定连接有活动轴14,两个螺头6的顶部靠近右侧处均开有第一盲孔,两个活动轴14的底端分别插接在相邻的第一盲孔内腔,并与第一盲孔内腔底部活动连接,两个矩形板19的外侧壁均与相邻的方孔内侧壁相互贴合,两个立柱18的外侧均套设有第一弹簧20,且第一弹簧20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盲孔内腔顶部和矩形板19顶部相贴合,便于操作人员施力,安装更加便捷,两个螺栓5的
前侧中间位置处均套设有n形板8,且n形板8内腔前侧开设有内螺纹,两个n形板8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插杆25,合成轨枕本体1上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开设有穿孔,防滑底座本体2前侧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开设有第二盲孔,若干个插杆25的后端分别贯穿相邻的穿孔,并插接在相邻的第二盲孔内腔,便于对两个螺栓5进行固定;
29.两个侧端防滑板3上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开设有空腔,且空腔内腔设有活动块21,若干个活动块21靠近相邻中端防滑板4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插板22,两个中端防滑板4相邻一侧靠近顶部与底部处均开设有插槽,若干个插板22远离活动块21的一侧分别插接在相邻的插槽内腔,若干个活动块21远离相邻中端防滑板4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3,且第二弹簧23远离活动块21的一端与相邻的空气内侧壁固定连接,若干个活动块21远离合成轨枕本体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拨动板24,两个侧端防滑板3相远离的一侧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开设有矩形开槽,且矩形开槽与相邻的空腔内腔相连通,若干个拨动板24远离活动块21的一端分别贯穿相邻的矩形开槽内腔,并延伸至侧端防滑板3的外侧,便于对两个中端防滑板4进行卡接固定,避免使用过程中松动。
30.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需要将两个侧端防滑板3安装在防滑底座本体2上时,将两个侧端防滑板3分别插接进相邻的两个第一卡槽内腔中,通过将两个螺栓5的一端从相邻的两个螺纹孔内腔穿过,通过转动圆形盖板13,使得圆形盖板13以活动轴14为旋转点旋转,从而打开圆形开槽,使得转盘15和若干个转杆16在第一弹簧20力的作用下从圆形开槽内腔弹出,安装人员通过握住若干个转杆16外侧的防滑套17从而可以转动转盘15,由于矩形板19的外侧壁与方孔内腔侧壁相互贴合,因此转动转盘15的力可以传动并带动螺头6旋转,螺头6旋转从而将螺栓5的一端旋进螺母7的内腔中,从而便于对侧端防滑板3进行安装,在将两个n形板8两端的插杆25分别穿过相邻的穿孔,并插入进第二盲孔内腔中,通过两个n形板8内腔前侧的内螺纹设置避免螺栓5发生转动,推动顶部和底部的两个拨动板24相对移动,从而是得到若干个活动块21在空腔内腔压缩第二弹簧23的同时带动插板22位移,将两个中端防滑板4分别插入进相邻的两个第二卡槽内腔中,同时松开若干个拨动板24,使得若干个插板22在相邻第二弹簧23力的作用下插入进相邻的插槽内腔中,从而对两个中端防滑板4进行卡接固定,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松动,通过合成轨枕防滑装置的安装,大大提升了合成轨枕传力过程中的摩擦力,防止轨枕传力过程中产生位移,减少了线路事故安全的发生概率,提升了整条线路的工作效率,为线路安全带来了优异的影响,且通过两个前后固定架9、左右固定架10、道钉定位插孔11和锚固架之间的相互配合便于对螺纹道钉进行安装,为安装带来多了较大的便捷。
31.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