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大跨桥梁转体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跨转体桥梁转体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2.在现代桥梁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桥梁施工与周围的交通、河流以及交通频繁的道路相互干扰的情况,为了应对这种情况,通常会施工转体桥梁,因此,转体桥梁在当前的桥梁建设过程中越来越广泛。
3.目前,转体桥梁在施工时,一般需要在预定的地方施工下转盘,再在转盘上施工上转盘,然后在上转盘的承载面上利用钢筋混凝土施工支撑桥梁的支撑体,待施工好支撑体之后,桥梁主体会安放在支撑体的顶部,最后再利用牵引机构驱动上转盘旋转,以带动桥梁主体旋转至预定的位置,从而完成桥梁的安装。
4.针对相关技术情况,发明人认为,桥梁主体在旋转以及安装过程中,容易在支撑体的顶部出现滑动或晃动的情况,容易影响桥梁主体的对位,同时,目前的支撑体多是呈长方体(支撑体顶部的延伸方向与桥梁主体的宽度方向相一致),更容易降低支撑体对桥梁主体的支撑稳定性,对此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跨转体桥梁转体结构,能够对桥梁主体进行限制,减少其出现晃动的情况,从而提高桥梁主体安装的稳定性。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大跨转体桥梁转体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大跨转体桥梁转体结构,包括:安装在旋转盘承载面上用于支撑桥梁主体的支撑柱体;可拆卸式安装板在支撑柱体顶部且延伸方向与支撑柱体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支撑梁板;设置在支撑梁板其中相对两侧用于对桥梁主体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以及安装在支撑梁板另相对两侧对桥梁主体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桥梁主体的过程中,设置的定位组件可以对桥梁主体进行定位,使得桥梁主体处于支撑梁板的预定位置上,减少桥梁主体出现偏移的情况,而设置的固定组件,可以在桥梁主体安装位置确定好的前提下对桥梁主体进行固定,以提高整个桥梁主体安装的稳定性,减少其出现晃动的情况。
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 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支撑梁板侧边的定位板;以及设置在支撑梁板底部边缘用于驱动定位板上升的驱动组件,所述桥梁主体底部的预定位置开设有多个与定位板相适配的定位槽。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桥梁主体至于支撑梁板的预定位置时,可以利用驱动组件驱动定位板上升,使得定位板插入对应定位槽内,从而可以对桥梁主体进行限制,减少其出现晃动的情况。
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水平滑动设置在支撑梁板底端面靠近定
位板一侧的驱动块;设置在定位板底部的三角块;以及安装在支撑梁板底部用于限制驱动块位置的限位件,所述驱动块靠近三角块的一侧设置有与三角块的倾斜面相平行的驱动斜面。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驱动定位板上升时,可以解除限位件对驱动块的限制,使得驱动块可以朝三角块的方向移动,驱动块上的驱动斜面会与三角块的倾斜面相抵触,从而可以很方便的驱动定位板上升到预定的位置,操作简单,易于实现。
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 所述限位件包括:安装在支撑梁板底端面的安装块;以及水平螺纹连接在安装块上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其中一端与驱动块转动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旋转驱动杆时,由于驱动杆的端部与驱动块转动连接,使得驱动杆可以带动驱动块朝着三角块的方向移动,从而可以很方便的实现对三角块的驱动。
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 所述支撑梁板的承载面设置有延伸方向与支撑梁板延伸方向相垂直的导向凸起,所述桥梁主体的底部设置有与导向凸起相适配的导向凹槽。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桥梁主体的过程中,设置的导向凸起可以与桥梁主体底部的导向凹槽相互配合,不仅可以对桥梁主体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减少桥梁主体出现偏移的情况,同时,还能增大两者的接触面积,以提高桥梁主体与支撑梁板之间的稳定性。
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竖直安装在支撑梁板底部侧边的延伸杆;转动安装在支撑梁板侧边的多组相对称的且用于夹持延伸杆的弧形夹板;以及设置在支撑梁板侧边用于紧固两弧形夹板的紧固件。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延伸杆可以置于两弧形夹板之间,利用紧固件可以对两弧形夹板进行锁定,使得两弧形夹板可以将延伸杆夹持住,从而可以对桥梁主体进一步限制,减少桥梁主体出现晃动的情况。
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 所述延伸杆的底端螺纹连接有限位环,所述支撑梁板的底部侧边开设有供延伸杆螺纹连接的螺纹孔。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弧形夹板对延伸杆进行夹持后,可以旋转限位环抵接在弧形夹板的底部,从而可以减少延伸杆出现松动的情况,而设置的螺纹孔,可以方便延伸杆的安装以及其长度的调节,以增大延伸杆的适用范围。
2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 所述支撑柱体外侧设置有多个截面呈l形的连接板,所述支撑梁板的底部边缘设置有定位杆,所述连接板开设有供定位杆穿过的条形孔,所述定位杆的端部设置有锁紧件。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安装连接板时,可以将连接板的条形孔与定位杆相对应,待定位杆穿过条形孔后,可以利用锁紧件将定位杆与连接板固定在一起,以实现对支撑梁板的限制。
2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 所述支撑梁板的承载面边缘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沿竖直方向安装有缓冲杆,所述容纳槽内设有用于驱动缓冲杆升降的缓冲弹簧,所述桥梁主体底部设置有与缓冲杆端部相适配的缓冲槽。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缓冲杆在缓冲弹簧的驱动下,可以沿着容纳槽内壁进行伸缩运动,并且缓冲杆的顶端可以插入对应的缓冲槽内,不仅可以对桥梁主体起到
限制作用,同时,还可以在桥梁主体安装过程中,对其进行缓冲减震。
24.本技术还在于提供一种大跨转体桥梁转体施工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预制好的支撑梁板安装在支撑柱体顶部的预定位置上,再利用锁紧件将连接板固定在支撑梁板与支撑柱体外侧之间;步骤二:将桥梁主体吊装至支撑梁板的承载面上,使得定位槽与定位板位置相对应;步骤三:利用驱动块驱动定位板插入对应的定位槽内,利用限位件固定好定位板的位置;步骤四:旋转两弧形夹板将延伸杆包裹住,利用紧固件锁紧相邻两弧形夹板,以完成整个桥梁主体的安装。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通过设置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可以对桥梁主体进行定位,使得桥梁主体处于支撑梁板的预定位置上,而设置的固定组件,可以在桥梁主体安装位置确定好的前提下对桥梁主体进行固定,以提高整个桥梁主体安装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缓冲杆、缓冲弹簧以及缓冲槽,在缓冲弹簧的作用下,使得缓冲杆不仅可以对桥梁主体起到限制作用,同时,还可以在桥梁主体安装过程中,对其进行缓冲减震。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桥梁主体翻转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缓冲槽与缓冲弹簧的位置示意图。
27.附图标记说明:1、旋转盘;2、桥梁主体;21、定位槽;22、导向凹槽;23、缓冲槽;3、支撑柱体;4、支撑梁板;41、导向凸起;5、定位板;51、驱动块;510、驱动斜面;52、三角块;53、安装块;54、驱动杆;6、延伸杆;61、弧形夹板;7、连接板;71、定位杆;72、限位螺母;8、容纳槽;81、缓冲杆;82、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大跨转体桥梁转体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设置在预定地面上的旋转盘1,旋转盘1包括下转盘和上转盘,在上转盘的承载面上安装有支撑柱体3,支撑柱体3用于支撑桥梁主体2,本实施例的支撑柱体3整体呈长方体状,当通过牵引机构驱动旋转盘1旋转,即可带动支撑柱体3上的桥梁主体2进行方向的调整,使得桥梁主体2旋转至预定的位置与桥梁连接。
30.在支撑柱体3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梁板4,支撑梁板4的延伸方向与支撑柱体3顶部的延伸方向相垂直,而桥梁主体2安装在支撑梁板4的承载面上,为了能够实现桥梁主体2精准的安装,在支撑梁板4其中的相对两侧设置有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可以对桥梁主体2进行定位,以减少桥梁主体2出现晃动的情况。
31.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定位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滑动安装在支撑梁板4
侧边的多个定位板5,其中,在定位板5上一体成型有燕尾块,在支撑梁板4的侧边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燕尾槽,燕尾槽的上端为敞口设置,下端为闭口设置,使得定位板5可以沿着竖直方向在支撑梁板4上滑动,同时又不会掉下去,在桥梁主体2底部的预定位置设置有定位槽21,定位槽21的尺寸与定位板5的尺寸相适配,在支撑梁板4的底部靠近定位板5的边缘处设置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可以很方便的驱动定位板5上升到预定高度。
32.驱动组件包括:水平滑动设置在支撑梁板4底部端面的驱动块51,在定位板5的底部一体成型有三角块52,同时,在驱动块51靠近三角块52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斜面510,驱动斜面510与三角块52的倾斜面相互平行,另外,在支撑梁板4的底端面靠近驱动块51的位置焊接有安装块53,在安装块53上螺纹穿插有驱动杆54,驱动杆54与定位板5处于相互垂直的状态,且驱动杆54靠近定位板5的一端转动连接在驱动块51侧面上。
33.当需要安装桥梁主体2时,可以将桥梁主体2移动至预定位置,使得桥梁主体2底部的定位槽21与定位板5相互对齐,此时,可以旋转驱动杆54带动驱动块51水平移动,驱动块51在水平移动的过程中,其驱动斜面510会抵接到三角块52的倾斜面上,通过挤压可以驱动三角块52上升到预定位置,以带动定位板5插入对应的定位槽21内,从而可以很方便的实现对桥梁主体2的定位,有效的减少桥梁主体2出现晃动的情况。
34.另外,为了能进一步实现桥梁主体2的精准安装,在支撑梁板4的承载面上设置有延伸方向与支撑梁板4延伸方向相垂直的多个导向凸起41,在桥梁主体2的底部设置有与导向凸起41相适配的导向凹槽22,在安装桥梁主体2的过程中,设置的导向凸起41可以对桥梁主体2进行导向,使得导向凹槽22与导向凸起41适配在一起,既可以提高桥梁主体2的安装精准度,同时,还可以增大两者的接触面积,以提高桥梁主体2的整体稳定性。
35.为了对定位后的桥梁主体2进行固定,以减少其滑动的情况,本实施例中,在支撑梁板4非安装有定位板5的两侧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竖直安装在支撑梁板4底部侧边的多个延伸杆6,在支撑梁板4的侧边设置有多组相对称的弧形夹板61,每组弧形夹板61用于夹持对应的延伸杆6,同时,在支撑梁板4的侧边还设置有紧固件,紧固件可以对两弧形夹板61进行锁定,使得弧形夹板61牢固的将延伸杆6夹持住。
36.本实施例的紧固件可以是螺栓,当桥梁主体2置于支撑梁板4的承载面时,可以旋转两弧形夹板61将延伸杆6夹持住,然后采用螺栓将每组的两弧形夹板61牢牢的锁定住即可,此方案可以进一步减少桥梁主体2出现滑动的情况,另外,考虑到实际情况中有时需要更换延伸杆6,因此,在桥梁主体2底部开设有多个螺纹孔,而延伸杆6的顶端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桥梁主体2底部的螺纹孔内。
37.为了减少延伸杆6从两弧形夹板61之间出现上下滑动的情况,在延伸杆6的底部螺纹连接有限位环62,在两弧形夹板61将延伸杆6夹持住后,可以再旋转限位环62,使得限位环62抵接在弧形夹板61的底部,以进一步加固延伸杆6。
38.为了加固整个支撑梁板4,本实施例中,在支撑柱体3的外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多个连接板7,连接板7的截面整体呈l形,且连接板7的顶部与支撑柱体3的顶部相平齐,在支撑梁板4的底部固定有定位杆71,在连接板7上开设有条形孔,条形孔与定位杆71相适配,同时,在定位杆71的端部还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72。
39.当支撑梁板4置于支撑柱体3的顶部时,定位杆71会从连接板7的条形孔穿过,待调整好支撑梁板4的位置后,可以旋转限位螺母72,以将支撑梁板4牢固的固定在支撑柱体3的
顶部。
40.另外,如图3和图4所示,在支撑梁板4的承载面边缘还开设有多个容纳槽8,容纳槽8内沿竖直方向活动设置有缓冲杆81,而在容纳槽8的底壁安装有缓冲弹簧82,缓冲弹簧82远离容纳槽8底壁的一端固定在缓冲杆81的底部,且在桥梁主体2的底部设置有缓冲槽23,缓冲槽23与缓冲杆81相适配。
41.当桥梁主体2安装在支撑梁板4上时,设置的缓冲杆81会与桥梁主体2底部的缓冲槽23相适配,不仅可以对桥梁主体2起到进一步的定位作用,同时,还可以对桥梁主体2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42.本实施例还在于提供一种大跨转体桥梁转体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预制好的支撑梁板4吊运到支撑柱体3顶部的预定位置上,再利用螺栓与连接板7将支撑梁板4固定在支撑柱体3的顶部,以实现支撑梁板4的安装;步骤二:将桥梁主体2吊装至支撑梁板4的承载面上,使得定位槽21与定位板5位置相对应,同时,使缓冲杆81伸入对应的缓冲槽23内,以实现对桥梁主体2的初步定位;步骤三:利用驱动块51驱动定位板5插入对应的定位槽21内,再旋转驱动杆54固定好定位板5的位置;步骤四:旋转两弧形夹板61将延伸杆6包裹住,利用螺栓锁紧相邻两弧形夹板61,以完成整个桥梁主体2的安装。
4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