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金工具 专利正文
一种可以快速夹持工件的F夹的夹持方法与流程

时间:2022-02-0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可以快速夹持工件的F夹的夹持方法与流程
一种可以快速夹持工件的f夹的夹持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手动五金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以快速夹持工件的f夹的夹持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f型夹具已普遍应用在工件夹紧领域,f型夹具包括导杆,其一端固连有固定臂,其杆身上套装有活动臂,在活动臂的一端附近装有手柄螺杆,使用时,用手滑动活动臂,滑动时活动臂一定要与导杆保持平行,否则滑不动,滑动至工件宽度,即可以把工件放在两个力臂之间,然后慢慢旋转动活动臂上的螺杆,通过活动臂和固定臂夹紧工件,调整到适合松紧度放手即可完成工件固定,拆除时需要向反方向旋转螺杆。这种结构形式的f型夹具,在操作时,通过旋拧螺杆的方式进行夹紧,速度慢,效率低,费时费力,操作很不方便。
3.综上所述,如何能够实现f型夹具的快速夹紧问题,成为行业内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以快速夹持工件的f夹的夹持方法,解决了现有f型夹具在夹紧工件时速度慢、效率低、费时费力的问题,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5.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可以快速夹持工件的f夹的夹持方法,包括夹头体、移动钳口和两块连板,夹头体和移动钳口之间形成滑动结构,移动钳口和两块连板之间形成杠杆结构,移动钳口和两块连板之间设有握持机构,通过握持机构的握紧或松开带动连板动作,连板与夹头体配合实现工件的快速夹紧或松开。
7.所述夹头体为倒l形,包括水平段和向下的竖直段。
8.所述移动钳口包括水平段和向上倾斜段,移动钳口的水平段内设有通孔,所述夹头体的竖直段活动插装在通孔内与移动钳口滑动配合。
9.所述连板两块分别设在移动钳口的水平段两侧,所述连板包括水平段和向下倾斜段,两块连板的拐弯处通过支撑铆钉与移动钳口的水平段前端转动相连,连板的水平段与夹头体的水平段配合用于夹紧工件。
10.所述握持机构包括:
11.活动手柄,所述活动手柄的底端通过手柄铆钉与连板的向下倾斜段的尾端转动相连;
12.支板,所述支板的两端分别通过支板铆钉与移动钳口的向上倾斜段和活动手柄靠近手柄铆钉的位置转动相连,支板的中部设有向活动手柄方向凸出的凸起部;
13.掀片,所述掀片通过掀片铆钉与活动手柄的上部转动相连,掀片前端设有与支板的凸起部相配合的弧形限位部;
14.拉簧,所述拉簧的两端分别通过拉簧铆钉与移动钳口的向上倾斜段和连板的向下倾斜段相连。
15.所述连板的水平段前端通过压脚铆钉转动安装有压脚。
16.所述压脚两侧分别设有用于防止压脚转动角度过大的凸台。
17.所述夹头体的竖直段底部设有用于防止移动钳口滑脱的内六角螺栓。
18.所述活动手柄下部对应支板底部的位置设有螺纹孔,在螺纹孔内设有调整螺钉,调整螺钉的外侧设有压簧。
19.本发明采用上述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0.本发明取消了以往的旋转螺杆,通过设置移动钳口和两块连板,移动钳口和两块连板之间形成杠杆结构,通过设置握持机构,工作人员用手握紧握持机构带动连板动作即可实现工件的夹紧,向活动手柄方向按压掀片带动连板反向动作即可实现工件的松开,操作方便,省时省力,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移动钳口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发明连板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夹头体,2、移动钳口,3、连板,4、支撑铆钉,5、活动手柄,6、手柄铆钉,7、支板,8、支板铆钉,9、凸起部,10、掀片,11、掀片铆钉,12、弧形限位部,13、拉簧,14、拉簧铆钉,15、压脚铆钉,16、压脚,17、凸台,18、内六角螺栓,19、调整螺钉,20、压簧,21、通孔,22、长槽。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26.结合如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一种可以快速夹持工件的f夹的夹持方法,包括夹头体、移动钳口和两块连板,夹头体和移动钳口之间形成滑动结构,移动钳口和两块连板之间形成杠杆结构,移动钳口和两块连板之间设有握持机构,通过握持机构的握紧或松开带动连板动作,连板与夹头体配合实现工件的快速夹紧或松开。
27.所述夹头体1为倒l形,包括水平段和向下的竖直段。
28.所述移动钳口2包括水平段和向上倾斜段,移动钳口2的水平段内设有通孔21,移动钳口2的向上倾斜段内设有长槽22,所述夹头体1的竖直段活动插装在通孔21内与移动钳口2滑动配合。
29.所述两块连板3分别设在移动钳口2的水平段两侧,所述连板3包括水平段和向下倾斜段,两块连板3的拐弯处通过支撑铆钉4与移动钳口2的水平段前端转动相连,连板3的水平段与夹头体1的水平段配合用于夹紧工件。
30.所述握持机构包括:
31.活动手柄5,所述活动手柄5的底端通过手柄铆钉6与连板3的向下倾斜段的尾端转动相连;
32.支板7,所述支板7的两端分别通过支板铆钉8与移动钳口2向上倾斜段的长槽内和活动手柄5靠近手柄铆钉6的位置转动相连,支板7的中部设有向活动手柄5方向凸出的凸起部9;
33.掀片10,所述掀片10通过掀片铆钉11与活动手柄5的上部转动相连,掀片10的底部设有与支板7的凸起部9相配合的弧形限位部12;
34.拉簧13,所述拉簧13的两端分别通过拉簧铆钉14与移动钳口2向上倾斜段的长槽22内和连板3的向下倾斜段相连。
35.所述连板3的水平段前端通过压脚铆钉15转动安装有压脚16,压脚16在夹紧工件的过程中会绕压脚铆钉15发生略微的转动,以保证压脚16的上表面与工件完全接触。
36.所述压脚16两侧分别设有凸台17,当压脚16旋转到一定角度后,凸台17便会与连板3的水平段抵接,压脚16从而无法旋转,以防止压脚16转动角度过大。
37.所述夹头体1的竖直段底部设有用于防止移动钳口2滑脱的内六角螺栓18。
38.所述活动手柄5下部对应支板7底部的位置设有螺纹孔,在螺纹孔内设有调整螺钉19,调整螺钉19的外侧设有压簧20,调整螺钉19的头部压在支板7的底部,用于调节活动手柄5与移动钳口2之间开口量的大小,从而调整夹紧力度。
39.工作原理:
40.当需要夹紧工件时,首先将移动钳口2的水平段在夹头体1的竖直段上滑动,使夹头体1的水平段压在工件的顶部,使连板3的水平段的压脚16压在工件的底部,之后握紧移动钳口2和活动手柄5的顶部,活动手柄5向内移动,活动手柄5的底部经手柄铆钉6推动连板3的向下倾斜段向下旋转,拉簧13处于拉伸状态,在支板铆钉4的作用下,连板3的水平段便会带动压脚16向上旋转将工件夹紧。在活动手柄5向内移动的过程中,活动手柄5还会经掀片10带动支板7向内移动,当支板7的两个支板铆钉8和活动手柄5的手柄铆钉6处于一条直线时,由于掀片10的弧形限位部12与支板7的凸起部9配合限位作用,支板7可对此时移动钳口2、活动手柄5和连板3的位置进行支撑定位不动,此时松开移动钳口2和活动手柄5的顶部,仍会保持对工件的夹紧状态。
41.当需要调节夹紧力时,调节调节螺钉19,当调节螺钉19向内运动时,使支板7旋转角度变小,从而使活动手柄5与连板3的向下倾斜段之间的打开角度变小,活动手柄5与移动钳口2之间的开口量变小,夹紧力变小;当调节螺钉10向外运动时,活动手柄5与连板3的向下倾斜段之间的打开角度变大,活动手柄5与移动钳口2之间的开口量变大,夹紧力变大。
42.当需要松开工件时,只需向活动手柄5方向按压掀片10的顶部,掀片10的顶部向活动手柄5方向旋转,在掀片铆钉11的作用下,掀片10底部的弧形限位部12便会向内推动支板7的凸起部9,支板7的底部便会绕支板铆钉8向外旋转,在拉簧13的复位力作用下,即可打开活动手柄5,连板3的向下倾斜段向上旋转,在支板铆钉4的作用下,连板3的水平段便会带动压脚16向下旋转将工件松开,从而实现工件的快速松紧。
43.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发明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44.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