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金工具 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塑胶制品打孔设备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新型塑胶制品打孔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塑胶制品打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塑胶制品打孔设备。


背景技术:

2.塑胶制品是采用塑胶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生活、工业等用品的统称,包括以塑胶为原料的注塑、吸塑等所有工艺的制品。塑胶是一类具有可塑性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它与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形成了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三大合成材料,具体地说,塑胶是以天然或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加入各种添加剂,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等条件下可以塑制成一定形状,在常温下保持形状不变的材料。
3.塑胶制品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经过注塑、切割成形、打孔、打磨等工序,为了便于对塑胶制品进行打孔需要使用打孔机,而现有的打孔机在对塑胶制品进行打孔后,塑胶制品的孔内会残留有一些打孔过程中所形成的碎屑,从而严重影响塑胶制品的后续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塑胶制品打孔设备,以解决塑胶制品的孔内残留有碎屑的技术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新型塑胶制品打孔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面设有从左往右依次分布的左壳体、右壳体,所述左壳体的左侧设有入口,所述右壳体的右侧设有出口,所述左壳体与所述右壳体之间设有过道口;所述左壳体的顶部设有气缸,所述气缸上设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向下伸入所述左壳体内;所述左壳体内设有运动板,所述运动板的顶面与所述驱动杆的底端进行连接固定,所述运动板的底面设有打孔器、水流喷射器、气流喷射器,所述右壳体内的顶部设有加热网。
6.进一步地,所述左壳体内的左右两侧还分别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设有下限位板、上限位板,所述上限位板位于所述下限位板的上方;所述水流喷射器位于所述打孔器的左方,所述气流喷射器位于所述打孔器的右方;所述打孔器、所述水流喷射器、所述气流喷射器均位于所述运动板的底面的中心,所述运动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套筒,左右两侧的所述套筒分别套在左右两侧的所述导向杆上,所述套筒位于所述下限位板与所述上限位板之间。
7.进一步地,所述左壳体的左侧、所述右壳体的右侧分别设有滚轮,左右两侧的所述滚轮之间通过输送带进行连接,所述输送带的外侧面设有若干个限位块,若干个所述限位块沿所述输送带的延伸方向进行分布;所述输送带从左往右依次穿过所述入口、所述左壳体的内部、所述过道口、所述右壳体的内部、所述出口;所述运动板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上方。
8.进一步地,左右两侧的所述滚轮的后端分别转动安装于左右两侧的固定块上,左右两侧的所述固定块分别安装固定于所述左壳体的左侧、所述右壳体的右侧;所述固定块上还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滚轮的转动。
9.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带包括从左往右运动的上输送带、从右往左运动的下输送带,
所述上输送带与所述下输送带之间设有左支撑台,所述左支撑台位于所述左壳体内,所述左支撑台的上表面、下表面分别为平整的水平面,所述左支撑台的上表面、下表面分别与所述上输送带的底面、所述下输送带的顶面进行滑动接触。
10.进一步地,所述上输送带与所述下输送带之间还设有右支撑台,所述右支撑台位于所述右壳体内,所述右支撑台的上表面、下表面分别为平整的水平面,所述右支撑台的上表面、下表面分别与所述上输送带的底面、所述下输送带的顶面进行滑动接触。
11.进一步地,所述右壳体的高度为所述左壳体的高度的三分之二。
12.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底柱,所述底柱的轴向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底柱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左壳体的左侧到所述右壳体的右侧之间的距离。
13.进一步地,所述底柱的内部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左支撑台的左侧到所述右支撑台的右侧之间的距离。
14.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个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排水孔,若干个所述排水孔的位于所述左壳体的内腔与所述通孔之间的位置。
15.综上所述,运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运动板的底面设有水流喷射器、气流喷射器,从而在打孔器将塑胶制品打出孔后,水流喷射器所喷射出的高压水流可以先将塑胶制品的孔内所残留的大部分碎屑进行冲走,之后气流喷射器所喷射出的高压气流可以将塑胶制品的孔内的缝隙中所残留的剩余部分碎屑进行冲走,从而实现对塑胶制品的孔内残留有的打孔过程中所形成的碎屑的清理,从而方便塑胶制品的后续加工。
17.(2)通过在右壳体内的顶部设有加热网,从而将塑胶制品上残留的水分进行烘干,以便后续加工。
18.(3)通过设置导向杆、下限位板、上限位板,从而对运动板的上下运动进行导向以及限位,从而提高对塑胶制品进行打孔时的精度。
19.(4)通过上输送带与下输送带之间设有左支撑台,左支撑台位于左壳体内,左支撑台的上表面、下表面分别为平整的水平面,左支撑台的上表面、下表面分别与上输送带的底面、下输送带的顶面进行滑动接触,从而在打孔器向下对塑胶制品进行打孔时,左支撑台的上表面能够有效的为上输送带提供支撑力,防止上输送带受压变形,从而提高打孔的精度。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塑胶制品打孔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2-左壳体,3-右壳体,4-入口,5-过道口,6-出口,7-固定块,8-滚轮,9-输送带,10-限位块,11-塑胶制品,12-气缸,13-驱动杆,14-运动板,15-打孔器,16-水流喷射器,17-气流喷射器,18-导向杆,19-下限位板,20-上限位板,21-加热网,22-左支撑台,23-右支撑台,24-底柱,25-通孔,26-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23.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更清楚的描述,作出如下说明:观察者面对附图1进行观察,
观察者左侧设为左,观察者右侧设为右,观察者前方设为前,观察者后方设为后,观察者上面设为上,观察者下面设为下,应当指出文中的术语“前端”、“后端”、“左侧”“右侧”“中部”“上方”“下方”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或零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为了清楚或简化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数量。
24.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塑胶制品打孔设备,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面设有从左往右依次分布的左壳体2、右壳体3,左壳体2的左侧设有入口4,右壳体3的右侧设有出口6,左壳体2与右壳体3之间设有过道口5;左壳体2的顶部设有气缸12,气缸12上设有驱动杆13,驱动杆13向下伸入左壳体2内;左壳体2内设有运动板14,运动板14的顶面与驱动杆13的底端进行连接固定,从而在驱动杆13的驱动下,运动板14能够进行上下运动。运动板14的底面设有打孔器15、水流喷射器16、气流喷射器17,右壳体3内的顶部设有加热网21。
25.该部分的有益效果:(1)通过运动板的底面设有水流喷射器、气流喷射器,从而在打孔器将塑胶制品打出孔后,水流喷射器所喷射出的高压水流可以先将塑胶制品的孔内所残留的大部分碎屑进行冲走,之后气流喷射器所喷射出的高压气流可以将塑胶制品的孔内的缝隙中所残留的剩余部分碎屑进行冲走,从而实现对塑胶制品的孔内残留有的打孔过程中所形成的碎屑的清理,从而方便塑胶制品的后续加工。
26.(2)通过在右壳体内的顶部设有加热网,从而将塑胶制品上残留的水分进行烘干,以便后续加工。
27.具体地,左壳体2内的左右两侧还分别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导向杆18,导向杆18上设有下限位板19、上限位板20,上限位板20位于下限位板19的上方;水流喷射器16位于打孔器15的左方,气流喷射器17位于打孔器15的右方,需要说明的是,水流喷射器16以及气流喷射器17是可以打开与关闭的,并不是说一定要一直处于打开状态,因此,其位置关系并不影响对孔进行高压水流冲击以及高压气流冲击的先后顺序,只是冲洗角度上会更好而已。打孔器15、水流喷射器16、气流喷射器17均位于运动板14的底面的中心,运动板14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套筒,左右两侧的套筒分别套在左右两侧的导向杆18上,套筒位于下限位板19与上限位板20之间。
28.该部分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导向杆、下限位板、上限位板,从而对运动板的上下运动进行导向以及限位,从而提高对塑胶制品进行打孔时的精度。
29.具体地,左壳体2的左侧、右壳体3的右侧分别设有滚轮8,左右两侧的滚轮8之间通过输送带9进行连接,输送带9的外侧面设有若干个限位块10,若干个限位块10沿输送带9的延伸方向进行分布,参见图1,两个限位块10之间的位置用于放置塑胶制品11。输送带9从左往右依次穿过入口4、左壳体2的内部、过道口5、右壳体3的内部、出口6;运动板14位于输送带9的上方,从而方便打孔器15对塑胶制品11进行打孔,以及水流喷射器16、气流喷射器17对塑胶制品的孔进行清洗。
30.具体地,左右两侧的滚轮8的后端分别转动安装于左右两侧的固定块7上,左右两侧的固定块7分别安装固定于左壳体2的左侧、右壳体3的右侧;固定块7上还设有电机,电机用于驱动滚轮8的转动。
31.具体地,输送带9包括从左往右运动的上输送带、从右往左运动的下输送带,上输
送带与下输送带之间设有左支撑台22,左支撑台22位于左壳体2内,左支撑台22的上表面、下表面分别为平整的水平面,左支撑台22的上表面、下表面分别与上输送带的底面、下输送带的顶面进行滑动接触。
32.该部分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输送带与下输送带之间设有左支撑台,左支撑台位于左壳体内,左支撑台的上表面、下表面分别为平整的水平面,左支撑台的上表面、下表面分别与上输送带的底面、下输送带的顶面进行滑动接触,从而在打孔器向下对塑胶制品进行打孔时,左支撑台的上表面能够有效的为上输送带提供支撑力,防止上输送带受压变形,从而提高打孔的精度。
33.具体地,上输送带与下输送带之间还设有右支撑台23,右支撑台23位于右壳体3内,右支撑台23的上表面、下表面分别为平整的水平面,右支撑台23的上表面、下表面分别与上输送带的底面、下输送带的顶面进行滑动接触。
34.该部分的有益效果:方便保持输送带9的平整性,从而更有利于塑胶制品11的输送。
35.具体地,右壳体3的高度为左壳体2的高度的三分之二,其作用在于,通过降低高度,可以更有效的对塑胶制品上残留的水分进行烘干。
36.具体地,底板1的底部设有底柱24,底柱24的轴向沿上下方向延伸,底柱24的外径大于或等于左壳体2的左侧到右壳体3的右侧之间的距离,以保持受力平衡。
37.具体地,底柱24的内部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通孔25,通孔25的内径大于或等于左支撑台22的左侧到右支撑台23的右侧之间的距离。
38.具体地,底板1上设有若干个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排水孔26,若干个排水孔26的位于左壳体2的内腔与通孔25之间的位置,从而方便将左壳体2内的水通过排水孔26、通孔25排出去。
39.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