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金工具 专利正文
一种无底座把手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无底座把手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底座把手。


背景技术:

2.铝型材门窗因其具有自重轻、坚固耐用、耐腐蚀强的优点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类建筑结构中。常规铝型材门窗的把手均需要安装在底座(用于安装机械传动结构件)上,实现把手驱动的锁芯与位于门窗背后的锁具之间的选择性锁合,底座的使用占用较大安装体积,且增加了加工成本,同时也导致了把手安装结构不够美观。
3.申请号为202021414935.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无底座把手的安装结构,包括具有安装内腔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内腔内固定安装方型柱体,所述方型柱体的输出端作为锁芯可相对转动地插装在门窗边框的锁芯孔内,在把手的旋转驱动下与位于门窗边框背面的锁具进行选择性锁合;其中,所述方型柱体可相对转动地贯穿所述固定安装盘的中心孔,所述固定安装盘一侧设有固定柱,通过所述固定柱固装在所述门窗边框上。所述方型柱体包括固定连接的方型安装部和方型柱体,其中,所述安装内腔呈方型形状,所述方型安装部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内腔内,所述方型柱体作为锁芯可相对转动地贯穿所述固定安装盘的中心孔;方型柱体设有卡槽,所述把手设有与所述卡槽对应的卡接孔,外部锁紧件贯穿所述卡接孔后与所述卡槽锁紧卡接。这种无底座把手的安装结构通过特定结构设计,在确保对把手在门窗边框上的安装效果基础上,同时可避免采用常规中大体积的底座结构设计,实现了对把手的无底座安装,但是,采用这种结构的无底座把手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导致方型柱体上的卡槽被外部锁紧件磨损的情况出现,进而造成方型柱体与把手之间的传动出现松动,影响无底座把手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底座把手,这种无底座把手不仅能够避免因长时间转动造成的摩损而导致把手的传动出现松动的情况,而且可使把手在转动过程中有明显定位感,有利于保证无底座把手的正常使用。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无底座把手,包括把手、条形柱体和锁紧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座、旋转座、弹簧片、定位块和压缩弹簧,所述把手上设有槽口朝下的安装槽,把手的侧壁上设有与安装槽连通的锁紧孔;旋转座设于安装槽中,旋转座的外侧壁上设有与锁紧孔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卡接槽;弹簧片安装在安装槽中,弹簧片上设有向内侧弯折的弯折部,弯折部处在旋转座外侧壁与安装槽内侧壁之间形成的间隙中,弯折部内侧面形成的凸块与旋转座上的第一卡接槽卡接配合,锁紧件的末端自锁紧孔插入安装槽中并处在弯折部外侧面形成的凹槽中;旋转座上设有槽口朝下的定位槽,条形柱体的上部固定安装在定位槽中,条形柱体的下部自安装槽的槽口伸出把手的外面;连接座可转动安装在安装槽的槽口上,连接座上设有可供条形柱体穿过的安装通孔;定位块设于旋转座与连接座之间,定位块上设有导向通孔,定位块通过导向通孔套在条形柱体上部上,定位块的下表面或连接座的上表面上设有沿条
形柱体的周向依次排列的多个第二卡接槽,连接座的上表面或定位块的下表面上设有能够与各个第二卡接槽相配合的至少一个卡接块;压缩弹簧套在条形柱体上部上并处在定位槽中,压缩弹簧的上端与定位槽的内壁紧密接触,压缩弹簧的下端与定位块紧密接触。
6.通常,所述定位块采用尼龙材料制成,所述旋转座采用锌合金材料制成;所述弹簧片的材料可采用表面热处理加硬的65mn钢,使其兼具硬度与弹性。
7.上述无底座把手中,通过将旋转座设置在安装槽中,并在旋转座外侧壁与安装槽内侧壁之间形成间隙,可为弹簧片的弯折部留有活动的空间,使其在安装把手时不会卡住;将锁紧件的末端自锁紧孔插入安装槽中并处在弯折部外侧面形成的凹槽中,并推动弹簧片上的弯折部朝向旋转座上的第一卡接槽移动,直至弯折部内侧面形成的凸块与旋转座上的第一卡接槽实现卡接配合,可防止旋转座与把手之间出现松动,实现对旋转座的定位,并且由于锁紧件是与弹簧片接触,而没有与旋转座直接接触,能够避免因长时间转动把手而导致旋转座出现磨损的情况发生,防止条形柱体与把手之间的传动出现松动,有利于保证无底座把手的正常使用;定位块能够沿着条形柱体上部上下滑动(通过定位块的导向通孔与条形柱体上部之间的配合,实现定位块沿条形柱体上部上下滑动),并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始终紧贴在连接座的上表面上。
8.在具体使用中,所述连接座固定安装在门窗边框上,所述条形柱体的下部作为锁芯可相对转动地插装在门窗边框的锁芯孔内。当转动把手时,把手通过锁紧件和弹簧片带动旋转座、条形柱体和定位块转动,条形柱体的下部在把手的旋转驱动下可与位于门窗边框背面的锁具进行选择性锁合;并且随着把手的转动,定位块与连接座之间发生相对旋转滑动,第二卡接槽与卡接块之间的配合发生变化,迫使定位块沿着条形柱体上部上下滑动(此时压缩弹簧随之发生伸缩变形),并使卡接块在不同位置可与相应的第二卡接槽实现卡接配合,使把手在转动过程中有明显定位感,可提高用户体验。
9.一种具体方案中,各个所述第二卡接槽设于所述定位块的下表面上并且沿所述导向通孔的周向依次均匀排列;所述卡接块的数量为多个并且设于所述连接座的上表面上,卡接块与第二卡接槽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各个卡接块分别与相应的第二卡接槽卡接配合。
10.另一种具体方案中,各个所述第二卡接槽设于所述连接座的上表面上并且沿所述安装通孔的周向依次均匀排列;所述卡接块的数量为多个并且设于所述定位块的下表面上,卡接块与第二卡接槽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各个卡接块分别与相应的第二卡接槽卡接配合。
11.一种具体方案中,所述把手包括条形手柄和连接部,连接部与条形手柄一端一体连接,所述安装槽、锁紧孔均设于连接部上。条形手柄可供用户握持,通过转动条形手柄,带动连接部绕连接座转动,实现把手的转动。
12.一种具体方案中,所述锁紧孔为螺纹通孔,所述锁紧件为锁紧螺钉,锁紧螺钉处于螺纹通孔中并与螺纹通孔相啮合。安装无底座把手时,可通过拧动锁紧螺钉将其旋入螺纹通孔中,锁紧螺钉的末端在与弹簧片的弯折部接触后,推动弹簧片的弯折部朝向旋转座上的第一卡接槽移动,直至弯折部内侧面形成的凸块与旋转座上的第一卡接槽卡接配合。
13.优选方案中,所述定位槽的横截面形状及大小与所述条形柱体上部相匹配。条形柱体上部的横截面形状可采用正多边形(如正方形)等、椭圆形或者其他不规则形状。
14.优选方案中,所述弹簧片呈l形,弹簧片具有水平段和竖直段,竖直段上端与水平段一端一体连接,弹簧片的水平段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并处在所述旋转座的上侧,弹簧片的竖直段上设有所述的弯折部。
15.更优选方案中,所述旋转座的外侧壁与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相匹配;所述安装槽的内槽壁上设有弹簧片槽,弹簧片槽与所述第一卡接槽的位置相对,所述螺纹通孔设于弹簧片槽的槽底,所述弹簧片的弯折部处在弹簧片槽中。弹簧片槽构成所述旋转座外侧壁与安装槽内侧壁之间形成的间隙。
16.更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卡接槽具有自上至下逐渐向内倾斜的上卡接斜面和自上至下逐渐向外倾斜的下卡接斜面,下卡接斜面的上边缘与上卡接斜面的下边缘连接。当弯折部内侧面形成的凸块与旋转座上的第一卡接槽卡接配合时,弹簧片的弯折部与上卡接斜面接触并对旋转座施加一个斜向上的作用力,可防止旋转座与把手之间在上下、内外方向上出现松动,实现对旋转座安装后的位置更加稳固。
17.优选方案中,所述定位块处在定位槽的槽口内侧;所述定位槽的槽口边沿处设有上下走向的至少一个条形导向槽,定位块的外边沿设有至少一个导向块,导向块与条形导向槽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导向块处在条形导向槽中并沿条形导向槽上下滑动。这样,可通过定位块的导向块与定位槽上的条形导向槽之间的配合,实现定位块沿条形柱体上部上下滑动运动更加平稳,并且在转动把手时,旋转座能够更顺利地带动定位块一起转动。
18.优选方案中, 所述安装通孔由上下走向的上通孔和下通孔组成,下通孔的上端与上通孔的下端连通,且下通孔的孔径大于上通孔的孔径,下通孔与上通孔之间形成环形限位台阶;所述条形柱体中部处在上通孔和下通孔中,条形柱体中部设有环形限位块,环形限位块的上表面与环形限位台阶接触配合。采用这种结构,条形柱体可在上通孔和下通孔自由转动,并利用环形限位台阶对环形限位块的上表面进行限位,使条形柱体和旋转座安装后的位置稳固。
19.本实用新型的无底座把手通过将旋转座设置在安装槽中,并在旋转座外侧壁与安装槽内侧壁之间形成间隙,为弹簧片弯折部的活动留有空间,使其在安装把手时不会卡住;将锁紧件的末端自锁紧孔插入安装槽中并处在弯折部外侧面形成的凹槽中,并推动弹簧片上的弯折部朝向旋转座上的第一卡接槽移动,直至弯折部内侧面形成的凸块与旋转座上的第一卡接槽实现卡接配合,可防止旋转座与把手之间出现松动,实现对旋转座的定位,并且由于锁紧件是与弹簧片接触,而没有与旋转座直接接触,能够避免因长时间转动把手而导致旋转座出现磨损的情况发生,防止条形柱体与把手之间的传动出现松动,有利于保证无底座把手的正常使用;定位块能够沿着条形柱体上部上下滑动,并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始终紧贴在连接座的上表面上,随着把手的转动,定位块与连接座之间发生相对滑动,在不同位置可与相应的第二卡接槽实现卡接配合,实现对把手的定位作用,同时迫使定位块沿着条形柱体上部上下滑动,使把手在转动过程中有明显定位感,可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无底座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图1所示无底座把手的爆炸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如图1、图2所示,这种无底座把手包括把手1、条形柱体2、锁紧螺钉3、连接座4、旋转座5、弹簧片6、定位块7和压缩弹簧8,把手1上设有槽口朝下的安装槽101,把手1的侧壁上设有与安装槽101连通的螺纹通孔102;旋转座5设于安装槽101中,旋转座5的外侧壁上设有与螺纹通孔102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卡接槽501;弹簧片6安装在安装槽101中,弹簧片6上设有向内侧弯折的弯折部61,弯折部61处在旋转座5外侧壁与安装槽101内侧壁之间形成的间隙中,弯折部61内侧面形成的凸块611与旋转座5上的第一卡接槽501卡接配合,锁紧螺钉3的末端自螺纹通孔102插入安装槽101中并处在弯折部61外侧面形成的凹槽612中;旋转座5上设有槽口朝下的定位槽502,条形柱体2的上部固定安装在定位槽502中,条形柱体2的下部自安装槽101的槽口伸出把手1的外面;连接座4可转动安装在安装槽101的槽口上,连接座4上设有可供条形柱体2穿过的安装通孔401;定位块7处在旋转座5与连接座4之间,定位块7上设有导向通孔701,定位块7通过导向通孔701套在条形柱体2上部上,定位块7的下表面上设有沿导向通孔701周向依次均匀排列的多个第二卡接槽(图中未画出),连接座4的上表面上设有沿安装通孔401周向依次均匀排列的多个卡接块41,卡接块41与第二卡接槽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各个卡接块41分别与相应的第二卡接槽卡接配合;压缩弹簧8套在条形柱体2上部上并处在定位槽502中,压缩弹簧8的上端与定位槽502的内壁紧密接触,压缩弹簧8的下端与定位块7紧密接触。
23.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块7采用尼龙材料制成,旋转座5采用锌合金材料制成;弹簧片6的材料可采用表面热处理加硬的65mn钢,使其兼具硬度与弹性。
24.在本实施例中,把手1包括条形手柄11和连接部12,连接部12与条形手柄11一端一体连接,安装槽101、螺纹通孔102均设于连接部12上。条形手柄11可供用户握持,通过转动条形手柄11,带动连接部12绕连接座4转动,实现把手1的转动。
25.在本实施例中,条形柱体2上部的横截面形状为正多边形,定位槽502的横截面形状及大小与条形柱体2上部相匹配。
26.在本实施例中,旋转座5的外侧壁与安装槽101的内侧壁相匹配;安装槽101的内槽壁上设有弹簧片槽1011,弹簧片槽1011与第一卡接槽501的位置相对,螺纹通孔102设于弹簧片槽1011的槽底,弹簧片6的弯折部61处在弹簧片槽1011中。
27.在本实施例中,弹簧片6呈l形,弹簧片6具有水平段601和竖直段602,水平段601固定安装在安装槽101的内壁上并处在旋转座5的上侧,竖直段602上端与水平段601一端一体连接,竖直段602上设有所述的弯折部61;第一卡接槽501具有自上至下逐渐向内倾斜的上卡接斜面5011和自上至下逐渐向外倾斜的下卡接斜面5012,下卡接斜面5012的上边缘与上卡接斜面5011的下边缘连接。
28.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块7处在定位槽502的槽口内侧;定位槽502的槽口边沿处设有上下走向并且并排设置的两个条形导向槽5021,定位块7的外边沿设有并排设置的两个导向块71,导向块71与条形导向槽5021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导向块71处在条形导向槽5021中并沿条形导向槽5021上下滑动。
29.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通孔401由上下走向的上通孔4011和下通孔4012组成,下通孔4012的上端与上通孔4011的下端连通,且下通孔4012的孔径大于上通孔4011的孔径,下通孔4012与上通孔4011之间形成环形限位台阶4013;条形柱体2中部处在上通孔4011和下通
孔4012中,条形柱体2中部设有环形限位块21,环形限位块21的上表面与环形限位台阶4013接触配合。采用这种结构,条形柱体2可在上通孔4011和下通孔4012自由转动,并利用环形限位台阶4013对环形限位块21的上表面进行限位,使条形柱体2和旋转座5安装后的位置稳固。
30.下面简述一下本无底座把手的安装过程及使用方法:
31.安装时,拧动锁紧螺钉3将其旋入螺纹通孔102中,锁紧螺钉3的末端在与弹簧片6的弯折部61接触后,推动弹簧片6的弯折部61朝向旋转座5上的第一卡接槽501移动,直至弯折部61内侧面形成的凸块611与旋转座5上的第一卡接槽501卡接配合,弹簧片6的弯折部61与第一卡接槽501的上卡接斜面5011接触并对旋转座5施加一个斜向上的作用力,可防止旋转座5与把手1之间在上下、内外方向上出现松动,使旋转座5安装后的位置稳固。连接座4固定安装在门窗边框上,条形柱体2的下部作为锁芯可相对转动地插装在门窗边框的锁芯孔内。
32.当转动把手1时,把手1通过锁紧螺钉3和弹簧片6带动旋转座5、条形柱体2和定位块7转动,条形柱体2的下部在把手1的旋转驱动下可与位于门窗边框背面的锁具进行选择性锁合;并且随着把手1的转动,旋转座5带动定位块7一起转动,定位块7与连接座4之间发生相对旋转滑动,各个第二卡接槽与各个卡接块41之间的配合发生变化,并迫使定位块7沿着条形柱体2上部上下滑动(通过定位块7的导向通孔701与条形柱体2上部之间的配合,实现定位块7沿条形柱体2上部上下滑动,压缩弹簧8随之发生伸缩变形),并使卡接块41在不同位置可与相应的第二卡接槽实现卡接配合,使把手1在转动过程中有明显定位感。
33.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