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烟草加工 专利正文
气溶胶供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气溶胶供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气溶胶供应装置,以及用于保护气溶胶供应装置的电气部件免受进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2.吸烟制品诸如香烟、雪茄等在使用过程中燃烧烟草以产生烟草烟雾。已经尝试通过制造不燃烧而释放化合物的产品来提供这些燃烧烟草的制品的替代品。这种产品的示例是加热装置,其通过加热而不是燃烧材料来释放化合物。该材料可以是例如烟草或其他非烟草产品,其可以含有或可以不含有尼古丁。


技术实现要素:

3.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气溶胶供应装置,气溶胶供应装置具有一轴线,并且在第一端包括至少部分地被外罩包围的端部构件,端部构件和外罩一起限定气溶胶供应装置的端表面,其中端部构件限定凹部,该凹部在轴线方向上远离端表面定位并且被外罩覆盖。
4.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保护气溶胶供应装置的电气部件免受进水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5.将保护的电气部件定位在装置的与装置的端部间隔开的一部分中;以及
6.在另外总体邻接的表面之间提供气隙,其中,气隙定位在装置的端部与电气部件之间,该气隙防止水通过毛细作用从装置的端部流到电气部件。
7.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特征和优点将从以下仅通过示例的方式给出的、参考附图所进行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8.图1示出气溶胶供应装置的示例的正视图;
9.图2示出图1的气溶胶供应装置的正视图,其中外罩被移除;
10.图3示出图1的气溶胶供应装置的剖视图;
11.图4示出图2的气溶胶供应装置的分解图;
12.图5a示出气溶胶供应装置内的加热组件的剖视图;
13.图5b示出图5a的加热组件的一部分的特写视图;
14.图6示出用于气溶胶供应装置的端部构件的透视图;
15.图7示出图6的端部构件的正视图的示意图;
16.图8示出另一个端部构件的正视图的示意图;
17.图9示出另一个端部构件的正视图的示意图;以及
18.图10示出用于保护气溶胶供应装置的电气部件免受进水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如本文所用,术语“气溶胶生成材料(aerosol generating material)”包括在加热时提供挥发性成分的材料,通常为气溶胶形式。气溶胶生成材料包括任何含烟草的材料,并且可以例如包括烟草、烟草衍生物、膨胀烟草、再造烟草或烟草替代品中的一种或多种。气溶胶生成材料还可以包括其他非烟草产品,这些产品根据产品的不同而可能含有或不含有尼古丁。气溶胶生成材料可以是例如固体、液体、凝胶、蜡等形式。气溶胶生成材料例如也可以是材料的组合或混合物。气溶胶生成材料也可以称为“可抽吸材料”。
20.已知一种装置,其加热气溶胶生成材料以挥发气溶胶生成材料的至少一种成分,典型地形成可被吸入的气溶胶,而不点燃或燃烧气溶胶生成材料。这种装置有时被描述为“气溶胶生成装置”、“气溶胶供应装置”、“加热不燃烧装置”、“烟草加热产品装置”或“烟草加热装置”或类似装置。类似地,也有所谓的电子烟设备,其典型地以液体形式蒸发气溶胶生成材料,该液体可以含有或可以不含有尼古丁。气溶胶生成材料可以是杆、筒或盒等的形式或者可提供作为杆、筒或盒的一部分,杆、筒或盒等能够插入装置中。用于加热和挥发气溶胶生成材料的加热器可以提供作为装置的“永久”部分。
21.气溶胶供应装置可以接收包括用于加热的气溶胶生成材料的制品。在上下文中,“制品”是包括或包含使用中的气溶胶生成材料的部件(其被加热以挥发气溶胶生成材料)和任选的使用中的其它部件。用户可以在制品被加热以产生气溶胶之前将其插入气溶胶供应装置中,用户随后吸入该气溶胶。该制品可以是例如预定或特定的尺寸,其被配置成放置在该装置的加热室内,该加热室的尺寸被设计成容纳该制品。
22.本公开的第一方面限定了一种气溶胶供应装置,该装置的端部构件朝向其一端设置。端部构件至少部分地被外罩覆盖,该外罩可以包围该装置。端部构件和外罩的边缘一起限定装置的端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已经发现,水或其他液体可以通过毛细作用进入装置的主体。例如,水可以通过端部构件与外罩之间的小间隙流入装置。这些水能够在盖的内表面与端部构件的侧表面之间进入装置,这可能导致装置的部件损坏或出现问题。
23.为了减少通过毛细作用的这种进水,端部构件设置有凹部(例如凹槽或通道),其限制或减少水流入装置。凹部可以远离装置的端表面形成在可能与水接触的端部构件的表面(例如端部构件的侧表面)中。因此,凹部位于外罩的下方。凹部中断了水的毛细流动,使得水不太可能流出凹部。凹部在端部构件与外罩的内表面之间提供了较大的间隙或距离,这降低了水在毛细作用下进一步流入装置的能力。因此,该凹部起到屏障的作用,并保护装置免受进水。定位在比凹部更远离端表面的部件被凹部保护以免水通过毛细作用进入。
24.该装置限定了一轴线,例如纵向轴线,并且凹部可以至少部分地围绕纵向轴线延伸(即,可以至少部分地围绕由外罩覆盖的端部构件的侧表面延伸)。在一些装置中,凹部完全围绕纵向轴线延伸,以提供连续的凹部。外罩也可以完全围绕纵向轴线延伸,并因此覆盖连续的凹部。在凹部基本上围绕纵向轴线延伸的装置中,提供防止进水的改进保护,因为凹部在装置周围的所有点阻止进水。
25.凹部可以在基本垂直于装置的纵向轴线的方向上围绕端部构件延伸。然而,在其他布置中,只有凹部的一些部分在基本垂直于装置的纵向轴线的方向上围绕端部构件延伸。凹部的其他部分可以在相对于凹部的基本垂直部分成角度的方向上围绕端部构件延伸。
26.端部构件可以包括形成装置的端表面的一部分的底表面。端部构件还可以包括远离底表面延伸的至少一个侧表面。至少一个侧表面可以被外罩覆盖。凹部可以沿着至少一个侧表面形成。该侧表面可以在平行于纵向轴线的方向上远离底表面延伸。
27.如上所述,端部构件和外罩的边缘一起限定装置的端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例如,端部构件的底表面和外罩的底边缘可以限定装置的端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底边缘和底表面可能不彼此齐平。例如,外罩的底边缘可以沿着纵向轴线比端部构件的底表面延伸得更远(或者反之亦然)。
28.该装置可以包括定位成比凹部更远离端表面的电气部件。例如,电气部件可以位于凹部的远离端表面的另一侧上。因此,电气部件定位成远离端表面(在平行于纵向轴线的方向上)一距离,该距离大于凹部远离端表面的距离。因此,凹部可以通过阻止水到达电气部件来保护电气部件免受水的损坏。电气部件可以定位在端部构件的一部分内。例如,端部构件可以限定其中可以接收部件的接收部。在凹部基本上围绕端部构件延伸的示例中,仅凹部的一部分需要定位在电气部件与端表面之间,以向电气部件提供保护。
29.电气部件可以是接口的部件,例如插口/端口。在一个特定示例中,电气部件是凹usb连接器。
30.在一个示例中,电气部件是插口,并且端部构件界定用于接近插口的通孔。例如,接口或插头(例如充电电缆)可以穿过形成在端部构件的侧表面中的通孔以接合插口。通孔被布置成比凹部更远离端表面,因此凹部阻止水流入插口和/或装置的其余部分。外罩还可以界定与端部构件的通孔对应的通孔。该通孔可以在大致垂直于装置的纵向轴线的方向上形成。
31.端部构件可以包括围绕纵向轴线延伸的第二凹部,并且该装置可以包括布置在第二凹部中的弹性构件。例如,弹性构件可以是位于第二凹部内的o形环。弹性构件和第二凹部通过充当密封件提供进一步的防水保护。弹性构件可以邻接外罩的内表面,因此充当屏障。因此,第二凹部也可以被外罩覆盖。
32.第二凹部可以被布置成比(第一)凹部更远离端表面。因此,第二凹部和弹性构件充当第二屏障以防止进水。例如,弹性构件可以邻接外罩以形成密封。可能优选的是将第二凹部布置得更远离端表面,因为水可能被截留在弹性构件下方的第二凹部中,因此可能期望减少到达第二弹性构件的水量。
33.第二凹部可以位于垂直于纵向轴线的平面中。
34.端部构件可以包括被布置成比凹部更远离端表面的附接部件。附接部件被配置成接合外罩,并因此将外罩保持在适当的位置。通过将附接部件定位成比凹部更远离端表面,水与附接部件接触的可能性降低。例如,水可能导致附接部件损坏、腐蚀、生锈或以其他方式变得不太有效,例如通过减少附接元件与外罩之间的运动阻力,例如通过充当润滑剂。
35.附接部件也可以被布置成比第二凹部更远离端表面,以进一步降低与水接触的可能性。
36.端部构件可以界定供附接部件突出穿过的另一通孔。这可能有助于减小装置的整体轮廓,因为可能相对较大或笨重的附接部件可以主要布置在端部构件的内部。
37.例如,附接部件可以是弹簧或磁铁。弹簧可以突出到形成在外罩的内表面上的对应凹部中。
38.端部构件可以包括围绕端部构件布置的一个或多个另外的附接部件。
39.凹部的深度尺寸可以大于约0.3mm、大于约0.5mm、大于约1mm或大于约2mm。凹部的深度可以小于约5mm、小于约4mm或小于约3mm。在一个特定示例中,凹部可以具有约0.5mm的深度尺寸。深度尺寸是在垂直于装置纵向轴线的方向上测量的距离。已经发现,深度在该范围内的凹部可有效地减少水的毛细流动。一般来说,凹部越深,其阻断毛细作用的效果越好。如果凹部需要更深,则端部构件必须做得更大以允许增加深度,这增加了装置的整体尺寸,已经发现这些深度在尺寸与有效性之间呈现出良好的平衡。
40.在一些示例中,凹部形成为穿过端部构件的壁(例如侧表面)。优选地,凹部穿过壁延伸不超过壁厚的约60%。这确保了壁的结构完整性不会因在壁中形成凹部而受到损坏。
41.凹部的宽度尺寸可以大于约0.5mm、大于约0.8mm、大于约0.9mm、大于约1mm、大于约2mm或大于约4mm。凹部的宽度尺寸可以小于约10mm、小于约8mm、小于约6mm、小于约4mm、小于约2mm或小于约1mm。在一个特定示例中,凹部可以具有在约0.7mm和约1.5mm之间的宽度尺寸。在另一特定示例中,凹部可以具有约0.9mm的宽度尺寸。宽度尺寸是在平行于装置纵向轴线的方向上测量的距离。宽度在该范围内的凹部可有效地减少进入装置的水的毛细流动。这是因为毛细作用不仅仅取决于表面之间的间隙,而且取决于重力,当装置竖直定向时,水只能在毛细作用下流动到一定高度。因此,在宽度尺寸与有效性之间存在平衡,宽度尺寸越大则越有效,但这也会影响装置的尺寸。这也与深度尺寸相互作用,因为较深较窄的凹部可以为较浅较宽的凹部提供类似的保护。
42.凹部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定位成远离端表面约0.5mm至约15mm的距离。在一个示例中,凹部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定位成远离端表面约0.5mm至约10mm的距离。在另一示例中,凹部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定位成远离端表面约0.5mm至约1.5mm的距离。在另一示例中,凹部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定位成远离端表面约0.7mm至约1mm的距离。在另一个特定示例中,凹部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定位成远离端表面约0.8mm的距离。如果凹部定位成更靠近端表面,则到达凹部的水量可能高于凹部定位成更远离端表面的情况下的水量(因为一定量的水将保留在形成于端部构件与盖之间的毛细管中)。因此,将凹部定位得更远可能更有效,但是这增加了装置的整体尺寸,或者对防止进水的部件的位置设置了设计限制。这些距离提供了这些考虑因素的有效平衡。
[0043]“凹部的一部分”是凹部的最靠近端表面布置的一部分。因此,如果整个凹部布置在垂直于纵向轴线的平面中,则整个凹部定位在离端表面相等的距离处。然而,如果凹部的部分定位在离端表面不同的距离处(在平行于纵向轴线的方向上测量),则“凹部的一部分”是指最靠近端表面布置的一部分。
[0044]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保护气溶胶供应装置的电气部件免受进水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0045]
(i)将保护的电气部件定位在装置的与装置的端部间隔开的一部分中;以及
[0046]
(ii)在另外总体邻接的表面之间提供气隙,其中气隙定位在装置的端部与电气部件之间,该气隙防止水通过毛细作用从装置的端部流到电气部件。
[0047]
例如,气隙可以设置在装置的外罩与端部构件之间。如上所述,外罩通常邻接端部构件的侧表面。水通过毛细作用在这两个邻接表面之间流动,直到它到达气隙为止。因此,气隙保护电气部件免受水的影响。
[0048]
可以通过在总体邻接的表面中的一个或两个上形成凹部(例如凹槽或通道)来提供气隙。提供气隙可以包括在装置的端部构件的表面上形成凹部。可以通过模制端部构件以包括凹部来形成凹部。替代地,可以通过在制造端部构件之后将材料从端部构件移除来形成凹部。
[0049]
提供气隙可以包括为凹部提供具有上述尺寸的气隙。
[0050]
将保护的电气部件定位在装置的一部分中可以包括:
[0051]
在比气隙更远离端表面的位置处在端部构件的表面中形成通孔;以及
[0052]
将电气部件定位在通孔附近。
[0053]
在通过形成凹部提供气隙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端部构件的表面上形成第二凹部,并且在该第二凹部内布置弹性构件。
[0054]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0055]
将附接部件布置在比凹部更远离端表面的位置;以及
[0056]
通过附接部件将外罩附接到端部构件,从而覆盖凹部。
[0057]
图1示出用于从气溶胶生成介质/材料生成气溶胶的气溶胶供应装置100的示例。概括地说,装置100可以用于加热包括气溶胶生成介质的可更换制品110,以生成供装置100的用户吸入的气溶胶或其他可吸入介质。
[0058]
装置100包括外壳102(以外罩的形式),其包围并容纳装置100的各种部件。装置100在一端具有开口104,制品110可以通过该开口插入以通过加热组件加热。在使用中,制品110可以完全或部分地插入加热组件中,在那里它可以通过加热器组件的一个或多个部件加热。
[0059]
该示例的装置100包括第一端部构件106,该第一端部构件106包括盖108,该盖108可相对于第一端部构件106移动,以在制品110未放置在适当位置时关闭开口104。在图1中,示出盖108处于打开配置,然而帽108可以移动到关闭配置。例如,用户可以使盖108在箭头“a”的方向上滑动。
[0060]
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用户可操作的控制元件112(例如按钮或开关),其在被按压时操作装置100。例如,用户可以通过操作开关112来打开装置100。
[0061]
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电气部件(例如插口/端口114),其可以接收电缆以给装置100的电池充电。例如,插口114可以是充电端口,例如usb充电端口。在一些示例中,插口114可以附加地或替代地用于在装置100与另一装置(例如计算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0062]
图2描绘了图1的装置100,其中外罩102被移除并且不存在制品110。装置100限定了纵向轴线134。
[0063]
如图2所示,第一端部构件106布置在装置100的一端,并且第二端部构件116布置在装置100的相对端。第一端部构件106和第二端部构件116一起至少部分地限定装置100的端表面。例如,第二端部构件116的底表面至少部分地限定装置100的底表面。外罩102的边缘也可以限定端表面的一部分。在该示例中,盖108还限定装置100的顶表面的一部分。
[0064]
最靠近开口104的装置的一端可以称为装置100的近端(或嘴端),因为在使用中,它最靠近用户的嘴。在使用中,用户将制品110插入开口104中,操作用户控制器112开始加热气溶胶生成材料,并且抽吸装置中产生的气溶胶。这使得气溶胶沿着朝向装置100的近端的流动路径流过装置100。
[0065]
最远离开口104的装置的另一端可以称为装置100的远端,因为在使用中,它是离用户的嘴最远的一端。当用户抽吸装置中产生的气溶胶时,气溶胶从装置100的远端流出。
[0066]
装置100还包括电源118。电源118可以是例如电池,例如可充电电池或不可充电电池。合适的电池的示例包括例如锂电池(例如锂离子电池)、镍电池(例如镍镉电池)和碱性电池。电池与加热组件电耦合,以在需要时并在控制器(未示出)的控制下供电,从而加热气溶胶生成材料。在该示例中,电池连接到将电池118保持在位的中央支撑件120。
[0067]
该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电子模块122。电子模块122可以包括例如印刷电路板(pcb)。pcb122可以支持至少一个控制器,例如处理器和存储器。pcb122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电连线,以将装置100的各种电子部件电连接在一起。例如,电池端子可以电连接到pcb122,使得电力可以分布在整个装置100中。插口114也可以通过电连线电耦合到电池。
[0068]
在示例性装置100中,加热组件是感应加热组件,并且包括各种部件,以通过感应加热过程加热制品110的气溶胶生成材料。感应加热是通过电磁感应加热导电物体(诸如感受器)的过程。感应加热组件可以包括感应元件例如一个或多个感应器线圈,以及用于使变化的电流(例如交变电流)通过感应元件的设备。感应元件中变化的电流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穿透相对于感应元件适当定位的感受器,并在感受器内产生涡流。感受器对涡流具有电阻,因此涡流抵抗该电阻的流动导致通过焦耳加热对感受器进行加热。在感受器包括诸如铁、镍或钴的铁磁材料的情况下,感受器中的磁滞损耗也可能产生热量,即由于磁偶极子与变化的磁场对准,磁偶极子在磁性材料中的方向发生变化。在感应加热中,与例如通过传导加热相比,在感受器内产生热量,允许快速加热。此外,感应加热器与感受器之间不需要任何物理接触,从而允许提高构造和应用的自由度。
[0069]
示例性装置100的感应加热组件包括感受器装置132(这里称为“感受器”)、第一感应器线圈124和第二感应器线圈126。第一感应器线圈124和第二感应器线圈126由导电材料制成。在该示例中,第一感应器线圈124和第二感应器线圈126由以螺旋方式缠绕以提供螺旋感应器线圈124、126的绞合线/电缆制成。绞合线包括多根单独的线,这些线单独绝缘并且绞合在一起形成单根线。绞合线旨在减少导体中的趋肤效应损耗。在示例性装置100中,第一感应器线圈124和第二感应器线圈126由具有矩形横截面的铜绞合线制成。在其他示例中,绞合线可以具有其他形状的横截面,例如圆形。
[0070]
第一感应器线圈124被配置成产生用于加热感受器132的第一段的第一变化磁场,第二感应器线圈126被配置成产生用于加热感受器132的第二段的第二变化磁场。在该示例中,第一感应器线圈124在沿着装置100的纵向轴线134的方向上与第二感应器线圈126相邻(即,第一感应器线圈124和第二感应器线圈126不重叠)。感受器装置132可以包括单个感受器,或者两个或更多个单独的感受器。第一感应器线圈124和第二感应器线圈126的端部130可以连接到pcb122。
[0071]
应当理解,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感应器线圈124和第二感应器线圈126可以具有彼此不同的至少一个特性。例如,第一感应器线圈124可以具有与第二感应器线圈126不同的至少一个特性。更具体地,在一个示例中,第一感应器线圈124可以具有与第二感应器线圈126不同的电感值。在图2中,第一感应器线圈124和第二感应器线圈126具有不同的长度,使得第一感应器线圈124缠绕在感受器132上的段比第二感应器线圈126小。因此,第一感应器线圈124可以包括与第二感应器线圈126不同的匝数(假设各个匝之间的间距基本相同)。在
又一示例中,第一感应器线圈124可以由与第二感应器线圈126不同的材料制成。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感应器线圈124和第二感应器线圈126可以基本相同。
[0072]
在该示例中,第一感应器线圈124和第二感应器线圈126以相反的方向缠绕。这当感应器线圈在不同时间激活时可能是有用的。例如最初,第一感应器线圈124可以操作以加热制品110的第一段,并且在稍后的时间,第二感应器线圈126可以操作以加热制品110的第二段。以相反的方向缠绕线圈有助于减少在与特定类型的控制电路结合使用时无效线圈中感应的电流。在图2中,第一感应器线圈124是右手螺旋,第二感应器线圈126是左手螺旋。然而,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感应器线圈124、126可以沿相同方向缠绕,或者第一感应器线圈124可以是左手螺旋,第二感应器线圈126可以是右手螺旋。
[0073]
该示例的感受器132是中空的,因此限定了接收气溶胶生成材料的接收部。例如,制品110可以插入感受器132中。在该示例中,感受器120是管状的,具有圆形横截面。
[0074]
图2的装置100还包括隔绝构件128,其可以是大致管状并且至少部分地围绕感受器132。隔绝构件128可以由任何隔绝材料构成,例如塑料。在该特定示例中,隔绝构件由聚醚醚酮(peek)构成。隔绝构件128可以有助于将装置100的各个部件与感受器132中产生的热量隔绝。
[0075]
隔绝构件128还可以完全或部分地支撑第一感应器线圈124和第二感应器线圈126。例如,如图2所示,第一感应器线圈124和第二感应器线圈126定位在隔绝构件128的周围,并与隔绝构件128的径向向外表面接触。在一些示例中,隔绝构件128不邻接第一感应器线圈124和第二感应器线圈126。例如,在隔绝构件128的外表面与第一感应器线圈124和第二感应器线圈126的内表面之间可以存在小间隙。
[0076]
在特定示例中,感受器132、隔绝构件128以及第一感应器线圈124和第二感应器线圈126围绕感受器132的中心纵向轴线同轴。
[0077]
图3以局部横截面示出装置100的侧视图。在该示例中存在外罩102。第一感应器线圈124和第二感应器线圈126的矩形横截面形状更清晰可见。
[0078]
装置100还包括支撑件136,其接合感受器132的一端以将感受器132保持在位。支撑件136连接到第二端部构件116。
[0079]
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关联在控制元件112内的第二印刷电路板138。
[0080]
装置100还包括朝向装置100的远端布置的第二盖/帽140和弹簧142。弹簧142允许第二盖140打开,以提供通往感受器132的通路。用户可以打开第二盖140以清洁感受器132和/或支撑件136。
[0081]
装置100还包括膨胀室144,其远离感受器132的近端朝向设备的开口104延伸。保持夹146至少部分地位于膨胀室144内,以在制品110被接收在装置100内时邻接并保持制品110。膨胀室144连接到端部构件106。
[0082]
图4是图1的装置100的分解图,其中省略了外罩102。
[0083]
图5a描绘了图1的装置100的一部分的横截面。图5b描绘了图5a的区域的特写。图5a和图5b示出被接收在感受器132内的制品110,其中制品110的尺寸被设计成使得制品110的外表面邻接感受器132的内表面。这确保了加热是最有效的。该示例的制品110包括气溶胶生成材料110a。气溶胶生成材料110a定位在感受器132内。制品110还可以包括其他部件,例如过滤器、包装材料和/或冷却结构。
[0084]
图5b示出感受器132的外表面与感应器线圈124、126的内表面间隔开距离150,该距离是在垂直于感受器132的纵向轴线158的方向上测量的。在一个特定示例中,距离150为约3mm至4mm、约3mm

3.5mm或约3.25mm。
[0085]
图5b进一步示出隔绝构件128的外表面与感应器线圈124、126的内表面间隔开距离152,该距离是在垂直于感受器132的纵向轴线158的方向上测量的。在一个特定示例中,距离152约为0.05mm。在另一示例中,距离152大致为0mm,使得感应器线圈124、126邻接并接触隔绝构件128。
[0086]
在一个示例中,感受器132具有约0.025mm至1mm或约0.05mm的壁厚154。
[0087]
在一个示例中,感受器132具有约40mm至60mm、约40mm至45mm或约44.5mm的长度。
[0088]
在一个示例中,隔绝构件128具有约0.25mm至2mm、0.25mm至1mm或约0.5mm的壁厚156。
[0089]
图6描绘了端部构件116及其相对于装置100的纵向轴线134的布置。如简要提及的,端部构件116朝向装置100的一端布置,并且至少部分地被外罩102(图6中未示出)包围。
[0090]
端部构件116包括底表面/下表面202(其形成装置100的端表面的一部分)和至少一个侧表面204。在该示例中,底表面202被布置成大致垂直于轴线134。然而,底表面202可以相对于轴线134以其他角度布置。在该示例中,端部构件包括在方位角方向(由箭头206指示)上围绕轴线134延伸的连续的侧表面204。在其他示例中,端部构件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侧表面,它们一起至少部分地围绕轴线134延伸。一旦外罩102附接到装置100,则其可以至少部分地包围并且总体邻接侧表面204。外罩102的下边缘可以与底表面202齐平,因此也形成装置100的端表面的一部分。
[0091]
端部构件116包括在平行于轴线134的方向上远离底表面202定位的凹部208。凹部208沿着侧表面204形成,并在方位角方向206上完全围绕端部构件116延伸,以形成连续的凹部。
[0092]
如上所述,凹部208用于防止/减少水进一步流入装置。例如,水可以进入侧表面202与外罩102之间的小间隙,并且在大致平行于轴线134的方向上沿着侧表面204流动。这种水流可能至少部分地归因于毛细作用。当水到达凹部208时,水流被中断,因为表面之间更大的间隙使得毛细作用变弱。因此,凹部208充当阻止水的毛细流动的屏障。因此,水不太可能流过凹部208的位置。装置的定位超过凹部208的部件不太可能与水接触。
[0093]
凹部208具有深度尺寸,在垂直于轴线134的方向上(即,在箭头210指示的方向上)测量该深度尺寸。凹部还具有宽度尺寸,在平行于轴线134的方向上测量该宽度尺寸。在该特定示例中,宽度尺寸为0.9mm,深度尺寸为0.5mm。已经发现具有这些尺寸的凹部适合于减少水的进入。
[0094]
端部构件116还可以容纳一个或多个电气部件,例如插口/端口114。例如,端部构件116可以限定空腔/接收部218,部件可以定位在该空腔/接收部218中。如图3和图4中最清楚地示出的,插口114可以布置在接收部218内。在该示例中,插口114是凹usb充电端口。因此,为了提供通往插口114的通路,通孔212可以形成在端部构件116的侧表面204中。插口114可以邻近通孔212布置在接收部118内。如图6所示,插口114(和通孔212)定位成比凹部208更远离装置100的端表面。因此,凹部208减少/阻止水接触插口114。
[0095]
端部构件116还可以包括第二凹部214,弹性构件216例如o形环可以接收在该第二
凹部214中。在该示例中,第二凹部214在方位角方向206上围绕端部构件116延伸,并且垂直于轴线134。然而,在其他示例中,第二凹部214可以与轴线134成90度以外的角度布置。提供第二凹部214以将弹性构件216保持在适当位置。弹性构件216可以邻接外罩102的内表面以提供密封。因此,如果水行进超过第一凹部208,则弹性构件216充当防止进水的第二保护装置。因此,第二凹部214可以定位成比第一凹部208更远离端表面。
[0096]
虽然示出第二凹部214定位成比通孔212(和插口114)更远离端表面,但是在一些示例中,第二凹部214可以定位成比通孔212(和插口114)更靠近端表面。
[0097]
端部构件116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附接部件220,其被配置成接合外罩102并将外罩102保持在位。在该示例中,附接部件220从侧表面204向外突出,并被接收在形成于外罩102的内表面上的对应凹部内。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附接部件。附接部件220通过形成在端部构件116中的孔突出。因此,附接部件220通常位于接收部218内,并延伸穿过侧表面204。这可以有助于减小装置100的尺寸,因为附接部件主要位于端部构件116的接收部218内。
[0098]
在该示例中,附接部件220都定位成比第一凹部208和第二凹部214更远离端表面。这使附接部件220与水接触的可能性最小化。在其他示例中,一些或所有附接部件220可以定位在第一凹部208与第二凹部214之间。
[0099]
端部构件116还可以包括与中央支撑件120(在图1中最清楚地示出)接合的一个或多个连接构件222。可以使用将端部构件116连接到中央支撑件120的其他方式。
[0100]
图7是沿箭头210的方向观察的图6的端部构件116的示意图。
[0101]
在该示例中,凹部208至少包括第一部分208a、第二部分208b和第三部分208c。第一部分208a和第三部分208c在基本垂直于装置100的轴线134的方向上围绕端部构件116延伸。第二部分208b在相对于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208c成角度的方向上围绕端部构件116延伸。
[0102]
在该示例中,凹部208的第三部分208c和第二部分208b的一部分定位在电气部件114与端表面之间。然而,这仍然提供了足够的保护以防止进水,因为水不能通过毛细作用容易地穿过凹部208,并且电气部件114位于凹部208的远离端表面的另一侧上。
[0103]
凹部208具有深度尺寸306,在垂直于轴线134的方向上从侧表面204向内测量该深度尺寸306。凹部208还具有宽度尺寸302,在平行于轴线134的方向上测量该宽度尺寸302。在该示例中,凹部208的宽度沿着凹部208基本恒定,然而,在其他示例中,凹部208的宽度可以在凹部周围的不同点处变化。例如,在更有可能进水和/或毛细流动的影响更明显的地方,宽度可能需要更宽。类似地,凹部208的深度306可以在凹部208周围的不同点处变化。
[0104]
图7还描绘了凹部208定位成远离装置100的端表面一定距离304。因为该距离在凹部208周围的不同点处变化,所以距离304是从端表面到最靠近端表面布置的凹部的一部分的距离。在该示例中,第三部分208c定位成远离端表面约0.8mm的距离304。
[0105]
图8是另一个端部构件416的示意图。如同图6和图7所示的示例,端部构件416包括底表面/下表面402(其形成装置的端表面的一部分)和至少一个侧表面。然而,在该示例中,端部构件416具有矩形覆盖区,因此包括四个侧表面,包括第一侧表面404a、第二侧表面404b、第三侧表面404c和第四侧表面(从视图中隐藏)。
[0106]
端部构件416包括凹部408,凹部408完全围绕端部构件416延伸以形成连续的凹
部。与图6和图7中的示例不同,在该示例中,凹部408在基本垂直于装置的纵向轴线434的方向上围绕端部构件416延伸其整个长度。
[0107]
端部构件416还包括第二凹部414,弹性构件422(例如o形环)被接收在该第二凹部414中。
[0108]
端部构件416还包括一个或多个附接部件420,其被配置成接合外罩并将外罩保持在位。在该示例中,附接部件420是磁体。一个附接部件420定位在第一凹部408与第二凹部414之间,另一个附接部件420定位成比第一凹部408和第二凹部414更远离端表面。其他布置也是可能的。
[0109]
图9是另一个端部构件516的示意图。如同图6和图7所示的示例,端部构件416包括底表面/下表面502(其形成装置的端表面的一部分)和至少一个侧表面504。在该示例中,端部构件516不包括与中央支撑件接合的任何连接构件。可以使用将端部构件516连接到装置的其他方式。例如,装置中的部件可以附接/粘附到端部构件516。
[0110]
端部构件516可以包括在图6、图7和图8的示例中描述的任何特征。然而,与图6、图7和图8的示例不同,端部构件516包括不完全围绕端部构件516延伸的凹部508。相反,凹部508是非连续的。在另一示例中(未示出),凹部可以是非连续的,但是可以完全围绕端部构件延伸以形成螺旋状/涡旋状凹部。在另一示例中,至少两个分离的凹部可以各自部分地围绕端部构件延伸,其中凹部在垂直于轴线的方向上部分重叠但沿着纵向轴线偏移,例如形成交叉图案。
[0111]
图10描绘了用于保护气溶胶供应装置的电气部件免受进水的方法600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在框602中,将保护的电气部件定位在装置的与装置的端部间隔开的一部分中。该方法还包括,在框604中,在另外总体邻接的表面之间提供气隙,其中该气隙定位在装置的端部与电气部件之间,该气隙防止水通过毛细作用从装置的端部流到电气部件。
[0112]
上述实施例应被理解为本发明的说明性示例。设想了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应当理解,关于任何一个实施例描述的任何特征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所描述的其他特征结合使用,并且也可以与任何其他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结合使用,或者与任何其他实施例的任何组合结合使用。此外,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上面没有描述的等同物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