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造纸印刷 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并条机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并条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纱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并条机。


背景技术:

2.在并条机上设置风机吸风装置,是并条机连续正常运转必须配备的。纤维束在罗拉和皮辊之间进行合并牵伸时,不断有少量纤维脱逸出来,为了连续正常运转,需要有一个负压将脱逸出来的纤维吸走。包括上下清洁及吸风、风道、风机、滤网、排风等结构组成的吸风系统成了高速并条机必不可少的配置。
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设备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采用的电气元件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同时对电控柜内的密封和温度控制等要求越来越高。一般采用滤网进行与外界的隔离、采用小型风扇进行排热冷却,这样做一是增加操作工作量(定期滤网清理),二是增加成本,三是降温和密封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并条机。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并条机,包括机柜、风机和散热装置,所述机柜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第一柜体、第二柜体和第三柜体组成,且所述第一柜体、所述第二柜体和所述第三柜体均为内部中空结构,所述机柜的顶部设有多个第一进风口,且多个所述第一进风口均与所述第二柜体的内部连通,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机柜的前侧中部,其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第二柜体的内部连通,其上设有两个出风口,两个所述出风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柜体和所述第三柜体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一柜体和所述第三柜体上均设有排风口,所述散热装置设有两个,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柜体和所述第三柜体内。
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柜体内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沿左右方向竖直设置,其左右两侧和底部分别与所述第二柜体对应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与所述第二柜体的后侧内壁形成吸风腔,所述第一进风口均与所述吸风腔连通。
7.进一步地,所述散热装置为散热铝板,所述散热铝板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散热铝板与所述第二柜体对应侧壁形成密闭的排风风道,其散热面朝向所述第二柜体设置,所述第一柜体和所述第三柜体靠近所述第二柜体的一侧后部设有所述排风口,所述出风口和所述排风口均与所述排风风道连通。
8.进一步地,所述风机的左右两侧设有所述出风口,所述出风口通过管道与对应的所述排风风道连通。
9.进一步地,靠近每个所述排风口处均设有挡风板,两块所述挡风板均沿前后方向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二柜体的后侧,并呈对称分布。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并条机:
11.(1)机柜中前部的风机工作时,将上部吸风吸入,经过滤网过滤飞花短绒后,进行
排风,排风经过较窄的一面装有电气元件散热铝板的风道,再排出并条机外。当电气元件工作时会有一定的温度上升,电气元件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铝板进行传导散发,当排风快速经过散热铝板时会带走传导的热量,使电气元件处于温度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保证电气元件长期稳定的运行。
12.(2)并条机的风机是保证并条机连续工作的必不可少的机构。电气元件工作时的温度要求是长期稳定运行需要保证的。通过对机柜结构设计,实现风机排风冷却电气元件散热铝板,保证电气元件长期稳定的运行。这既没有增加成本,又解决了电气散热的问题,且后期不用维护,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并条机的剖视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并条机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16.请参考图1-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并条机,包括机柜、风机20和散热装置,所述机柜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第一柜体10、第二柜体11和第三柜体12组成,且所述第一柜体10、所述第二柜体11和所述第三柜体12均为内部中空结构,所述机柜的顶部设有多个第一进风口,且多个所述第一进风口均与所述第二柜体11的内部连通,所述风机20设置在所述机柜的前侧中部,其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第二柜体11的内部连通,其上设有两个出风口,两个所述出风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柜体10和所述第三柜体12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一柜体10和所述第三柜体12上均设有排风口,所述散热装置设有两个,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柜体10和所述第三柜体12内。
17.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进风口设有4个,4个第一进风口左右间隔设置。第一柜体10和第三柜体12均用于装纳电气元件。风机20外设有壳体21,壳体用于保护风机20,壳体21的左右两侧设有出风口,出风口通过管道30对应的与第一柜体10和第三柜体12连通。
18.本实用新型的并条机,当电气元件工作时会有一定的温度上升,电气元件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铝板50进行传导散发,当排风快速经过散热铝板50时会带走传导的热量,使电气元件处于温度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保证电气元件长期稳定的运行。
19.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柜体11内设有过滤板40,所述过滤板40沿左右方向竖直设置,其左右两侧和底部分别与所述第二柜体11对应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40与所述第二柜体11的后侧内壁形成吸风腔41,所述第一进风口均与所述吸风腔41连通。
20.在本实用新型中,过滤板40用于对空气中的纤维杂质进行过滤,以对风机20进行保护,延长风机20的使用寿命。
21.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装置为散热铝板50,所述散热铝板50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散热铝板50与所述第二柜体11对应侧壁形成密闭的排风风道51,其散热面朝向所述第二柜体11设置,所述第一柜体10和所述第三柜体12靠近所述第二柜体11的一侧后部设有所述排风口,所述出风口和所述排风口均与所述排风风道51连通。
22.在本实用新型中,散热铝板50将第一柜体10和第三柜体12的内部分隔成相互独立的用于装载电气元件的腔室和用于排风的排风风道51,管道30的两端分别与风机20的壳体21和对应的排风风道51连通,以将排风输送至排风风道51内,经过散热铝板50进行散热,实现风机20排风冷却电气元件散热铝板50,保证电气元件长期稳定的运行。散热铝板50具有散热效果好和实施成本低等优点。
23.在上述实施例中,靠近每个所述排风口处均设有挡风板60,两块所述挡风板60均沿前后方向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二柜体11的后侧,并呈对称分布。
24.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挡风板60限制排风的移动路径,当排风从排风口排出后,沿着挡风板60向下移动。其中,两块挡风板60呈“v”字型对称设置,并通过支架固定在第二柜体11的后侧。本实用新型对支架的结构不进行限定,现有技术中能实现对挡风板60固定的结构均可作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架的具体实施例。
25.本实用新型中并条机的工作原理为:风机20工作时,将使吸风腔41内形成负压,空气从4个第一进风口进入吸风腔41,再经过过滤板40过滤后,吸风腔41的空气经过风机20,通过管道30进入排风风道51,再经过散热铝板50后,由排风口向下排出。
26.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技术请求保护的范围。
27.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