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造纸印刷 专利正文
一种带负压功能下销的纺纱机牵伸机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带负压功能下销的纺纱机牵伸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负压功能下销的纺纱机牵伸机构。


背景技术:

2.纺纱机通常包括粗纱机和细纱机,粗纱机是把纤维条制成粗纱的纺纱机器,细纱机是将粗纱制成细纱的纺纱机器。粗纱机主要作用是对纤维条进行牵伸和加拈,并把粗纱卷绕成一定的卷装,以适应细纱机加工的要求,细纱机进一步对粗纱进行牵伸和加拈制成细纱。纺纱机的机架上安装有牵伸机构,牵伸机构包括带有上皮辊的摇架和依次间隔布置的多个罗拉,利用罗拉与上皮辊之间的握持及罗拉转速的不同,在相邻两个罗拉之间形成牵伸区,实现对纤维条的牵伸。
3.现有的纺纱机牵伸机构在其牵伸区域内,依靠上皮圈和下皮圈对纤维条起到握持的作用。由于现有纺纱机牵伸机构的牵伸区内纤维较分散,上皮圈和下皮圈对纤维的控制能力差,易出现断纱的情况,造成成品粗纱的品质差。其次,现有纺纱机的牵伸机构,不能满足多组复合纤维牵伸,不能对纤维形成有效的集束。因此,现有技术亟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带负压功能下销的纺纱机牵伸机构,解决现有纺纱机的牵伸区内纤维较分散,上皮圈和下皮圈对纤维的控制能力差,易出现断纱的情况,造成成品粗纱的品质差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带负压功能下销的纺纱机牵伸机构,包括罗拉架、摇架及网格皮圈,罗拉架有两个,左右相对间隔布置,两个罗拉架之间由前往后依次平行设有一罗拉和二罗拉。
7.所述一罗拉和二罗拉之间设有下销,下销的内部为空腔结构,其上表面开设有对纱线起集束作用的吸风口组。
8.所述网格皮圈套设在下销和二罗拉的外部,下销位于网格皮圈的内侧,网格皮圈上具有规则布置的若干个网孔。
9.进一步地,一罗拉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罗拉架的前端转动配合,每个罗拉架的顶部均设置有罗拉座,二罗拉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罗拉座转动配合。
10.进一步地,两个罗拉架的后端通过摇架节轴固定相连,摇架的后端固定设置在摇架节轴上。
11.罗拉架的后端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座,摇架节轴位于二罗拉的后侧,其左右两端分别与连接座固定相连。
12.进一步地,摇架底部前侧由前往后依次设有第一上皮辊组和第二上皮辊组,第一、第二上皮辊组分别与两个罗拉一一对应配合。
13.第一、第二上皮辊组均包括两个上皮辊,两个上皮辊位于固定轴的两端,且与固定轴的端部同轴转动配合,所述固定轴与摇架的底部可拆卸固定配合。
14.进一步地,第一、第二上皮辊组之间设有上销,上销固定安装在摇架上,第二上皮辊组的两个上皮辊与上销之间分别通过上皮圈相连,上销与第二上皮辊组的上皮辊均位于上皮圈内侧。
15.进一步地,二罗拉的后侧设有集束器支架,集束器支架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罗拉座固定相连。
16.集束器支架上设有与第二上皮辊组的上皮辊数量相等且位置一一对应的集束器,集束器具有前后贯通的至少两个过纱通道。
17.进一步地,下销为空心杆状结构,下销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罗拉架固定相连,所述网格皮圈的内壁贴于下销的上表面。
18.进一步地,每个吸风口组包括至少两个长条状的吸风口,同一吸风口组的各吸风口均前后延伸,且呈前侧聚集、后侧发散的方式左右对称布置。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采用带吸风功能的下销与网格皮圈相配合,牵伸过程中使纤维紧贴于网格皮圈表面并集束,加强对纤维的控制,适应于纺制多色或多组份渐变纱时对牵伸区纤维的有效控制,从而保障渐变纱的质量。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负压功能下销的纺纱机牵伸机构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负压功能下销的纺纱机牵伸机构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23.结合图1和图2,一种带负压功能下销的纺纱机牵伸机构,包括罗拉架1、摇架2及网格皮圈3,所述罗拉架1有两个,两个罗拉架1左右相对间隔布置在纺纱机上。
24.两个罗拉架1之间由前往后依次平行设有一罗拉41和二罗拉42,一罗拉41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两个罗拉架1的前端转动配合,每个罗拉架1的顶部均设置有罗拉座11,二罗拉42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罗拉座11转动配合,所述一罗拉41和二罗拉42分别与纺纱机的传动装置相连,传动装置分别驱动一罗拉41和二罗拉42转动,在一罗拉41和二罗拉42之间形成纱线的牵伸区。
25.两个罗拉架1的后端通过摇架节轴21固定相连,摇架2的后端固定设置在摇架节轴21上。罗拉架1的后端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座22,摇架节轴21位于二罗拉42的后侧,其左右两端分别与连接座22固定相连。
26.摇架2底部前侧由前往后依次设有第一上皮辊组和第二上皮辊组,第一、第二上皮辊组分别与一罗拉41和二罗拉42一一对应配合。第一上皮辊组、第二上皮辊组均包括两个上皮辊23,两个上皮辊23位于固定轴的两端,且与固定轴的端部同轴转动配合,所述固定轴与摇架2的底部可拆卸固定配合,具体地,摇架2底部由前往后间隔设有至少两个卡槽,每个卡槽内均设有弹簧定位机构,可将固定轴锁紧在摇架2上。
27.纱线右后向前运动,由第二上皮辊组的上皮辊23与二罗拉42之间穿过,再由第一上皮辊组的上皮辊23与一罗拉41之间向前穿出,一罗拉41带动第一上皮辊组的上皮辊23转动,二罗拉42带动第二上皮辊组的上皮辊23转动,一罗拉41的转速大于二罗拉42的转速,在牵伸区实现对纱线的牵伸。
28.第一上皮辊组、第二上皮辊组之间设有上销24,上销24固定安装在摇架2上,第二上皮辊组的两个上皮辊23与上销24之间分别通过上皮圈25相连,上销24与第二上皮辊组的上皮辊23均位于上皮圈25内侧,工作状态下,第二上皮辊组的上皮辊23带动上皮圈25运动。
29.二罗拉42的后侧设有集束器支架51,集束器支架51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罗拉座11固定相连。集束器支架51上设有与第二上皮辊组的上皮辊23数量相等且位置一一对应的集束器5,集束器5具有前后贯通的过纱通道,所述过纱通道为前窄后宽的喇叭口结构,纱线由后往前穿过集束器5的过纱通道,集束器5对纱线起聚拢作用,进入牵伸区时保证纱线呈聚拢状态。
30.所述一罗拉41和二罗拉42之间设有下销6,下销6的内部为空腔结构,下销6的上表面开设有对纱线起集束作用的吸风口组,每个吸风口组包括两个长条状的吸风口7,各吸风口7均与下销6内部的空腔相通。下销6为空心杆状结构,下销6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罗拉架1固定相连,所述网格皮圈3的内壁贴于下销6的上表面。
31.同一吸风口组的各吸风口7均前后延伸,且呈前侧聚集、后侧发散的方式左右对称布置。所述网格皮圈3套设在下销6和二罗拉42的外部,下销6位于网格皮圈3的内侧,网格皮圈3上具有规则布置的若干个网孔,网格皮圈3的内壁贴在下销的上表面,并覆盖吸风口7。下销6的出风端与纺纱机的吸风装置相连,工作状态下,下销6的内部保持负压状态,外部的空气通过网格皮圈3上的网孔和位于下销6上表面的吸风口7连续进下销6的内部空腔,利用下销6内部的负压,使纤维贴紧于网格皮圈的表面,加强对纤维的控制,保障纱线的品质。
32.所述二罗拉42带动网格皮圈3转动,网格皮圈3与上皮圈25相配合压紧处于牵伸区的纱线,保证牵伸过程中纱线贴附于网格皮圈3上,纱线在牵伸区向前输送并牵伸过程中,吸风口7通过网格皮圈3上的网孔实现对纱线的集束,减少断纱,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提高纱线的品质。
33.本实用新型中未述及的部分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3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6.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