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发光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发光装置的组装结构。
背景技术:2.照明设备为日常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工具,除了一般居家、或公共环境以外,还应用在机车、汽车等交通工具中。随着科技的发展,车灯的光源从传统的卤素光源替换成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光源。发光二极管(led)光源应用至车灯内后,开始出现有别于传统车灯的各种设计,例如通过混光管以实现具有各种线条及光色效果的车灯。
3.由于光源本身的光展量(etendue)比混光管大,使得整体的光学系统效率不高。为了提高光学效率,一般是将混光管非常贴近光源,以增加光线进入混光管的比例,进而提高光学效率。然而,将混光管非常贴近光源却是相当不容易的,进而提高生产工艺的困难度。因此,如何有效地组装光源与混光管变成了一大挑战。又,车体行驶时,会使发光装置处于高震动的环境,如何有效固定光源与混光管的相对位置,亦是目前所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发光装置,通过连接件具有开口、卡接部及导引部的结构,发光单元位于开口内,而导引部及卡接部导引并组装导光管,以解决现有发光装置组装困难的问题。
5.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其包括一光源模组、一连接件以及一导光管。光源模组包括多个发光单元。连接件设置于光源模组的上方,连接件包括一开口、一卡接部及至少一导引部。所述多个发光单元位于开口内。卡接部围绕开口设置,且卡接部具有一开放侧及一封闭侧。导引部设置于卡接部的一内表面,导引部自开放侧朝向封闭侧而逐渐凸出。导引部具有一底面,其对应于封闭侧,底面与封闭侧形成一限位区。导光管自开放侧沿着导引部被导引进入限位区,且导引部的底面抵接导光管。
6.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光源模组还包括一散热元件及一电路板。电路板设置于散热元件的上方,连接件及电路板固定于散热元件。
7.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散热元件还包括一定位柱,电路板与连接件共同形成一定位孔。定位柱穿过定位孔。
8.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导光管还包括至少一延伸部,自导光管的一外侧壁向外延伸,导引部的底面抵接延伸部。
9.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延伸部与导引部相互干涉后进入限位区。
10.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封闭侧抵接导光管的一表面。
11.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连接件的开口位于限位区,导光管的一端面对应至所述多个发光单元。
12.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多个发光单元的一上表面位于开口内,使所述多个发光单元与导光管的端面具有一间距。
13.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连接件还包括至少一凸部,设置于开口与卡接部之间。导光管的端面抵接凸部,使所述多个发光单元与导光管的端面具有一间距。
14.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凸部为一条状凸肋,并自开放侧朝向封闭侧而逐渐凸出。
15.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卡接部具有一第一反射层,设置于卡接部的内表面。
16.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发光装置还包括一承载单元。承载单元具有一凹槽及一侧开口。侧开口与凹槽连通,承载单元设置于连接件,且侧开口对应于限位区,使导光管容置于凹槽。
17.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承载单元具有一第二反射层,设置于凹槽的一内表面。
18.承上所述,依据本发明的发光装置,其包括光源模组、连接件及导光管,且连接件包括开口、卡接部及导引部。光源模组的发光单元位于开口内,且卡接部围绕开口设置。通过卡接部具有开放侧及封闭侧,及导引部自开放侧朝向封闭侧的结构,使导光管可自开放侧沿着导引部被导引进入限位区,于组装上相当简单又便利。又,导光管进入限位区后,导引部的底面抵接导光管,以同时达到固定导光管的效果,即可稳固地固定发光单元与导光管的相对位置。又,由于发光单元位于开口内,使得导光管可以相当贴近发光单元,但不会直接与发光单元接触,两者间具有预留空间。连接件的结构设计仍相当容易被量产,并不会增加生产工艺的难度。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20.图2为图1所示的光源模组与连接件的示意图;
21.图3为图2所示的光源模组与连接件的分解示意图;
22.图4为图1所示的发光装置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23.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24.【符号说明】
25.发光装置 1、1a
26.光源模组 10
27.发光单元 11
28.上表面 111
29.散热元件 12
30.定位柱 121
31.散热鳍片 122
32.电路板 13
33.第一穿孔 131
34.连接件 20
35.第二穿孔 21
36.开口 22
37.卡接部 23
38.开放侧 231
39.封闭侧 232
40.内表面 233
41.第一反射层 234
42.导引部 24
43.底面 241
44.上表面 25
45.凸部 26
46.导光管 30
47.延伸部 31
48.外侧壁 32
49.端面 33
50.出光面 34
51.承载单元 40
52.凹槽 41
53.开口 411
54.侧开口 42
55.侧壁 43
56.第二反射层 44
57.定位孔 p
58.限位区 r
59.间距 s
具体实施方式
60.为能让贵审查员能更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较佳具体实施例说明如下。
61.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光源模组与连接件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光源模组与连接件的分解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发光装置1是应用在车灯,较佳可应用在汽车车灯。在本实施例中,发光装置1包括一光源模组10、一连接件20以及一导光管30。其中,光源模组10包括多个发光单元11、一散热元件12及一电路板13。发光单元11设置于电路板13,透过电路板13上的电路(控制单元)以控制全部或部分的发光单元11发光。
62.电路板13设置于散热元件12的上方,而连接件20设于电路板13的上方。具体而言,散热元件12包括定位柱121及散热鳍片122,其分别位于散热元件12的相对二表面。电路板13设置于具有定位柱121的该表面。对应的,电路板13具有第一穿孔131,而连接件20具有第二穿孔21(如图3所示),第一穿孔131与第二穿孔21可连通而形成定位孔p(如图1及图2所示)。换言之,电路板13与连接件20共同形成定位孔p,使散热元件12的定位柱121可穿过定位孔p(第一穿孔131及第二穿孔21),并借此将电路板13及连接件20共同固定于散热元件12。散热鳍片122位于相反于电路板13及连接件20的一表面,可通过散热鳍片122将发光单元11及电路板13所产生的热能从另一表面散出。
63.又,连接件20包括一开口22、一卡接部23及至少一导引部24。当连接件20设置于光源模组10的电路板13的上方时,开口22对应于发光单元11,进而使发光单元11位于连接件
20的开口22内。卡接部23围绕开口22设置,并垂直于连接件20的上表面25(即相反于电路板13的该侧表面)。又,卡接部23具有一开放侧231及一封闭侧232。在本实施例中,卡接部23呈u字型,并由三个侧壁形成封闭侧232,u字型的开口处即为开放侧231。
64.导引部24设置于卡接部23的一内表面233,导引部24自开放侧231朝向封闭侧232。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连接件20具有二个导引部24,且位于卡接部23的相对二侧壁。导引部24为自开放侧231朝向封闭侧232逐渐凸出的斜面结构,进而使开放侧231的开口宽度朝向封闭侧232而渐缩。又,导引部24具有一底面241,其对应于封闭侧232。底面241与封闭侧232形成一限位区r(如图2及图3所示),用以限制并固定导光管30(如图1所示)。
65.于组装时,导光管30可自开放侧231沿着导引部24被导引进入限位区r。一般而言,导光管30为塑胶件,而本实施例的连接件20亦可以为塑胶件。组装人员或器械可先将导光管30对应于开放侧231,随着导引部24自开放侧231朝向封闭侧232逐渐凸出的结构,使导光管30与导引部24可相互干涉地进入限位区r内。接着,导引部24的底面241抵接导光管30,借此将导光管30固定在限位区r内。
66.较佳的,如图1所示,导光管30还包括至少一延伸部31,且导引部24的底面241抵接导光管30的延伸部31。在本实施例中,导光管30具有二个延伸部31,且延伸部31自导光管30的一外侧壁32向外延伸,以分别对应于导引部24的位置。于组装时,将导光管30置于开放侧231,且将延伸部31对应至导引部24,使延伸部31可沿着导引部24的斜面结构往封闭侧232移动。在延伸部31与导引部24相互干涉后,使导光管30及其延伸部31进入限位区r。接着,导引部24的底面241抵接延伸部31,借此将导光管30固定在限位区r内。较佳的,限位区r的面积与导光管30的厚度相互配合,使导光管30置入限位区r后,封闭侧232可抵接导光管30的表面。
67.较佳的,导引部24的底面241垂直于卡接部23的内表面233。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导引部24的整体呈现直角三角形,其斜边为前述的斜面结构,而其中一股连接于卡接部23的内表面233,另一股则为底面241。对应的,延伸部31具有平整的表面,使底面241可稳固地抵接延伸部31,而不会造成晃动。
68.较佳的,连接件20还包括至少一凸部26,本实施例是以二个凸部26为例说明,且设置于开口22的相对二侧。详细而言,凸部26位于连接件20的上表面25,且设置于开口22与卡接部23之间。又,凸部26为一条状凸肋,并自开放侧231朝向封闭侧232逐渐凸出。具体而言,凸部26的前端(即靠近开放侧231)的高度较低,并往封闭侧232的方向逐渐凸出。当导光管30置于开放侧231时,导光管30的底缘与凸部26的前端(高度较低)接触。导光管30被推往封闭侧232移动时,凸部26逐渐凸出的结构,可进一步导引导光管30进入限位区r。换言之,凸部26逐渐凸出的结构,可达到滑轨的效果。
69.图4为图1所示的发光装置的部分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1及图4所示。由于连接件20的开口22及导光管30位于限位区r,使得导光管30的一端面33可对应至发光单元11,以接收发光单元11所产生的光线。发光单元11所发出的光线可分别具有不同颜色,光线穿过开口22进入导光管30,且在导光管30内传递的过程中,产生混光的效果。换言之,本实施例的导光管30可作为混光管使用。
70.本实施例的发光单元11设置于开口22内,且发光单元11的一上表面111位于开口22内。换言之,发光单元11的上表面111并未突出开口22,而是在开口22内。又,导光管30的
端面33抵接凸部26,使发光单元11与导光管30的端面33具有一间距(如图4所示),以避免导光管30的端面33与发光单元11直接接触。需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即便没有凸部26,亦可通过发光单元11设置于开口22内的结构,使发光单元11与导光管30的端面33具有一间距s。凸部26为增加间距s的较佳手段。
71.导光管30的常见材质经常有热胀冷缩的特性。若导光管30的端面33直接接触发光单元11,在温度升高时,导光管30因热胀性质而体积增大,会压迫并破坏发光单元1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发光单元11设置于开口22内或设置凸部26,使发光单元11与导光管30的端面33之间有预留空间(间距s),即可避免导光管30因热胀而破坏发光单元11。
72.较佳的,本实施例的卡接部23具有一第一反射层234,设置于卡接部23的内表面233。较佳的,第一反射层234位于限位区r内。自导光管30连接于连接件20的区域所射出(漏出)的光线,即可透过第一反射层234反射回导光管30而再利用,借此提升光学效率。
73.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外观示意图,请参考图5所示。须先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发光装置1a与前述实施例的发光装置1的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发光装置1a还包括一承载单元40。由于其他元件及其连接关系皆相同,故沿用前述实施例的元件符号。在本实施例中,承载单元40具有一凹槽41及一侧开口42,侧开口42与凹槽41连通。承载单元40设置于连接件20,且侧开口42对应于限位区r,使导光管30可穿过侧开口42以容置于凹槽41内。具体而言,承载单元40具有的侧壁43抵靠于卡接部23的顶面,使得侧开口42对应于限位区r。由于侧开口42与凹槽41连通,使得被定位在限位区r的导光管30可穿过侧开口42并容置在凹槽41内。
74.导光管30的出光面34朝向凹槽41的开口411。导光管30内部的光线可自出光面34离开导光管30,并于凹槽41内再度进行混光后,再自开口411射出至发光装置1a的外部。较佳的,承载单元40具有一第二反射层44,其设置于凹槽41的内表面。光线自出光面34离开导光管30后,较不准直的光线碰到凹槽41内的第二反射层44时,可以再进行反射,以增加光学效率及提高混光的均匀度。
75.综上所述,依据本发明的发光装置,其包括光源模组、连接件及导光管,且连接件包括开口、卡接部及导引部。光源模组的发光单元位于开口内,且卡接部围绕开口设置。通过卡接部具有开放侧及封闭侧,及导引部自开放侧朝向封闭侧的结构,使导光管可自开放侧沿着导引部被导引进入限位区,于组装上相当简单又便利。又,导光管进入限位区后,导引部的底面抵接导光管,以同时达到固定导光管的效果,即可稳固地固定发光单元与导光管的相对位置。又,由于发光单元位于开口内,使得导光管可以相当贴近发光单元,但不会直接与发光单元接触,两者间具有预留空间。连接件的结构设计仍相当容易被量产,并不会增加生产工艺的难度。
76.应注意的是,上述诸多实施例是为了便于说明而举例,本发明所主张的权利范围自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述为准,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