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照明工业 专利正文
发光组件、车灯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发光组件、车灯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组件、车灯和车辆。


背景技术:

2.已知在车辆中使用包括呈发光二极管的形式的光源和光导杆的发光组件,光源发出的光耦入到光导杆中并且在光导杆中传播。耦入到光导杆中的光被光导杆的光解耦结构反射,以破坏光在光导杆中的全反射条件,使得光可从光导杆发出。这种发光组件可在车辆中用于实现信号和/或照明功能。
3.例如,已知具有两个光导杆的发光组件,它们在分配给光源的端部区域处连在一起,然后彼此散开,以形成发光的分支。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发光组件,其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并且还能够显示出预定的信息。
5.根据本实用新型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发光组件,该发光组件包括第一光导元件和第二光导元件,该第一光导元件和第二光导元件具有彼此相连的端部区段,该端部区段具有主光传播方向,第一光导元件和第二光导元件还具有从端部区段的相连部位的顶部散开的光导区段,发光组件还具有处在第一光导元件和第二光导元件的光导区段之间的、与顶部间隔开的中间元件,该中间元件具有光入射面和与光入射面相对的、用于在散开的光导区段之间发出光的光出射面,其中,光入射面和光出射面中的至少一者具有呈预定造型的透光区域,该透光区域占据中间元件的相应的面的一部分。
6.在提出的发光组件中,除了相应的光导元件的光导区段可发光之外,还可通过占中间元件的相应的面的一部分的透光区域发出预定的光图案。透光区域例如可呈数字、图案、字母、文字等等或它们的组合的形式。比如,透光区域可为车辆品牌的文字、徽标。因此,在分配给发光组件的光源激活时,光可穿过该透光区域出射,而中间元件的其他未被透光区域占据的面没有光出射,从而可更好地分辨出通过透光区域显示的信息,这丰富了显示效果。
7.表达“端部区段的相连部位的顶部”可理解成端部区段的相连部位的在主光传播方向上最后看到的部位。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第一光导元件和第二光导元件为柱状光导杆。光导元件可具有圆形或椭圆形的横截面,因此可呈现出线性的显示效果。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第一光导元件和第二光导元件的端部区段直接相连。在这种情况下,用于光导元件的光源可布置成彼此靠得很近。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第一光导元件和第二光导元件的端部区段通过桥接段相连。进入第一光导元件和第二光导元件的光可传播到该桥接段中。通过桥接段,两个光导元件可彼此隔开,为此中间元件的用于设置透光区域的面还具有更大的长度。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桥接段的面向中间元件的光学面具有波形横截面,以使得离开桥接段的光均匀化。示例性地,波形横截面为三角波或弧形波。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桥接段横向于主光传播方向的厚度在3.5mm至5mm之间,长度在3mm至8mm之间。此外,桥接段与中间元件间隔的距离在10mm至30mm之间。这保证了中间元件在其整个延伸上都能接收到光。间隔的距离根据光导元件的直径、厚度或曲率半径来确定。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第一光导元件和第二光导元件的光导区段具有光解耦结构,该光解耦结构的起始端处在相连部位的顶部和中间元件之间。因此,离开光导区段的光的一部分可到达中间元件,以调节、特别是加强从中间元件的透光区域离开的光的强度。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第一光导元件和第二光导元件的在光学面和光入射面之间的侧面设有凸起。这同样有利于调节离开该侧面的光的均匀性。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间元件可拆卸地装在第一光导元件和第二光导元件上。因此,中间元件可单独制成。这有利于为中间元件配设的透光区域的处理。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发光组件为一体件。为此,发光组件例如可注塑成型。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发光组件从逆着主光传播方向观察是线性的。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车灯,该车灯具有上述发光组件。该车灯可为信号灯,诸如前灯或尾灯,例如刹车灯;还可为装饰灯,诸如格栅灯。当然,其他的车灯也是可行的。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具有上述发光组件或上述车灯。
附图说明
20.下面借助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其中,
21.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发光组件的部分立体图示;
22.图2示出了图1的发光组件的另一立体图示;
23.图3示出了图1的发光组件的俯视图,其中,还示意性地示出了在发光组件中传导的部分光路;以及
24.图4示出了图1的发光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在下文中示例性地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的那样,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情况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修改。因此,附图和说明书本质上为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在下文中,相同的附图标记通常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26.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发光组件1的部分立体视图。在该实施例中,发光组件1包括彼此相连的杆状的第一光导元件2和第二光导元件3,例如柱状光导杆,它们可分别配有光源l1、l2,例如优选地是发光二极管。原则上可选择任意数量的
光导元件。两个光导元件从相连部位散开,在示出的示例中仅仅示出了散开的光导区段24、34的一部分,其线性延伸。具体而言,第一光导元件2和第二光导元件3的具有主光传播方向m的端部区段23、33相连,它们从该端部区段的相连部位的顶部散开,该顶部是相连部位的沿主光传播方向m处于最前方的部位,其可为线或面。在发光组件1安装在车辆中的情况下,主光传播方向m可对应于车辆的纵向方向,但其还可具有其他适宜的取向。发光组件1的第一光导元件2和第二光导元件3的散开的光导区段24、34还通过在它们之间延伸的中间元件5连接在一起,光可穿过该中间元件5的相应的面的一部分、即透光区域53离开。中间元件5具有光入射面51和与光入射面51相对的、用于在散开的光导区段之间发出光的光出射面 52,上述透光区域53可设置在光入射面51和光出射面52中的至少一者处。例如,在图1中示出了设置在光出射面52中的透光区域53,在图2中示出了设置在光入射面51中的透光区域53。在未示出的示例中,透光区域53可设置在光入射面51和光出射面52中,为此,例如在光入射面51和光出射面52中的透光区域沿主光传播方向m 重叠。透光区域53占据上述相关面的总面积的一部分。
27.中间元件5与相连部位的顶部间隔开。在示出的示例中,参见图 1和图2,相连部位为设置在光导元件2、3之间的桥接段4,该桥接段4的面向中间元件5的面形成顶部。替代地,在未示出的示例中,光导元件2、3的端部区段23、33可直接相连,在这种情况下,顶部为线状。
28.中间元件5的光入射面51可大致垂直于主光传播方向m定向。光入射面51和光出射面52至少基本上彼此平行。
29.为了形成中间元件5的透光区域53,例如可在中间元件5的光入射面51和光出射面52中的至少一者上施加遮光层,并且在该遮光层中留有供光穿过的区域,以形成透光区域53。遮光层例如可为涂层或附接到中间元件5上的留有对应于透光区域53的单独的遮盖部。
30.如在图2的发光组件1的另一立体图示中看出的那样,光导区段 24、34分别具有光解耦结构22、32,其呈线性条带的形式、由并排排列的连续的光学齿构成,以破坏耦入光导元件中的光的全反射条件,使得光可从光导区段24、34中出射。光学齿的间距例如在1mm 至2mm之间,例如约为1.5mm。光解耦结构22、32的起始段可处在相连部位的顶部和中间元件5之间,使得光可从光导区段24、34朝中间元件5偏转。在此,光导元件例如可具有6mm至12mm的直径,它在纵向延伸方向上的最小弯曲半径可受该直径的限制,否则可在弯曲区域中出现漏光现象,这导致光学效率低下。优选地,光导元件的弯曲半径不应低于其直径的7倍。
31.如在图1和图2中可见的那样,透光区域53呈环形。在光源发光时,到达中间元件5的光可从透光区域53出射,透光区域53被点亮,而中间元件5的其他区域则为暗区。透光区域53的造型可根据需要来设计,包括但不限于呈数字、图案、字母、文字等等或它们的组合的形式,从而可显示出预定的信息或丰富显示效果。
32.在光导元件的端部区段23、33通过桥接段4相连的情况下,光可从端部区段23、33进入桥接段4中,再从桥接段4传到中间元件 5。如可特别清楚地从图4中看出的那样,桥接段4的面向中间元件 5的光学面41具有波形横截面,例如三角波或弧形波。桥接段4在横向于主光传播方向m的方向上、即在图3中垂直于纸面的方向上的厚度在3.5mm至5mm之间,在横向于主光传播方向m的另一方向上、即在图3中的水平方向上的长度在3mm至8mm之间。波形横截面的最小单元的波长可在0.25mm至1.5mm之间,优选地为1mm。
33.桥接段4与中间元件5间隔的距离在10mm至30mm之间,以保证沿主光传播方向m在中间元件5上游从光导元件发出的光能够更宽地、即扩散地到达中间元件5。因此,在中间元件5的透光区域53 中实现均匀的出光效果。
34.到达中间元件5的光的强度可通过上述桥接段4和/或光解耦结构22、32的逆着主光传播方向延伸超过中间元件5的长度来进行调节,以使得中间元件5的光和光导元件的光导区段24、34的点亮效果是均匀的。
35.在图3中示出了通过上述发光组件1的光路图,可看出,布置在光导元件2、3的端部的光源l1、l2发出的光分别耦入到相应的光导元件中。为了更清楚的图示,在此仅仅示出了通过桥接段4传导到中间元件5的透光区域53的光。当然,光可从光导区段24、34出射并到达中间元件5,光还可在光导区段24、34中沿着其纵向延伸方向传导并出射,这些光路图在图3中未示出。
36.中间元件5的光入射面51和光出射面52可类似于桥接段4的光学面41那样来设置,即,具有波形横截面,例如三角波或弧形波。中间元件5和光学面41还可具有其他的光均匀化结构。
37.第一光导元件2和第二光导元件3的在光学面41和光入射面51 之间的侧面、即它们的面向中间元件5的面可设有凸起21、31,以实现出射的光的均匀性。
38.中间元件5可拆卸地装在第一光导元件2和第二光导元件3上。为此,中间元件5例如可在其两端设计成卡扣的形式,以便卡接到光导元件上。
39.发光组件1可为一体件,例如由透明材料、特别是无色透明材料构成,例如聚碳酸酯pc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40.发光组件1从逆着主光传播方向m观察是线性的。
41.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结构,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各种变体。虽然已经通过有限数量的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是受益于本公开,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不脱离在此公开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其他实施方式。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仅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