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一种储液式气液分离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储液式气液分离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空调系统零部件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液式气液分离器结构,应用于空调制冷系统中的分液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新能源汽车空调热泵系统的发展,热泵空调系统存在制冷模式和热泵制热模式。空调系统中压缩机进口端设计有气液分离器,以保证气态冷媒流入压缩机,并防止液态冷媒进入压缩机对压缩机造成液击。同时,热泵冷凝器在制冷模式时充当冷媒冷却的作用,在热泵模式时充当冷媒蒸发的作用,因此冷凝器设计时未设计干燥瓶,不能对空调系统中的冷媒进行储液。为保证热泵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转,通常会增设有储液罐。但是,由于新能源车辆的前舱空间有限,若同时布置气液分离器和储液罐往往会存在空间使用受限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液式气液分离器结构,以实现一器两用的功能,并有助于减少热泵空调系统零部件,达到节省布置空间的效果。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液式气液分离器结构,包括罐体,罐体上设有冷媒进管、气态导流管和冷媒出管,冷媒进管上设有露出于罐体外的冷媒进口及伸入至罐体内并朝下设置的冷媒出口;气态导流管上设有伸入至罐体内并朝上设置的进气口、露出于罐体外并用于与压缩机连接的出气口及靠近罐体的内底并与罐体内腔连通的冷媒回油孔;冷媒出管上设有伸入至罐体内并朝下设置的液态进口及露出于罐体外的液态出口。
6.进一步,气态导流管的管体呈u型状,其管体底部贴于罐体的内底设置。
7.进一步,气态导流管的管体底部横截面设置为一字型、z字形、弧环形、圆环形、回形或螺旋形。
8.进一步,气态导流管的进气口与冷媒进管的冷媒出口错位设置,且冷媒出口在罐体高度方向上低于进气口。
9.进一步,冷媒出管的液态进口在罐体高度方向上平齐或低于气态导流管上的冷媒回油孔。
10.进一步,冷媒进管和冷媒出管为直管状。
11.进一步,罐体上设有与之密封连接的盖体,冷媒进管、气态导流管和冷媒出管均集成在盖体上。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结构能够实现一器两用的功能,并有助于减少热泵空调系统零部件,达到节省布置空间的效果。
13.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
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1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储液式气液分离器结构的内部示意图;
16.附图标记:罐体1,盖体2,冷媒进管3,冷媒进口4,冷媒出口5,气态导流管6,进气口7,出气口8,冷媒回油孔9,冷媒出管10,液态出口11;图中箭头代表冷媒流向。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18.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及的一种储液式气液分离器结构,包括有罐体1、盖体2、气态导流管6、冷媒出管10和冷媒进管3,其中:罐体1与盖体2之间密封连接,以保证两者形成有封闭腔体,并通过冷媒进管3进入气液混合态冷媒介质或者气态冷媒介质,并在其内完成冷媒介质的气液两相分离,确保通过气态导流管6出去的冷媒介质呈气态状进入压缩机内;其中:气态导流管6上设置有位于盖体2外的出气口8及伸入至罐体1内并朝向盖体2且靠近盖体2的进气口7,该气态导流管6呈u型管状,其管体底部贴合于罐体1的内底设置,以增大气态导流管6的容量,其进气口7用于接收罐体1内分离出的气态冷媒介质,并通过气态导流管6管体输向出气口8,并由出气口8向压缩机(未画出)输送,且气态导流管6在靠近罐体1内底的管体上开设有冷媒回油孔9,以保证油脂能够跟随气态冷媒介质进入到压缩机内,使压缩机正常运行;冷媒出管10上设置有位于盖体2外的液态出口11及伸入至罐体1内并朝向罐体1内底且靠近罐体1内底的液态进口(未标记),即储存在罐体1内的液体冷媒介质可通过液态进口流入至冷媒出管10管体并输向液态出口11;冷媒进管3上设置有位于盖体2外的冷媒进口4及伸入至罐体1内并朝向罐体1内底且低于气态导流管6进气口7的冷媒出口5,其冷媒进管3用于将气液混合态冷媒介质或气态冷媒介质输入至罐体1内,以便在罐体1内获得气液分离,确保输向压缩机内的冷媒介质为气态;且冷媒出管10和冷媒进管3均设置为直管状,便于输送及分离。
19.具体的,本结构可以做以下两种模式运行:
20.1)、制冷运行模式:热泵冷凝器在制冷模式时充当冷媒冷却的作用,其出来的低温高压气液混合态冷媒介质从冷媒进管3的冷媒进口4进入罐体1内,并在重力作用下冷媒的气态和液态发生分离,气态冷媒经气态导流管6的进气口7进入后再从出气口8流出罐体1外,之后直接进入压缩机,而液态冷媒则存储于罐体1中;在此运行模式下,本结构具有气液分离功能和高压储液功能。
21.2)、热泵运行模式:热泵冷凝器在热泵模式时充当冷媒蒸发的作用,其出来的低温低压气态冷媒介质从冷媒进管3的冷媒进口4进入罐体1内,并在重力作用下冷媒的气态和液态发生分离,液态冷媒经冷媒出管10从液态出口11流出罐体1外,之后则返入冷凝器中,
而气态冷媒则存储于罐体1内的气态导流管6中。在此运行模式下,本结构具有气液分离功能和低压储液功能。
22.在本例实施例中的气态导流管6、冷媒出管10和冷媒进管3均集成在盖体2上。便于本结构的组装,且使得本结构的密封性更优。
23.在本例实施例中的冷媒进管3的冷媒出口5和气态导流管6上的冷媒回油孔9均高于冷媒出管10的液态进口。以保证冷媒的气态和液态发生分离,及油脂能够在罐体1底部跟随气态冷媒介质或液体冷媒介质一起输送。
24.在本例实施例中的气态导流管6的管体底部横截面设置为一字型,当然在不同示例中还可以设置为z字形、弧环形、圆环形、回形或螺旋形,以增大本气态导流管6的容量。
25.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储液式气液分离器结构,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上设有冷媒进管(3)、气态导流管(6)和冷媒出管(10),所述冷媒进管上设有露出于罐体外的冷媒进口(4)及伸入至罐体内并朝下设置的冷媒出口(5);所述气态导流管上设有伸入至罐体内并朝上设置的进气口(7)、露出于罐体外并用于与压缩机连接的出气口(8)及靠近罐体的内底并与罐体内腔连通的冷媒回油孔(9);所述冷媒出管上设有伸入至罐体内并朝下设置的液态进口及露出于罐体外的液态出口(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式气液分离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态导流管的管体呈u型状,其管体底部贴于罐体的内底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液式气液分离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态导流管的管体底部横截面设置为一字型、z字形、弧环形、圆环形、回形或螺旋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式气液分离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态导流管的进气口与所述冷媒进管的冷媒出口错位设置,且冷媒出口在罐体高度方向上低于进气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式气液分离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出管的液态进口在罐体高度方向上平齐或低于所述气态导流管上的冷媒回油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式气液分离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进管和冷媒出管为直管状。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储液式气液分离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上设有与之密封连接的盖体(2),所述冷媒进管、气态导流管和冷媒出管均集成在盖体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空调系统零部件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储液式气液分离器结构,包括罐体,罐体上设有冷媒进管、气态导流管和冷媒出管,冷媒进管上设有露出于罐体外的冷媒进口及伸入至罐体内并朝下设置的冷媒出口;气态导流管上设有伸入至罐体内并朝上设置的进气口、露出于罐体外并用于与压缩机连接的出气口及靠近罐体的内底并与罐体内腔连通的冷媒回油孔;冷媒出管上设有伸入至罐体内并朝下设置的液态进口及露出于罐体外的液态出口。本结构能够实现一器两用的功能,并有助于减少热泵空调系统零部件,达到节省布置空间的效果。达到节省布置空间的效果。达到节省布置空间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黄川 覃旗开 杨金辉 曹伟 谭栢川 胡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方英特空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13
技术公布日:202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