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一种立体库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立体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低温低湿立体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体库。


背景技术:

2.目前国内低温低湿立体库形式(如10米高以上)已被采用,但均为库内吊顶风机形式,需要进入到库内进行维修,维修不便,检修通道造价高且浪费空间。并且由于库内没有特殊设计的风道,库内温度湿度均匀性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几个,提供一种立体库。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立体库,包括库房和制冷除湿蒸发箱,所述库房内通过孔板分隔成上部的静压腔和下部的仓储腔,所述仓储腔内间隔设有若干货架;
5.所述制冷除湿蒸发箱安装于所述静压腔内,并具有蒸发箱出风口和蒸发箱回风口,所述蒸发箱出风口与所述静压腔连通,所述孔板对应于相邻所述货架之间以及所述货架和所述库房内壁之间设有若干送风孔,
6.所述库房的两侧分别设有库房回风管,所述库房回风管的下端具有沿所述库房底壁边缘延伸的延伸段,所述延伸段具有回风管进口,两个所述库房回风管的上端均与所述蒸发箱回风口连通。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蒸发箱出风口吹出的风在静压腔内减缓,并经过孔板的送风孔均匀的向下吹入到相邻所述货架之间以及所述货架和所述库房内壁之间。立体库的货架底层通常有堆垛机检修层,空气经过堆垛机检修层向库房两侧延伸段流动,并从回风管进口进入延伸段,经过库房回风管返回制冷除湿蒸发箱。制冷除湿利用库内堆垛机检修层的空间实现库内双侧下回风,使立体库气流组织形成上送下回方式,有效提高库内的温度和湿度均匀度,制冷除湿效率高,节能性好。其中,送风孔不正对货架,可避免货架顶层的货物温度过低,使整个库房内的冷气顺利循环流通。延伸段使得库房内所有的冷气可以从底部均匀进入到库房回风管,而不是所有的回风集中向某一处,使得库房内的气流均匀。
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9.进一步,还包括吊杆,所述吊杆可伸缩,所述库房的顶壁的有维修口,所述制冷除湿蒸发箱密封的顶壁安装于所述维修口内,所述吊杆的下端与所述制冷除湿蒸发箱的顶壁固定,其上端用于与建筑屋顶固定。
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调整吊杆的长度,可将制冷除湿蒸发箱从库房顶部提升到库房外,可节省检修通道及占用空间,方便维修人员操作。
11.进一步,还包括保温盖板,所述保温盖板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维修口内且覆盖于所述制冷除湿蒸发箱上方。
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计专用的保温盖板,使用时避免冷量外泄。
在检修期间,取出制冷除湿蒸发箱后,用保温盖板盖住维修口,可大幅减少库内温度及湿度波动。
13.进一步,还包括两个制冷除湿组件,所述制冷除湿蒸发箱的两端分别具有所述蒸发箱出风口,其两侧分别具有所述蒸发箱回风口,两个所述库房回风管的上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蒸发箱回风口连通,两个所述制冷除湿组件均安装于所述制冷除湿蒸发箱内,且一一对应的位于所述蒸发箱回风口处。
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从双侧的蒸发箱回风口进入制冷除湿蒸发箱的空气,经过制冷除湿组件降温除湿后,从两端的蒸发箱出风口排出,两端出风,风量更均匀。
15.进一步,还包括两个送风风机,两个所述送风风机均安装于所述制冷除湿蒸发箱内,且一一对应的位于所述蒸发箱出风口处。
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送风风机加速空气流动。
17.进一步,还包括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位于两个所述制冷除湿组件的下方,所述接水盘与化霜水管连通。
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制冷除湿组件的冷凝水落下至接水盘内,并可从化霜水管排出库外。
19.进一步,还包括保温水箱和水箱加热器,所述保温水箱固定于所述制冷除湿蒸发箱内,所述接水盘通过所述保温水箱与所述化霜水管连通,所述水箱加热器固定于所述保温水箱内。
2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温水箱可临时存储冷凝水,避免化霜水管排液不及时导致制冷除湿蒸发箱内积液。制冷除湿蒸发箱内温度较低,水箱加热器加热冷凝水避免其冻结,保温水箱内的水从化霜水管排出库外。
21.进一步,所述蒸发箱出风口设有出风风阀,所述蒸发箱回风口设有回风风阀。
2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出风风阀和回风风阀,可控制制冷除湿蒸发箱在化霜过程中关闭,防止热湿气体外泄引起库内温度、湿度的波动。
23.进一步,还包括控制器,所述静压腔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和所述制冷除湿蒸发箱控制电路连接。
2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控制器接收温湿度传感器的温湿度信号,与设定的温度和湿度比较后,从而控制制冷除湿蒸发箱是否进行制冷除湿。
25.进一步,所述库房为长方体,两个所述库房回风管分别位于所述库房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蒸发箱出风口为两个并分别朝向所述库房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制冷除湿蒸发箱安装于所述静压腔的中部。
2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库房内排布合理,制冷除湿效率高。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库的主视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库的左视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库的三维透视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库的制冷除湿蒸发箱的俯视图。
3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33.1、库房,101、静压腔,102、仓储腔,103、货架,2、制冷除湿蒸发箱,3、孔板,301、送风孔,4、库房回风管,401、延伸段,402、回风管进口,5、吊杆,6、保温盖板,7、送风风机,8、制冷除湿组件,9、接水盘,10、化霜水管,11、保温水箱,12、水箱加热器,13、温湿度传感器,14、出风风阀,15、回风风阀,16、堆垛机,17、堆垛机检修层,18、建筑屋顶。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35.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体库,包括库房1和制冷除湿蒸发箱2,所述库房1内通过孔板3分隔成上部的静压腔101和下部的仓储腔102,所述仓储腔102内间隔设有若干货架103;
36.所述制冷除湿蒸发箱2安装于所述静压腔101内,并具有蒸发箱出风口和蒸发箱回风口,所述蒸发箱出风口与所述静压腔101连通,所述孔板3对应于相邻所述货架103之间以及所述货架103和所述库房1内壁之间设有若干送风孔301,
37.所述库房1的两侧分别设有库房回风管4,所述库房回风管4的下端具有沿所述库房1底壁横向延伸的延伸段401,所述延伸段401具有回风管进口402,两个所述库房回风管4的上端均与所述蒸发箱回风口连通。
38.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库,蒸发箱出风口吹出的风在静压腔101内减缓,并经过孔板3的送风孔301均匀的向下吹入到相邻所述货架103之间以及所述货架103和所述库房1内壁之间。
39.立体库内设有堆垛机16时,立体库的货架103底层通常有堆垛机检修层17,空气经过堆垛机检修层17向库房1两侧延伸段401流动,并从回风管进口402进入延伸段401,经过库房回风管4返回制冷除湿蒸发箱2,当然,货架103也可以为普通货架,空气也可以从货架103的底部缝隙向两侧流动。制冷除湿利用库内堆垛机检修层的空间实现库内双侧下回风,使立体库气流组织形成上送下回方式,有效提高库内的温度和湿度均匀度,制冷除湿效率高,节能性好。其中,送风孔301不正对货架103,可避免货架103顶层的货物温度过低,使整个库房1内的冷气顺利循环流通。延伸段401使得库房内所有的冷气可以从底部均匀进入到库房回风管4,而不是所有的回风集中向某一处,使得库房内的气流均匀。
40.其中,优选的,所述库房1的墙壁和顶壁均具有保温层,制冷除湿蒸发箱2具有蒸发箱保温层。
41.其中,延伸段401的顶壁和侧壁均匀分布有若干回风管进口402。
42.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吊杆5,所述吊杆5可伸缩,所述库房1的顶壁的有维修口,所述制冷除湿蒸发箱2顶壁密封的安装于所述维修口内,所述吊杆5的下端与所述制冷除湿蒸发箱2的顶壁固定,其上端用于与建筑屋顶18固定。
43.通过调整吊杆5的长度,可将制冷除湿蒸发箱2从库房1顶部提升到库房1外,可节省检修通道及占用空间,方便维修人员操作。
44.其中,吊杆5可以为电动伸缩杆、气动伸缩杆、液压伸缩杆或者机械伸缩杆。
45.在上述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保温盖板6,所述保温盖板6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维修口内且覆盖于所述制冷除湿蒸发箱2上方。
46.设计专用的保温盖板6,使用时避免冷量外泄。在检修期间,打开保温盖板6,拆开库房回风管4与制冷除湿蒸发箱2的连接,取出制冷除湿蒸发箱2后,用保温盖板6盖住维修口,可大幅减少库内温度及湿度波动。维修结束后,放回制冷除湿蒸发箱2,连接库房回风管4与制冷除湿蒸发箱2,再盖回保温盖板6。
47.优选的,保温盖板6与所述维修口之间密封。
48.在上述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两个制冷除湿组件8,所述制冷除湿蒸发箱2的两端分别具有所述蒸发箱出风口,其两侧分别具有所述蒸发箱回风口,两个所述库房回风管4的上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蒸发箱回风口连通,两个所述制冷除湿组件8均安装于所述制冷除湿蒸发箱2内,且一一对应的位于所述蒸发箱回风口处。
49.从双侧的蒸发箱回风口进入制冷除湿蒸发箱2的空气,经过制冷除湿组件8降温除湿后,从两端的蒸发箱出风口排出,两端出风,风量更均匀。
50.其中,制冷除湿组件8采用现有技术的制冷除湿设备实现,例如可以为制冷蒸发器与除湿机的组合,或者热交换器等。
51.在上述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两个送风风机7,两个所述送风风机7均安装于所述制冷除湿蒸发箱2内,且一一对应的位于所述蒸发箱出风口处。
52.送风风机7加速空气流动。
53.在上述任一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制冷除湿组件还包括接水盘9,所述接水盘9位于两个所述制冷除湿组件8的下方,所述接水盘9与化霜水管10连通。
54.制冷除湿组件8的冷凝水落下至接水盘9内,并可从化霜水管10排出库外。
55.其中,接水盘9可以为一个,一个接水盘9面积较大并位于两个制冷除湿组件8的下方;或者接水盘9为两个,两个接水盘9分别位于两个制冷除湿组件8的下方。
56.其中,化霜水管10还串联有水泵,水泵将接水盘9的水泵出至库房1的外部。
57.在上述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保温水箱11和水箱加热器12,所述保温水箱11固定于所述制冷除湿蒸发箱2内,所述接水盘9通过所述保温水箱11与所述化霜水管10连通,所述水箱加热器12固定于所述保温水箱11内。
58.保温水箱11可临时存储冷凝水,避免化霜水管10排液不及时导致制冷除湿蒸发箱2内积液。制冷除湿蒸发箱2内温度较低,水箱加热器12加热冷凝水避免其冻结,保温水箱11内的水从化霜水管10排出库外。
59.在上述任一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蒸发箱出风口设有出风风阀14,所述蒸发箱回风口设有回风风阀15。
60.通过控制出风风阀14和回风风阀15,可控制制冷除湿蒸发箱2在化霜过程中关闭,防止热湿气体外泄引起库内温度、湿度的波动。
61.在上述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控制器,所述静压腔101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13,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13和所述制冷除湿蒸发箱2控制电路连接。
62.控制器接收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13的温度和湿度信号,与设定的温度和湿度分别比较后,从而控制制冷除湿蒸发箱2是否进行制冷除湿。
63.具体的,控制器与制冷除湿蒸发箱2的制冷除湿组件8、出风风阀14和回风风阀15控制电路连接并用于控制其启动或停止。控制器接收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13的温度和湿度信号,温度或湿度高于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制冷除湿组件8启动并进行制冷除湿,出风风阀14和回风风阀15均开启;温度和湿度均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制冷除湿组件8、出风风阀14和回风风阀15均关闭;制冷除湿组件8还可设有加热部件并具有化霜模式,化霜模式下出风风阀14和回风风阀15均关闭,避免热湿气体外泄,加热部件加热所述制冷除湿组件8,并将其外部凝结的霜融化,融水落入接水盘9内。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控制器的控制过程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实现,为了表述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64.在上述任一方案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所述库房1为长方体,两个所述库房回风管4分别位于所述库房1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蒸发箱出风口为两个并分别朝向所述库房1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制冷除湿蒸发箱2安装于所述静压腔101的中部。
65.具体的,所述制冷除湿蒸发箱2安装于库房1顶壁的中部。
66.库房1内排布合理,制冷除湿效率高。
67.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库采用顶部安装制冷除湿蒸发箱2,双侧送风,顶部设计孔板3,上部形成静压腔101,在货架中间巷道及两侧向下送风,同时利用堆垛机下部的检修空间,在两侧设计库房回风管4,有效的改善了气流组织设计,达到了较好的温度、湿度均匀性。可以调整吊杆5的长度,提升制冷除湿蒸发箱2到库顶外进行检修,可大幅减少库内温湿度波动和节省检修通道及占用空间,方便维修人员操作。
6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69.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70.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71.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
行结合和组合。
7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7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