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一种煤化工用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煤化工用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辅助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煤化工用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2.煤化工是指以煤为原料,经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以及化学品的过程。主要包括煤的气化、液化、干馏以及焦油加工和电石乙炔化工等,煤化工行业使用的冷却装置一般为冷却塔,其冷是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从而达到冷却效果,然而现有的冷却装置体积较大,对设备的安装和运输造成不便,同时在冷却水与空气换热时,流动的空气会带走部分的蒸发的冷却水,因此需要频繁的进行补充,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发明一种煤化工用冷却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化工用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化工用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塔,所述冷却塔的内部开设有换热腔,所述换热腔的周侧内壁设置为倾斜面,所述换热腔的底端内壁设置为球形曲面,所述冷却塔的内部开设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位于换热腔的正下方,所述换热腔的顶端内壁固定连接有金属板,所述金属板的底端表面设置为球形曲面,所述换热腔的内部设置有呈螺旋状导热管,换热腔的底端内壁开设有多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通孔,所述通孔与储液腔相连通,所述冷却塔的内部开设有散热腔,所述散热腔位于换热腔的正上方,所述金属板的顶端表面嵌设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远离金属板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等间距分布的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的顶端延伸至散热腔内部。
5.优选的,所述散热腔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多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通风孔,所述通风孔设置为倾斜状。
6.优选的,所述冷却塔的顶端表面固定连接有送风机,所述送风机的输出端与散热腔相连通。
7.优选的,所述储液腔内部设置有冷却水,所述储液腔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等间距分布的制冷管,所述制冷管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8.优选的,所述冷却塔的一侧表面底部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与储液腔相连通,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送水管。
9.优选的,所述送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延伸至换热腔内部并与导热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热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储液腔内部。
10.优选的,所述冷却塔的一侧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与换热腔相连通的进气管,所述冷却塔的另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与换热腔相连通的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设置为倾斜状,所述出气管的水平位置高于进气管。
1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换热腔内部设置有螺旋状的导热管,通过水泵将储液腔内部的冷却水泵出并在导热管内部流动,带有大量热量的气体通入换热腔后,与导热管和其内部的冷却水进行换热,将热量转移至冷却水中,以达到冷却的效果,同时冷却水受热产生蒸汽上升并在与金属板接触后被降温凝结并重新回到储液腔内部进行储存,避免造成冷却水的浪费;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换热腔的底端内壁和金属板的底端表面均设置为球面曲形,避免冷却水凝结后流入至储液腔内部,便于冷却水的收集,通过设置有导热板和散热翅片,通过送风机加快散热腔内部的空气流通,从而加快冷却塔内部的热量散发出去,通过在储液腔内部设置有多个制冷管,通过制冷管对吸收了热量的冷却水进行降温,提高了本装置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17.图中:1、冷却塔;2、换热腔;3、储液腔;4、金属板;5、导热管;6、通孔;7、散热腔;8、导热板;9、散热翅片;10、通风孔;11、送风机;12、制冷管;13、水泵;14、送水管;15、进气管;16、出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煤化工用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塔1,冷却塔1的内部开设有换热腔2,换热腔2的周侧内壁设置为倾斜面,换热腔 2的底端内壁设置为球形曲面,便于对蒸发凝结后的冷却水进行收集,冷却塔 1的内部开设有储液腔3,储液腔3位于换热腔2的正下方,储液腔3用于储存冷却水,换热腔2的顶端内壁固定连接有金属板4,金属板4的底端表面设置为球形曲面,换热腔2的内部设置有呈螺旋状导热管5,导热管5将换热腔 2内部气体中的热量传递到导热管5内部流通的冷却水中,实现了对气体的降温冷却,换热腔2的底端内壁开设有多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通孔6,通孔6与储液腔3相连通,蒸发凝结后的冷却水通过多个通孔6回到储液腔3内部,冷却塔1的内部开设有散热腔7,散热腔7位于换热腔2的正上方,金属板4 的顶端表面嵌设有导热板8,通过导热板8和金属板4配合将蒸发后的冷却水中的热量吸收,促使蒸发的冷却水凝结后重新回到储液腔3内部,实现冷却水的循环利用,同时加快了对吸收于气体中的热量的散发,提高了散热效率,进而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20.具体的,导热板8远离金属板4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等间距分布的散热翅片9,散热翅片9的顶端延伸至散热腔7内部,通过散热翅片9将导热板8吸收的热量散发至散
热腔7内部,散热腔7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多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通风孔10,通风孔10设置为倾斜状,通过通风孔10将散热腔7与外部空间相连通,冷却塔1的顶端表面固定连接有送风机11,送风机11的输出端与散热腔7相连通,通过送风机11向散热腔7内部送风,提高了散热腔7内部的空气流通,储液腔3内部设置有冷却水,储液腔3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等间距分布的制冷管12,制冷管12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通过多个制冷管12对储液腔3内部的冷却水进行降温制冷,避免冷却水升温降低冷却效果。
21.其次,冷却塔1的一侧表面底部固定连接有水泵13,水泵13的输入端与储液腔3相连通,水泵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送水管14,送水管14远离水泵13的一端延伸至换热腔2内部并与导热管5的一端固定连接,导热管5的另一端延伸至储液腔3内部,冷却水从储液腔3被水泵13泵入至送水管14 内部,再由送水管14导入到导热管5内部,从而实现冷却水在导热管5和储液腔3之间的循环流动,提高了本准直的冷却效果,冷却塔1的一侧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与换热腔2相连通的进气管15,通过进气管15将待冷却的气体导入本装置,冷却塔1的另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与换热腔2相连通的出气管 16,通过出气管16将冷却后的气体排出,出气管16设置为倾斜状,出气管 16的水平位置高于进气管15,倾斜设置的出气管16可避免流动的空气将部分冷却水的蒸汽带出,造成冷却水的浪费。
22.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23.本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将煤化工设备的出气口与进气管15相连通,使带有大量热量的气体输送至换热腔2内部,然后通过水泵13将冷却水泵出并通过送水管14导入到导热管5内部,在导热管5内部的冷却水将气体中的热量吸收,实现对气体的降温处理,同时吸收了大量热量的冷却水会出现蒸发现象,冷却水的蒸汽上升后与金属板4的球形面接触,将热量传递到金属板4一侧嵌设的导热板8内部,最后通过多个散热翅片9将导热板8吸收的二两散发到散热腔7内部,再由送风机11加快散热腔7内部的空气流通,将热量散发至外部,提高了本装置的降温效果,且实现了冷却水的循环利用和回收,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本装置体积小巧,安装和运输方便,便于用户的实用性。
2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