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一种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全社会对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视日益提高,节能环保是生产企业的发展的重要内容,节能环保能够有效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降低产品价格,提高产品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在很多企业中,需要利用锅炉产生高温水蒸气供生产使用,而在锅炉燃烧煤炭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温烟气,锅炉尾部烟道排出的高温烟气如果直接排向大气,不仅污染环境,而且由于高温带走大量的余热造成能源的浪费。
3.目前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在处理时,通常将烟气导入水箱中,通过冷凝水对烟气进行余热回收利用,由于传统的水箱结构功能单一,容易造成水箱内局部水温较高,导致水箱内的冷凝水不能够全面有效的吸收热量,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效率较低,同时随着水温的不断升高,水箱内冷凝水吸收热量的效果逐渐降低,造成大量的烟气余热不能够回收利用便已经排出,大大降低了余热回收的效果,造成能源浪费,使用局限性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烟气余热利用效率低效果差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包括底板和与锅炉主体相连接的烟气导管,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水箱,所述第一水箱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控水机构,所述第一水箱的内侧壁贯穿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叶,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水箱靠近第一转动杆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一散热管,所述第一散热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气管,且所述第一导气管的一端与烟气导管相连接,所述第一散热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气管,所述底板上表面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水箱,所述第二水箱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控水机构,所述第二水箱的内侧壁贯穿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叶,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水箱的内侧壁对称设置有第二散热管,所述第二散热管的一端与第二导气管相连接,所述第二散热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导气管,所述第三导气管的一端设置有净化装置。
6.为了使得该一种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达到保障余热回收效果的作用,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第一控水机构包括第一进水管和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固定连接在第一水箱外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一进水管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电动阀,所述第一排水管固定连接在第一水箱外表面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排水管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电动阀。
7.为了使得该一种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达到便于调节操控的效果,作为本实
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水箱外表面的第一支座,所述第一支座的内底壁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8.为了使得该一种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达到提高余热回收效率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第一散热管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第一散热管均匀设置在第一水箱的内壁上,且第一散热管与第一导气管均为固定安装。
9.为了使得该一种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达到降低资源浪费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第二控水机构包括第二进水管和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固定连接在第二水箱外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二进水管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三电动阀,所述第二排水管固定连接在第二水箱外表面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排水管的外表面设置有第四电动阀。
10.为了使得该一种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达到便于操控使用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水箱外表面的第二支座,所述第二支座的内底壁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二转动杆固定连接。
11.为了使得该一种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达到提高环保性能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净化装置包括除尘器,所述除尘器固定安装在放置架的上表面,所述除尘器输入端与第三导气管相连接。
12.为了使得该一种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达到便于安装使用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基座。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该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进行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时,将锅炉尾部烟气经过与锅炉相连接的烟气导管输送至第一导气管,然后经过第一导气管输送至第一水箱内的第一散热管内,同时经过第一驱动机构带动第一转动杆持续正反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搅拌叶能够持续稳定的搅拌第一水箱内的冷凝水,能够有效的避免局部高温,保障第一水箱内的冷凝水能够全面吸收热量,有效的提高了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的效率,然后第一水箱内的冷凝水达到一定温度后,经过第一控水机构持续稳定的更换第一水箱内的冷凝水,保障第一水箱内冷凝水的动态平衡,从而保障能够持续稳定的吸收余热,有利于提高余热吸收效果,然后第一水箱吸收热量后的烟气经过第二导气管输送至第二水箱内的第二散热管中,同时经过第二驱动机构带动第二转动杆正反转动,从而带动第二搅拌叶能够持续稳定的搅拌第二水箱内的冷凝水,避免局部水温过高的同时能够保障烟气余热全面彻底的吸收,然后第二水箱内冷凝水到达适当温度后,经过第二控水机构持续稳定的更换冷凝水,经过二次回收利用,能够避免烟气余热回收不彻底,有效的提高了烟气余热回收效果,大大降低了资源的浪费,然后经过净化装置排出,保障排放质量,实用性更强。
15.2、该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经过至少两个第一散热管能够保障第一水箱内的冷凝水全面快速的吸收热量,有效的提高了烟气余热回收的效率,经过第一电动阀能够及时调控第一进水管的进水量,同时配合第二电动阀调控第一排水管的排水量,保障第一水箱内的冷凝水能够稳定保持在适当的动态平衡状态,从而保障第一水箱内冷凝水余热回
收效果,有利于提高了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效率,经过第三电动阀调控第二进水管的进水量,同时配合第四电动阀调控第二排水管的排水量,保障第二水箱内的冷凝水能够保持在动态平衡的状态,从而保障烟气余热经过第二水箱能够全面彻底的回收利用,有效的降低了资源的浪费,有利于提高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效果。
附图说明
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正视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例中后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例中剖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例中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水箱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底板;2、烟气导管;3、第一水箱;4、第一转动杆;5、第一搅拌叶;6、第一散热管;7、第一导气管;8、第二导气管;9、放置架;10、第二水箱;11、第二转动杆;12、第二搅拌叶;13、第二散热管;14、第三导气管;15、第一进水管;16、第一排水管;17、第一电动阀;18、第二电动阀;19、第一支座;20、第一电机;21、第二进水管;22、第二排水管;23、第三电动阀;24、第四电动阀;25、第二支座;26、第二电机;27、除尘器;28、支撑腿;29、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包括底板1和与锅炉主体相连接的烟气导管2,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水箱3,第一水箱3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控水机构,第一水箱3的内侧壁贯穿有第一转动杆4,第一转动杆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叶5,第一转动杆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第一水箱3靠近第一转动杆4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一散热管6,第一散热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气管7,且第一导气管7的一端与烟气导管2相连接,第一散热管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气管8,底板1上表面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放置架9,放置架9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水箱10,第二水箱10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控水机构,第二水箱10的内侧壁贯穿有第二转动杆11,第二转动杆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叶12,第二转动杆1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第二水箱10的内侧壁对称设置有第二散热管13,第二散热管13的一端与第二导气管8相连接,第二散热管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导气管14,第三导气管14的一端设置有净化装置。
25.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进行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时,将锅炉尾部烟气经过与锅炉相连接的烟气导管2输送至第一导气管7,然后经过第一导气管7输送至第一水箱3内的第一散热管6内,同时经过第一驱动机构带动第一转动杆4持续正反转动,从而带动
第一搅拌叶5能够持续稳定的搅拌第一水箱3内的冷凝水,能够有效的避免局部高温,保障第一水箱3内的冷凝水能够全面吸收热量,有效的提高了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的效率,然后第一水箱3内的冷凝水达到一定温度后,经过第一控水机构持续稳定的更换第一水箱3内的冷凝水,保障第一水箱3内冷凝水的动态平衡,从而保障能够持续稳定的吸收余热,有利于提高余热吸收效果,然后第一水箱3吸收热量后的烟气经过第二导气管8输送至第二水箱10内的第二散热管13中,同时经过第二驱动机构带动第二转动杆11正反转动,从而带动第二搅拌叶12能够持续稳定的搅拌第二水箱10内的冷凝水,避免局部水温过高的同时能够保障烟气余热全面彻底的吸收,然后第二水箱10内冷凝水到达适当温度后,经过第二控水机构持续稳定的更换冷凝水,经过二次回收利用,能够避免烟气余热回收不彻底,有效的提高了烟气余热回收效果,大大降低了资源的浪费,然后经过净化装置排出,保障排放质量,实用性更强。
26.具体的,第一控水机构包括第一进水管15和第一排水管16,第一进水管15固定连接在第一水箱3外表面的一侧,第一进水管15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电动阀17,第一排水管16固定连接在第一水箱3外表面的另一侧,第一排水管16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电动阀18。经过第一电动阀17能够及时调控第一进水管15的进水量,同时配合第二电动阀18调控第一排水管16的排水量,保障第一水箱3内的冷凝水能够稳定保持在适当的动态平衡状态,从而保障第一水箱3内冷凝水余热回收效果,有利于提高了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效率。
27.具体的,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水箱3外表面的第一支座19,第一支座19的内底壁设置有第一电机20,第一电机20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转动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经过第一电机20正反转带动第一转动杆4正反转,持续搅拌第一水箱3内的冷凝水,能够及时调控第一转动杆4转动的速度和频率,有效的避免局部高温,保障冷凝水能够快速全面的吸收热量,操控更加便捷。
28.具体的,第一散热管6的数量至少为两个,第一散热管6均匀设置在第一水箱3的内壁上,且第一散热管6与第一导气管7均为固定安装。经过至少两个第一散热管6能够保障第一水箱3内的冷凝水全面快速的吸收热量,有效的提高了烟气余热回收的效率。
29.具体的,第二控水机构包括第二进水管21和第二排水管22,第二进水管21固定连接在第二水箱10外表面的一侧,第二进水管21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三电动阀23,第二排水管22固定连接在第二水箱10外表面的另一侧,第二排水管22的外表面设置有第四电动阀24。经过第三电动阀23调控第二进水管21的进水量,同时配合第四电动阀24调控第二排水管22的排水量,保障第二水箱10内的冷凝水能够保持在动态平衡的状态,从而保障烟气余热经过第二水箱10能够全面彻底的回收利用,有效的降低了资源的浪费,有利于提高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效果。
30.具体的,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水箱10外表面的第二支座25,第二支座25的内底壁设置有第二电机26,第二电机26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二转动杆11固定连接。经过第二电机26正反转带动第二转动杆11正反转搅拌第二水箱10内的冷凝水,保障冷凝水能够全面吸收热量,同时操控使用更加方便,为工作人员的使用提供便利。
31.具体的,净化装置包括除尘器27,除尘器27固定安装在放置架9的上表面,除尘器27输入端与第三导气管14相连接。烟气余热回收利用后,经过第三导气管14进入除尘器27,然后经过除尘器27过滤后排出,能够有效的避免污染环境,保障排放质量。
32.具体的,底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8,支撑腿2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基座29。经过支撑腿28能够稳定支撑装置,同时经过基座29能够保障支撑腿28支撑的稳定性,安装使用更加方便。
33.需要说明的是,
34.文中所述第一电动阀17、第二电动阀18、第一电机20、第三电动阀23、第四电动阀24、第二电机26和除尘器27设备的机械结构和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所以其详细的机械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本文中不再叙述。
35.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3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8.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