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一种中心火盖及灶具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9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中心火盖及灶具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灶具燃烧器。


背景技术:

2.目前现有技术,一种灶具燃烧器,包括炉头、分流座、点火针、感应针、中心火盖和外环火盖,中心火盖具有下开口、中心燃烧孔和下接口,分流座包括中心火盖座、中心进气管、外环进气腔、径向燃气通道、外环燃气槽和轴向二次气通道,点火针和感应针与中心火盖配合。存在问题是:部件多,结构复杂,成本高;点火针和感应针离中心燃烧孔较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心火盖,它具有点火针点火准确、快捷,感应可靠的特点。
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中心火盖,包括圆锥台形部、设在圆锥台形部上的中心燃烧孔、圆筒形部和设在下端的外接口,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点火引火装置和感应火装置,
5.点火引火装置和感应火装置设在所述圆筒形部和外接口连接处的周向部上且与外接口连通;或点火引火装置和感应火装置设在所述圆筒形部上且与圆筒形部连通。
6.所述的一种中心火盖,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点火引火装置包括点火引火座和设在点火引火座上的二个点火燃烧孔,点火燃烧孔与所述外接口连通;
7.所述感应火装置包括感应火座和设在感应火座上的二个感应火燃烧孔,感应火燃烧孔与所述外接口连通。
8.所述的一种中心火盖,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点火引火座上设有上下贯通的点火引火槽、点火引火槽与所述外接口连通,所述点火引火孔位于点火引火槽的两侧;
9.所述感应火座上设有上下贯通的感应火槽、感应火槽与所述外接口连通,所述感应火燃烧孔位于感应火槽的两侧。
10.所述的一种中心火盖,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稳焰槽,稳焰槽设在圆锥台形部和圆筒形部相邻的部位。
11.一种灶具燃烧器,包括分流座、如上所述的中心火盖和外环火盖,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分流座包括座体部、设在座体部上端的沉孔、设在中心的下筒形外环进气腔、外环接口、与下筒形外环进气腔相通的上开口径向燃气槽、设在上开口径向燃气槽径向外侧端的连接柱座和下轴向圆弧形二次空气通道,
12.所述外环火盖包括中心火盖座、与中心火盖座连通的中心进气接口、上筒形外环进气腔、下开口外环燃烧腔、将上筒形外环进气腔和下开口外环燃烧腔连通的下开口径向燃气槽、设在下开口外环燃烧腔外环壁板下端的外接口、上轴向圆弧形二次空气通道和设在下开口外环燃烧腔内的固定柱座,固定柱座与下开口径向燃气槽相对,
13.外环火盖插入分流座的沉孔内扣合,沉孔的壁板上端支撑外接口处的外环燃烧腔
的外环壁下端,下开口外环燃烧腔的内环壁板的下端与沉孔的底板贴合,上筒形外环进气腔和下筒形外环进气腔对接构成外环进气腔,下开口径向燃气槽和上开口径向燃气槽扣合构成径向燃气通道,上轴向圆弧形二次空气通道和下轴向圆弧形二次空气通道构成轴向二次气空气通道,螺丝穿过连接柱座与固定柱座螺合。
14.所述的一种灶具燃烧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分流座包括座体部上设有径向二次空气通道与下轴向圆弧二次空气通道连通。
15.所述的一种灶具燃烧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中心火盖座上设有点火引火座定位槽和感应火座定位槽,
16.所述点火引火装置和感应火装置分别与点火引火座定位槽和感应火座定位槽嵌合定位。
17.所述的一种灶具燃烧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下开口径向燃气槽的径向外侧端设有与所述下开口外环燃烧腔连通的扩散腔。
18.本实用新型中心火盖,点火引火装置和感应火装置离点火针和感应针近,点火准确、快捷,感应针感应准确可靠;一种灶具燃烧器,它具有制造、装配方便,成本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20.图2是图1的a—a视图。
21.图3是图2的b—b视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心火盖的立体剖视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之一。
24.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之二。
25.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之一。
26.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之二。
27.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28.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29.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之一。
30.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32.实施例1
33.如图2、图3所示,一种中心火盖1,包括圆锥台形部11、设在圆锥台形部上的中心燃烧孔12、圆筒形部13和设在下端的外接口14,还包括点火引火装置15和感应火装置16,
34.点火引火装置15和感应火装置16设在所述圆筒形部和外接口连接处的周向部上且与外接口14连通;
35.或点火引火装置15和感应火装置16设在所述圆筒形部13上且与圆筒形部13连通。
36.如图4所示,所述点火引火装置15包括点火引火座151和设在点火引火座上的二个点火燃烧孔152,点火燃烧孔152与所述外接口14连通;
37.所述感应火装置16包括感应火座161和设在感应火座上的二个感应火燃烧孔162,感应火燃烧孔162与所述外接口14连通;
38.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点火引火座151上设有上下贯通的点火引火槽 153、点火引火槽153与所述外接口14连通,所述点火引火孔152位于点火引火槽153的两侧;
39.所述感应火座161上设有上下贯通的感应火槽163、感应火槽163与所述外接口14连通,所述感应火燃烧孔162位于感应火槽163的两侧。
40.还包括稳焰槽17,稳焰槽17设在圆锥台形部11和圆筒形部13相邻的部位。
41.实施例2
42.如图1、图2所示,一种灶具燃烧器,包括分流座2、如上所述的中心火盖1和外环火盖3,
43.所述分流座2包括座体部21、设在座体部上端的沉孔、设在中心的下筒形外环进气腔22、外环接口23、与下筒形外环进气腔22相通的上开口径向燃气槽24、设在上开口径向燃气槽径向外侧端的连接柱座25和下轴向圆弧形二次空气通道26,
44.所述外环火盖3包括中心火盖座31、与中心火盖座连通的中心进气接口32、上筒形外环进气腔33、下开口外环燃烧腔34、将上筒形外环进气腔和下开口外环燃烧腔连通的下开口径向燃气槽35、设在下开口外环燃烧腔外环壁板下端的外接口36、上轴向圆弧形二次空气通道37和设在下开口外环燃烧腔内的固定柱座38,固定柱座38与下开口径向燃气槽35相对,
45.外环火盖3插入分流座2的沉孔内扣合,沉孔的壁板上端支撑外接口 36处的外环燃烧腔34的外环壁下端,下开口外环燃烧腔34的内环壁板的下端与沉孔的底板贴合,上筒形外环进气腔33和下筒形外环进气腔22对接构成外环进气腔,下开口径向燃气槽35和上开口径向燃气槽24扣合构成径向燃气通道,上轴向圆弧形二次空气通道37和下轴向圆弧形二次空气通道26构成轴向二次气空气通道,螺丝穿过连接柱座25与固定柱座38螺合。
4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流座2包括座体部21上设有径向二次空气通道27与下轴向圆弧二次空气通道26连通。
47.所述中心火盖座31上设有点火引火座定位槽311和感应火座定位槽312,
48.所述点火引火装置15的点火引火座151与点火引火座定位槽311嵌合,感应火装置16的感应火座161与感应火座定位槽312嵌合定位。
4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如图9、图10、图11、图12所示,所述下开口径向燃气槽35的径向外侧端设有与所述下开口外环燃烧腔34连通的扩散腔351。
50.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与炉头配合,炉头如中国专利201821529513.1,实用新型:一种双环火槽式燃烧器,第【0024】-【0025】段中所述的炉头 1。其中,中心出气管12与本实用新型中心进气接口32;环形接口16与外环接口23连接。
51.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