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船舶设备 专利正文
一种救援救生艇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救援救生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救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救援救生艇。


背景技术:

2.救生艇是指发生船只失事或者洪涝灾害时,救护乘员用的专用救生小艇,一般利用划桨、船帆、动力机等推进。由于救生艇自身功能的特殊性,一般情况下,当需要使用救生艇时,说明已经发生了危机人身安全的事故,救生艇可以说是水上抢险救援的最后一道防线。
3.现有的救生艇,尤其是充气式救生艇,自身重量轻,抗风浪能力差,安全性低;船身较小,救援能力有限;此外,充气式救生艇一般采用船外机作为动力,由于救生艇工作环境恶劣,需要经常保养甚至更换船外机,保养过程中需要将救生艇吊离水面,要使用船只或者码头的起重机械,过程繁琐,工时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救援救生艇,旨在解决现有救生艇安全性低、救援能力差,以及养护困难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救援救生艇,包括艇体以及两个摇臂气囊;其中,艇体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漂浮气囊和两个分别连接在多个漂浮气囊两端的缓冲气囊组;两个摇臂气囊分别对应设于两个缓冲气囊组上;摇臂气囊的一端与缓冲气囊组转动连接,另一端可沿转动轴摆动;其中,摇臂气囊具有摆动至艇体上方的扶正状态、摆动至艇体一侧的漂浮状态,还具有摆动至艇体下方的支撑状态;在扶正状态时,两个摇臂气囊与艇体形成三角形结构。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缓冲气囊组包括两个沿摇臂气囊的转动轴向间隔设置的缓冲气囊,摇臂气囊转动连接在两个缓冲气囊之间。
7.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缓冲气囊的内侧面均设有定位盘,定位盘上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定位槽;摇臂气囊的转动端的两侧分别设有转动盘,转动盘上设有多个定位块,定位块插入定位槽内。
8.在一些实施例中,摇臂气囊的转动端设有伸缩气囊,伸缩气囊与摇臂气囊不连通;两个转动盘分别设置在伸缩气囊的两个端面上。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摇臂气囊顶端设有横梁气囊,横梁气囊与缓冲气囊组平行设置;在漂浮状态及支撑状态时,横梁气囊用于为摇臂气囊提供浮力。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横梁气囊的两端、缓冲气囊组的两端分别突出于漂浮气囊。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横梁气囊上设有至少一个固定扣环,在扶正状态时,固定扣环用于固定两个摇臂气囊。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摇臂气囊的外周固定连接有扇形的加固气囊,加固气囊与缓冲气囊组的外周抵接,用于防止摇臂气囊左右摆动。
13.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固气囊的端面和缓冲气囊组外周分别对应设有固定扣环,固定扣环用于将加固气囊与缓冲气囊组固定连接。
14.本技术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艇体通过漂浮气囊漂浮于水面,利用缓冲气囊组抵御风浪的冲击,艇体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摇臂气囊,当风浪较大时,使两个摇臂气囊处于扶正状态,救援救生艇可自动扶正,安全性高;当需要救援人数较多时,使两个摇臂气囊处于漂浮状态,增加救援救生艇的装载面积,救援能力强;当救援救生艇需要养护时,使两个摇臂气囊处于支撑状态,摇臂气囊将艇体撑离水面,维修人员可对艇体进行修补,对船外机进行维修或更换,此过程无需使用大型起吊设备将救援救生艇吊起,方便日常保养。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救援救生艇的结构示意图一(图中摇臂气囊为扶正状态);
16.图2为图1中a圆的放大示意图;
17.图3为图1中b圆的放大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救援救生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艇体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摇臂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救援救生艇的结构示意图二(图中摇臂气囊为漂浮状态);
22.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救援救生艇的结构示意图三(图中摇臂气囊为支撑状态);
23.附图标记说明:
24.1、艇体;11、漂浮气囊;12、缓冲气囊;120、缓冲气囊组;2、摇臂气囊; 21、伸缩气囊;22、横梁气囊;3、转动盘;31、定位块;4、定位盘;41、定位槽;5、加固气囊;6、固定扣环;7、充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6.请一并参阅图1、图5、图7及图8,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救援救生艇进行说明。所述救援救生艇,包括艇体1以及两个摇臂气囊2;其中,艇体1 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漂浮气囊11和两个分别连接在多个漂浮气囊11两端的缓冲气囊组120;两个摇臂气囊2分别对应设于两个缓冲气囊组120上;摇臂气囊2的一端与缓冲气囊组120转动连接,另一端可沿转动轴摆动;其中,摇臂气囊2具有摆动至艇体1上方的扶正状态、摆动至艇体1一侧的漂浮状态,还具有摆动至艇体1下方的支撑状态;在扶正状态时,两个摇臂气囊2与艇体1 形成三角形结构。
27.如图5所示,艇体1包括多个相互连接但不相互连通的漂浮气囊11,并且每个漂浮气囊11具有可单独充气的充气口7,相比整个艇体1只设置一个充气口7,可以避免其中一个
气囊损坏,导致整个救援救生艇漏气失去浮力的状况,安全性大大提高。漂浮气囊11为整个救援救生艇提供浮力,救援人员通过座椅及安全带(图中未标出)固定在漂浮气囊11上。艇体1的两侧各设有一个缓冲气囊组120,缓冲气囊组120用于抵御救援救生艇遇到礁石或者靠岸时受到的冲击力,保障漂浮气囊11以及救援人员的安全。每个缓冲气囊组120上各转动连接一个摇臂气囊2,摇臂气囊2能够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自由切换状态。
28.具体地,当风浪较大时,如图1所示,摇臂气囊2切换为扶正状态,此时两个摇臂气囊2与艇体1形成三角型结构,救援救生艇稳固性提高;由于救援人员固定于漂浮气囊11上,所以救援救生艇的整体重心偏下,不易发生侧翻;即使发生侧翻,摇臂气囊2接触水面,波浪也会对摇臂气囊2产生一个向上的冲击力,使救援救生艇可以自动扶正。
29.当水面较为平静但是救援人数较多时,如图7所示,摇臂气囊2切换为漂浮状态,此时,两个摇臂气囊2漂浮于水面,为艇体1提供额外的浮力,必要时,摇臂气囊2也可承载救援人员。此状态下,救援救生艇的浮力和装载能力都得到提高,大大增强了救援能力。
30.当救援救生艇需要维修养护时,如图8所示,摇臂气囊2切换为支撑状态,由于此状态下艇体1不需要承载救援人员,艇体1重量较轻,此时,两个摇臂气囊2为救援救生艇提供浮力,不需要吊装机械,即可将艇体1撑离水面,维修人员可在岸边或者栈桥上对救援救生艇进行修补或者更换船外机等操作,方便日常保养。
31.本实施例提供的救援救生艇,与现有技术相比,艇体1通过漂浮气囊11 漂浮于水面,缓冲气囊组120为艇体1抵御救援过程中受到的冲击,艇体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摇臂气囊2,当风浪较大时,使两个摇臂气囊2处于扶正状态,救援救生艇可自动扶正,安全性高;当需要救援人数较多时,使两个摇臂气囊2处于漂浮状态,增加救援救生艇的装载面积,救援能力强;当救援救生艇需要养护时,使两个摇臂气囊2处于支撑状态,摇臂气囊2将艇体1撑离水面,维修人员可对艇体1进行修补,对船外机进行维修或更换,此过程无需使用大型起吊设备将救援救生艇吊起,方便日常保养。
3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4及图5所示,每个缓冲气囊组120包括两个沿摇臂气囊2的转动轴向间隔设置的缓冲气囊12,摇臂气囊2转动连接在两个缓冲气囊12之间。每个缓冲气囊组120间隔设置两个缓冲气囊12,并且每个缓冲气囊12设置单独的充气口7,可以降低因为单个缓冲气囊12漏气导致救援救生艇整体失去缓冲能力的风险,提高救援救生艇的安全性;并且,利用两个缓冲气囊12对摇臂气囊2形成夹持作用,可以加固救援救生艇的整体结构,使救援救生艇可以抵抗更大的风浪。
33.具体地,如图5所示,每个缓冲气囊12的内侧面均设有定位盘4,定位盘 4上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定位槽41;如图6所示,摇臂气囊2的转动端的两侧分别设有转动盘3,转动盘3上设有多个定位块31,定位块31插入定位槽41 内。
34.定位盘4与定位块31主要对摇臂气囊2起到定位作用,使摇臂气囊2与缓冲气囊12以及艇体1之间形成稳固的连接关系。定位块31至少设置一个(本实施例定位块31设置为两个),并且当定位块31数量为一时,定块与定位槽 41之间应采取防滑或者其他辅助固定措施(例如使用键槽固定);定位盘4根据摇臂气囊2的具体转动角度,设置多个定位槽41,使摇臂气囊2在不同的旋转角度下都可以得到良好的固定效果。
35.具体地,如图6所示,摇臂气囊2的转动端设有伸缩气囊21,伸缩气囊21 与摇臂气囊2不连通;两个转动盘3分别设置在伸缩气囊21的两个端面上。
36.伸缩气囊21设有独立的充气口7,使得伸缩气囊21充放气不影响摇臂气囊2的充气状态;当需要安装摇臂气囊2时,先使伸缩气囊21处于未充气状态,然后将伸缩气囊21放入两个缓冲气囊12的间隔中,再对伸缩气囊21进行充气,此时伸缩气囊21开始膨胀,伸缩气囊21两端面的转动盘3与缓冲气囊12内侧端面的固定盘抵接,同时转动盘3上的定位块31插入定位盘4中的定位槽41 中,防止伸缩气囊21充气后,摇臂气囊2发生转动;需要拆卸或者调整摇臂气囊2的转动角度时,只需打开伸缩气囊21的充气口7,使伸缩气囊21缩小,定位块31与定位槽41分离,即可对摇臂气囊2进行调整。
3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6至图8所示,摇臂气囊2顶端设有横梁气囊22,横梁气囊22与缓冲气囊组120平行设置;在漂浮状态及支撑状态时,横梁气囊22用于为摇臂气囊2提供浮力。
38.在漂浮状态和支撑状态时,摇臂气囊2与横梁气囊22均与水面发生接触,将横梁气囊22与缓冲气囊组120平行设置,可以使横梁气囊22提供垂直于艇体1且竖直向上的浮力。在漂浮状态下,横梁气囊22可以帮助平衡艇体1两侧的浮力,使救援救生艇不易发生侧翻,还可以承载部分救援人员,提高救援能力;在支撑状态下,将艇体1撑离水面所需的浮力大部分由横梁气囊22提供,横梁气囊22提供垂直于艇体1且竖直向上的浮力,可以稳定救援救生艇的姿态,避免发生侧翻,便于工作人员对救援救生艇进行日常养护。
39.具体地,如图4所示,横梁气囊22的两端、缓冲气囊组120的两端分别突出于漂浮气囊11。在扶正状态下,救援救生艇大多面对的是水流湍急的状况,发生侧翻的概率增加,在发生侧翻后,突出的横梁气囊22更容易受到来自波浪向上的冲击力,从而使救援救生艇更容易自动扶正;在漂浮状态和支撑状态下,突出的横梁气囊22可以帮助平衡救援救生艇两侧的浮力,使救援救生艇的姿态更加稳固。在扶正状态和漂浮状态下,救援救生艇需要的浮力主要有漂浮气囊 11提供,缓冲气囊组120的两端突出漂浮气囊11,可以在救援救生艇受到冲击时,使缓冲气囊组120吸收掉冲击力,保护漂浮气囊11的以及其上的救援人员的安全,避免发生漂浮气囊11受到损伤或漏气的情况,提高救援救生艇的安全性。
4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3所示,横梁气囊22上设有至少一个固定扣环6,在扶正状态时,固定扣环6用于固定两个摇臂气囊2。波浪较大时,摇臂气囊2采取扶正状态,使救援救生艇可以自动扶正;在两个横梁气囊22上设置固定扣环6可以有效地将摇臂气囊2固定,两个摇臂气囊2和艇体1形成稳固的三角型结构,使救援救生艇可以抵抗更强的风浪冲击,增强救援救生艇整体的稳定性,提高救援人员的安全性。两个固定扣环6之间可通过救援救生艇自带的绳索等进行固定。
4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6至图8所示,摇臂气囊2的外周固定连接有扇形的加固气囊5,加固气囊5与缓冲气囊组120的外周抵接,用于防止摇臂气囊2左右摆动。摇臂气囊2与艇体1之间为可拆卸结构,设置扇形的加固气囊5可以与缓冲气囊组120外壁形成良好的支撑效果,有效抑制摇臂气囊 2的摆动,使摇臂气囊2与艇体1之间的结构更加稳固,增强救援救生艇整体的安全性;需要注意的是,加固气囊5设有独立的充气口7,使得即使摇臂气囊2其他部位漏气,加固气囊5依然可以提供支撑作用。
4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加固气囊5的端面和缓冲气囊组120 外周分别对应设有固定扣环6,固定扣环6用于将加固气囊5与缓冲气囊组120 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扣环6之间通过穿入绳索等方式进行固定,在加固气囊5 以及缓冲气囊组120外壁设置固定扣
环6可以使加固气囊5和缓冲气囊组120 之间形成稳固的连接关系,进而使摇臂气囊2和艇体1之间形成稳固的连接关系,使摇臂气囊2在不同的状态下都可以稳定的发挥作用,提高救援救生艇的安全性。
4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