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钴胶料轮胎用钢帘线。
背景技术:2.轮胎是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通常安装在金属轮辋上,能支承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轮胎常在复杂和苛刻的条件下使用,它在行驶时承受着各种变形、负荷、力以及高低温作用,因此必须具有较高的承载性能、牵引性能、缓冲性能。同时,还要求具备高耐磨性和耐屈挠性,以及低的滚动阻力与生热性。
3.现有的钢帘线轮胎在进行使用时,外形保持性能差,并且在对钢帘线轮胎进行渗胶时,渗胶能力差,同时现有的轮胎抗冲击性能差、疲劳性能差,轮胎整体使用年限短,加大后期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钴胶料轮胎用钢帘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钢帘线轮胎在进行使用时,外形保持性能差,并且在对钢帘线轮胎进行渗胶时,渗胶能力差,同时现有的轮胎抗冲击性能差、疲劳性能差,轮胎整体使用年限短,加大后期维修成本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钴胶料轮胎用钢帘线,包括内芯线组件和胶料轮胎内层本体,
6.所述内芯线组件位于中芯线组件之间,且中芯线组件位于外包钢丝层组件之间,同时外包钢丝层组件与中芯线组件之间设置有中心支撑钢丝;
7.所述胶料轮胎内层本体上侧固定有第一钢帘层,且第一钢帘层上侧固定有第二钢帘层,同时第二钢帘层上侧固定有第一缓冲层,所述第一缓冲层上侧固定有第二缓冲层,同时第二缓冲层上侧固定有胶料轮胎胶本体。
8.优选的,所述内芯线组件包括芯线内层中心股、芯线中层中心股和芯线外层中心股,所述芯线内层中心股位于芯线中层中心股之间,且芯线中层中心股位于芯线外层中心股之间。
9.优选的,所述芯线中层中心股设置有六个,且六个芯线中层中心股对称设置。
10.优选的,所述芯线外层中心股设置有十二个,且十二个芯线外层中心股直径相同。
11.优选的,所述中芯线组件包括中芯内层中心股、中芯中层中心股和中芯外层中心股,所述中芯内层中心股位于中芯中层中心股之间,且中芯中层中心股位于中芯外层中心股之间。
12.优选的,所述中芯内层中心股直径大于中芯中层中心股的直径,且中芯中层中心股的直径小于中芯外层中心股的直径。
13.优选的,所述外包钢丝层组件包括第一外包钢丝股、第二外包钢丝股和第三外包
钢丝股,所述第一外包钢丝股、第二外包钢丝股和第三外包钢丝股之间直径相同,且第一外包钢丝股、第二外包钢丝股和第三外包钢丝股之间呈“s”捻。
14.优选的,所述外包钢丝层组件的数量为30个,且30个外包钢丝层组件等距离分布在中芯外层中心股四周。
15.优选的,所述第一钢帘层和第二钢帘层结构相同。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无钴胶料轮胎用钢帘线,
17.(1)本实用新型可在汽车行驶时,很好的保持轮胎外形,可在钢帘线轮胎进行渗胶时,改善渗胶性能,同时提高轮胎抗冲击性、疲劳性、延长钢帘线轮胎使用年限,内芯线组件、中芯线组件、中心支撑钢丝和外包钢丝层组件的设置可增加钢帘线轮胎的刚度,避免轮胎在高速行驶时,出现变形,影响使用年限;
18.(2)本实用新型内芯线组件、中芯线组件、中心支撑钢丝和外包钢丝层组件之间缝隙增大,便于后期进行更好的渗胶,提高轮胎的抗腐蚀、抗疲劳、抗冲击性能、以及粘合保持力,提高了轮胎的使用寿命;
19.(3)本实用新型在中心支撑钢丝和外包钢丝层组件的设置可对内芯线组件和中芯线组件进行保护,可在钢帘线因长期高负荷作业而发生磨损时,可以有效防止钢帘线发生松散,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0.(4)本实用新型第一钢帘层和第二钢帘层设置有两组,两组第一钢帘层和第二钢帘层的设置有可对轮胎更好的起到保护作用,同样延迟轮胎的使用寿命,增加实用性。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包钢丝层组件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芯线组件和中芯线组件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芯线组件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钢帘层在胶料轮胎内层本体上分布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胶料轮胎胶本体在第二缓冲层上分布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内芯线组件,101、芯线内层中心股,102、芯线中层中心股,103、芯线外层中心股,2、中芯线组件,201、中芯内层中心股,202、中芯中层中心股,203、中芯外层中心股,3、中心支撑钢丝,4、外包钢丝层组件,401、第一外包钢丝股,402、第二外包钢丝股,403、第三外包钢丝股,5、胶料轮胎内层本体,6、第一钢帘层,7、第二钢帘层,8、第一缓冲层,9、第二缓冲层,10、胶料轮胎胶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无钴胶料轮胎用钢帘线,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内芯线组件1位于中芯线组件2之间,且中芯线组件2位于外包钢丝层组件
4之间,同时外包钢丝层组件4与中芯线组件2之间设置有中心支撑钢丝3,内芯线组件1包括芯线内层中心股101、芯线中层中心股102和芯线外层中心股103,芯线内层中心股101位于芯线中层中心股102之间,且芯线中层中心股102位于芯线外层中心股103之间,芯线中层中心股102设置有六个,且六个芯线中层中心股102对称设置,芯线外层中心股103设置有十二个,且十二个芯线外层中心股103直径相同,中芯线组件2包括中芯内层中心股201、中芯中层中心股202和中芯外层中心股203,中芯内层中心股201位于中芯中层中心股202之间,且中芯中层中心股202位于中芯外层中心股203之间,中芯内层中心股201直径大于中芯中层中心股202的直径,且中芯中层中心股202的直径小于中芯外层中心股203的直径,芯线中层中心股102和芯线外层中心股103均为“s”捻,芯线中层中心股102设置有六个,芯线外层中心股103设置有十二个,内芯线组件1和中芯线组件2均采用1+6+12的结构,中芯线组件2设置有六个,六个中芯线组件2对称设置,这样该钢帘线具有较高的强度,且耐疲劳性能好,增强了带束层的抗冲击性能,内芯线组件1、中芯线组件2、中心支撑钢丝3和外包钢丝层组件4之间缝隙增大,在后期进行渗胶时,可更均匀的进行渗胶,确保渗胶质量,提高轮胎的抗腐蚀、抗疲劳、抗冲击性能、以及粘合保持力,延长了轮胎的使用寿命。
30.如图1、图2、图5和图6所示,胶料轮胎内层本体5上侧固定有第一钢帘层6,且第一钢帘层6上侧固定有第二钢帘层7,同时第二钢帘层7上侧固定有第一缓冲层8,外包钢丝层组件4包括第一外包钢丝股401、第二外包钢丝股402和第三外包钢丝股403,第一外包钢丝股401、第二外包钢丝股402和第三外包钢丝股403之间直径相同,且第一外包钢丝股401、第二外包钢丝股402和第三外包钢丝股403之间呈“s”捻,外包钢丝层组件4的数量为30个,且30个外包钢丝层组件4等距离分布在中芯外层中心股203四周,第一外包钢丝股401、第二外包钢丝股402和第三外包钢丝股403相互编捻,外包钢丝层组件4和中心支撑钢丝3对内芯线组件1和中芯线组件2进行保护,外包钢丝层组件4和中心支撑钢丝3还可提高整个钢帘线轮胎的稳定性,在钢帘线轮胎高强度使用时,可防止钢帘线轮胎出现变形,轮胎能够在较为潮湿的地面及不平整的路面行驶或者用于井下生产作业,增加实用性,在中心支撑钢丝3和外包钢丝层组件4出现损伤时,也不影响整个钢帘线轮胎进行正常使用,增加实用性,第一缓冲层8上侧固定有第二缓冲层9,同时第二缓冲层9上侧固定有胶料轮胎胶本体10,第一钢帘层6和第二钢帘层7结构相同,第一钢帘层6和第二钢帘层7均包括芯线组件1、中芯线组件2、中心支撑钢丝3和外包钢丝层组件4,两层第一钢帘层6和第二钢帘层7的设置可提高整个钢帘线轮胎的使用年限,降低后期维修成本,增加其实用性,第一缓冲层8和第二缓冲层9的设置可更好的起到缓冲作用,同样对钢帘线轮胎起到保护作用,延长其使用年限。
31.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无钴胶料轮胎用钢帘线时,在钢帘线轮胎使用时,胶料轮胎胶本体10受到外界压力,在第一缓冲层8和第二缓冲层9的辅助作用下起到缓冲作用,两层缓冲层的设置可更好的岁钢帘线轮胎进行保护,在第一钢帘层6和第二钢帘层7内第一外包钢丝股401、第二外包钢丝股402及第三外包钢丝股403的辅助作用下起到支撑作用,在中心支撑钢丝3的辅助作用下同样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在六组中芯内层中心股201、中芯中层中心股202和中芯外层中心股203及芯线内层中心股101、芯线中层中心股102和芯线外层中心股103编捻成型的钢帘线轮胎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在路面条件较差的路面行驶时,钢帘线轮胎出现变形,影响后期使用年限,钢帘线轮胎有抗腐蚀、抗疲劳、抗冲击性能、以及粘合保持力,提高了轮胎的使用寿命,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
知的现有技术。
32.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33.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