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纺织皮革 专利正文
一种润肤止痒式面料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润肤止痒式面料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性的床垫面料,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润肤止痒式面料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2.良好的睡眠是获取健康生活状态的前提与保证,而人们每天都至少有八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在床上渡过,因而,床垫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现有的床垫除了传统的弹簧、乳胶、棕丝之外,还出现了多种附加功能的新式床垫,如具有按摩功能、温度调节功能、磁疗功能的床垫。
3.授权公告号为cn209712289u,授权公告日为2019年12月3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磁穴疗法磁性健康床垫,其包括垫套和垫芯,所述垫套全立体包裹垫芯;所述垫芯包括垫芯本体,所述垫芯本体上设有多个按摩凸起球,多个所述按摩凸起球均匀分布在垫芯本体上,按摩凸起球内分别对应安装一颗磁灸石,在磁石分布上,结合人体穴位,将磁石的布置,能针对穴位进行有效按摩,并在人体的重要多个部位,在按摩凸起球的周围四角用相同安装方式安装四颗相邻为异极或同极的圆形磁石,形成立体磁场。虽然该设计通过在垫芯本体上增设磁石的方式提高对人体的保健效果,但其依然具有以下缺陷:首先,该设计中的磁石藏在按摩凸起球内,而按摩凸起球设置在垫芯本体上,在垫芯本体的上方依次设置有缓冲层、保护层、套层,这导致磁石与人体之间的间距较大,作用距离较长,降低附加功能性效果;其次,该设计不能对人体进行护理,如润肤止痒等,不仅会降低人体使用的舒适度,而且会弱化磁疗、按摩的效果。
4.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作用距离较长、附加功能较弱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作用距离较短、附加功能较强的润肤止痒式面料的制造方法。
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润肤止痒式面料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先准备类球体,该类球体包括上球体、上轴体、下筒体与下球体,所述下球体的顶面与下筒体的底端相连接,下筒体的顶端低于上球体的底面,上球体的底面与上轴体的顶端相连接,上轴体的底端与活塞的顶部相连接,上轴体的底端、活塞均位于下筒体的内部,活塞的侧围沿下筒体的内壁进行上下滑动,上轴体的外壁、下筒体的内壁之间夹成有环柱腔,活塞的底面与弹性体的顶部相连接;所述上球体、下球体的侧围都为球面,所述上球体的内部、侧围、底面上分别对应设置有上球腔、多个出液孔、上球口,且出液孔、上球口
都与上球腔相通;所述上轴体的内部设置有同轴的导液管,所述活塞的中部开设有活塞口,所述弹性体的内部开设有弹性腔,所述下球体的内部设置有下球腔,下球腔内设置有护理液,所述导液管的顶端穿经上球口后与上球腔相通,导液管的底端穿经活塞口后与下球腔相通,导液管的底端延伸至弹性腔内,弹性体的底部延伸至下球腔内;再在上轴体的侧围,以及上球体的外部上一同包裹水溶性膜,直至水溶性膜塞满环柱腔,以得到密封球;所述水溶性膜的制造材料为水溶性纤维;第二步:先准备一根管状织物,该管状织物由纱线纺织而成,相邻的纱线相互交接以构成线圈,管状织物的内部设置有管状空腔,再向管状空腔的内部塞入密封球以得到带球管,塞入之后,密封球与管状空腔之间为嵌入配合,且密封球的中轴线与管状织物的中轴线相互垂直;所述密封球的数量为多个,相邻的密封球相互分隔;第三步:先采用纬线、经线进行纺织以得初始织物,至少一根纬线为带球管,且带球管的数量至少为一根;再对初始织物进行水洗,直至水溶性膜被去除,密封球恢复为类球体,以得到洗后织物;第四步:先在洗后织物上找到类球体所在的部位,再将位于类球体顶部、底部的经线向外扒开以漏出管状织物,然后在管状织物的侧围上选定与类球体顶部、底部分别相临近的线圈,再通过外力将该线圈向外扒开以得到扩大圈,然后将位于上球体上方的扩大圈沿上球体的侧围下滑、将位于下球体下方的扩大圈沿下球体的侧围上滑,直至两种扩大圈都滑至下筒体的侧围上,再取消外力,此时,上球体、下球体分别暴露在洗后织物的上方、下方,从而获得所述的润肤止痒式面料。
7.所述水溶性纤维为海藻纤维、羧甲基纤维素纤维、聚乙烯醇纤维中的任意一种。
8.所述上球体的体积小于下球体,所述上球腔的容积小于下球腔。
9.所述管状织物上靠近类球体的部位所用的纱线为高弹纱线。
10.所述管状织物的侧围上与上球体的顶部、下球体的底部正对的部位分别设置有上开口圈、下开口圈,所述上开口圈、下开口圈属于管状织物的侧围的组成部分;所述在管状织物的侧围上选定与类球体顶部、底部分别相临近的线圈,再通过外力将该线圈向外扒开以得到扩大圈是指:先以上开口圈、下开口圈作为相临近的线圈,再通过外力将上开口圈、下开口圈向外扒开以得到扩大圈。
11.所述下筒体的内壁上近其顶端的部位设置有止回卡块,该止回卡块的数量为多个,止回卡块的内端与下筒体的内壁相连接,止回卡块的外端向靠近上轴体的方向延伸。
12.所述弹性体为弹簧,该弹簧的内部开设有弹性腔,该弹簧的侧围上设置有簧间隙,所述弹性腔的底部与下球腔直接相通,弹性腔的侧围经簧间隙与下球腔相通。
13.所述弹性体的侧围为密封结构,所述弹性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窄头端与宽头端,所述窄头端的顶端与活塞的底面相连接,窄头端的底端与宽头端的顶端连接,宽头端的底端向下延伸,且弹性体的宽度沿窄头端至宽头端的方向呈渐扩趋势。
14.所述弹性体的侧围上开设有多个贯穿的侧围通孔,所述侧围通孔的两端分别与下球腔、弹性腔相通。
15.所述窄头端的顶端与固定筒的底部平齐连接,固定筒的顶部与活塞的底面相连接,所述固定筒为圆柱体结构,固定筒的内部开设有同轴的固定腔,该固定腔的底部低于导液管的底端设置。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一种润肤止痒式面料的制造方法中,在最后制成的润肤止痒式面料中,上球体、下球体分别暴露在初始织物的上方、下方,应用时,一旦人体压在上球体上,上球体带动上轴体一同下行,上轴体带动活塞沿下筒体的内壁下行,以对下球腔的内部空间进行挤压,导致护理液被挤入导液管中,并流入上球腔中,最终从出液孔中流出,以对人体的皮肤进行护理,如润肤、止痒等,该种护理不仅自身具备较好的附加功能,而且能改善人体皮肤的状况,以更好的进行磁疗与按摩,从而在整体上提升附加功能。因此,本发明不仅作用距离较短、附加功能较强,而且附加功能相互协作,整体附加功能效果较好。
17.2、本发明一种润肤止痒式面料的制造方法中,先在类球体的外部包裹水溶性膜以得到密封球,再在管状织物中塞入密封球以得到带球管,然后将带球管作为纬线进行纺织以得到初级织物,再水洗以去除水溶性膜,从而得到洗后织物,然后将上球体、下球体扒出以得到最终产品,该设计的优点包括:首先,能制作出与人体直接接触,以缩短作用距离的织物;其次,单个类球体通过两个线圈被卡在洗后织物上,不仅具备较强的牢固性,不易在使用中脱落,避免损害织物,而且都卡套在下筒体的外壁上,不妨碍后续上轴体、下筒体的相对运动;再次,密封球在带球管中的状态为嵌入,位置相对固定,不会在后续的纺织过程中发生变化,同时,在获得洗后织物之后,外扒线圈以露出上球体、下球体也不会改变密封球的位置,因此,可通过带球管的制作、密封球与带球管之间相对位置的限定、带球管作为纬线的位置选择,提前预订密封球的位置,进而按设定好的上球体、下球体的外露位置进行制作,提升针对性,增强使用效果;最后,引入水溶性膜以确保类球体在塞入操作、纺织操作中的安全与稳定,不会损害类球体,并在后续水洗时易被去除,不妨碍最终使用时,上轴体、下筒体的相对运动,不妨碍护理液外流的正常发生。因此,本发明不仅能制作出作用距离较短的附加功能织物,而且能在生产中确保各部件的安全与协作,还易于操作,利于提升生产效率。
18.3、本发明一种润肤止痒式面料的制造方法中,活塞的底面与弹性体的顶部相连接,弹性体的底部延伸至下球腔内,弹性体的内部开设有与导液管相通的弹性腔,导液管的底端延伸至弹性腔内,应用时,当活塞下行时,下球腔内的护理液经弹性腔流入导液管内,以实现护理液的外流,同时,弹性体被压缩,随后,当人体脱离上球体时,弹性体反弹以实现上球体的复位,以待下一次使用。因此,本发明具备自动复位功能,能重复使用。
19.4、本发明一种润肤止痒式面料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弹性体的侧围为密封结构,所述弹性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窄头端与宽头端,其中,窄头端的顶端与活塞的底面相连接,窄头端的底端与宽头端的顶端连接,宽头端的底端向下延伸,弹性体的宽度沿窄头端至宽头端的方向呈渐扩趋势,应用时,当下行的活塞带动弹性体一并下行时,宽头端会与下球腔的腔壁相接触,并在接触后,随着活塞的进一步下行,宽头端会向四周扩展,以形成一个喇叭面,该种形态不仅利于将下球腔中的护理液尽可能的纳入弹性腔中,以确保护理液外流的实现,而且即使当活塞上行时,喇叭面在回复的过程中,对其四周的护理液会有一个收拢的操作,以将护理液尽可能的集中在宽头端的正下方,从而便于下一次的抽吸,提升护理效果。因此,本发明对护理液的抽吸效率较强,利于提升本发明的附加功能。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发明的操作流程图。
21.图2是本发明中类球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发明中密封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本发明中管状织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5是本发明中带球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6是图5水洗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26.图7是图6中管状织物被剖开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27.图8是本发明中设置有上开口圈、下开口圈的带球管的俯视图。
28.图9是本发明中类球体的剖视图。
29.图10是本发明中弹性体为弹簧时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1是本发明中弹性体包括窄头端与宽头端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2是本发明中线圈滑动至下筒体侧围上的操作示意图。
32.图13是本发明中洗后织物与类球体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33.图中:初始织物1、洗后织物11、管状织物2、纱线21、线圈22、管状空腔23、扩大圈24、上开口圈26、下开口圈27、类球体3、水溶性膜30、密封球301、上球体31、上球腔311、出液孔312、上球口313、下球体32、下球腔321、上轴体33、下筒体34、止回卡块341、活塞35、活塞口351、环柱腔36、导液管37、带球管4、纬线5、经线6、弹性体7、弹性腔71、簧间隙72、窄头端73、宽头端74、侧围通孔75、固定筒76、固定腔761、护理液8。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5.参见图1—图13,一种润肤止痒式面料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先准备类球体3,该类球体3包括上球体31、上轴体33、下筒体34与下球体32,所述下球体32的顶面与下筒体34的底端相连接,下筒体34的顶端低于上球体31的底面,上球体31的底面与上轴体33的顶端相连接,上轴体33的底端与活塞35的顶部相连接,上轴体33的底端、活塞35均位于下筒体34的内部,活塞35的侧围沿下筒体34的内壁进行上下滑动,上轴体33的外壁、下筒体34的内壁之间夹成有环柱腔36,活塞35的底面与弹性体7的顶部相连接;所述上球体31、下球体32的侧围都为球面,所述上球体31的内部、侧围、底面上分别对应设置有上球腔311、多个出液孔312、上球口313,且出液孔312、上球口313都与上球腔311相通;所述上轴体33的内部设置有同轴的导液管37,所述活塞35的中部开设有活塞口351,所述弹性体7的内部开设有弹性腔71,所述下球体32的内部设置有下球腔321,下球腔321内设置有护理液8,所述导液管37的顶端穿经上球口313后与上球腔311相通,导液管37的底端穿经活塞口351后与下球腔321相通,导液管37的底端延伸至弹性腔71内,弹性体7的底部延伸至下球腔321内;再在上轴体33的侧围,以及上球体31的外部上一同包裹水溶性膜30,直至水溶性膜30塞满环柱腔36,以得到密封球301;所述水溶性膜30的制造材料为水溶性纤维;第二步:先准备一根管状织物2,该管状织物2由纱线21纺织而成,相邻的纱线21相互交接以构成线圈22,管状织物2的内部设置有管状空腔23,再向管状空腔23的内部塞入密
封球301以得到带球管4,塞入之后,密封球301与管状空腔23之间为嵌入配合,且密封球301的中轴线与管状织物2的中轴线相互垂直;所述密封球301的数量为多个,相邻的密封球301相互分隔;第三步:先采用纬线5、经线6进行纺织以得初始织物1,至少一根纬线5为带球管4,且带球管4的数量至少为一根;再对初始织物1进行水洗,直至水溶性膜30被去除,密封球301恢复为类球体3,以得到洗后织物11;第四步:先在洗后织物11上找到类球体3所在的部位,再将位于类球体3顶部、底部的经线6向外扒开以漏出管状织物2,然后在管状织物2的侧围上选定与类球体3顶部、底部分别相临近的线圈22,再通过外力将该线圈22向外扒开以得到扩大圈24,然后将位于上球体31上方的扩大圈24沿上球体31的侧围下滑、将位于下球体32下方的扩大圈24沿下球体32的侧围上滑,直至两种扩大圈24都滑至下筒体34的侧围上,再取消外力,此时,上球体31、下球体32分别暴露在洗后织物11的上方、下方,从而获得所述的润肤止痒式面料。
36.所述水溶性纤维为海藻纤维、羧甲基纤维素纤维、聚乙烯醇纤维中的任意一种。
37.所述上球体31的体积小于下球体32,所述上球腔311的容积小于下球腔321。
38.所述管状织物2上靠近类球体3的部位所用的纱线21为高弹纱线。
39.所述管状织物2的侧围上与上球体31的顶部、下球体32的底部正对的部位分别设置有上开口圈26、下开口圈27,所述上开口圈26、下开口圈27属于管状织物2的侧围的组成部分;所述在管状织物2的侧围上选定与类球体3顶部、底部分别相临近的线圈22,再通过外力将该线圈22向外扒开以得到扩大圈24是指:先以上开口圈26、下开口圈27作为相临近的线圈22,再通过外力将上开口圈26、下开口圈27向外扒开以得到扩大圈24。
40.所述下筒体34的内壁上近其顶端的部位设置有止回卡块341,该止回卡块341的数量为多个,止回卡块341的内端与下筒体34的内壁相连接,止回卡块341的外端向靠近上轴体33的方向延伸。
41.所述弹性体7为弹簧,该弹簧的内部开设有弹性腔71,该弹簧的侧围上设置有簧间隙72,所述弹性腔71的底部与下球腔321直接相通,弹性腔71的侧围经簧间隙72与下球腔321相通。
42.所述弹性体7的侧围为密封结构,所述弹性体7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窄头端73与宽头端74,所述窄头端73的顶端与活塞35的底面相连接,窄头端73的底端与宽头端74的顶端连接,宽头端74的底端向下延伸,且弹性体7的宽度沿窄头端73至宽头端74的方向呈渐扩趋势。
43.所述弹性体7的侧围上开设有多个贯穿的侧围通孔75,所述侧围通孔75的两端分别与下球腔321、弹性腔71相通。
44.所述窄头端73的顶端与固定筒76的底部平齐连接,固定筒76的顶部与活塞35的底面相连接,所述固定筒76为圆柱体结构,固定筒76的内部开设有同轴的固定腔761,该固定腔761的底部低于导液管37的底端设置。
45.本发明的原理说明如下:本发明中的上球体31、下球体32的结构类似,其侧围,即上球体31的顶部、下球体32的底部都为球面,而与球面正对的上球体31的底部、下球体32的顶部则都为平面。
46.本发明中导液管37的底端穿经活塞口351后与下球腔321相通,导液管37的底端延伸至弹性腔71内,该设计使得导液管37相对于活塞口351向下延伸,不仅更利于接收护理液,而且能避免与活塞35相互干扰。
47.本发明中在上轴体33的侧围,以及上球体31的外部上一同包裹水溶性膜30,直至水溶性膜30塞满环柱腔36,以得到密封球301是指:将上球体31、上轴体33视之为一个整体,该整体的外部都包裹有水溶性膜30,其中,对于包裹在上轴体33侧围上的水溶性膜30而言,其需具备一定的包裹厚度,即塞满环柱腔36,此时,环柱腔36中的水溶性膜30呈现为向外胀扩的趋势,从而将上轴体33、下筒体34连接为一个整体。
48.实施例1:参见图1—图13,一种润肤止痒式面料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先准备类球体3,该类球体3包括上球体31、上轴体33、下筒体34与下球体32,所述下球体32的顶面与下筒体34的底端相连接,下筒体34的顶端低于上球体31的底面,上球体31的底面与上轴体33的顶端相连接,上轴体33的底端与活塞35的顶部相连接,上轴体33的底端、活塞35均位于下筒体34的内部,活塞35的侧围沿下筒体34的内壁进行上下滑动,上轴体33的外壁、下筒体34的内壁之间夹成有环柱腔36,活塞35的底面与弹性体7的顶部相连接;所述上球体31、下球体32的侧围都为球面,所述上球体31的内部、侧围、底面上分别对应设置有上球腔311、多个出液孔312、上球口313,且出液孔312、上球口313都与上球腔311相通;所述上轴体33的内部设置有同轴的导液管37,所述活塞35的中部开设有活塞口351,所述弹性体7的内部开设有弹性腔71,所述下球体32的内部设置有下球腔321,下球腔321内设置有护理液8,所述导液管37的顶端穿经上球口313后与上球腔311相通,导液管37的底端穿经活塞口351后与下球腔321相通,导液管37的底端延伸至弹性腔71内,弹性体7的底部延伸至下球腔321内;再在上轴体33的侧围,以及上球体31的外部上一同包裹水溶性膜30,直至水溶性膜30塞满环柱腔36,以得到密封球301;所述水溶性膜30的制造材料为水溶性纤维;第二步:先准备一根管状织物2,该管状织物2由纱线21纺织而成,相邻的纱线21相互交接以构成线圈22,管状织物2的内部设置有管状空腔23,再向管状空腔23的内部塞入密封球301以得到带球管4,塞入之后,密封球301与管状空腔23之间为嵌入配合,且密封球301的中轴线与管状织物2的中轴线相互垂直;所述密封球301的数量为多个,相邻的密封球301相互分隔;第三步:先采用纬线5、经线6进行纺织以得初始织物1,至少一根纬线5为带球管4,且带球管4的数量至少为一根;再对初始织物1进行水洗,直至水溶性膜30被去除,密封球301恢复为类球体3,以得到洗后织物11;第四步:先在洗后织物11上找到类球体3所在的部位,再将位于类球体3顶部、底部的经线6向外扒开以漏出管状织物2,然后在管状织物2的侧围上选定与类球体3顶部、底部分别相临近的线圈22,再通过外力将该线圈22向外扒开以得到扩大圈24,然后将位于上球体31上方的扩大圈24沿上球体31的侧围下滑、将位于下球体32下方的扩大圈24沿下球体32的侧围上滑,直至两种扩大圈24都滑至下筒体34的侧围上,再取消外力,此时,上球体31、下球体32分别暴露在洗后织物11的上方、下方,从而获得所述的润肤止痒式面料。
49.实施例2: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参见图8,在构造上:所述管状织物2的侧围上与上球体31的顶部、下球体32的底部正对的部位分别设置有上开口圈26、下开口圈27,所述上开口圈26、下开口圈27属于管状织物2的侧围的组成部分。
50.在方法上:所述在管状织物2的侧围上选定与类球体3顶部、底部分别相临近的线圈22,再通过外力将该线圈22向外扒开以得到扩大圈24是指:先以上开口圈26、下开口圈27作为相临近的线圈22,再通过外力将上开口圈26、下开口圈27向外扒开以得到扩大圈24。
51.实施例3: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下筒体34的内壁上近其顶端的部位设置有止回卡块341,该止回卡块341的数量为多个,止回卡块341的内端与下筒体34的内壁相连接,止回卡块341的外端向靠近上轴体33的方向延伸。
52.应用时,止回卡块341既能对活塞35的复位进行限制,避免上行过高,还能避免外来物质或外部结构,对活塞35的上行、下行造成干扰。
53.实施例4: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0所示,所述弹性体7为弹簧,该弹簧的内部开设有弹性腔71,该弹簧的侧围上设置有簧间隙72,所述弹性腔71的底部与下球腔321直接相通,弹性腔71的侧围经簧间隙72与下球腔321相通。
54.实施例5: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1所示,所述弹性体7的侧围为密封结构,所述弹性体7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窄头端73与宽头端74,所述窄头端73的顶端与活塞35的底面相连接,窄头端73的底端与宽头端74的顶端连接,宽头端74的底端向下延伸,且弹性体7的宽度沿窄头端73至宽头端74的方向呈渐扩趋势。
55.优选弹性体7的侧围上开设有多个贯穿的侧围通孔75,所述侧围通孔75的两端分别与下球腔321、弹性腔71相通。应用时,侧围通孔75能对弹性腔71内的压力进行调整,确保弹性体7压缩、回弹的顺利进行。
56.实施例6:基本内容同实施例5,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窄头端73的顶端与固定筒76的底部平齐连接,固定筒76的顶部与活塞35的底面相连接,所述固定筒76为圆柱体结构,固定筒76的内部开设有同轴的固定腔761,该固定腔761的底部低于导液管37的底端设置。应用时,固定筒76能确保活塞35、弹性体7之间连接的牢固度,避免弹性体7在压缩、回弹过程中发生脱落。
5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