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告设备 专利正文
一种印刷回料刀、印刷机与注浆印刷系统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1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印刷回料刀、印刷机与注浆印刷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电池印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印刷回料刀、印刷机与注浆印刷系统。


背景技术:

2.太阳能电池的生产过程中,常采用丝网印刷的方式来完成太阳能电池的电极成型。目前,太阳能硅片印刷机上的刮刀机构均为采用刮料刀配合回料刀的结构。印刷时,固定于印刷区域上方的注浆口会向印刷区域内喂料,刮刀机构中的回料刀缩回,刮料刀伸出并在丝网的一端上施加一定压力,同时朝丝网另一端移动,浆料在移动中被刮料刀从图形部分的网孔中挤压到基片上。
3.印刷过程中,刮刀机构始终与丝网印版和承印物呈线接触,接触线随刮料刀移动而移动,而丝网其它部分与承印物为脱离状态,保证了印刷尺寸精度和避免蹭脏承印物。印刷完后,此时刮刀机构刮过整个印刷区域后抬起,回料刀伸出且刮料刀缩回,同时丝网也脱离基片,此时回料刀将浆料轻刮回初始位置,刮刀机构则返回到上料位置,至此为完整的一个印刷过程。
4.然而,当自动注浆机的注浆口在同一位置处持续往网版内的固定区域喂送浆料时,容易导致该固定区域内的浆料聚集的较多较厚,在印刷时易因整体的印刷厚度不均匀而产生粗线等印刷不良现象,还容易因浆料聚集的较多较厚,而喷洒至回料刀等区域造成浆料浪费,增加电极的生产成本。并且,由于浆料自身具有流动性,在浆料聚集的过多较厚时,回料过程中多余的浆料会向回料刀两端溢出,导致浆料被风干,而又进一步地造成浆料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印刷回料刀,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因自动注浆机的注浆口在同一位置处持续往网版内的固定区域喂送浆料时,该固定区域内的浆料聚集的较多较厚,而导致在印刷过程中印刷不良、浆料浪费等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印刷回料刀,包括:
7.刀身;以及
8.开设于所述刀身的顶部的注浆口;
9.所述注浆口与自动注浆机的出料管连通,所述刀身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出料口,多个所述出料口均与所述注浆口连通。
10.更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出料口沿所述刀身的长度方向等距间隔设置。
11.更进一步地,所述刀身内开设有注浆管道,所述注浆口通过所述注浆管道与多个所述出料口连通。
12.更进一步地,所述注浆管道包括主管道和与所述主管道分别连通的多条支管道,所述主管道与所述注浆口连通,多条所述支管道分别与多个所述出料口对应连通。
13.更进一步地,每条所述支管道的管径相同。
14.更进一步地,所述刀身的两端分别向所述刀身的内侧弯曲延伸形成有回料部。
15.更进一步地,所述刀身的顶部还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与印刷机连接的连接部和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刀身的连接件。
16.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刀身的两端。
1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印刷机,包括:
18.印刷机本体;以及
19.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印刷回料刀,所述印刷回料刀通过所述固定支架固定于所述印刷机本体上。
2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印刷注浆系统,包括:
21.上述所述的印刷机;以及
22.自动注浆机,所述自动注浆机的出料管与所述印刷回料刀连通。
2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与自动注浆机连通的注浆口与印刷回料刀的刀身集成在一起,印刷回料刀运动的同时可以通过与注浆口连通的多个出料口进行喂料,多个出料口的喂料更为分散均匀,可避免现有技术中因自动注浆机的注浆口在同一位置处持续往网版内的固定区域喂送浆料,导致固定区域内的浆料过于集中、过多过厚而出现印刷不良现象的问题,同时可避免因浆料过于集中、过多过厚而导致浆料喷洒和溢出等问题导致的浆料浪费,保证了了电极的印刷效果,控制了电极印刷过程中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印刷回料刀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印刷回料刀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7.现有技术中,当自动注浆机的注浆口在同一位置处持续往网版内的固定区域喂送浆料时,容易导致该固定区域内的浆料聚集的较多较厚,在印刷时易因整体的印刷厚度不均匀而产生粗线等印刷不良现象,还容易因浆料聚集的较多较厚,而喷洒至回料刀等区域造成浆料浪费。并且,由于浆料自身具有流动性,在浆料聚集的过多较厚时,回料过程中多余的浆料会向回料刀两端溢出,导致浆料被风干,而又进一步地造成浆料浪费。
28.本技术方案中,印刷回料刀中集成了与自动注浆机连通的注浆口与用于喂料的多个出料口,通过注浆口的埋头设计和多个出料口的分散喂料的设计,减少现有技术中因浆料在固定位置出料而造成的不良风险,同时避免因浆料喷洒和溢出等问题导致的浆料浪费。
29.实施例一
30.请结合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的印刷回料刀10包括:
31.刀身11;以及
32.开设于刀身11的顶部的注浆口12;
33.注浆口12与自动注浆机的出料管连通,刀身11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出料口13,多个出料口13均与注浆口12连通。
3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印刷回料刀10中,通过将与自动注浆机连通的注浆口12与印刷回料刀10的刀身11集成在一起,印刷回料刀10运动的同时可以通过与注浆口12连通的多个出料口13进行喂料,多个出料口13的喂料更为分散均匀,可避免现有技术中因自动注浆机的注浆口12在同一位置处持续往网版内的固定区域喂送浆料,导致固定区域内的浆料过于集中、过多过厚而出现粗线等印刷不良现象的问题,同时可避免因浆料过于集中、过多过厚而导致浆料喷洒和溢出等问题导致的浆料浪费,保证了了电极的印刷效果,控制了电极印刷过程中的生产成本。
35.请进一步结合图1与图2,刀身11的顶部即为图示的印刷回料刀10的上侧,刀身11的底部即为图示的印刷回料刀10的下侧,通过位于刀身11顶部的注浆口12与位于刀身11底部的出料口13的配合,以实现通过印刷回料刀10进行喂料的目的,出料口13的数量根据需要将浆料均匀分散为多大的量来具体设置即可。
36.本实施例中,注浆口12部分突出于刀身11的顶部,便于与自动注浆机的出料管连通,提升两者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出料口13的出口与刀身11的底部齐平,以保证刀身11与丝网接触时的平整和移动时的平滑,保证印刷回料刀10的回料效果。在其他实施例中,注浆口12与出料口13相对刀身11的设置关系还可以为其他,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37.具体地,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印刷回料刀10应用于太阳能电极的丝网印刷过程中时,先将自动注浆机的出料管与印刷回料刀10的刀身11顶部的注浆口12连通,使得浆料可以通过注浆口12进入至刀身11中,同时,由于印刷回料刀10会随着刮料刀一同运动,因此浆料会随印刷回料刀10不断移动,并经由多个出料口13均匀分散注入至印刷区域内,便于刮料刀将分散的浆料均匀地印刷于承印物上,避免了浆料对着印刷区域内固定不动喂料,而可能在印刷区域内聚集的过多过厚引起的各种不良问题。
38.实施例二
39.更进一步地,请继续结合图1与图2,多个出料口13沿刀身11的长度方向等距间隔设置。
40.具体地,刀身11的长度方向即为图1与图2所示的印刷回料刀10的横向,多个出料口13沿刀身11的长度方向等距间隔分布,使得通过多个出料口13流出的浆料之间也等距间隔,可有效地将由注浆口12注入刀身11的一股浆料,通过多个等距间隔分布的出料口13分散为更为均匀的多股浆料,均匀分散的浆料可避免一整股浆料持续性聚集而导致过多过厚的问题,既有利于刮料刀的印刷,也便于印刷回料刀10的回刮,提升电极的印刷效率与效果。
41.实施例三
42.更进一步地,请继续结合图1与图2,刀身11内开设有注浆管道,注浆口12通过注浆管道与多个出料口13连通。
43.具体地,通过在刀身11内开设连通注浆口12和多个出料口13的注浆管道,既可简单有效地保证以刀身11作为分散浆料的传输结构,而且注浆口12与出料口13之间的浆料传输路径也最短,保证浆料的传输速率。
44.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若是存在应用需求,也可在刀身11之上设置用以传输浆料的管道,以扩大印刷回料刀10的适用范围。
45.实施例四
46.更进一步地,注浆管道包括主管道和与主管道分别连通的多条支管道,主管道与注浆口12连通,多条支管道分别与多个出料口13对应连通。
47.具体地,为保证注浆口12与每个出料口13的对应连通,并保证每个出料口13都能够分散、均匀地喂料,在本实施例中,注浆管道分为与注浆口12连通的主管道,以及一端均与主管道连通、另一端分别与每个出料口13对应连通的多条支管道。
48.如此,在印刷过程中需要喂料时,控制自动注浆机输出浆料,浆料通过出料管与注浆口12注入到主管道内,然后即可通过与主管道连通的多条支管道对应流动至多个出料口13喂料,浆料在刀身11内通过主管道与支管道的配合准确、有序地流动,简单有效地实现对浆料的均匀分散,提升喂料效果。
49.实施例五
50.更进一步地,每条支管道的管径相同。
51.可以理解,当自动注浆机通过注浆口12向主管道输入的浆料足够时,若是每条支管道的管径相同,则由主管道分散向每条支管道流动的浆料也一样多,通过与每条支管道连通的每个出料口13的喂料更为分散均匀,提升喂料的均匀性,可避免因每个出料口13流出的浆料粗细不一而可能导致的印刷不良现象。
52.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每条支管道的管径也可以不同,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具体实施即可。
53.实施例六
54.更进一步地,请结合图1与图2,刀身11的两端分别向刀身11的内侧弯曲延伸形成有回料部15。
55.具体地,由于本实施例的回料部15由刀身11的两端分别向刀身11的内侧弯曲延伸形成,上述内侧为印刷回料刀10在使用状态下时刀身11的内侧,当印刷回料刀10刮动浆料返回初始位置时,回料部15可限制浆料向刀身11两端的流动,以减少浆料从刀身11的两端溢出的可能性,进而减少浆料的浪费,提高了印刷回料刀10的回料功能,控制了太阳能电极的生产成本。
56.在一个实施例中,回料部15的末端呈尖锐状,该末端的延伸方向与印刷回料刀10的运动方向平行,回料部15的内侧具备一定的弧度,如此,可降低回料部15的末端在回料过程中对浆料的接触与推动,更好地限制浆料的流动并对浆料起到一定的聚集作用,以减少浆料往回料部15侧边溢出的可能性,进一步提升回料效果。
57.更多地,靠近刀身11两端的出料口13在刀身11上的位置与刀身11两端的回料部15间隔一定距离,如此,由靠近刀身11两端的出料口13流出的浆料仍处于刀身11的相对内侧,当操作印刷回料刀10对浆料回料时,更有利于刀身11两端的回料部15对浆料的聚合、回料,提升对浆料的回收效果。
58.实施例七
59.更进一步地,请继续结合图1与图2,刀身11的顶部还设置有固定支架16,固定支架16包括与印刷机连接的连接部161和连接连接部161与刀身11的连接件162。
60.具体地,固定支架16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刀身11的长度方向,即固定支架16垂直设置于刀身11上,保证印刷回料刀10与印刷机的相对垂直的位置关系,便于印刷机控制印刷回料刀10做线性运动。固定支架16上开设有固定槽163,固定槽163位于连接部161与连接件162之间,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固定槽163来将印刷回料刀10固定在刮料刀上,使得回料刀10可以随刮料刀的运动而运动,保障了回料刀10于刮料刀的同步性,且保障了回料刀10的稳定性,进一步保障了浆料在添加时的稳定性,减小了浆料浪费的可能。
61.实施例八
62.更进一步地,请继续结合图1与图2,连接件162为两个,两个连接件162分别设置于刀身11的两端。
63.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162为两个且两个连接件162分别设置于刀身11的两端,刀身11与连接件162之间的位置关系更为平衡,当印刷机通过连接件162带动刀身11时,刀身11受力更为均匀。两个连接件162在保证印刷回料刀10可稳固地设置于印刷机上的同时,未过多地增加连接件162的材料使用,以控制印刷回料刀10的成本。
64.值得说明的是,在保证印刷回料刀10可稳固地设置于印刷机的前提下,本实施例的连接件162至少为一个,具体地:当连接件162为一个时,在满足印刷回料刀10与印刷机最基本的连接条件的基础上,可减少连接件162的材料使用,控制印刷回料刀10的成本,也降低印刷回料刀10的结构复杂度,一个连接件162可以设置在刀身11相对中部的位置,以保证刀身11受力相对均匀;当连接件162为两个及以上时,可提升印刷回料刀10与印刷机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连接件162越多,印刷回料刀10与印刷机之间的连接越稳定,当然,印刷回料刀10的结构也越复杂。
65.实施例九
66.请继续结合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印刷机,包括:
67.印刷机本体;以及
68.上述任一项的印刷回料刀10,印刷回料刀10通过固定支架16固定于印刷机本体上。
6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印刷机中,通过将与自动注浆机连通的注浆口12与印刷回料刀10的刀身11集成在一起,印刷回料刀10运动的同时可以通过与注浆口12连通的多个出料口13进行喂料,多个出料口13的喂料更为分散均匀,可避免现有技术中因自动注浆机的注浆口12在同一位置处持续往网版内的固定区域喂送浆料,导致固定区域内的浆料过于集中、过多过厚而出现粗线等印刷不良现象的问题,同时可避免因浆料过于集中、过多过厚而导致浆料喷洒和溢出等问题导致的浆料浪费,保证了了电极的印刷效果,控制了电极印刷过程中的生产成本。
70.实施例十
71.请继续结合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印刷注浆系统,包括:
72.上述的印刷机;以及
73.自动注浆机,自动注浆机的出料管与印刷回料刀10连通。
7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印刷注浆系统包括印刷机与自动注浆机,通过将与自动注浆机连通的注浆口12与印刷机中的印刷回料刀10的刀身11集成在一起,印刷回料刀10运动的同时可以通过与注浆口12连通的多个出料口13进行喂料,多个出料口13的喂料更为分散均
匀,可避免现有技术中因自动注浆机的注浆口12在同一位置处持续往网版内的固定区域喂送浆料,导致固定区域内的浆料过于集中、过多过厚而出现粗线等印刷不良现象的问题,同时可避免因浆料过于集中、过多过厚而导致浆料喷洒和溢出等问题导致的浆料浪费,保证了了电极的印刷效果,控制了电极印刷过程中的生产成本。
7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