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航天航空 专利正文
一种发光保护罩结构及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发光保护罩结构及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光保护罩结构及无人机。


背景技术:

2.目前,多旋翼无人机通过高速转动的桨叶来获取上升动力,出于安全性的考虑,一般会在桨叶外侧设置保护罩,以对桨叶进行防护;而为了适应无人机夜间飞行时的照明或提示需求,一些无人机的保护罩上会额外搭载照明灯具;在现有技术中,照明灯具的设置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将照明灯具贴附于保护罩外侧壁面,以向地面提供醒目的灯光提示,但这种布置方式会导致发光区域较为集中的现象,并且照明灯具暴露在外容易导致照明灯具损毁;另一种则是将照明灯具设置于保护罩内侧,如此,虽能够提升对照明灯具的防护性能,但保护罩本身会对照明灯具出射的光线形成一定程度上的阻挡,导致局部区域出光集中的现象;综上所述,上述两种结构均会导致局部强光的现象,影响用户体验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出光均匀的发光保护罩结构及无人机。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发光保护罩结构,包括主体以及设于所述主体上的透光护栏,所述主体内设有发光件,所述发光件位于所述透光护栏的正下方,所述的发光件出射的光线经所述透光护栏向外发散。
5.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透光护栏的安装槽,所述发光件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6.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透光护栏通过所述连接件安装至所述安装槽内。
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锁销。
8.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内还设导光结构。
9.进一步的,所述导光结构包括设于透光护栏与所述发光件之间的环氧树脂。
10.进一步的,所述透光护栏上设有镂空驻光部。
11.进一步的,所述镂空驻光部为气泡或条纹。
12.进一步的,所述主体上还设有支撑杆。
1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无人机,包括相连的机身与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桨叶,还包括上述发光保护罩结构,所述发光保护罩结构设于所述机身或所述机架上,以对所述桨叶进行防护。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光保护罩结构及无人机具有出光均匀的特点,透光护栏既可以对无人机的桨叶进行防护,还可以将发光件出射的光线向外发散,确保光效的均匀性;发光件设置于主体内部,降低了发光件受损的风险,使得发光件出射的光线全部投射至透光护栏上并照亮透光护栏的整体轮廓,满足无人机夜间飞行的照明或提示需求。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发光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发光保护罩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发光保护罩的另一种结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
19.标号说明:
20.1、主体;11、安装槽;12、支撑杆;13、发光件;14、导光结构;15、连接件;2、透光护栏;21、镂空驻光部;3、机身;4、机架;5、桨叶。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22.请参照图1至图4,一种发光保护罩结构,包括主体1以及设于所述主体1上的透光护栏2,所述主体1内设有发光件13,所述发光件13位于所述透光护栏2的正下方,所述的发光件13出射的光线经所述透光护栏2向外发散。
23.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发光件13设置于主体1内部并经透光护栏2将发光件13出射的光向外发散,确保了出光的均匀性,发光件13设置于主体1内部,降低了发光件13受损的风险,使得发光件13出射的光线全部投射至透光护栏2上并照亮透光护栏2的整体轮廓,满足无人机夜间飞行的照明或提示需求。
24.进一步的,所述主体1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透光护栏2的安装槽11,所述发光件13设于所述安装槽11内。
25.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安装槽11便于安装所述透光护栏2,同时还能够对所述的发光件13进行收容,确保了所述发光件13出射的光线能够全部投射至所述透光护栏2上。
26.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件15,所述透光护栏2通过所述连接件15安装至所述安装槽11内。
27.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连接件15便于将所述透光护栏2安装至所述安装槽11内,确保了结构的稳定性。
2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15为锁销。
29.由上述描述可知,可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对所述连接件15进行选择。
30.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11内还设导光结构14。
31.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导光结构14便于将所述发光件13出射的光线引导至所述透光护栏2上,降低了光效的损耗。
32.进一步的,所述导光结构14包括设于透光护栏2与所述发光件13之间的环氧树脂。
33.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环氧树脂能够有效地对所述发光件13出射的光线进行传导,同时还能够对所述发光件13进行封装,确保所述发光件13工作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环氧树脂还能够将所述透光护栏2粘接固定于所述安装槽11内,提升了结构的稳定性。
34.进一步的,所述透光护栏2上设有镂空驻光部21。
35.由上述描述可知,当所述发光件13出射的光线传导至所述透光护栏2上的所述镂空驻光部21时,所述镂空驻光部21能够呈现出相应形状的光效,提升了本发光保护罩结构
的可观赏性。
36.进一步的,所述镂空驻光部21为气泡或条纹。
37.由上述描述可知,可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对所述镂空驻光部21进行设置。
38.进一步的,所述主体1上还设有支撑杆12。
39.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支撑杆12便于对主体1进行支撑,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4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无人机,包括相连的机身3与机架4,所述机架4上设有桨叶5,还包括上述发光保护罩结构,所述发光保护罩结构设于所述机身3或所述机架4上,以对所述桨叶5进行防护。
41.实施例一
42.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一种发光保护罩结构,用于对无人机的桨叶进行防护,同时为无人机的夜间飞行提供照明或灯光提示,具体包括主体1以及设于所述主体1上的透光护栏2,所述主体1内设有发光件13,所述发光件13位于所述透光护栏2的正下方,所述的发光件13出射的光线经所述透光护栏2向外发散;具体的,所述透光护栏2的材质为透光材料,如亚克力材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光护栏2呈弧形薄片状,所述透光护栏2的高度可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进行设置。
43.优选的,所述主体1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透光护栏2的安装槽11,所述发光件13设于所述安装槽11内;具体的,所述安装槽11设有开口,所述透光护栏2的底端卡持于所述开口处,所述发光件13安装于所述安装槽11底部并与所述透光护栏2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
44.可选的,所述发光件13可以是若干个安装于所述安装槽11内的灯珠,也可以是安装于所述安装槽11内的灯带,具体可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进行设置。
45.优选的,本发光保护罩结构还包括连接件15,所述透光护栏2通过所述连接件15安装至所述安装槽11内,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请结合图3,所述连接件15为锁销,所述锁销与所述安装槽11的开口处过盈配合,所述透光护栏2夹持于所述锁销上;所述锁销的截面呈u字型,为减低所述锁销对所述发光件出射的光线的阻挡,所述锁销的材质为透明硅胶材质。
46.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15还可以是螺钉或铆钉,具体可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对所述连接件15进行选择。
47.优选的,请结合图2,所述安装槽11内还设导光结构14,所述导光结构14用于将所述发光件13出射的光线引导至所述透光护栏2上,具体的,所述导光结构14包括设于透光护栏2与所述发光件13之间的环氧树脂,所述环氧树脂能够有效地对所述发光件13出射的光线进行传导,同时还能够对所述发光件13进行封装,确保所述发光件13工作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环氧树脂还能够将所述透光护栏2粘接固定于所述安装槽11内,提升了结构的稳定性。
48.优选的,请结合图1,所述透光护栏2上设有镂空驻光部21,可以理解的,当所述发光件13出射的光线传导至所述透光护栏2上的所述镂空驻光部21时,所述镂空驻光部21能够呈现出相应形状的光效,提升了本发光保护罩结构的可观赏性;可选的,所述镂空驻光部21可以是气泡或条纹,具体可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对所述镂空驻光部21的形状进行设置。
49.为方便所述发光保护罩结构整体的稳定性,所述主体1上还设有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远离所述主体1的一端连接与无人机连接。
5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体1呈小段圆弧状,所述无人机上的单个桨叶位于所述主体
1内侧;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1可以是完整的圆环状,所述无人机上的桨叶均位于所述主体1内侧。
51.实施例二
52.请参照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为:一种无人机,包括相连的机身3与机架4,所述机架4上设有桨叶5,还包括实施例一中所述的发光保护罩结构,所述发光保护罩结构设于所述机身3或所述机架4上,以对所述桨叶5进行防护。
5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光保护罩结构及无人机具有出光均匀的特点,透光护栏既可以对无人机的桨叶进行防护,还可以将发光件出射的光线向外发散,确保光效的均匀性;发光件设置于主体内部,使得发光件出射的光线全部投射至透光护栏上并照亮透光护栏的整体轮廓,满足无人机夜间飞行的照明或提示需求;透光护栏上镂空驻光部能够呈现出相应形状的光效,提升了可观赏性;通过环氧树脂对发光件进行封装的同时还可以对其出射的光线进行引导,另外还能够加强透光护栏连接的可靠性。
5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