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装置 专利正文
车辆横向辅助控制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时间:2022-02-1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车辆横向辅助控制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车辆主动安全领域,具体涉及车辆辅助控制领域。


背景技术:

2.司机的操作失误或车辆长途行驶过程中的司机驾驶疲劳,可能会导致司机对车与侧面环境的把控精度出现偏差,而稍有偏差,就有可能会造成侧面摩擦或侧面碰撞的事故,例如撞到道路护栏或者侧面车辆。因此需要一辅助控制方法避免上述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横向辅助控制方法,能够帮助驾驶员把控车与障碍物的横向距离,避免出现摩擦或碰撞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的车辆横向辅助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预设安全阈值和风险阈值,所述风险阈值大于所述安全阈值;开启探测组件,持续获取车身与障碍物的横向间距数据;将所述间距数据与所述安全阈值和所述风险阈值进行比较;当所述间距数据大于所述安全阈值且小于所述风险阈值时,向驾驶员发出提醒信号,车辆处于驾驶员接管状态;当所述间距数据小于所述安全阈值时,车辆开启自适应功能,控制部件操控车辆移动;当更新后的间距数据大于所述安全阈值时,停止自适应功能,车辆恢复驾驶员接管状态。
5.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自适应功能开启后,所述控制部件的信号指令优先于驾驶员操作指令。
6.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自适应功能开启后,所述控制部件的信号指令优先于驾驶员操作指令。
7.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发出第一信号后,车辆中控屏幕向驾驶员显示车身与所述横向障碍物的图像数据和文字信息。
8.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安全阈值和所述风险阈值由驾驶员预设,所述安全阈值不低于建议数值。
9.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自适应功能开启后,向驾驶员播报车辆接管信息。
10.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先将所述间距数据与所述安全阈值进行比较,当所述间距数据大于所述安全阈值后,再与所述风险阈值进行比较。
11.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横向辅助控制系统,包括探测组件、判断组件、控制组件和警示组件。
12.探测组件用于获得车身与障碍物的间距数据;判断组件用于接收所述间距数据,执行与安全阈值和风险阈值的判断程序,当所述间距数据大于所述安全阈值且小于所述风险阈值时发出第一指令信号,当所述间距数据小于所述安全阈值时发出第二指令信号,更新后的间距数据大于所述安全阈值时发出第三指令信号;警示组件,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指令信号,并发出提醒信号;控制组件,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指令信号和所述第三指令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二指令信号和第三指令信号决定自适应功能的开启和关闭。
13.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组件与车辆转向系统信号连接,所述车辆转向系统接收所述控制组件的信号并操控车辆转向。
14.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探测组件包括多组雷达,分别设置在车辆两侧身处,所述多组雷达用于获取多组间距信息,所述多组间距信息中的最小值为所述间距数据。
15.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警示组件包括中控屏幕和/或语音播报组件。
16.上述车辆横向辅助控制方法通过探测装置通过检测车身与左右障碍物的间隔并将间距数据与预设安全阈值和风险阈值比较,一方面给予驾驶员一定的调节时间,帮助驾驶员认知车与侧面环境的距离精度,另一方面通过自适应功能实现车身的自适应调节,有效降低侧面摩擦或碰撞的风险。
附图说明
17.本发明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18.图1是车辆横向辅助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以及后续其他的附图均仅作为示例,其并非是按照等比例的条件绘制的,并且不应该以此作为对本发明实际要求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
20.本公开所涉及的车辆横向辅助控制方法能够在驾驶员长途疲劳驾驶、操作失误或对行车环境陌生的情况下,帮助其提高对车与侧面环境的把控精度,避免出现车身与侧面摩擦或碰撞问题。
21.图1示出了车辆横向辅助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当注意的是,下述操作不一定按照顺序来精确地执行。同时,或将其他操作添加到这些过程中,或从这些过程移除某一步或数步操作,均不超过本公开的范围。
22.首先进行步骤101,预设安全阈值和风险阈值,风险阈值大于安全阈值。安全阈值为车身与障碍物的最小间距。
23.新车会内置预设上述安全阈值和风险阈值。考虑到车身情况与驾驶员操作水平,提供一车身与障碍物的最小间距的建议数值。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安全阈值和风险阈值由驾驶员预设,驾驶员根据实际路况和操作水平,自定义一安全阈值和风险阈值,但安全阈值不低于建议数值,以保证车辆行车过程的安全性。
24.随后进行步骤102,开启探测组件,持续获取车身与障碍物的横向间距数据。探测组件可以为雷达组件,如在现有车上增加雷达或利用已有的雷达,通过雷达发射电磁波,获取车辆与障碍物的横向间距。
25.雷达以一定频率持续发射电磁波,按照一定周期获取多组数据。位于车身不同位置的多组雷达能够获取不同车身位置距离障碍物的间距数据。
26.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最终发送出的间距数据为上述多组雷达数据中的最小值,以保障安全性。
27.将间距数据与安全阈值和风险阈值进行比较。在一实施例中,先将间距数据与安全阈值进行比较,当间距数据大于安全阈值后,再与风险阈值进行比较。
28.根据上述介绍,进行步骤103,将间距数据与安全阈值的大小进行判断。
29.当间距数据大于安全阈值时,表面车辆与障碍物的间距大于最小间距,车辆未进入危险状态。。
30.随后进行步骤105,将大于安全阈值的间距数据再与设定的风险阈值进行判断。
31.当间距数据大于安全阈值但小于风险阈值时,执行步骤106,向驾驶员发出提醒信号,车辆处于驾驶员接管状态。此时驾驶员获知车辆与障碍物接触过近的信息,并做出相应调整。
32.提醒信号可以是车辆中控屏幕向驾驶员显示车身与横向障碍物的图像数据和文字信息,也可以是车辆向驾驶员语音播报提醒信息,亦或是二者的叠加,以告知驾驶员车辆与障碍物间距过近,以辅助司机对车辆的横向控制,提高行车安全性。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到,警示信号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和实施例,例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警示信号也可以通过振动方式向驾驶员提供体感信息,以提示驾驶员车辆行车情况。
33.驾驶员对车辆做出一定指令后,车身偏转,远离障碍物。此时再次进行步骤102。探测组件获知新的间距数据后,继续与安全阈值和风险阈值进行比较。当新的间距数据大于风险阈值时,表面车辆处于安全状态,进入最终步骤107,结束车辆横向辅助控制过程。
34.当间距数据小于安全阈值时,也即车辆与障碍物距离过近,具有危险,此时执行步骤104,车辆开启自适应功能,控制部件操控车辆移动。
35.在一优选示例中,自适应功能开启后,控制部件的信号指令优先于驾驶员操作指令,此时汽车进入自动接管状态,由控制部件向车辆转向系统、车辆刹车系统或车辆减速系统发出信号,车辆实现减速。
36.进一步的,自适应功能开启后,向驾驶员播报车辆接管信息,车辆接管信息中即包括此时车辆运行参数,也包括车辆与障碍物的横向间距。一方面告知车辆被接管信息,避免驾驶员重复操作,另一方面也告知驾驶员车辆此时处于危险状态,需谨慎行车。
37.此时车身在自适应功能的调节下,偏转并远离障碍物。再次执行步骤102,探测组件获得新的间距数据,并进行步骤103,将调整车身方向后的间距数据与安全阈值进行判断。
38.当更新后的间距数据大于安全阈值也大于风险阈值时,执行步骤107,停止自适应功能,车辆恢复驾驶员接管状态,此时车辆处于安全状态。当更新后的间距数据大于安全阈值但小于风险阈值时,仍需进行步骤106,向驾驶员发出提醒信号,给予驾驶员一定的调节时间,帮助其认知车与侧面环境的距离精度,由驾驶员决定后续操作。
39.上述方法能够辅助驾驶员安全行车,特别是驾驶员处于长途疲劳驾驶状态、出现操作失误或对行车环境陌生的情况下,保证汽车行进安全,避免了车辆摩擦或碰撞的风险,对司机横向控制车辆状态起到了较佳的辅助作用。
40.结合上述对车辆横向辅助控制方法的介绍,还可以理解到一种车辆横向辅助控制系统,能够辅助驾驶员横向控制车辆,避免车辆与外部障碍物的摩擦或碰撞。
41.车辆横向辅助控制系统包括探测组件、判断组件、控制组件以及警示组件。
42.探测组件用于获得车身与障碍物的间距数据。探测组件包括但不限于使用雷达等探测装置。在一实施例中,探测组件包括多组雷达,分别设置在车辆两侧身处,多组雷达用于获取多组间距信息,多组间距信息中的最小值为间距数据。
43.判断组件用于接收间距数据,执行与安全阈值和风险阈值的判断程序以及发出指令信号。具体的,当间距数据大于安全阈值且小于风险阈值时发出第一指令信号;当间距数据小于安全阈值时发出第二指令信号;更新后的间距数据大于安全阈值时发出第三指令信号。
44.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使用“第一”、“第二”、“第三”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45.警示组件用于接收第一指令信号,并发出提醒信号。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警示组件包括中控屏幕和/或语音播报组件。也即可以通过车辆中控屏幕向驾驶员显示车身与横向障碍物的图像数据和文字信息,也可以通过车辆向驾驶员语音播报提醒信息的方式起到警示作用。
46.本领域技术人员应体会到,警示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方式,例如警示组件还可以为具有振动功能的振动模块,通过向驾驶员提供体感振动的方式起到警示作用。
47.控制组件用于接收第二指令信号和第三指令信号,并根据第二指令信号和第三指令信号决定自适应功能的开启和关闭。在一实施例中,控制组件与车辆转向系统信号连接,车辆转向系统接收控制组件的信号并操控车辆转向,以远离障碍物。
48.当控制组件接收第二指令信号后,此时间距数据小于安全阈值,车辆与障碍物处于近距离危险状态,自适应功能开启以直接接管车辆,实现车辆转向。当当控制组件接收第三指令信号后,此时更新后的间距数据大于安全阈值,则认为车辆脱离风险,停止自适应调节功能,完全交由驾驶员操控。
49.本发明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其他实施例中,相对于上述实施例在许多方面都可以具有更多的细节,并且这些细节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具有多样的变化。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