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装置 专利正文
仪表板管梁安装点加强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仪表板管梁安装点加强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仪表板管梁安装点加强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2.对于汽车车身设计,仪表板管梁安装点动刚度是比较重要的性能指标。目前常见的仪表板管梁安装点加强结构,主要是通过增大安装点附近的内外板局部厚度的方法来提升。但是厚度增大的局部不能太小,否则无法达到加强的效果,这就需要占用很大的空间。车身内外板之间的空间有限,给安装和加工带来了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仪表板管梁安装点加强结构,其能够提供一种占用空间更小,加强效果更好的仪表管梁安装点加强结构。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汽车,其能够提供一种占用空间更小,加强效果更好的仪表管梁安装点加强结构。
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仪表板管梁安装点加强结构,包括车身内板、车身外板、导向套筒以及加强支架;
7.所述车身内板用于安装仪表板管梁端板;所述车身外板间隔设置在所述车身内板远离所述仪表板管梁端板的一侧;所述导向套筒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车身内板以及所述车身外板,以对同时连接所述仪表板管梁端板、所述车身内板以及所述车身外板的紧固件进行导向;
8.所述加强支架同时连接所述导向套筒、所述车身内板以及所述车身外板。
9.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仪表板管梁安装点加强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10.可选地,所述加强支架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沿所述导向套筒的轴向设置。
11.可选地,所述加强板部分包裹所述导向套筒的外壁。
12.可选地,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导向套筒焊接。
13.可选地,所述加强板设置有工艺孔,所述工艺孔用于与外部定位装置可拆卸地配合,以使所述加强板相对所述导向套筒位置固定。
14.可选地,所述加强支架还包括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车身内板连接,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车身外板连接;所述加强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以及所述第二侧板。
15.可选地,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车身内板贴合,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车身外板贴合。
16.可选地,所述第一侧板、所述加强板以及所述第二侧板依次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以及所述第二侧板分别位于所述加强板的两侧。
17.可选地,所述车身内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第二部以及第三部,所述第三部相对所述第一部的一侧突出设置;
18.所述第一侧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板、第二板以及第三板;所述第二板相对所述第一板弯折,所述第三板相对所述第二板弯折,以使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一部贴合,所述第三板与所述第三部贴合。
19.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仪表板管梁安装点加强结构。
2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仪表板管梁安装点加强结构及汽车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21.仪表板管梁安装点加强结构,包括车身内板、车身外板、导向套筒以及加强支架;车身内板用于安装仪表板管梁端板;车身外板间隔设置在车身内板远离仪表板管梁端板的一侧;导向套筒的两端分别连接车身内板以及车身外板,以对同时连接仪表板管梁端板、车身内板以及车身外板的紧固件进行导向;加强支架同时连接导向套筒、车身内板以及车身外板。加强支架采用三点连接,相比单独增加局部厚度,更有利于加强安装点刚度;同时加强支架可以根据车身内板与车身外板之间的空间大小进行设计,占用空间小,不存在安装难度的问题;再者,加强支架的结构简化后依然可以达到刚度加强的效果,减重效果更好。
22.汽车,包括上述的仪表板管梁安装点加强结构,能够在提供一种占用空间更小,加强效果更好的仪表管梁安装点加强结构。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仪表板管梁安装点加强结构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仪表板管梁安装点加强结构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6.图标:10-仪表板管梁安装点加强结构;20-仪表板管梁端板;100-车身内板;110-第一部;120-第二部;130-第三部;200-导向套筒;300-加强支架;310-加强板;311-工艺孔;320-第一侧板;321-第一板;322-第二板;323-第三板;330-第二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8.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
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1.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33.下面结合图1至图2对本实施例提供的仪表板管梁安装点加强结构10进行详细描述。
34.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仪表板管梁安装点加强结构10,包括车身内板100、车身外板(图未示)、导向套筒200以及加强支架300;车身内板100用于安装仪表板管梁端板20;车身外板间隔设置在车身内板100远离仪表板管梁端板20的一侧;导向套筒200的两端分别连接车身内板100以及车身外板,以对同时连接仪表板管梁端板20、车身内板100以及车身外板的紧固件进行导向;加强支架300同时连接导向套筒200、车身内板100以及车身外板。
35.仪表板管梁主要安装在车身前部、仪表板系统内部,是仪表板系统的支撑骨架,它对仪表板系统强度及外观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其主要由管梁左、右侧的仪表板管梁端板20,转向管柱固定支架总成,面板安装支架,以及圆管构成。
36.参照图1,仪表板管梁端板20、车身内板100以及车身外板(图未示)依次设置,仪表板管梁端板20与车身内板100抵靠,车身内板100与车身外板间隔设置。导向套筒200的两端分别连接车身内板100以及车身外板,紧固件穿过导向套筒200,将仪表板管梁端板20、车身内板100以及车身外板同时连接。
37.加强支架300设置在车身内板100与车身外板之间形成的空间内,且加强支架300同时与导向套筒200、车身内板100以及车身外板连接,形成三点连接的结构,对导向套筒200的加强作用更好。同时加强支架300可以根据车身内板100与车身外板之间的空间大小进行设计,占用空间小,不存在安装难度的问题;再者,加强支架300的结构简化后依然可以达到刚度加强的效果,具有更大的减重空间。
38.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加强支架300包括加强板310;加强板310沿导向套筒200的轴向设置。
39.导向套筒200的轴向近似垂直于车身外板与车身内板100,加强板310沿导向套筒200的轴向设置,加强板310立面受力,加强板310的强度更高,对导向套筒200的加强效果更好。
40.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加强板310部分包裹导向套筒200的外壁。
41.加强板310局部包裹导向套筒200,能够增大加强板310与导向套筒200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导向套筒200的支撑效果,从而提高安装点的加强效果。
42.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加强板310与导向套筒200焊接。
43.焊接方式操作简单,提高加工效率。采用焊接方式,能够避免导向套筒200上应力集中,保证加强板310对导向套筒200的支撑加强效果。
44.继续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加强板310设置有工艺孔311,工艺孔311用于与外部定位装置可拆卸地配合,以使加强板310相对导向套筒200位置固定。
45.具体地,工艺孔311为圆孔。工艺孔31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工艺孔311间隔设置。多个工艺孔311的布置方式根据外部定位装置的定位点进行设置。
46.在焊接之前,外部定位装置与加强板310的工艺孔311配合,使加强板310与导向套筒200贴合,然后进行焊接。提高焊接效果、加工效率。
47.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加强支架300还包括第一侧板320以及第二侧板330;第一侧板320与车身内板100连接,第二侧板330与车身外板连接;加强板310连接第一侧板320以及第二侧板330。
48.第一侧板320以及第二侧板330分别连接于加强板310的两侧,加强板310的一侧通过第一侧板320与车身内板100连接,加强板310的另一侧通过第二侧板330与车身外板连接。第一侧板320以及第二侧板330增大了连接支撑点,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加强效果。
49.具体地,第一侧板320与车身内板100通过螺栓连接。同理,第二侧板330与车身外板也通过螺栓连接。
50.继续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板320与车身内板100贴合,第二侧板330与车身外板贴合。
51.第一侧板320具有增大车身内板100的厚度的效果,第二侧板330也具有增大车身外板的厚度的效果,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对导向套筒200的支撑效果,提高安装点的强度。
52.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板320、加强板310以及第二侧板330依次连接,第一侧板320以及第二侧板330分别位于加强板310的两侧。
53.第一侧板320、加强板310以及第二侧板330一体成型。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侧板320以及第二侧板330也可以位于加强板310的同一侧。
54.第一侧板320相对加强板310弯折,第二侧板330相对加强板310弯折,有助于提高加强支架300的抗弯强度。
55.具体地,第一侧板320与加强板310近似垂直,加强板310与第二侧板330近似垂直,第一侧板320与第二侧板330近似平行。
56.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垂直”,并不要求两者的夹角一定是90
°
,而是可以稍微倾斜,例如夹角的范围在88
°‑
90
°
之内,依然可以认为两者是垂直的。示例:第一侧板320与加强板310之间的夹角也可以为88
°
、89
°
等。
57.继续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车身内板10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110、第二部120以及第三部130,第三部130相对第一部110的一侧突出设置;第一侧板32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板321、第二板322以及第三板323;第二板322相对第一板321弯折,第三板323相对第二板322弯折,以使第一板321与第一部110贴合,第三板323与第三部130贴合。
58.第一侧板320与车身内板100贴合,有助于增大车身内板100的局部厚度,还能够提高加强支架300的抗弯强度。
59.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仪表板管梁安装点加强结构10,仪表板管梁安装点加强
结构10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加强支架300同时连接导向套筒200、车身内板100以车身外板,采用三点连接的方式,实现对仪表板管梁安装点加强的效果。
60.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仪表板管梁安装点加强结构10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61.加强支架300采用三点连接,相比单独增加局部厚度,更有利于加强安装点刚度;同时加强支架300可以根据车身内板100与车身外板之间的空间大小进行设计,占用空间小,安装难度低;再者,加强支架300的结构简化后依然可以达到刚度加强的效果,可以进行减重设计。
62.加强板310沿导向套筒200的轴向设置,立面受力,加强效果更好。
63.加强板310局部覆盖导向套筒200,有助于提高导向套筒200的强度。
6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汽车包括仪表板管梁安装点加强结构10。汽车还包括车架,汽车包括仪表板管梁安装点加强结构10设置在车架上。
6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