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矿用自移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移式列车及车组。
背景技术:2.液压自移设备,是通过抬底机构实现与地面的接触或与轨道的接触实现自移。但常见的液压自移设备,每个列车均需要采用大量的油缸进行驱动,不可避免使得整体结构复杂。如专利申请号为201821435578.x公开的一种提轨式列车。因此,有必要简化现有自移列车的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移式列车及车组,该列车及车组,整体结构简单,可以有效减少油缸的使用。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自移式列车,包括轨道、车架、主动轮对和从动轮对,所述主动轮对通过主动轮架与车架连接,主动轮对与主动轮架转动连接,主动轮架与车架铰接;主动轮架与轨道之间通过推移千斤顶连接,推移千斤顶的两端分别与轨道和主动轮架铰接;所述从动轮对通过从动轮架与车架连接,从动轮对与从动轮架转动连接,从动轮架与车架铰接;所述车架两侧分别设有支撑件;通过推移千斤顶的伸缩可以实现支撑件与地面的接触或轨道与地面接触,所述主动轮对和从动轮对均可以沿轨道转动。
6.所述支撑件采用支撑滑靴,支撑滑靴固定在车架底部。
7.所述支撑滑靴包括支腿和滑靴,支腿的一端与车架固定连接,支腿的另一端与滑靴固定连接。
8.所述轨道由至少两部分依次铰接组成。
9.所述车架上滑动连接有滑架,从动轮架与滑架铰接,通过滑架的移动可以驱动从动轮架转动。
10.一种自移式列车车组,包括列车和如上所述的自移式列车,列车通过连接板与从动轮架连接,自移式列车牵引时,通过列车的拉动实现从动轮架的转动。
11.所述列车包括车体以及设置在车体两端的支撑轮对,各支撑轮对分别通过支撑板与车体连接,支撑轮对与支撑板的下端转动连接,支撑轮对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支撑板的中部与车体铰接;车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与其它列车连接的连接头,支撑板的上端与连接头铰接;所述车体底部固定有支撑腿。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3.通过推移千斤顶的伸缩以及从动轮架的转动可以实现支撑件与地面的接触或轨道与地面接触;当轨道与地面接触后,主动轮对和从动轮对可以沿轨道转动,从而实现整体的移动。主动轮对通过推移千斤顶实现与轨道接触和移动,从动轮架则可以与其它列车连接,通过其它列车的拉力使其转动,从而使得从动轮对与轨道接触。通过上述结构可以有效
减少油缸的使用,简化了整体结构。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车架的主视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车架的侧视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车架的俯视图;
18.图5是本实用新型滑架的俯视图;
19.图6是本实用新型滑架的侧视图;
20.图7是本实用新型主动轮架的主视图;
21.图8是本实用新型主动轮架的侧视图;
22.图9是本实用新型从动轮架的主视图;
23.图10是本实用新型从动轮架的侧视图;
24.图11是本实用新型列车的结构示意图;
25.图12是本实用新型列车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26.图13是图1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7.其中:1为轨道,2为车架,20为滑槽,3为主动轮对,4为从动轮对,5为主动轮架,6 为推移千斤顶,7为从动轮架,8为支撑件,81为支腿,82为滑靴,9为滑架,90为限位孔, 10为列车,11为车体,12为支撑轮对,13为支撑板,14为连接头,15为支撑腿,16为限位销,17为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如图1至13所示,一种自移式列车,包括轨道1、车架2、主动轮对3和从动轮对4,主动轮对3通过主动轮架5与车架2连接,主动轮对3与主动轮架5转动连接,主动轮架5 与车架2铰接;主动轮架5与轨道1之间通过推移千斤顶6连接,推移千斤顶6的两端分别与轨道1和主动轮架5铰接;从动轮对4通过从动轮架7与车架2连接,从动轮对4与从动轮架7转动连接,从动轮架7与车架2铰接;车架2两侧分别设有支撑件8。
30.通过推移千斤顶6的伸缩并带动从动轮架7的转动可以实现支撑件8与地面的接触(撑地);或者实现轨道1与地面接触,主动轮对3和从动轮对4均可以沿轨道1转动,实现自移式列车的移动。
31.操作时,将该自移列车10的从动轮架7与其它列车10相连;推移千斤顶6伸出使得轨道1与地面接触,并推动主动轮架5转动使得主动轮对3与轨道1接触,变为滚动摩擦。推移千斤顶6的前段行程为车架2抬高提供动力,后段行程是为车架2前移提供动力。
32.同时,由于从动轮架7与其它列车10相连,因此在前移时,会受到后面列车10的拉动,使得从动轮架7发生转动,使得从动轮对4与轨道1接触,从而减少移动过程中的阻力。
33.当推移千斤顶6回缩时,支撑件8与地面接触并带动轨道1前移;之后推移千斤顶6再伸出,从而实现移动。
34.进一步,支撑件8采用支撑滑靴,支撑滑靴固定在车架2底部。
35.进一步,支撑滑靴包括支腿81和滑靴82,支腿81的一端与车架2固定连接,支腿81 的另一端与滑靴82固定连接。
36.进一步,轨道1由至少两部分依次铰接组成。
37.进一步,车架2上滑动连接有滑架9,从动轮架7与滑架9铰接,通过滑架9的移动可以驱动从动轮架7转动。滑架9与车架2上下之间存在活动间隙,滑架9除了可以实现滑动外,还可以实现上下一定的活动。
38.对于如何实现滑动连接而言,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实现,如:在车架2上设有与滑架9配合的滑槽20,滑架9设置在滑槽20内从而实现滑动连接,滑槽20与滑架9 上下之间存在间隙。同时,为了防止滑架9拔出,可以设置相应的限位结构,如:在车架2 上设置有限位销16,滑架9上设有相应的限位孔90,限位销16位于限位孔90内,即通过限位销16与限位孔90的配合限制滑架9的活动范围。
39.进一步,一种自移式列车车组,包括列车10和如上所述的自移式列车,列车10通过连接板17与从动轮架7连接,自移式列车牵引时,通过列车10的拉动实现从动轮架7的转动。
40.进一步,列车10包括车体11以及设置在车体11两端的支撑轮对12,各支撑轮对12分别通过支撑板13与车体11连接,支撑轮对12与支撑板13的下端转动连接,支撑轮对12 与支撑板13转动连接,支撑板13的中部与车体11铰接;车体11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与其它列车10连接的连接头14,支撑板13的上端与连接头14铰接;车体11底部固定有支撑腿 15。
41.自移式列车带有推移千斤顶6,其属于驱动车;上述列车10未设置推移千斤顶6,其属于非驱动车。组装时,将各列车10之间的连接头14首尾依次相连,将位于前端的列车10 的连接头14与连接板17连接。当推移千斤顶6伸出时,驱动车的主动轮架5转动使主动轮对3与轨道1接触;同时牵引后部的非驱动车,使得驱动车的从动轮架7转动以及后部列车 10的支撑板13转动;此时,使驱动车的主动轮对3、从动轮对4以及非驱动车的支撑轮对 12均与轨道1接触,通过推移千斤顶6的继续伸长实现整体的移动。
42.上面仅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各种变化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