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材料 专利正文
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翻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翻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预制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2.混凝土预制构件是以混凝土为基本材料预先在工厂制成的建筑构件,包括梁、板、柱及建筑装修配件等,是指在施工现场实施安装前已制作完成的装配式混凝土构件,一般常见的有预制混凝土楼盖板、桥梁用混凝土箱梁、工业厂房用预制混凝土屋架梁、涵洞框构、地基处理用预制混凝土桩等,混凝土预制构件在生产后,需要对混凝土预制构件进行翻转,以便对其两面的质量进行检测,提高生产良率。
3.但是目前混凝土预制构件在生产后,都是一到三个工人手动对构件本体进行翻转,此过程中经常发生磕碰,容易对构件本体的边角造成损伤,且构件本体笨重,工人手动翻转速度慢,效率低下,影响对构件本体正反面的检测。
4.因此,发明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翻转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翻转装置,通过电动推杆输出端向右侧伸出或向左侧收缩,从而使框体以转杆为转动轴线向左侧倾斜货向右侧倾斜,同时长杆为框体的前后两端提供支撑点,最终使构件本体与底板平行,实现构件本体两面的检测取样,避免工人手动翻转的同时防止构件本体由于碰撞而发生损坏,翻转效率高,速度快,便于工作人员检测,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翻转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连接有竖板,所述底板一端顶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顶部设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顶部远离竖板的一侧连接有u形板,所述u形板顶部设有翻转机构;
7.所述翻转机构包括转杆,所述转杆两端分别与u形板的前后两侧内壁相连接,所述转杆外侧连接有框体,所述框体远离竖板的一端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外侧连接有长杆,所述长杆的另一端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竖板相连接。
8.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远离滑轨的一端前后两侧均连接有载物台。
9.优选的,所述载物台顶部连接有电动推杆,两个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滑块远离u形板的一端相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框体四个拐角处均连接有限位板。
11.优选的,所述框体内部设有构件本体。
12.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部四角均连接有支腿。
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4.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动推杆输出端向右侧伸出,从而使u形板向右移动,此时框体以
转杆为转动轴线向左侧倾斜,而此时长杆两端以定位块为转动中心摆动,为框体的前后两端提供支撑点,最终使构件本体的右侧表面与底板平行,待检测取样后,通过电动推杆输出端向左收缩,使框体以转杆为转动轴线向右侧倾斜,而此过程中长杆向下摆动呈倾斜状,再次为框体的前后两端提供支撑点,使构件本体的右侧表面与底板平行,从而对构件本体的另一面进行检测取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动推杆、框体和长杆的相互作用,实现构件本体的翻转,避免工人手动翻转,翻转效率高,速度快,便于工作人员对构件本体的两面进行检测,且构件本体放置在框体内部,框体可为构件本体提供一定的保护,从而避免构件本体在翻转过程中因为碰撞而发生损坏的情况。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框体向左侧倾斜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框体向右侧倾斜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框体和u形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说明:
22.1底板、2竖板、3滑轨、4滑块、5 u形板、61转杆、62框体、63定位杆、64长杆、65定位块、7载物台、8电动推杆、9限位板、10构件本体、11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2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翻转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顶部连接有竖板2,所述底板1一端顶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滑轨3,所述滑轨3顶部设有滑块4,两个所述滑块4顶部远离竖板2的一侧连接有u形板5,所述u形板5顶部设有翻转机构;
25.所述翻转机构包括转杆61,所述转杆61两端分别与u形板5的前后两侧内壁相连接,所述转杆61外侧连接有框体62,所述框体62远离竖板2的一端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定位杆63,所述定位杆63外侧连接有长杆64,所述长杆64的另一端连接有定位块65,所述定位块65与竖板2相连接。
26.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板1顶部远离滑轨3的一端前后两侧均连接有载物台7,增加电动推杆8与底板1之间的高度,使电动推杆8输出端与滑块4左端正中心相连接,从而使滑块4受力平均,便于其滑动。
27.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载物台7顶部连接有电动推杆8,两个所述电动推杆8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滑块4远离u形板5的一端相连接。
28.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框体62四个拐角处均连接有限位板9,当构件
本体10放入框体62后,为构件本体10的前后两侧提供限位,避免构件本体10滑出框体62。
29.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框体62内部设有构件本体10。
30.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板1底部四角均连接有支腿11,便于工作人员使用此装置。
31.实施方式具体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两个电动推杆8的输出端均有一部分已经伸出伸出的长度相等,工作人员将需要检测的构件本体10放置在框体62内部,然后启动两个电动推杆8,电动推杆8输出端伸出向右移动,从而推动两个滑块4沿着滑轨3向右侧移动,进而使u形板5向右移动,此时框体62以转杆61为转动轴线向左侧倾斜,直至与底板1平行,在此过程中,两个长杆64的两端均以定位块65为转动中心摆动,且由于框体62与底板1平行的过程中,定位杆63的高度与定位块65的高度始终相差不大,即长杆64的摆动幅度变化不大,从而为框体62的前后两端提供支撑点,保证框体62的平稳转动,从而使构件本体10的右侧表面与底板1平行,待检测取样后,然后工作人员控制电动推杆8的输出端收缩复位,并继续收缩向左移动,进一步的使u形板5向左移动,此时框体62以转杆61为转动轴线向右侧倾斜,直至与底板1平行,在此过程中,定位杆63的高度与定位块65的高度相差较大,长杆64以定位块65为转动中心向下摆动,最终呈倾斜状,再次为框体62的前后两端提供支撑点,使构件本体10的右侧表面与底板1平行,从而对构件本体10的另一面进行检测取样,最后工作人员使两个电动推杆8输出复位,使框体62再次保持竖直,便于构件本体10的取出,整个检测过程无须工人手动翻转,翻转效率高,速度快,且构件本体10在框体62内部被框体62保护,不会出现损伤,有利于工作人员对构件本体10的检测,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工人手动对构件本体10进行翻转,构件本体10经常发生磕碰,容易对构件本体10的边角造成损伤,且构件本体10笨重,工人手动翻转速度慢,效率低下,影响对构件本体10正反面的检测的问题。
32.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