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属材料 专利正文
转炉托圈内配管与旋转接头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转炉托圈内配管与旋转接头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炼钢转炉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转炉托圈内配管与旋转接头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请参考图1、图2、图3,目前,转炉托圈耳轴内的多路水气配管与旋转接头的连接方式多采用插接式连接,其由托圈耳轴1、耳轴内多路水气配管2、焊接式插接头3、o形密封圈4、旋转接头5、耳轴外套管6构成,在工作时,通过托圈耳轴1带动耳轴内多路水气配管2与旋转接头5的芯部一起转动,而旋转接头外壳固定不转动,这样就可以完成外部的水气介质在托圈耳轴在转动的同时可以通过水气配管2同步旋转输送到托圈内部。
3.由于多路水气配管2需要提前焊接安装在托圈耳轴1内部,焊接安装时难免会出现水气配管2以及焊接时插接头3的焊接位置误差,进而导致水气管路整体的分度圆位置尺寸与旋转接头对应的管路接插孔位置尺寸不一致。这样务必会造成旋转接头现场安装找正困难,而且如果强行安装则很容易破坏o形密封圈4,引起密封失效,最终导致转炉在运行时出现漏水漏气等故障和安全隐患。
4.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式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有效降低转炉现场安装旋转接头的难度,便于设备管路的维护,并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设备的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转炉在运行时出现漏水漏气等故障和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一种转炉托圈内配管与旋转接头的连接结构,该实用新型包括托圈耳轴、水气配管、分配块、旋转接头、金属软管,分配块内部加工有多个通孔,通孔一端在水平方向,另一端在垂直方向,旋转接头加工有径向连接孔,托圈耳轴内布置有水气配管,分配块一端与水气配管连接,并与托圈耳轴连接,分配块另一端与旋转接头连接,金属软管一端与分配块垂直方向的通孔连接,另一端与旋转接头上的径向连接孔连接。
6.优选地,在上述的实用新型的结构形式上,分配块与所述托圈耳轴通过螺栓方式连接。
7.优选地,在上述的实用新型的结构形式上,水气配管与所述分配块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8.本实用新型的转炉托圈内配管与旋转接头的连接结构,能够有效降低转炉现场安装旋转接头的难度,便于设备管路的维护,并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设备的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0.图1是现有技术的转炉托圈内配管与旋转接头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11.图2是现有技术的转炉托圈内配管与旋转接头的水气配管的连接示意图。
12.图3是现有技术的转炉托圈内配管与旋转接头的对应管路连接孔位置的示意图。
13.图4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转炉托圈内配管与旋转接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4.附图标记说明:
15.1-托圈耳轴、2-水气配管、3-焊接式插接头、4-o型密封圈、5-旋转接头、5-1-旋转接头通孔、6-耳轴外套管、7-金属软管、8-分配块。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请参考图1、图2、图3,目前,转炉托圈耳轴内的多路水气配管与旋转接头的连接方式多采用插接式连接,其由托圈耳轴1、耳轴内多路水气配管2、焊接式插接头3、o形密封圈4、旋转接头5、耳轴外套管6构成,在工作时,通过托圈耳轴1带动耳轴内多路水气配管2与旋转接头5的芯部一起转动,而旋转接头5外壳固定不转动,这样就可以完成外部的水气介质在托圈耳轴在转动的同时可以通过水气配管2同步旋转输送到托圈内部。
18.由于多路水气配管2需要提前焊接安装在托圈耳轴1内部,焊接安装时难免会出现水气配管2以及焊接时插接头3的焊接位置误差,进而导致水气管路整体的分度圆位置尺寸与旋转接头通孔5-1位置尺寸不一致。这样务必会造成旋转接头现场安装找正困难,而且如果强行安装则很容易破坏o形密封圈4,引起密封失效,最终导致转炉在运行时出现漏水漏气等故障和安全隐患。
19.请参考图4,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式为:包括托圈耳轴1、水气配管2、旋转接头5、金属软管7、分配块8。
20.在分配块8内部,加工有多个通孔,通孔方向一端为水平方向,一端为垂直方向,并且加工有多个通孔,能够确保分配块8的每个通孔与每个水气配管2匹配并形成连接。
21.在转接头5的径向上,同样加工有多个连接孔,确保金属软管7能够匹配并形成连接。
2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式为:托圈耳轴1内布置有水气配管2,分配块8的一端与水气配管2一次连接,并与托圈耳轴1连接,分配块8的另一端与旋转接头5连接。
23.金属软管7一端与分配块8垂直方向的通孔连接,另一端与旋转接头5上的径向连接孔连接。
24.为了保证连接结构形式的稳定性,分配块8与托圈耳轴1通过螺栓方式连接。
25.同时,水气配管与所述分配块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26.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式能够有效降低转炉现场安装旋转接头的难度,便于设备管路的维护,并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设备的安装效率。
2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术语“包括”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
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同时,本文中使用的术语“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可以是物理连接,也可以是网络或无线通信连接。
28.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转炉托圈内配管与旋转接头的连接结构,包括托圈耳轴、水气配管、分配块、旋转接头、金属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块内部加工有多个通孔,通孔一端在水平方向,另一端在垂直方向;所述旋转接头加工有径向连接孔;所述托圈耳轴内布置有水气配管,分配块一端与水气配管连接,并与托圈耳轴连接;分配块另一端与旋转接头连接;所述金属软管一端与分配块垂直方向的通孔连接,另一端与旋转接头上的径向连接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托圈内配管与旋转接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块与所述托圈耳轴通过螺栓方式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托圈内配管与旋转接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气配管与所述分配块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炉托圈内配管与旋转接头的连接结构,包括托圈耳轴、水气配管、分配块、旋转接头、金属软管,分配块内部加工有多个通孔,通孔一端在水平方向,另一端在垂直方向,旋转接头加工有径向连接孔,托圈耳轴内布置有水气配管,分配块一端与水气配管连接,并与托圈耳轴连接,分配块另一端与旋转接头连接,金属软管一端与分配块垂直方向的通孔连接,另一端与旋转接头上的径向连接孔连接。该实用新型的结构形式能够降低转炉现场安装旋转接头的难度,便于设备管路的维护,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设备的安装效率。备运行的安全性与设备的安装效率。备运行的安全性与设备的安装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皓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04
技术公布日:202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