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械加工 专利正文
一种热压模具内腔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9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热压模具内腔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热压模具内腔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2.模具: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
3.然而现有的热压模具内腔散热结构不能对模具内部进行有效的散热,在对模具进行散热时,外部灰尘容易进入模具内侧,长时间灰尘对模具造成腐蚀,降低了模具的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压模具内腔散热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热压模具内腔散热结构不能对模具内部进行有效的散热,在对模具进行散热时,外部灰尘容易进入模具内侧,长时间灰尘对模具造成腐蚀,降低了模具的精度。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压模具内腔散热结构,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模具内槽,所述模具本体的上表面位于四个边角处均开设有定位孔,所述模具本体的上表面位于模具内槽的两端均开设有缓冲孔,两个缓冲孔的内侧均活动连接有滑动块,两个滑动块与两个缓冲孔之间均通过弹簧相连接,所述模具本体的外侧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散热孔洞,两个散热孔洞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散热装置,两个散热装置均包括第一筒体,两个第一筒体的内侧均活动连接有电风扇,所述第一凹槽的外侧表面位于两个散热装置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第一通风槽,四个第一通风槽与两个散热孔洞之间相连接,所述第一凹槽的外侧表面位于四个第一通风槽的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通风槽,四个第二通风槽与两个散热孔洞相连接,所述模具本体的内侧表面位于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冷却槽,所述冷却槽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模具本体外侧的冷却管。
6.优选的,两个散热孔洞与四个第一通风槽、四个第二通风槽的内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直径与两个散热孔洞与四个第一通风槽、四个第二通风槽的内径均相适配。
7.优选的,所述冷却管的内侧表面开设有与冷却槽相适配的水管槽,且水管槽呈螺旋形结构。
8.优选的,四个第一通风槽与四个第二通风槽均呈l形结构,四个第一通风槽与四个第二通风槽的内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散热鳍片。
9.优选的,两个散热装置均与外部电源通过第一导线相连接,两个散热装置的直径与两个散热孔洞的内径相适配。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前侧表面位于冷却管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孔洞,且第一孔洞的内径与冷却管的直径相适配。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防尘网可以减少外部灰尘进入散热孔洞、第一通风槽、第二通风槽内侧,避免了灰尘进入散热孔洞、第一通风槽、第二通风槽内侧,导致对散热孔洞、第一通风槽、第二通风槽表面造成腐蚀,同时影响散热效果,降低了散热效果,从而提高了实用性,使用者将冷却水灌入冷却管,通过冷却水对模具本体内部的热量进行吸附,将吸附完成的冷却水再排出,反复对模具本体内侧热量进行吸附,可以降低模具本体内侧的温度,提高了实用性,第一通风槽与四个第二通风槽可以加快对模具本体进行散热,同时增加了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提高了实用性,使用者开启散热装置,通过电风扇旋转,可以对散热孔洞内侧空气循环流通,降低散热孔洞内侧的温度,提高了实用性,冷却管将吸附热量的冷却水排出模具本体外侧,对模具本体进行有效的散热,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中模具本体的内部结构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中散热装置的内部结构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中缓冲孔的内部结构图。
17.图中:1、模具本体;2、模具内槽;3、定位孔;4、第一凹槽;5、散热孔洞;6、散热装置;7、第一通风槽;8、第二通风槽;9、冷却槽;10、冷却管;11、第一筒体;12、电风扇;13、防尘网;14、缓冲孔;15、滑动块;16、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热压模具内腔散热结构,包括模具本体1,模具本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模具内槽2,模具本体1的上表面位于四个边角处均开设有定位孔3,模具本体1的上表面位于模具内槽2的两端均开设有缓冲孔14,两个缓冲孔14的内侧均活动连接有滑动块15,两个滑动块15与两个缓冲孔14之间均通过弹簧16相连接,模具本体1的外侧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4,第一凹槽4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散热孔洞5,两个散热孔洞5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散热装置6,两个散热装置6均包括第一筒体11,两个第一筒体11的内侧均活动连接有电风扇12,第一凹槽4的外侧表面位于两个散热装置6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第一通风槽7,四个第一通风槽7与两个散热孔洞5之间相连接,第一凹槽4的外侧表面位于四个第一通风槽7的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通风槽8,四个第二通风槽8与两个散热孔洞5相连接,模具本体1的内侧表面位于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冷却槽9,冷却槽9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模具本体1外侧的冷却管10。
20.本实用新型中:两个散热孔洞5与四个第一通风槽7、四个第二通风槽8的内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防尘网13,防尘网13直径与两个散热孔洞5与四个第一通风槽7、四个第二通
风槽8的内径均相适配,防尘网13可以减少外部灰尘进入散热孔洞5、第一通风槽7、第二通风槽8内侧,避免了灰尘进入散热孔洞5、第一通风槽7、第二通风槽8内侧,导致对散热孔洞5、第一通风槽7、第二通风槽8表面造成腐蚀,同时影响散热效果,降低了散热效果,从而提高了实用性。
21.本实用新型中:冷却管10的内侧表面开设有与冷却槽9相适配的水管槽,且水管槽呈螺旋形结构,使用者将冷却水灌入冷却管10,通过冷却水对模具本体1内部的热量进行吸附,将吸附完成的冷却水再排出,反复对模具本体1内侧热量进行吸附,可以降低模具本体1内侧的温度,提高了实用性。
22.本实用新型中:四个第一通风槽7与四个第二通风槽8均呈l形结构,四个第一通风槽7与四个第二通风槽8的内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散热鳍片,第一通风槽7与四个第二通风槽8可以加快对模具本体1进行散热,同时增加了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提高了实用性。
23.本实用新型中:两个散热装置6均与外部电源通过第一导线相连接,两个散热装置6的直径与两个散热孔洞5的内径相适配,使用者开启散热装置6,通过电风扇12旋转,可以对散热孔洞5内侧空气循环流通,降低散热孔洞5内侧的温度,提高了实用性。
24.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凹槽4的前侧表面位于冷却管10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孔洞,且第一孔洞的内径与冷却管10的直径相适配,冷却管10将吸附热量的冷却水排出模具本体1外侧,对模具本体1进行有效的散热,提高了实用性。
25.工作原理:首先将材料放置进模具内槽2内侧,通过压制模对材料进行压制,定位孔3可以增加压制作业的精密度,同时也对模具本体1进行有效的保护,通过压制模的定位杆插入缓冲孔14内侧,滑动块15对弹簧16进行压缩,使弹簧16为压缩状态,可以对压制模进行有效的缓冲,减少对模具本体1的冲击力,使用者开启散热装置6,通过电风扇12旋转,可以对散热孔洞5内侧空气循环流通,降低散热孔洞5内侧的温度,防尘网13可以减少外部灰尘进入散热孔洞5、第一通风槽7、第二通风槽8内侧,避免了灰尘进入散热孔洞5、第一通风槽7、第二通风槽8内侧,导致对散热孔洞5、第一通风槽7、第二通风槽8表面造成腐蚀,同时影响散热效果,降低了散热效果,从而提高了实用性,使用者将冷却水灌入冷却管10,通过冷却水对模具本体1内部的热量进行吸附,将吸附完成的冷却水再排出,反复对模具本体1内侧热量进行吸附,可以降低模具本体1内侧的温度,提高了实用性。
2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防尘网13可以减少外部灰尘进入散热孔洞5、第一通风槽7、第二通风槽8内侧,避免了灰尘进入散热孔洞5、第一通风槽7、第二通风槽8内侧,导致对散热孔洞5、第一通风槽7、第二通风槽8表面造成腐蚀,同时影响散热效果,降低了散热效果,从而提高了实用性,使用者将冷却水灌入冷却管10,通过冷却水对模具本体1内部的热量进行吸附,将吸附完成的冷却水再排出,反复对模具本体1内侧热量进行吸附,可以降低模具本体1内侧的温度,提高了实用性,第一通风槽7与四个第二通风槽8可以加快对模具本体1进行散热,同时增加了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提高了实用性,使用者开启散热装置6,通过电风扇12旋转,可以对散热孔洞5内侧空气循环流通,降低散热孔洞5内侧的温度,提高了实用性,冷却管10将吸附热量的冷却水排出模具本体1外侧,对模具本体1进行有效的散热,提高了实用性。
2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
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