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农技术 专利正文
一种猪只限位栏及赶猪方法与流程

时间:2022-02-0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猪只限位栏及赶猪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猪场饲养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猪只限位栏及采用该限位栏的赶猪方法。


背景技术:

2.猪只规模化饲养过程中,大多数猪场都采用来了限位栏。对于母猪而言,由于非分娩阶段的母猪基本上都生活限位栏中,分娩阶段的母猪生活则在分娩栏中,这就需要在母猪分娩前一周左右将怀孕母猪从限位栏转移至分娩栏中,而其首要步骤就是要将怀孕母猪从限位栏赶出来。
3.目前,无论是在空旷区域赶猪还是在限位栏中赶猪,基本上都是采用枝条或赶猪器进行赶猪。常用的赶猪器为电击式赶猪器,其主要由操作手柄、连杆和电击触头组成,通电后产生的微小电流通过电击触头对猪进行电击,进而驱赶猪只前行;一些猪场仍然采用最传统的方法进行赶猪:人在合适位置吆喝喊叫,猪就会向前走;采用树枝条或板条拍打猪。
4.然而,现有的赶猪方法存在以下缺点:(1)、赶猪过程费时费力,通常情况下,普通人员采用吆喝式赶猪方法将一头怀孕母猪从限位栏中赶猪需耗时约3-5分钟,采用赶猪器或拍打方法将一头怀孕母猪从限位栏中赶出来需耗时约1-2分钟;对于规模化猪场,要将数十头母猪赶出来,往往会使赶猪人员非常累,如果用很细的树枝条或板条拍打猪,还可能会让猪拱护栏,甚至导致赶猪人员受伤;而且,采用常规的电击式赶猪器,往往需要操作人员反复、数十次调整赶猪器的电击触点位置;一些情况下,使用手持式挡猪器还需工作人员在赶猪时进入每一个限位栏内进行操作,由于栏内空间狭小导致操作极不顺手且但极易造成人员受伤;(2)、赶猪过程中容易对猪只造成应激,容易导致猪只调头或撞栏;(3)、赶猪难度大,特别是对于后开式限位栏(即限位栏的门远离食槽),操作人员通常只能站在限位栏前侧方或正前方往后赶猪,但由于猪有较宽的“单目视觉(如果猪用一只眼去看的话,它可以感觉到很宽的范围)”,这在赶猪过程中就会导致猪强行拐头/拐弯,很难顺利进行赶猪;对于前开式限位栏(即至少一个限位栏的门靠近食槽),限位栏内布置的饮水碗、食槽还会严重影响猪只通行,即使将饮水碗、食槽布置在护栏门上,考虑到方便开护栏门,通常只能采用质量较轻的食槽,连接饮水碗的供水管路只能采用软管,且必须在食槽前后侧的护栏外预留足够的空间,显然,这不止对猪场空间提供了更苛刻的要求,依然会造成猪只擦伤甚至造成食槽被挤压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赶猪效果好的猪只限位栏及采用该限位栏的赶猪方法,至少用于解决现有赶猪方式费时费力、赶猪难度大、赶猪效果差的技术问题,该猪只限位栏结构简单,适用于绝大多数猪场,尤其适用于后开式限位栏往后赶猪。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技术方案。
7.一种猪只限位栏,包括两排平行设置有的长护栏,在长护栏前端设置有短护栏,在长护栏后端设置有护栏门,由长护栏、短护栏和护栏门共同围合成猪只生活空间,在短护栏内侧设置有食槽和饮水碗;其特征在于:在靠近食槽处设置有赶猪机构;赶猪机构包括转轴,在转轴上固定设置有带空腔的外板,外板长度小于两排长护栏之间的宽度,在空腔内设置有内板,转轴两端均通过滑动件连接在长护栏的顶横杆上,当滑动件和/或转轴受到横向外力后,外板和内板能够横向移动;以转轴为基准,当外板翻转至斜向下或竖直向下的状态时,内板能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伸出并滑至极限位置后被限位,当外板翻转至斜向上或竖直向上的状态时,内板能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完全缩回空腔中并被限位。
8.为进一步提高赶猪效率,当外板翻转至向下的状态时,内板底边靠近地面或者漏缝地板表面。更优选地方案,当外板翻转至斜向下的状态时更实用,具体是斜向下的外板与竖直面呈15-20
°
的夹角,这在赶猪过程中充分利用了猪只的主观能动性和习性,不仅适用于赶大猪(猪龄4个月以上的猪),也适用于小猪(猪龄1-4个月的猪)。
9.为提高赶猪机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滑动件采用能够卡在顶横杆上的弧形板,在弧形板上设置有通孔,在长护栏上轴向设置有条形缝,采用带螺纹的沉头销组件配合通孔和条形缝中,以对弧形板进行径向限位。
10.为进一步提高赶猪机构的稳定性,顶横杆采用钢管,弧形板采用带有轴向缺口的钢管,弧形板内径等于顶横杆外径,弧形板内弧长大于顶横杆周长的1/2。
11.为方便使用,在外板上设置有电磁铁,通电状态下,能够将外板与内板吸附固定在一起,非通电状态下,内板与外板能够相对运动。
12.为更进一步提高赶猪效率,所述赶猪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滑动件横向运动的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包括丝杠传动系统,丝杠传动系统的螺母座固定连接滑动件,丝杠传动系统的固定座连接在长护栏上,丝杠传动系统的步进电机固定在食槽侧方的立柱上,螺母座上设置的电机一的输出端连接转轴,只有当电机一的输出轴转动时转轴才跟着转动。
13.为更好地防止赶猪过程中的猪只调头,进一步降低赶猪难度,在靠近护栏门的长护栏内侧设置有立式转轴,在立式转轴上设置有立板,立板的宽度比两排长护栏之间的宽度小10-20cm,立式转轴上端连接电机二,电机二带动立式转轴转动时,立板跟随立式转轴转动。
14.为进一步降低赶猪难度,在内板表面还设置有多个铜触头,铜触头顶点比内板表面高2-5mm,铜触头通过电源线连接电源,电路导通后,仅有不会对猪只造成伤害的微小电流产生并流过铜触头。
15.为更进一步降低赶猪难度、提高赶猪效率,所述赶猪机构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功能:控制各个电机的开启、关闭,通过步进电机控制丝杠传动系统的丝杠转动,使螺母座能够按照3-8cm/s的速度前进或后退;通过电机一控制转轴转动,使外板能够按照5-20
°
/s的速度进行转动;控制铜触头与电源的电路导通,使铜触头能够在接触到猪只皮肤后进行放电,控制电磁铁的通电与断电。
16.本发明中,一种采用前述猪只限位栏的赶猪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步骤1,打开护栏门,开启控制系统;步骤2,控制电机二转动预设角度,使立板的自由端朝向限位栏出口,且立板与立
板所在长护栏的夹角为25-35
°
;步骤3,先控制电磁铁通电,然后控制电机一按照预设程序运行,使外板翻转至竖直向下的状态,然后控制电磁铁断电;步骤4,控制步进电机按照预设程序运行,使螺母座按照3-8cm/s的速度前进;此过程中,同时控制电机二按照预设程序运行,使外板按照5
°
/s的速度顺时针翻转,直到翻转至外板与竖直面呈15-45
°
的夹角时停止;步骤5,当螺母座前移至极限位置后,依序:控制立板复位,控制螺母座后退并复位,控制外板翻转至竖直向上的状态。
17.步骤6,关闭护栏门,关闭控制系统。
18.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后退式赶猪方法(即驱使猪只后退直到离开限位栏),在赶猪过程中,内板和外板类似于一面朝着护栏门缓慢移动的斜墙,从而使猪只在不知不觉中主动/自行后退,顺利离开久居的生活区域;采用本发明的方案,不仅大幅降低了赶猪人员的劳动强度,既无需操作人员反复、数十次地主动触碰或轻拍猪只皮肤,也无需去限位栏侧方或前方进行操作,实现了无需人为赶猪的功能,而且赶猪效率高,在确保猪只不乱跑乱撞的情况下将一头怀孕母猪从限位栏中赶出来耗时不到40秒钟,更关键地是,在赶猪过程中充分利用了猪只的主观能动性和习性,完全不会对猪只造成应激,赶猪过程轻松、顺利,不存在猪只拱撞护栏、调头、拐弯和受伤的问题,赶猪效果好;本发明在不影响饲料输送、投喂系统的基础上,将传统限位栏与赶猪机构巧妙地融为一体,还具有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等优点,适用于后开式限位栏和双开式限位栏,尤其适用于后开式限位栏和限位栏的食槽前方有障碍物的场合。
附图说明
19.图1是实施例1中猪只限位栏示意图一,初始状态;图2是实施例中猪只限位栏的长护栏局部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中猪只限位栏示意图二,外板翻转过程中的状态,此时电磁铁106通电;图4是实施例1、3中猪只限位栏示意图三,赶猪过程中外板处于竖直向下时的状态,电磁铁106断电后;图5是实施例1中猪只限位栏示意图四,赶猪过程中外板处于斜向下时的状态;图6是实施例2中猪只限位栏示意图,外板翻转至竖直向下时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以下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原理及其核心思想,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针对本发明进行的改进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2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猪只限位栏,限位栏长度为2米、宽度为0.6米,包括两排平行设置有的长护栏1,在长护栏1前端设置有短护栏2,在长护栏1后端设置有护栏门3,由长护栏1、短护栏2和护栏门3共同围合成猪只生活空间,在短护栏2内侧设置有食槽5和饮水碗
4。在靠近食槽5处设置有赶猪机构;赶猪机构包括转轴100,在转轴100上固定设置有带空腔的外板101,外板101长度小于两排长护栏1之间的宽度,在空腔内设置有内板102,转轴100两端均通过滑动件103连接在长护栏1的顶横杆11上,当滑动件103或转轴100受到横向外力后,外板101和内板102能够横向移动;以转轴100为基准,当外板101翻转至斜向下或竖直向下的状态时,内板102能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伸出并滑至极限位置后被限位,当外板101翻转至斜向上或竖直向上的状态时,内板102能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完全缩回空腔中并被限位。在其中一种结构中,在外板101的内腔两对侧设置有滑槽,在滑槽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限位台,在内板102的两对侧沿顶部分别设置有凸起,当内板102的凸起挂扣在外板101内腔的限位台上后,内板102被限位。
22.本实施例中,当外板101翻转至竖直向下的状态时,内板102底边靠近地面或者漏缝地板表面,内板102底边与地面或者漏缝地板表面的距离为5-15cm,优选取值为10cm。
23.本实施例中,滑动件103采用能够卡在顶横杆11上的弧形板,在弧形板上设置有通孔,在长护栏1上轴向设置有条形缝12,采用带螺纹的沉头销组件105配合通孔和条形缝12中,以对弧形板进行径向限位。具体地:顶横杆11采用不锈钢管,弧形板采用带有轴向缺口的钢管,即将钢管沿轴向方向切去部分形成能够卡合沉头销组件105的条形缝12,沉头销组件105的冒沿卡在顶横杆11内腔(管腔)壁面、沉头销组件105的螺母卡在滑动件103外壁,弧形板内径等于顶横杆11外径,弧形板内弧长大于顶横杆11周长的1/2。采用这种结构,滑动件103在轴向外力作用下能够沿着顶横杆11轴向移动,但不会在径向外力作用下发生径向移动。该轴向、径向均是指顶横杆11的轴向和径向。
24.本实施例中,在外板101上设置有电磁铁106,通电状态下,能够将外板101与内板102吸附固定在一起,此状态下如图3所示,外板101向下翻转时,内板102不会向下伸出;非通电状态下,内板102与外板101能够相对运动,此状态下如图4所示,外板101翻转至斜向下或竖直向下的状态时,内板102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伸出,直到内板102落至极限位置后被卡住。
25.本实施例中,所述赶猪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滑动件103横向运动的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包括丝杠传动系统,丝杠传动系统的螺母座107固定连接滑动件103,丝杠传动系统的固定座108连接在长护栏1上,丝杠传动系统的步进电机114通过固定座108固定在食槽5侧方的立柱13上,即固定座108固定在立柱13上,步进电机114安装在固定座108上;螺母座107上设置的电机一109的输出端连接转轴100,当电机一109的输出轴转动时转轴100才跟着转动,步进电机114采用伺服步进电机。
26.本实施例中,在靠近护栏门3的长护栏1内侧设置有立式转轴110,在立式转轴110上设置有立板111,立板111的宽度比两排长护栏1之间的宽度小10-20cm,立式转轴110上端连接电机二112,电机二112带动立式转轴110转动时,立板111跟随立式转轴110转动。
27.本实施例中,所述赶猪机构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功能:控制各个电机的开启、关闭,通过步进电机114控制丝杠传动系统的丝杠116转动,使螺母座107能够按照3-8cm/s的速度前进或后退;通过电机一109控制转轴100转动,使外板101能够按照5-20
°
/s的速度进行转动;控制电磁铁106的通电与断电。
28.一种采用本实施例中所述猪只限位栏的赶猪方法,步骤包括:
步骤1,(初始状态下,限位栏的状态如图1所示),使用时打开护栏门3,开启控制系统;步骤2,控制电机二112转动预设角度,使立板111的自由端朝向限位栏出口,且立板111与立板111所在长护栏1的夹角为30
°
,此时的状态如图3-5所示;步骤3,先控制电磁铁106通电,然后控制电机一109按照预设程序运行,使外板101翻转至竖直向下的状态(即通过一109控制转轴110转动180
°
),然后控制电磁铁106断电,此时的限位栏状态如图4所示,内板102向下伸出;步骤4,控制步进电机114按照预设程序运行,使螺母座107按照4cm/s的速度前进;此过程中,同时控制电机二112按照预设程序运行,使外板101按照5
°
/s的速度顺时针翻转,直到翻转至外板101与竖直面呈20
°
的夹角时停止,并保持外板101和内板102始终处于斜向下的状态,也就是在外板101顺时针转动的同时螺母座107按照4cm/s的速度前进,此时的限位栏状态如图5所示,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表示外板101移动方向,也即是赶猪方向;步骤5,当螺母座107前移至极限位置后,依序:控制立板111复位,控制螺母座107后退并复位,控制外板101翻转至竖直向上的状态;步骤6,关闭护栏门3,关闭控制系统,此时的限位栏回到如图1所示初始状态。
29.使用时,在赶猪过程中,内板102和外板101整体类似于一面朝着护栏门3缓慢移动的斜墙,从而使猪只在不知不觉中主动/自行后退,顺利离开久居的生活区域,即使遇到猪只刚开始没动的情况,猪只头部还会被移动的内板102和外板101轻微抬升,从而促使猪只尽快后退;这种方案不仅大幅降低了赶猪人员的劳动强度,既无需操作人员反复、数十次地主动触碰或轻拍猪只皮肤,也无需去限位栏侧方或前方进行操作,实现了无需人为赶猪的功能,而且赶猪效率高,在确保猪只不乱跑乱撞的情况下将一头怀孕母猪从限位栏中赶出来耗时不到40秒钟,更关键地是,在赶猪过程中充分利用了猪只的主观能动性和习性,完全不会对猪只造成应激,赶猪过程轻松、顺利,不存在猪只拱撞护栏、调头、拐弯和受伤的问题;这种方案在不影响饲料输送、投喂系统的基础上,将传统限位栏与赶猪机构巧妙地融为一体,还具有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等优点,适用于后开式限位栏和双开式限位栏,尤其适用于后开式限位栏和限位栏的食槽前方有障碍物的场合。
30.实施例2一种猪只限位栏,参照实施例1并结合图6所示,其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在内板102表面还设置有多个铜触头113,赶猪机构的控制系统还用于控制铜触头113与电源的电路导通,使铜触头113能够在接触到猪只皮肤后进行放电(该放电原理为现有技术,具体可参见手持式赶猪器的原理,在此不做赘述),铜触头113顶点比内板102表面高2-5mm,铜触头113通过电源线连接电源,电路导通后,仅有不会对猪只造成伤害的微小电流产生并流过铜触头113。在赶猪过程中(前述实施例1的步骤4中),开启与铜触头113连接的电源,随着内板102和外板101的移动,当铜触头113触碰猪只皮肤后,通过铜触头113对猪只进行轻微电击,从而进一步驱赶猪只快速后退。本实施例中的限位栏,主要应用于育肥猪只出栏、脾气暴躁的母猪转移以及从猪只尾部往前赶猪的场合。
31.在其余实施例中,螺母座107的前进速度可在3-8cm/s范围内进行选择设定,立板111与立板11所在长护栏1的夹角可在25-35
°
范围内进行选择设定,斜向下的外板101与竖直面的夹角可在15-45
°
范围内进行选择设定。
32.实施例3一种采用实施例1中所述猪只限位栏的赶猪方法,步骤包括:步骤1,(初始状态下,限位栏的状态如图1所示),使用时打开护栏门3,开启控制系统;步骤2,控制电机二112转动预设角度,使立板111的自由端朝向限位栏出口,且立板111与立板111所在长护栏1的夹角为25
°
;步骤3,先控制电磁铁106通电,然后控制电机一109按照预设程序运行,使外板101翻转至竖直向下的状态(即通过一109控制转轴110转动180
°
),然后控制电磁铁106断电,此时的限位栏状态如图4所示;步骤4,控制步进电机114按照预设程序运行,使螺母座107按照8cm/s的速度前进;此时的限位栏状态参照图4所示,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表示外板101移动方向,也即是赶猪方向;步骤5,当螺母座107前移至极限位置后,依序:控制立板111复位,控制螺母座107后退并复位,控制外板101翻转至竖直向上的状态;步骤6,关闭护栏门3,关闭控制系统,此时的限位栏回到如图1所示初始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