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黄姜酵素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1.本发明涉及姜酵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小黄姜酵素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酵素是指植物进行深层发酵,提取的一种含生物活性物质的低盐液体。目前市场上有类型多样的酵素产品,主要原料以水果、花卉居多,经过混合发酵而成,保健功效不佳。
3.小黄姜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小黄姜主要含有姜醇、姜油萜、姜烯、水芹烯、柠檬醛、芳香油等油性挥发物,还有姜辣素、维生素、姜油酚、树脂、淀粉、纤维及少量的矿物质,对人体具有较好的保健作用,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小黄姜制备酵素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小黄姜酵素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小黄姜酵素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步骤一:将小黄姜筛选除杂后进行洗净,加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将粉碎的小黄姜经过高温蒸汽灭菌,灭菌温度为115~125℃,灭菌时间为15~25min;
7.步骤二:将灭菌后的小黄姜加入无菌处理的发酵罐中,添加一定量的蔗糖和去离子水,将微生物菌种溶液加入到发酵罐中,搅拌均匀后,无光密封发酵20~25天;
8.步骤三:将发酵罐中上清液抽出后过滤分离,得到酵素的一次抽出液,一次抽出液密封静置发酵,滤渣倒入发酵罐中,再发酵20~25天;
9.步骤四:将发酵罐中的渣液分离,得到酵素的二次抽出液,将一次抽出液和二次抽出液合并发酵,调整其糖度为20~30%,ph值为3.0~4.0,发酵30~60天,得到小黄姜酵素原液;
10.步骤五:将小黄姜酵素原液制备得到小黄姜酵素粉。
11.作为本发明优选方案:所述步骤二中小黄姜与蔗糖的质量比为20:1~2;所述小黄姜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20:10~15。
12.作为本发明优选方案:所述发酵环境温度控制在26~33℃,发酵环境湿度为60
±
5%。
13.作为本发明优选方案:所述步骤五中小黄姜酵素原液进行喷雾干燥制得小黄姜酵素粉,所述进口温度130℃、出风温度75℃、进样量26ml/min,高压泵压力11.0~16.0mpa。
14.微生物菌种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5.(1)、将火莲草根、灯芯草茎、面瓜、芦根、苹果和木瓜混合后,加入到机械中粉碎打浆;
16.(2)、将上述浆液放入无菌发酵罐中进行厌氧发酵,发酵温度在22~33℃,发酵时间为1~2年;
17.(3)、将上述发酵罐中的溶液经过过滤后得到微生物菌种溶液,微生物菌种溶液内含有醋酸菌、乳酸菌、酵母菌、胚牙菌和辣豆酶等多种微生物酵素。
18.作为本发明优选方案:所述火莲草根、灯芯草茎、面瓜、芦根、苹果和木瓜的各组分重量份为:火莲草根10~15份、灯芯草茎10~15份、面瓜20~25份、芦根5~10份、苹果8~15份和木瓜6~10份。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小黄姜酵素中含有的生物活性成分,可影响服用者体内的活性酶,从细胞层面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酵素对调节免疫力,睡眠状态,排毒养颜,缓解便秘,生发乌发都有很好的作用,提高肝脏的解毒功能,消除体内积存的过多的废物和脂肪,几乎没有副作用,是良好的保健产品。小黄姜酵素中的微生物、矿物质、氨基酸有助于恢复和改善血液循环,同时小黄姜酵素可促进胃部消化、通鼻防过敏、减轻胃部压力。且小黄姜中含有姜黄素、姜黄酮等成分,有降低血浆总胆固醇和β-脂蛋白的作用,且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姜黄素还有增加纤溶活性作用,对预防血栓形成具有一定作用。姜黄醇提取物能抑制癌细胞生长,具有抗肿瘤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发明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21.本实施例1
22.一种小黄姜酵素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3.步骤一:将小黄姜筛选除杂后进行洗净,加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将粉碎的小黄姜经过高温蒸汽灭菌,灭菌温度为115℃,灭菌时间为15min;
24.步骤二:将灭菌后的小黄姜加入无菌处理的发酵罐中,添加一定量的蔗糖和去离子水,将微生物菌种溶液加入到发酵罐中,搅拌均匀后,无光密封发酵20天;
25.步骤三:将发酵罐中上清液抽出后过滤分离,得到酵素的一次抽出液,一次抽出液密封静置发酵,滤渣倒入发酵罐中,再发酵20天;
26.步骤四:将发酵罐中的渣液分离,得到酵素的二次抽出液,将一次抽出液和二次抽出液合并发酵,调整其糖度为20%,ph值为3.0,发酵30天,得到小黄姜酵素原液;
27.步骤五:将小黄姜酵素原液制备得到小黄姜酵素粉。
28.所述步骤二中小黄姜与蔗糖的质量比为20:1;所述小黄姜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20:10。
29.所述发酵环境温度控制在26~33℃,发酵环境湿度为60
±
5%。
30.所述步骤五中小黄姜酵素原液进行喷雾干燥制得小黄姜酵素粉,所述进口温度130℃、出风温度75℃、进样量26ml/min,高压泵压力11.0~16.0mpa。
31.微生物菌种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2.(1)、将火莲草根、灯芯草茎、面瓜、芦根、苹果和木瓜混合后,加入到机械中粉碎打浆;
33.(2)、将上述浆液放入无菌发酵罐中进行厌氧发酵,发酵温度在22~33℃,发酵时间为1~2年;
34.(3)、将上述发酵罐中的溶液经过过滤后得到微生物菌种溶液,微生物菌种溶液内
含有醋酸菌、乳酸菌、酵母菌、胚牙菌和辣豆酶等多种微生物酵素。
35.所述火莲草根、灯芯草茎、面瓜、芦根、苹果和木瓜的各组分重量份为:火莲草根10份、灯芯草茎10份、面瓜20份、芦根5份、苹果8份和木瓜6份。
36.本实施例2
37.一种小黄姜酵素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8.步骤一:将小黄姜筛选除杂后进行洗净,加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将粉碎的小黄姜经过高温蒸汽灭菌,灭菌温度为120℃,灭菌时间为20min;
39.步骤二:将灭菌后的小黄姜加入无菌处理的发酵罐中,添加一定量的蔗糖和去离子水,将微生物菌种溶液加入到发酵罐中,搅拌均匀后,无光密封发酵22天;
40.步骤三:将发酵罐中上清液抽出后过滤分离,得到酵素的一次抽出液,一次抽出液密封静置发酵,滤渣倒入发酵罐中,再发酵23天;
41.步骤四:将发酵罐中的渣液分离,得到酵素的二次抽出液,将一次抽出液和二次抽出液合并发酵,调整其糖度为25%,ph值为3.5,发酵45天,得到小黄姜酵素原液;
42.步骤五:将小黄姜酵素原液制备得到小黄姜酵素粉。
43.所述步骤二中小黄姜与蔗糖的质量比为20:1.5;所述小黄姜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20:12。
44.所述发酵环境温度控制在26~33℃,发酵环境湿度为60
±
5%。
45.所述步骤五中小黄姜酵素原液进行喷雾干燥制得小黄姜酵素粉,所述进口温度130℃、出风温度75℃、进样量26ml/min,高压泵压力11.0~16.0mpa。
46.微生物菌种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7.(1)、将火莲草根、灯芯草茎、面瓜、芦根、苹果和木瓜混合后,加入到机械中粉碎打浆;
48.(2)、将上述浆液放入无菌发酵罐中进行厌氧发酵,发酵温度在22~33℃,发酵时间为1~2年;
49.(3)、将上述发酵罐中的溶液经过过滤后得到微生物菌种溶液,微生物菌种溶液内含有醋酸菌、乳酸菌、酵母菌、胚牙菌和辣豆酶等多种微生物酵素。
50.所述火莲草根、灯芯草茎、面瓜、芦根、苹果和木瓜的各组分重量份为:火莲草根12份、灯芯草茎13份、面瓜23份、芦根8份、苹果11份和木瓜8份。
51.本实施例3
52.一种小黄姜酵素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3.步骤一:将小黄姜筛选除杂后进行洗净,加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将粉碎的小黄姜经过高温蒸汽灭菌,灭菌温度为125℃,灭菌时间为25min;
54.步骤二:将灭菌后的小黄姜加入无菌处理的发酵罐中,添加一定量的蔗糖和去离子水,将微生物菌种溶液加入到发酵罐中,搅拌均匀后,无光密封发酵25天;
55.步骤三:将发酵罐中上清液抽出后过滤分离,得到酵素的一次抽出液,一次抽出液密封静置发酵,滤渣倒入发酵罐中,再发酵25天;
56.步骤四:将发酵罐中的渣液分离,得到酵素的二次抽出液,将一次抽出液和二次抽出液合并发酵,调整其糖度为30%,ph值为4.0,发酵60天,得到小黄姜酵素原液;
57.步骤五:将小黄姜酵素原液制备得到小黄姜酵素粉。
58.所述步骤二中小黄姜与蔗糖的质量比为20:2;所述小黄姜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20:15。
59.所述发酵环境温度控制在26~33℃,发酵环境湿度为60
±
5%。
60.所述步骤五中小黄姜酵素原液进行喷雾干燥制得小黄姜酵素粉,所述进口温度130℃、出风温度75℃、进样量26ml/min,高压泵压力11.0~16.0mpa。
61.微生物菌种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2.(1)、将火莲草根、灯芯草茎、面瓜、芦根、苹果和木瓜混合后,加入到机械中粉碎打浆;
63.(2)、将上述浆液放入无菌发酵罐中进行厌氧发酵,发酵温度在22~33℃,发酵时间为1~2年;
64.(3)、将上述发酵罐中的溶液经过过滤后得到微生物菌种溶液,微生物菌种溶液内含有醋酸菌、乳酸菌、酵母菌、胚牙菌和辣豆酶等多种微生物酵素。
65.所述火莲草根、灯芯草茎、面瓜、芦根、苹果和木瓜的各组分重量份为:火莲草根15份、灯芯草茎15份、面瓜25份、芦根10份、苹果15份和木瓜10份。
6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的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