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石油煤气 专利正文
一种压致荧光变色润滑油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1.本发明涉及润滑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致荧光变色润滑油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2.润滑油作为使用最广泛的润滑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机械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运行效率及服役寿命。粘度是衡量润滑油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润滑油的性能随粘度的减小而变差。温度是影响润滑油粘度的最重要参数,二者之间存在具体的粘

温关系。因此,实时监测润滑油油温可及时掌握机械设备的润滑情况,保障设备的高效稳定运行。
3.在润滑油应用中,除了利用传统的热电偶等测温技术,人们也期望发展一些新型、便捷的温度感应技术或方法,使润滑油更加适用于自动化、智能化润滑系统。考虑到添加剂是润滑油的基本组分,结合其特殊的理化性质,将有望发展兼具优异摩擦学性能与智能油温监测功能的新型润滑油添加剂。
4.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力学和生物学等性能,已广泛用于能源、催化、材料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因其在润滑油中展现出优异的减摩、抗磨、极压和热稳定等性能,纳米材料也被广泛用作润滑油添加剂。纳米粒子诱导的表面抛光、表面摩擦膜、表面修复以及滚动轴承等效应显著改进了润滑产品的润滑性能。更为重要的是,功能纳米材料同时表现出了特殊的刺激(化学、光、电、磁、热等)响应性能,这意味着功能纳米材料用作润滑油添加剂时将赋予润滑油特定的传感与监测功能,有助于发展新型智能润滑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5.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致荧光变色润滑油,解决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润滑油监测存在较大难度的问题。
6.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7.一种压致荧光变色润滑油,以质量分数计,其组成包括基础油150

200份,有机共轭发光化合物1

6份,表面活性剂2

65份;
8.所述有机共轭发光化合物为四苯基乙烯类、氰基苯基乙烯类和蒽基二苯乙烯类衍生物;
9.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双(2

乙基己基)琥珀酸酯磺酸钠、烷基糖苷和1

十六烷基
‑3‑
甲基咪唑氯盐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10.该基础油为透明液体,在常温下与thf溶液互溶。
11.可选地,所述有机共轭发光化合物为9,10

二(n

苯基吲哚
‑3‑
乙烯基)蒽。
12.可选地,所述9,10

二(n

苯基吲哚
‑3‑
乙烯基)蒽由9,10

二磷脂基蒽与1

苯基
‑3‑
醛基吲哚通过叶立德反应制得。
13.可选地,当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和/或1

十六烷基
‑3‑
甲基咪唑氯盐时,所述压致荧光变色润滑油还包括助表面活性剂0

12份;
14.当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双(2

乙基己基)琥珀酸酯磺酸钠和
烷基糖苷1

十六烷基
‑3‑
甲基咪唑氯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是当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或1

十六烷基
‑3‑
甲基咪唑氯盐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双(2

乙基己基)琥珀酸酯磺酸钠和烷基糖苷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时,所述压致荧光变色润滑油还包括助表面活性剂1

12份;
15.所述助表面活性剂为异丙醇、正丁醇、正戊醇、正己醇、正辛醇和正癸醇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16.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润滑油的制备工艺。
17.一种压致荧光变色润滑油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8.s1、将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在20

100℃条件下混合均匀,得到澄清透明的混合物;
19.s2、将步骤s1得到的混合物与基础油在20

100℃条件下混合均匀,得到澄清透明的含油混合物;
20.s3、向步骤s2得到的含油混合物中滴加具有有机共轭发光化合物的thf溶液,混合均匀后通过旋转蒸发除去thf溶液,得到透明均向的压致荧光变色润滑油。
2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压致荧光变色润滑油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s2、s3中混合均匀是以300

120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搅拌5

10分钟实现的。
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3.1、由于9,10

二(n

苯基吲哚
‑3‑
乙烯基)蒽在外界研磨的刺激下,具有明显的压致荧光变色性质,所以当润滑油的摩擦磨损性能减弱时,9,10

二(n

苯基吲哚
‑3‑
乙烯基)蒽会从初始的绿色荧光变为橙红色荧光,容易被维护人员监测到,在黑暗等特殊工况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4.2、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的添加使得润滑油整体具有优异的粘温特性和热稳定性,方便与后续多种抗磨添加剂互溶,从而不仅有效提高了基础油的润滑效果,还促进了有机共轭化合物同基础油的结合。
25.3、本发明的制备过程操作方便,实验设备简单且能耗低。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7.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8.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
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9.另外,术语“多个”的含义应为两个以及两个以上。
3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31.实施例1:
32.一种压致荧光变色润滑油,其组分以质量分数计,包括150份基础油,优选为pao8基础油,为透明液体,在常温下与thf溶液互溶;1份有机共轭化合物,优选为9,10

二(n

苯基吲哚
‑3‑
乙烯基)蒽;2份表面活性剂,在本实施例中为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1份助表面活性剂,在本实施例中为异丙醇。由于9,10

二(n

苯基吲哚
‑3‑
乙烯基)蒽在外界研磨的刺激下,具有明显的压致荧光变色性质,所以当润滑油的摩擦磨损性能减弱时,9,10

二(n

苯基吲哚
‑3‑
乙烯基)蒽会从初始的绿色荧光变为橙红色荧光,容易被维护人员监测到,在黑暗等特殊工况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的添加使得润滑油整体具有优异的粘温特性和热稳定性,方便与后续多种抗磨添加剂互溶,从而不仅有效提高了基础油的润滑效果,还促进了有机共轭化合物同基础油的结合。
33.其中,9,10

二(n

苯基吲哚
‑3‑
乙烯基)蒽由9,10

二磷脂基蒽与1

苯基
‑3‑
醛基吲哚通过叶立德反应制得,将碘化亚铜、dmf、吲哚和碳酸钾加入单口烧瓶中,磁力搅拌下加入碘代苯,加上冷凝回流装置,升温至90℃搅拌反应10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降至室温,用水和二氯甲烷萃取3次,将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旋转蒸干溶剂得到粗产物,用柱色谱分离提纯,洗剂为正己烷,得到1

苯基吲哚固体产物,然后将无水dmf加入单口烧瓶中,将烧瓶置于冰浴中搅拌0.5h,加入三氯氧磷反应0.5h,加入完全溶解在30ml1,2

二氯乙烷溶液中的1

苯基吲哚,升温至35℃反应1h,加入3ml冰蒸馏水和5ml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加上冷凝回流装置,升温至100℃反应6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降至室温,用水和二氯甲烷萃取3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旋转蒸干溶剂得到粗产物;用柱色谱分离提纯,淋洗剂为正己烷/乙酸乙酯,得到1

苯基
‑3‑
醛基吲哚固体产物,最后将9,10

二磷脂基蒽、1

苯基
‑3‑
醛基吲哚和叔丁醇钾加入到单口烧瓶中,磁力搅拌下抽换氮气3次,加入20ml无水四氢呋喃溶液,室温下搅拌反应6h,加入20ml甲醇终止反应;旋转蒸发除去thf和甲醇,用甲醇洗涤、过滤,用柱色谱分离,淋洗液为二氯甲烷/正己烷,得到9,10

二(n

苯基吲哚
‑3‑
乙烯基)蒽。
34.在20℃条件下,将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搅拌速度300转/分钟,搅拌5分钟,得到澄清透明的混合物,在3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条件下,将基础油加入混合物中,搅拌5分钟,制备成澄清透明的含油混合物。保持温度和搅拌速度不变,向含油混合物中滴加具有9,10

二(n

苯基吲哚
‑3‑
乙烯基)蒽的thf溶液,搅拌5分钟并通过旋转蒸发除去thf溶液,得到透明均向的压致荧光变色润滑油,另外,为提高润滑油的性能,可添加抗磨剂等添加剂,本发明的制备过程操作方便,实验设备简单且能耗低。
35.实施例2:
36.一种压致荧光变色润滑油,其组分以质量分数计,包括200份基础油,优选为pao8基础油,为透明液体,在常温下与thf溶液互溶;6份有机共轭化合物,优选为9,10

二(n

苯基吲哚
‑3‑
乙烯基)蒽;65份表面活性剂,在本实施例中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2份助表面活性剂,在本实施例中为正丁醇。
37.在100℃条件下,将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搅拌速度1200转/分钟,搅拌10分钟,得到澄清透明的混合物,在12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条件下,将基础油加入混合物中,搅拌10分钟,制备成澄清透明的含油混合物。保持温度和搅拌速度不变,向含油混合物中滴加具有9,10

二(n

苯基吲哚
‑3‑
乙烯基)蒽的thf溶液,搅拌10分钟并通过旋转蒸发除去thf溶液,得到透明均向的压致荧光变色润滑油,另外,为提高润滑油的性能,可添加抗磨剂等添加剂,本发明的制备过程操作方便,实验设备简单且能耗低。
38.实施例3:
39.一种压致荧光变色润滑油,其组分以质量分数计,包括175份基础油,优选为pao8基础油,为透明液体,在常温下与thf溶液互溶;3份有机共轭化合物,优选为9,10

二(n

苯基吲哚
‑3‑
乙烯基)蒽;32份表面活性剂,在本实施例中为1

十六烷基
‑3‑
甲基咪唑氯盐;6份助表面活性剂,在本实施例中为正己醇。
40.在60℃条件下,将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搅拌速度1000转/分钟,搅拌8分钟,得到澄清透明的混合物,在10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条件下,将基础油加入混合物中,搅拌8分钟,制备成澄清透明的含油混合物。保持温度和搅拌速度不变,向含油混合物中滴加具有9,10

二(n

苯基吲哚
‑3‑
乙烯基)蒽的thf溶液,搅拌8分钟并通过旋转蒸发除去thf溶液,得到透明均向的压致荧光变色润滑油,另外,为提高润滑油的性能,可添加抗磨剂等添加剂,本发明的制备过程操作方便,实验设备简单且能耗低。
41.实施例4:
42.一种压致荧光变色润滑油,其组分以质量分数计,包括160份基础油,优选为pao8基础油,为透明液体,在常温下与thf溶液互溶;4份有机共轭化合物,优选为9,10

二(n

苯基吲哚
‑3‑
乙烯基)蒽;40份表面活性剂,在本实施例中为1

十六烷基
‑3‑
甲基咪唑双(2

乙基己基)琥珀酸酯磺酸钠;10份助表面活性剂,在本实施例中为正戊醇。
43.在70℃条件下,将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搅拌速度800转/分钟,搅拌6分钟,得到澄清透明的混合物,在8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条件下,将基础油加入混合物中,搅拌6分钟,制备成澄清透明的含油混合物。保持温度和搅拌速度不变,向含油混合物中滴加具有9,10

二(n

苯基吲哚
‑3‑
乙烯基)蒽的thf溶液,搅拌8分钟并通过旋转蒸发除去thf溶液,得到透明均向的压致荧光变色润滑油,另外,为提高润滑油的性能,可添加抗磨剂等添加剂,本发明的制备过程操作方便,实验设备简单且能耗低。
44.实施例5:
45.一种压致荧光变色润滑油,其组分以质量分数计,包括190份基础油,优选为pao8基础油,为透明液体,在常温下与thf溶液互溶;5份有机共轭化合物,优选为9,10

二(n

苯基吲哚
‑3‑
乙烯基)蒽;32份表面活性剂,在本实施例中为烷基糖苷;8份助表面活性剂,在本实施例中为正辛醇。
46.在20℃条件下,将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搅拌速度500转/分钟,搅拌6分钟,得到澄清透明的混合物,在5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条件下,将基础油加入混合物中,搅拌3分钟,制备成澄清透明的含油混合物。保持温度和搅拌速度不变,向含油混合物中滴加具有9,10

二(n

苯基吲哚
‑3‑
乙烯基)蒽的thf溶液,搅拌3分钟并通过旋转蒸发除去thf溶液,得到透明均向的压致荧光变色润滑油,另外,为提高润滑油的性能,可添加抗磨剂等添加剂,本发明的制备过程操作方便,实验设备简单且能耗低。
47.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