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止软土地区桥头道路沉降的结构。
背景技术:2.软土具有抗剪强度低、透水性低、高压缩性、流变性等特点,软土地区桥头常出现因沉降不均形成的错台,导致桥头跳车、道路破坏等问题的出现,严重威胁到行车安全性,不仅降低了行车的舒适性,还限制了道路的通行能力。
3.如何有效消除软土地区桥头道路沉降,已成为桥梁设计中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没有针对软土地区桥头道路沉降的有效解决方法,业内虽提出了多种方案,如路基变刚度处理、地基换填处理、预设反向坡度等,但仍存在处理不够彻底、效果差强人意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防止软土地区桥头道路沉降的结构,以解决当前方案所存在的不足。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用于防止软土地区桥头道路沉降的结构,包括桥台与道路搭板,道路搭板的一端头搭接在桥台上,道路搭板的另一端头搭接在减沉结构上;该减沉结构主要由减沉竖墙、减沉承台以及减沉复合疏桩组成,竖直设置在减沉承台上端面的减沉竖墙与减沉承台配合构成t形结构,n根减沉复合疏桩间隔布置在减沉承台的下端面处,其中n≥2。
7.进一步,多根减沉复合疏桩横纵向间隔排布以形成矩形阵列式群桩。
8.进一步,减沉竖墙的上端面设有与道路搭板相配合的搭板承台。
9.进一步,桥台上设有牛腿结构,道路搭板搭接在桥台的牛腿结构上。
10.进一步,道路搭板上与牛腿结构以及搭板承台相配合的端头处均设有橡胶垫。
11.进一步,道路搭板为钢筋混凝土板。
12.进一步,减沉竖墙、减沉承台以及减沉复合疏桩为一体式结构。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道路搭板和减沉结构,减少了交通荷载作用对软土地基的影响,加强了对土体的约束,提升了结构整体性和稳定性,有效防止了桥头道路的沉降,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保证了桥梁交通的通行能力。
15.2、本实用新型的道路搭板结构可靠,承载性能好,能够降低对软土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减少了土体沉降,延长了桥梁接线段道路的使用寿命。
16.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1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减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
21.桥台1、道路搭板2、减沉结构3、承台4、承桩5;牛腿结构1a;
22.减沉竖墙301、减沉承台302、减沉复合疏桩303、搭板承台301a。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4.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2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26.请参阅图1~图2,为一种用于防止软土地区桥头道路沉降的结构,包括桥台1与道路搭板2,道路搭板2的一端头搭接在桥台1上,道路搭板2的另一端头搭接在减沉结构3上;该减沉结构3主要由减沉竖墙301、减沉承台302以及减沉复合疏桩303组成,竖直设置在减沉承台302上端面的减沉竖墙301与减沉承台302配合构成t形结构,n根减沉复合疏桩303间隔竖直设置在减沉承台302的下端面处,其中n≥2。
27.该防沉降结构中,桥台1的下方设有承台4,承台4的下方设有承桩5,承桩5穿过一般土层固定在岩层中,从而形成对桥台1的稳定支撑。减沉结构3的减沉承台302位于软土层中,下部的减沉复合疏桩303作为桩基穿过软土层进入一般土层或岩层中。减沉承台302的承台面积以及减沉复合疏桩303数量根据沉降计算确定;由于减沉结构3的上部为类似于悬臂式挡土墙的t形结构,故能对减沉竖墙301前后的土体进行有效分割,使得结构上加强了对减沉竖墙301前、后土体的约束,进而起到了减少软土沉降、稳固土体的作用;在减沉承台302的下方,有多根减沉复合疏桩303间隔设置,使得桩和桩间土能共同分担荷载。
28.本方案中,减沉竖墙301的上端面设有与道路搭板2相配合的搭板承台301a,桥台1
上设有牛腿结构1a,道路搭板2一端搭于(桥梁)桥台1的牛腿结构1a上,另一端对应搭于减沉竖墙301的搭板承台301a上。搭板承台301a以及牛腿结构1a均能对道路搭板2形成稳定支承。由于道路搭板2两端均有稳定的支承点,故能极大减少交通荷载作用对下方软土地基的影响。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道路搭板2为钢筋混凝土板,其宽度与路基宽度要求相当。
29.优选的,多根减沉复合疏桩303横纵向间隔排布以形成矩形阵列式群桩,进一步保证了荷载分布的均匀性,从而形成了稳定的支承。
30.优选的,减沉竖墙301、减沉承台302以及减沉复合疏桩303为一体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这样可加强对土体的约束,提升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进而防止桥头道路的沉降。
3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道路搭板2上与牛腿结构1a以及搭板承台301a相配合的端头处均设有橡胶垫。该橡胶垫在桥梁与软土区域形成缓和、连续的过渡,可避免道路搭板2与桥台1以及减沉结构3间硬接触。
32.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