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铁路桥梁 专利正文
一种可减小路面沉降的新旧道路过渡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可减小路面沉降的新旧道路过渡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道路施工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可减小路面沉降的新旧道路过渡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在新建道路与原有道路交汇处,当新建道路路基与原有道路的混凝土结构对接时存在过渡区,过渡区由于沉降的不均匀性,易造成路面出现裂缝,甚至出现较大的高度差,影响行车舒适性,行车安全性差。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可减小路面沉降的新旧道路过渡连接结构。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减小路面沉降的新旧道路过渡连接结构,包括搭板、原有道路和新建道路,所述搭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内配置有水平的钢筋网片;所述搭板的两端分别连接原有道路和新建道路,搭板的上部铺设有与原有道路路面和现有道路路面平齐的垫层。
5.按上述方案,所述原有道路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布置的基层a、混凝土层和面层a;所述新建道路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布置的底基层、基层b和面层b;所述原有道路的基层a端部与新建道路的底基层端部相接;所述搭板的一段底部搭接在原有道路的基层a上,该段端部与原有道路的混凝土层相连;所述搭板的另一段位于新建道路的底基层上,该段端部与新建道路的基层b相连;所述搭板、原有道路的混凝土层及新建道路的基层b这三者上表面平齐;新建道路的面层b与垫层一体铺设,且与原有道路的面层a相连,三者上表面平齐。
6.按上述方案,所述原有道路的混凝土层与搭板端部连接有钢筋。
7.按上述方案,所述新建道路的底基层端部开设有斜坡凹槽,所述搭板底部填入该斜坡凹槽内,与该斜坡凹槽相适配。
8.按上述方案,所述新建道路的基层b包括第一基层和第二基层,所述第一基层位于底基层上,第二基层位于第一基层上,且第一基层端部伸出,与第二基层端部形成台阶;所述搭板与新建道路基层连接的一端为与台阶适配的阶梯结构。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新建道路和原有道路之间增设搭板,搭板与原有道路的混凝土层通过钢筋连接,可实现均匀沉降,减小新建道路路基与现有混凝土层直接对接后因沉降不均匀出现的高差,避免道路出现裂缝,提升行车舒适性和行车安全性;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斜坡凹槽,搭板1底部与斜坡凹槽相适配,可有效限制搭板滑移;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施工。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1.其中:1、搭板;2、混凝土层;3、基层a;4、底基层;5、第一基层;6、第二基层;7、钢筋;8、钢筋网片;9、面层a;10、面层b。
具体实施方式
12.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13.如图1所示的一种可减小路面沉降的新旧道路过渡连接结构,包括搭板1、原有道路和新建道路,所述搭板1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内配置有水平的钢筋网片8;所述搭板1的两端分别连接原有道路和新建道路,搭板1的上部铺设有与原有道路路面和现有道路路面相连且平齐的垫层。
14.优选地,所述原有道路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布置的基层a3、混凝土层2和面层a9;所述新建道路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布置的底基层4、基层b和面层b10;所述原有道路的基层a3端部与新建道路的底基层4端部相接;所述搭板1的一段底部搭接在原有道路的基层a3上,该段端部与原有道路的混凝土层2相连;所述搭板1的另一段位于新建道路的底基层4上,该段端部与新建道路的基层b相连;所述搭板1、原有道路的混凝土层2及新建道路的基层b这三者上表面平齐;新建道路的面层b10与垫层为一体结构且同步铺设,且与原有道路的面层a9相连,三者上表面平齐。本实施例中,面层a9、垫层、面层b10均为沥青混合料层,包括上部的细粒式沥青混合料层和下部的粗粒式沥青混合料层(图中示意出了细粒式沥青混合料层和粗粒式沥青混合料层,但未标记),面层a9、垫层、面层b10三者的细粒式沥青混合料层依次相连,面层a9、垫层、面层b10的粗粒式沥青混合料层依次相连。
15.优选地,所述原有道路的混凝土层2与搭板1端部连接有钢筋7。
16.优选地,所述新建道路的底基层4端部开设有斜坡凹槽,所述搭板1底部填入该斜坡凹槽内,与该斜坡凹槽相适配;斜向凹槽的设计,可有效防止搭板1滑移。
17.优选地,所述新建道路的基层b包括第一基层5和第二基层6,所述第一基层5位于底基层4上,第二基层6位于第一基层5上,且第一基层5端部伸出,与第二基层6端部形成台阶;所述搭板1与新建道路基层连接的一端为与台阶适配的阶梯结构(搭板1端部部分搭接在第一基层5上)。
18.本实施例中,所述原有道路包括基层a3、混凝土层2和面层a9;所述新建道路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布置的底基层4、基层b和面层b10;所述原有道路的基层a3端部与新建道路的底基层4端部相接;搭板1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搭板1中设置钢筋网片8,搭板1与原有道路的混凝土层2相接的一段搭接在原有道路的基层a3上,搭板1的另一段搭接在新建道路底基层4上面,该段端部为与基层b的台阶配合的阶梯结构,其端头与新建道路的第二基层6相接。原有道路的基层a3与新建道路的底基层4直接相接,原有道路的基层a3与新建道路的第一基层5不直接连接。斜坡凹槽由搭板11填充,有助于限制搭板1滑移。搭板1与原有道路的混凝土层2通过钢筋7连接,实现同步均匀沉降,可避免新建道路路基与现有混凝土结构对接后因沉降不均匀出现的高差,避免道路出现裂缝。
1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
换,但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减小路面沉降的新旧道路过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搭板、原有道路和新建道路,所述搭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内配置有水平的钢筋网片;所述搭板的两端分别连接原有道路和新建道路,搭板的上部铺设有与原有道路路面和现有道路路面平齐的垫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旧道路过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有道路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布置的基层a、混凝土层和面层a;所述新建道路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布置的底基层、基层b和面层b;所述原有道路的基层a端部与新建道路的底基层端部相接;所述搭板的一段底部搭接在原有道路的基层a上,该段端部与原有道路的混凝土层相连;所述搭板的另一段位于新建道路的底基层上,该段端部与新建道路的基层b相连;所述搭板、原有道路的混凝土层及新建道路的基层b这三者上表面平齐;新建道路的面层b与垫层一体铺设,且与原有道路的面层a相连,三者上表面平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旧道路过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有道路的混凝土层与搭板端部连接有钢筋。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旧道路过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建道路的底基层端部开设有斜坡凹槽,所述搭板底部填入该斜坡凹槽内,与该斜坡凹槽相适配。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旧道路过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建道路的基层b包括第一基层和第二基层,所述第一基层位于底基层上,第二基层位于第一基层上,且第一基层端部伸出,与第二基层端部形成台阶;所述搭板与新建道路基层连接的一端为与台阶适配的阶梯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减小路面沉降的新旧道路过渡连接结构,包括搭板、原有道路和新建道路,所述搭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内配置有水平的钢筋网片;所述搭板的两端分别连接原有道路和新建道路,搭板的上部铺设有与原有道路路面和现有道路路面平齐的垫层;所述原有道路的基层A端部与新建道路的底基层端部相接;所述搭板的一段底部搭接在原有道路的基层A上,该段端部与原有道路的混凝土层相连;所述搭板的另一段位于新建道路的底基层上,该段端部与新建道路的基层B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新建道路和原有道路之间增设搭板,可实现均匀沉降,避免道路出现裂缝。避免道路出现裂缝。避免道路出现裂缝。


技术研发人员:杨谦 陈贽 陈伟锋 白额尔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31
技术公布日:20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