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造纸印刷 专利正文
一种三工位纸浆模塑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三工位纸浆模塑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工位纸浆模塑成型装置,属于纸浆模塑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纸浆模塑是一种立体造纸技术,它以废纸为原料,在模塑机上由特殊的模具塑造出一定形状的纸制品。它具有四大优势:原料为废纸,包括板纸、废纸箱纸、废白边纸等,来源广泛;其制作过程由制浆、吸附成型、干燥定型等工序完成,对环境无害;可以回收再生利用;体积比发泡塑料小,可重叠,交通运输方便。纸浆模塑,除作餐盒、餐具外,更多做工业缓冲包装,发展十分迅速。热压定型是纸浆模塑制品生产过程中占用时间最长的工序,因此在热压定型时,吸附成型、湿胚转移等工序其实已经完成并且在等待热压定型工序的完成,导致整机生产效率普遍很低;并且热压定型后的产品更处于比较高温的状态,人工下料十分不方便。
3.为此,如何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下料方便的三工位纸浆模塑成型装置是本实用新型的研究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工位纸浆模塑成型装置,采用两组热压定型机构搭配一组吸附成型机构,当热压定型时,吸附成型机构无需停机等待,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并且由推料板代替人工下料,有效降低劳动强度。
5.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三工位纸浆模塑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设在机架上的吸附成型机构、热压定型机构和接料机构;所述吸附成型机构设在所述机架的顶部中间位置;所述热压定型机构设置两组,并分别设在所述吸附成型机构的两侧;所述接料机构设置两组,并分别设在所述热压定型机构的外侧;所述两组接料机构分别通过导轨和滑块安装在所述机架的顶部两端。
7.进一步的,所述吸附成型机构包括浆箱、成型下模具、转移模具、转移模具固定板和成型转移升降气缸;所述成型下模具设在所述浆箱的内部底端;所述成型转移升降气缸倒立设在所述转移模具固定板的顶部中心位置;所述转移模具通过导柱和导套安装在所述转移模具固定板的下方,并位于所述成型下模具的正上方;所述转移模具的顶部还通过气缸联接杆与所述成型转移升降气缸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浆箱包括进浆管、进气管、排浆管和模具冲洗机构;所述进浆管贯通连接在所述浆箱的后侧;所述进气管和排浆管贯通连接在所述浆箱的底部;所述模具冲洗机构设在所述浆箱的内部,并位于所述成型下模具的上方。
9.进一步的,所述模具冲洗机构通过导杆和滑块安装在所述浆箱的内部;所述模具冲洗机构上设有一进水管和若干组分布式设置的扇形喷嘴。
10.进一步的,所述热压定型机构包括发热板、定型下模具、定型上模具、定型上模具
固定板、气液增压缸和两组定型转移升降气缸;所述发热板固定设在所述接料机构的顶部一端;所述定型下模具设在所述发热板的顶部;所述定型上模具固定板通过固定杆安装在所述机架的上方;所述气液增压缸倒立设在所述成型上模具固定板的顶部中心位置;所述两组定型转移升降气缸设在所述气液增压缸的两侧;所述定型上模具通过导柱和导套安装在所述定型上模具固定板的下方,并位于所述定型下模具的正上方;所述定型上模具的顶部分别通过增压缸联接杆和气缸联接杆,连接所述气液增压缸和定型转移升降气缸。
11.进一步的,所述接料机构包括发热板固定座、驱动电机、移动齿条、接料盘和推料板;所述移动齿条固定安装在所述发热板固定座底部;所述驱动电机设在所述发热板固定座的下方;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齿轮与所述移动齿条连接;所述接料盘固定安装在所述发热板固定座一侧;所述推料板通过导杆和滑块安装在所述接料机构上,并横跨在所述接料盘的上方。
12.进一步的,所述转移模具和定型上模具的顶部均设有气阀。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两组热压定型机构搭配一组吸附成型机构,当热压定型时,吸附成型机构无需停机等待,有效提高生产效率;2、由推料板代替人工下料,有效降低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吸附成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模具冲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热压定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是本实用新型接料机构的安装示意图。
19.图6是本实用新型接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7是本实用新型移动齿条和驱动电机的安装示意图。
21.图8是本实用新型转移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22.其中:机架1、吸附成型机构2、热压定型机构3、接料机构4、浆箱201、成型下模具202、转移模具203、转移模具固定板204、成型转移升降气缸205、进浆管206、进气管207、排浆管208、模具冲洗机构209、进水管210、扇形喷嘴211、发热板301、定型下模具302、定型上模具303、定型上模具固定板304、气液增压缸305、定型转移升降气缸306、发热板固定座401、驱动电机402、移动齿条403、接料盘404、推料板405、气阀2031。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1-8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分析。
24.如图1-8所示,一种三工位纸浆模塑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设在机架1上的吸附成型机构2、热压定型机构3和接料机构4;所述吸附成型机构2设在所述机架1的顶部中间位置;所述热压定型机构3设置两组,并分别设在所述吸附成型机构2的两侧;所述接料机构4设置两组,并分别设在所述热压定型机构3的外侧;所述两组接料机构4分别通过导轨和滑块安装在所述机架1的顶部两端,接料机构4可以沿着导轨移动。
25.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吸附成型机构2包括浆箱201、成型下模具202、转移模具203、转移模具固定板204和成型转移升降气缸205;所述成型下模具202设在所述浆箱201的内部底端;所述成型转移升降气缸205倒立设在所述转移模具固定板204的顶部中心位置;所述转移模具203通过导柱和导套安装在所述转移模具固定板204的下方,并位于所述成型下模具202的正上方(即成型下模具202与转移模具203同规格搭配使用);所述转移模具203的顶部还通过气缸联接杆与所述成型转移升降气缸205连接,由成型转移升降气缸205推动转移模具203下降与成型下模具202合模。
26.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浆箱201包括进浆管206、进气管207、排浆管208和模具冲洗机构209;所述进浆管206贯通连接在所述浆箱201的后侧;所述进气管207和排浆管208贯通连接在所述浆箱201的底部;所述模具冲洗机构209设在所述浆箱201的内部,并位于所述成型下模具202的上方,用于冲洗模具。
27.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模具冲洗机构209通过导杆和滑块安装在所述浆箱201的内部;所述模具冲洗机构209上设有一进水管210和若干组分布式设置的扇形喷嘴211。
28.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热压定型机构3包括发热板301、定型下模具302、定型上模具303、定型上模具固定板304、气液增压缸305和两组定型转移升降气缸306;所述发热板301固定设在所述接料机构4的顶部一端;所述定型下模具302设在所述发热板301的顶部;所述定型上模具固定板304通过固定杆安装在所述机架1的上方;所述气液增压缸305倒立设在所述成型上模具固定板304的顶部中心位置;所述两组定型转移升降气缸306设在所述气液增压缸305的两侧;所述定型上模具303通过导柱和导套安装在所述定型上模具固定板304的下方,并位于所述定型下模具302的正上方;所述定型上模具303的顶部分别通过增压缸联接杆和气缸联接杆,连接所述气液增压缸305和定型转移升降气缸306,由气液增压缸305提供较大的输出力来驱动定型上模具303下降与定型下模具302合模,并完成热压成型工序,然后由定型转移升降气缸306升起开模。
29.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接料机构4包括发热板固定座401、驱动电机402、移动齿条403、接料盘404和推料板405;所述移动齿条403固定安装在所述发热板固定座401底部;所述驱动电机402设在所述发热板固定座401的下方;所述驱动电机402通过齿轮与所述移动齿条403连接,驱动电机402转动使移动齿轮403移动,带动发热板固定座401移动,从而使定型下模具302移动;所述接料盘404固定安装在所述发热板固定座401一侧,接料盘404可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与发热板固定座401固定连接,当发热板固定座401移动时,能够带动接料盘404移动;所述推料板405通过导杆和滑块安装在所述接料机构4上,并横跨在所述接料盘404的上方,当接料机构4移动时,用手定住推料板405使其沿着导杆往接料机构4反方向移动,从而把接料盘404上产品推出。
30.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转移模具203和定型上模具303的顶部均设有气阀2031,因为纸浆模塑行业传统的转移模具203和定型上模具303内部都分布有气孔用于吸起或吹掉成型的产品,气阀2031的作用就在于连接外部气源。
3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纸浆浆液从进浆管206进入浆箱201,转移模具203下降与成型下模具202合模,纸浆在转移模具203的作用下吸附成型后,跟随转移模具203上升,此时第一组接料机构4往吸附成型机构2方向移动,带动第一组热压定型机构3的发热板301和定型下模具302一起移动,移动至转移模具203正下方后,转移模具203下降与定型下模具
302合模并吹出吸附成型的产品,使其落在定型下模具302上,然后接料机构4带动发热板301和定型下模具302往热压定型机构3方向移动,移动至定型上模具303正下方后,定型上模具303下降与定型下模具302合模热压定型;在这个时间较长的热压定型工序进行时,第二组接料机构4和热压定型机构3重复上述动作,等到第二组热压定型机构3开始热压定型工序时;第一组热压定型机构3的定型上模具303上升与定型下模具302开模,并吸起热压定型后的产品,然后第一组接料机构4继续带动第一组热压定型机构3的发热板301和定型下模具302,往吸附成型机构2方向移动,移动至转移模具203正下方时,接料盘404正好位于定型上模具303下方,此时定型上模具303再次下降,并吹掉热压定型后的产品使其落在接料盘404上,等到产品码垛到一定数量时,工作人员可以用手定住推料板405使其不跟随接料机构4移动,即可把接料盘404上的产品推出,完成下料,第二组接料机构4和热压定型机构3的下料工序亦然。
32.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