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供热机组的余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2.目前,在电厂的发电机组中,会利用低低温省煤器的烟道温度对凝汽器中的排气进行加热,达到余热重新利用的效果,减小能耗,但大多数电厂在冬季时,会有兼顾供热作业,目前供热热网中的水还没有加入到常规的余热利用系统中,没有更进一步的对电厂的余热加以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供热机组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有至少一组低低温省煤器,至少一组凝汽器,其中凝汽器设置凝结水管,使凝汽器中的凝结水管通过低低温省煤器的烟道,利用烟气热量对凝结水加热;供热机组的热网水通过热网水管路,热网水管路依次通过凝汽器和低低温省煤器的烟道,使凝汽器的排汽和烟气的热量对热网水进行加热,解决了热网水的加热过程中,未加入余热利用系统的问题,进一步增加了热量利用率,减低了能耗。
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供热机组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有:至少一组低低温省煤器,所述低低温省煤器中设置有烟道,至少一组凝汽器,所述凝汽器的排汽对热网水进行加热;还包括有:至少一个凝结水管路和至少一个热网水管路;所述凝汽器内的凝结水通过所述凝结水管路,所述凝结水管路的两端与至少一组所述凝汽器连通,所述凝结水管路的外部穿设过所述烟道;所述热网水管路依次穿设过所述凝汽器和所述烟道。
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凝结水管路包括有第一翅片,所述第一翅片为所述凝结水管路穿设过所述烟道的部分,所述第一翅片为螺旋形翅片。
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网水管路包括有第二翅片,所述第二翅片为所述热网水管路穿设凝汽器的部分与穿设过所述烟道的部分,所述第二翅片为了螺旋形翅片。
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烟道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凝结水管路上设置有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水量调节阀和调节水泵。
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网水管路上设置有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水量调节阀和调节水泵。
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翅片与所述烟道换热部分为第一换热模块,每组所述低低温省煤器中设置有多组第一换热模块,且每组第一换热模块设置有单独的进口集水箱进水阀门,出口集水箱和出水阀门。
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翅片与所述凝汽器换热部分和所述烟道换热部分为第二换热模块,每组所述低低温省煤器中设置有多组第二换热模块,且每组第二换热模块设置有单独的进口集水箱进水阀门,出口集水箱和出水阀门。
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用于供热机组的余热回收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3.通过设置凝结水管路,使凝结水管路通过烟道,使凝结水与烟道热量换热,并通过设置热网水管路,是热网水管路通过凝汽器和烟道,使得烟道内的热量被凝结水和热网水充分利用,提高了热效率,降低了能耗;通过将凝结水管路在换热部分的管路设置为螺旋形的第一翅片,并通过将热网水管路在换热部分的管路设置为螺旋形的第二翅片,大大增加了换热面积,强化了传热效率;通过在各个挂路上设置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水量调节阀和调节水泵,对余热回收系统中的各部分流量和温度进行精准控制;将每个翅片与烟道的换热部分形成单独的换热模块,并设置有由单独的进出口和进出口水阀,实现对各个部分的单独控制,快速对设备各部分状态进行检查和维修。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供热机组的余热回收系统流程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供热机组的余热回收系统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低低温省煤器内部换热示意图;
17.图中,100、低低温省煤器;110、烟道;200、凝汽器;300、凝结水管路;310、第一翅片;320、第一换热模块;321、进水阀门;322、出水阀门;400、热网水管路;410、第二翅片;420、第二换热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0.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2.下文是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例说明。
2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供热机组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有至少一组低低温省煤器100,至少一组凝汽器200,两端与至少一组凝汽器200连通的凝结水管路300和依次穿设过凝汽器200和烟道110的热网水管路400,且凝结水管路300的外部穿设过至少一组低低温省煤器100的烟道110。
2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热网水管路400的一端连接于热网加热器,热网水由热网水加热器传输到热网水管路400中。
2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现有技术中,凝结水从第二低压加热器的凝汽器200中流入到第三低压加热器的凝汽器200中,同时,热网水管路400从第二低压加热器的凝汽器200连通第三低压加热器,经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改进后,凝结水管路300在连通第二低压加热器的凝汽器200和第三低压加热器的凝汽器200之间,还通过三组低低温省煤器100的烟道110;同理,热网水管路400在连通第二低压加热器的凝汽器200和第三低压加热器的凝汽器200之间,也通过三组低低温省煤器100的烟道110,实现了凝结水和热网水对低低温省煤器100中烟道110的热量的余热回收利用。
2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凝结水管路300包括有第一翅片310,第一翅片310为凝结水管路300穿设过烟道110的部分,且第一翅片310为螺旋形的翅片。
2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热网水管路400包括有第二翅片410,第二翅片410为热网水管路400穿设过凝汽器200的部分和穿设过烟道110的部分,第二翅片410为螺旋形翅片。
28.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穿设过凝汽器200和烟道110的部分,为凝结水管路300在烟道110内部的部分管路,也是热网水管路400在凝汽器200和烟道110内部的部分,此部分的凝结水管路300和热网水管路400起到了换热作用,因此通过将该换热部分设置为第一翅片310和第二翅片410,并将第一翅片310和第二翅片410设置为螺旋型翅片,大大增加了换热面积,进一步强化了换热效率并有利于减缓低温腐蚀。
2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烟道110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3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凝结水管设置有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水量调节阀和调节水泵。
3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热网水管路400上设置有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水量调节阀和调节水泵。
32.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余热回收系统还设置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中设置有控制器,流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将在凝结水管路300,热网水管路400和烟道110上检测到的流量和温度传输到控制器中,由控制器判断凝结水和热网水的温度是否高于或低于设定值的范围,判断烟道110的温度是否高于或低于设定值的范围,再通过控制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和调节水泵,使凝结水温度,热网水温度和烟道110温度稳定在设定的范围内。
3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翅片310与烟道110换热部分组成为第一换热模块320,第二翅片410与凝汽器200换热部分与烟道110换热部分组成为第二换热模块420,其中每组低低温省煤器100中设置有多组第一换热模块320和多组第二换热模块420,且每组第一换热模块320和第二换热模块420都单独设置有进口集水箱,进水阀门321,出口集水箱和出水阀门322。
34.将换热分为多组换热模块,且每个换热模块单独设置进出口集水箱和进出水阀
门,可以在发生故障时,快速的定位到故障发生点,且可以单独更换管路,降低了维修是成本,当管路发生泄漏时,及时的对管路进行隔离,增加了设备的安全性。
35.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供热机组的余热回收系统,通过设置凝结水管路300,使凝结水管路300通过烟道110,使凝结水与烟道110热量换热,并通过设置热网水管路400,是热网水管路400通过凝汽器200和烟道110,使得烟道110内的热量被凝结水和热网水充分利用,提高了热效率,降低了能耗;通过将凝结水管路300在换热部分的管路设置为螺旋形的第一翅片310,并通过将热网水挂炉在换热部分的管路设置为螺旋形的第二翅片410,大大增加了换热面积,强化了传热效率;通过在各个挂路上设置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水量调节阀和调节水泵,对余热回收系统中的各部分流量和温度进行精准控制;将每个翅片与烟道110的换热部分形成单独的换热模块,并设置有由单独的进出口和进出水阀,实现对各个部分的单独控制,快速对设备各部分状态进行检查和维修。
3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