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出口防磨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出口防磨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炉膛出口防磨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出口防磨结构。


背景技术:

2.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高效、低污染的清洁燃煤技术,其主要特点是锅炉炉膛内含有大量的物料,在燃烧过程中大量的物料被烟气携带到炉膛上部,在物料上升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大颗粒将沿着炉膛的四壁返流回流化床面,重新燃烧,另一部分较小的颗粒将逐渐汇集到炉膛出口处,在汇集的过程中,物料是通过逐渐加速进入炉膛出口的加速烟道,经过加速烟道达到分离器分离要求的分离流速后进入分离器,在分离器内将物料与烟气分开,并经过非机械式回送阀将物料回送至炉膛内流化床,继续燃烧,物料随烟气继续在炉膛内上升,这样形成多次循环燃烧。
3.由于物料浓度高,具有很大的热容量和良好的物料混合,一般每公斤烟气可携带若干公斤的物料,这些循环物料带来了高传热系数,使锅炉热负荷调节范围广,对燃料的适应性强,由于床内强烈的湍流和物料循环,加强燃料的混合并延长了燃料在炉膛内的停留时间,因此具有更高的燃烧效率,近年来得到了大力发展;但携带大量物料的烟气在通过锅炉炉膛出口时,存在物料的聚集和加速过程,这个是进行物料和烟气分离的必要条件,正是由于物料的聚集和加速,将会造成炉膛出口处一定宽度和高度区域内的膜式壁的磨损严重,甚至锅炉运行极短时间内造成磨损爆管的产生;
4.为避免炉膛出口磨损严重发生爆管的现象,经检索,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cn208154466u公开了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出口防磨结构,包括炉膛,炉膛出口外侧通过分离器进口烟道与分离器连接,炉膛出口内侧四周一定宽度和高度区域内的膜式壁上布置有防磨钢板,所述防磨钢板的板面与竖直方向有一定夹角;该防磨结构不仅可以达到防止炉膛出口膜式壁的磨损,而且施工简单、能够增加膜式壁吸热量,达到对膜式壁吸热利用最大化。
5.上述专利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其采用在炉膛出口内部设置防磨钢板的方式,虽然增强了炉膛出口内侧的防磨性能,但是随着长时间使用,钢板磨损严重需要定期更换;其存在不便于快速对防磨挡板进行快速安装固定和拆卸更换的缺点,不能满足使用需求,针对此现象加以改进,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出口防磨结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出口防磨结构。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出口防磨结构,包括活动套设在炉膛内的防磨钢管,所
述炉膛出口外侧通过分离器进口烟道与分离器连接,所述防磨钢管的顶端设为倾斜封堵结构,所述防磨钢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矩形座,矩形座的左侧开设有矩形卡槽,所述炉膛的顶部设置为开口,所述炉膛的左侧顶部嵌装有左侧为开口设置的第一卡套,炉膛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左侧为开口设置的第二卡套,所述炉膛的顶部活动卡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u形把手,挡板的顶部开设有矩形孔,矩形卡槽内活动卡装有弹性卡固机构,且弹性卡固机构的顶部贯穿矩形孔并延伸至u形把手内,弹性卡固机构与矩形孔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套和第二卡套内活动卡装有同一个第一卡固机构,挡板滑动套设在第一卡固机构上,弹性卡固机构固定套设在第一卡固机构上。
9.优选地,所述弹性卡固机构包括l形卡块、弹簧、挡孔板和拉环,所述l形卡块的右侧与矩形卡槽相卡装,l形卡块的顶部贯穿矩形孔并与挡孔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挡孔板位于矩形孔的上方并与挡板的顶部活动接触,挡孔板的顶部与拉环的底部固定连接,拉环位于u形把手内,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矩形孔的左侧内壁和l形卡块的左侧固定连接。
10.优选地,所述第一卡固机构包括方卡杆和l形卡杆,所述l形卡杆位于挡板的左侧,l形卡杆的右端与第一卡套相卡装,l形卡杆的顶端与方卡杆的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方卡杆的右端延伸至第二卡套内并设为锥形结构,方卡杆与第二卡套相卡装,挡板滑动套设在方卡杆上,l形卡块固定套设在方卡杆上,弹簧活动套设在方卡杆上。
11.优选地,所述炉膛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柱,挡板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圆卡槽,且圆卡槽与对应的卡柱相卡装。
12.优选地,所述l形卡块的左侧与矩形孔的左侧内壁之间的距离比l形卡块卡入矩形卡槽内的深度小,l形卡块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矩形孔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滑动接触。
13.优选地,所述挡板的右侧开设有第一方孔,且第一方孔与矩形孔交叉连通,第一方孔的内壁与方卡杆的外侧滑动连接。
14.优选地,所述l形卡块的左侧开设有第二方孔,且第二方孔的内壁与方卡杆的外侧固定连接。
15.优选地,所述炉膛的左侧顶部开设有嵌装槽,且嵌装槽的内壁与第一卡套的外侧固定连接。
16.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通过炉膛、分离器、防磨钢管、矩形座、矩形卡槽、卡柱、挡板、矩形孔、方卡杆、l形卡块、u形把手、弹簧、挡孔板、拉环、第二卡套、第一卡套、l形卡杆与圆卡槽相配合,更换时,向左移动拉环使其通过挡孔板带动l形卡块在矩形卡槽内向左移动,l形卡块向左对弹簧压缩,此时l形卡块还剩余一部分卡入矩形卡槽内,并未完全移出,l形卡块带动方卡杆向左与第二卡套分离,方卡杆带动l形卡杆向左与第一卡套分离,解除对挡板的固定,此时向上拉动u形把手使其带动挡板向上移动,挡板依次通过方卡杆和l形卡块带动矩形座和防磨钢管向上移出,移出后,人员向右移动防磨钢管使其通过矩形座带动矩形卡槽向右与l形卡块分离,完成对防磨钢管的拆卸移出;
18.安装时,将新的防磨钢管上的矩形座向左卡套在l形卡块上,然后将防磨钢管向下放至炉膛内,当挡板带动两个圆卡槽分别向下卡套在对应的卡柱上时,此时放松对拉环的移动力,此时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带动l形卡块向右回移,l形卡块带动方卡杆向右卡入第二卡套内,方卡杆带动l形卡杆向右卡入第一卡套内,实现同步对挡板和防磨钢管的双向固
定,安装完成。
19.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操作简便,便于快速对防磨钢管安装固定和拆卸更换,省时省力,提高更换效率,给人员后续对防磨钢管定期更换的工作提供了方便,满足使用需求,有利于使用。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出口防磨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图1中的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00炉膛、101分离器、1防磨钢管、2矩形座、3矩形卡槽、4卡柱、5挡板、6矩形孔、7方卡杆、8l形卡块、9u形把手、10弹簧、11挡孔板、12拉环、13第二卡套、14第一卡套、15l形卡杆、16圆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4.参照图1-2,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出口防磨结构,包括活动套设在炉膛100内的防磨钢管1,炉膛100出口外侧通过分离器进口烟道与分离器101连接,防磨钢管1的顶端设为倾斜封堵结构,防磨钢管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矩形座2,矩形座2的左侧开设有矩形卡槽3,炉膛100的顶部设置为开口,炉膛100的左侧顶部嵌装有左侧为开口设置的第一卡套14,炉膛100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左侧为开口设置的第二卡套13,炉膛100的顶部活动卡装有挡板5,挡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u形把手9,挡板5的顶部开设有矩形孔6,矩形卡槽3内活动卡装有弹性卡固机构,且弹性卡固机构的顶部贯穿矩形孔6并延伸至u形把手9内,弹性卡固机构与矩形孔6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第一卡套14和第二卡套13内活动卡装有同一个第一卡固机构,挡板5滑动套设在第一卡固机构上,弹性卡固机构固定套设在第一卡固机构上;
25.弹性卡固机构包括l形卡块8、弹簧10、挡孔板11和拉环12,l形卡块8的右侧与矩形卡槽3相卡装,l形卡块8的顶部贯穿矩形孔6并与挡孔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挡孔板11位于矩形孔6的上方并与挡板5的顶部活动接触,挡孔板11的顶部与拉环12的底部固定连接,拉环12位于u形把手9内,弹簧10的两端分别与矩形孔6的左侧内壁和l形卡块8的左侧固定连接;
26.第一卡固机构包括方卡杆7和l形卡杆15,l形卡杆15位于挡板5的左侧,l形卡杆15的右端与第一卡套14相卡装,l形卡杆15的顶端与方卡杆7的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方卡杆7的右端延伸至第二卡套13内并设为锥形结构,方卡杆7与第二卡套13相卡装,挡板5滑动套设在方卡杆7上,l形卡块8固定套设在方卡杆7上,弹簧10活动套设在方卡杆7上,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操作简便,便于快速对防磨钢管1安装固定和拆卸更换,省时省力,提高更换效率,给人员后续对防磨钢管1定期更换的工作提供了方便,满足使用需求,有利于使用。
27.本实用新型中,炉膛100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柱4,挡板5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圆卡槽16,且圆卡槽16与对应的卡柱4相卡装,l形卡块8的左侧与矩形孔6的左侧内壁之
间的距离比l形卡块8卡入矩形卡槽3内的深度小,l形卡块8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矩形孔6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滑动接触,挡板5的右侧开设有第一方孔,且第一方孔与矩形孔6交叉连通,第一方孔的内壁与方卡杆7的外侧滑动连接,l形卡块8的左侧开设有第二方孔,且第二方孔的内壁与方卡杆7的外侧固定连接,炉膛100的左侧顶部开设有嵌装槽,且嵌装槽的内壁与第一卡套14的外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操作简便,便于快速对防磨钢管1安装固定和拆卸更换,省时省力,提高更换效率,给人员后续对防磨钢管1定期更换的工作提供了方便,满足使用需求,有利于使用。
28.工作原理:使用时,防磨钢管1能够增强炉膛100出口内侧的耐磨性,当长时间使用防磨钢管1磨损严重需要更换时,首先向左移动拉环12,拉环12带动挡孔板11向左移动,挡孔板11带动l形卡块8在矩形卡槽3内向左移动,l形卡块8向左对弹簧10压缩,由于l形卡块8的左侧与矩形孔6的左侧内壁之间的距离比l形卡块8卡入矩形卡槽3内的深度小,使得此时l形卡块8还存在一部分卡入矩形卡槽3内,并未完全移出,而l形卡块8向左移动时会带动方卡杆7向左与第二卡套13分离,方卡杆7带动l形卡杆15向左与第一卡套14分离,解除对挡板5的固定,此时向上拉动u形把手9使其带动挡板5向上移动,挡板5通过方卡杆7带动l形卡块8向上移动,l形卡块8通过矩形座2带动防磨钢管1向上移出,移出后,人员向右移动防磨钢管1使其带动矩形座2向右移动,矩形座2带动矩形卡槽3向右与l形卡块8分离,完成对防磨钢管1的拆卸移出;
29.安装时,再次左移拉环12,使得弹簧10再次被压缩,将新的防磨钢管1上的矩形座2向左卡套在l形卡块8上,然后将防磨钢管1向下放至炉膛100内,当挡板5带动两个圆卡槽16分别向下卡套在对应的卡柱4上时,此时放松对拉环12的移动力,此时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10的弹力带动l形卡块8向右回移,l形卡块8带动方卡杆7向右卡入第二卡套13内,方卡杆7带动l形卡杆15向右卡入第一卡套14内,此时l形卡块8通过矩形座2对防磨钢管1限制,第一卡套14和第二卡套13通过l形卡杆15和方卡杆7对挡板5限制,实现同步对挡板5和防磨钢管1的双向固定,安装完成,使得便于快速对防磨钢管1安装固定和拆卸更换,操作简便省时。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