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属材料 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高精度磨床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高精度磨床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磨床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高精度磨床。


背景技术:

2.在传统制造行业的车间内,通常可以看到一些加工钢板等硬质物用的磨床,磨床可以对钢板的表面进行磨削,有效的提高工件表面的光滑度。
3.目前,传统的磨床主要包括承载板件用的床体,以及移动安装在床体一侧的加工机构,床体一般呈长方体居多,当需要对板件的表面进行加工时,只需要将板件放置在床体承载面的预定位置,启动驱动机构带动加工机构沿着预定的方向移动,使得加工机构的加工部位靠近板件的预定位置即可。
4.针对相关技术情况,发明人认为,传统的磨床在工作过程中,打磨工件产生的金属碎屑与粉末容易到处飞溅,对周围的工作人员会带来安全隐患,对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高精度磨床,能够对磨床进行防护,有效降低金属碎屑给周围工作人员带来的安全隐患。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高精度磨床,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高精度磨床,包括:承载工件用的机床本体;滑动安装在机床本体一侧的移动座;安装在移动座上用于对工件进行加工的加工机构;转动安装在机床本体与移动座滑动方向相垂直的两侧边的隔离板;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机床本体远离移动座一侧的挡板;设置在机床本体上用于驱动隔离板旋转的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挡板升降的第二驱动组件;以及设置在移动座两侧与隔离板侧边之间用于连接两者的伸缩遮挡组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第一驱动组件,可以驱动隔离板旋转,使得隔离板旋转至预定位置,设置的第二驱动组件,可以驱动挡板上升到预定的高度,隔离板与挡板相互配合,可以有效的对机床本体周侧进行阻挡,既可以减少金属碎屑飞溅伤害人的情况,也可以减少外界杂质的进入,而设置的伸缩遮挡组件,可以随移动座的移动而进行伸缩,可以在隔离板与挡板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机床本体起到防护作用,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周围工作人员的安全隐患。
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 所述伸缩遮挡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安装在移动座两侧的条形盒;沿竖直方向安装在条形盒内的收卷杆;其中一侧连接在收卷杆上、另一侧从条形盒活动穿出的遮挡布;设置在条形盒内用于驱动收卷杆旋转以收卷遮挡布的收卷件;以及安装在遮挡布远离收卷杆一侧与隔离板之间用于连接两者的卡扣件。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遮挡布时,可以在隔离板旋转到预定的位置后,利用卡扣件将遮挡布连接在隔离板的侧边,使得遮挡布可以阻挡磨削板材时产生的金属碎屑,在不使用遮挡布时,设置的收卷件可以驱动收卷杆旋转,以将遮挡布收卷到条形盒内,
此结构设计巧妙,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 所述挡板的顶部通过转轴安装有转板,所述转板上滑动连接有压板,所述转板上安装有驱动压板滑动的第一动力件,所述挡板的顶部安装有驱动转板旋转以使转板与挡板靠近机床本体一侧贴合的第二动力件。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挡板上升到预定的高度需要对板材进行固定时,可以开启第二动力件带动挡板旋转,使得挡板紧贴挡板内侧,然后开启第一驱动件,即可驱动压板往下移动,直至压板抵压在板材上,采用此方案,即可很方便的限制板材,减少板材在加工过程中出现滑动的情况。
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 所述压板远离转板的一端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活动设置有缓冲板,所述凹槽内设有用于连接缓冲板与凹槽内壁的弹性件。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压板抵压板材的过程中,设置的弹性件可以驱动缓冲板在凹槽内伸缩滑动,从而可以对缓冲板起到一定的缓冲减震作用,以增加缓冲板抵压板材的效果。
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 所述压板远离转板的一端承载面滑动安装有多个三角块,所述压板的侧边转动连接有压条,所述压条的转动连接处安装有驱动压条底部远离地面的扭簧,所述三角块远离其倾斜面的一侧安装有用于抵触压条顶部以驱动压条旋转的驱动杆,所述压板上设置有驱动三角块沿预定方向滑动以通过驱动杆抵触压条的往复驱动件。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缓冲板抵压住板材后,可以开启往复驱动件驱动三角块相互远离,三角块在相互远离过程中,会带动驱动杆抵触压条的顶端,使得压条的底部抵压在板材上,进一步固定板材。
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 所述往复驱动件包括:竖直安装在压板上的电动推杆;以及安装在电动推杆输出端上用于抵压三角块的倾斜面的压块,所述三角块之间连接有驱动三角块相互靠近的复位弹簧。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启电动推杆,可以带动压块往下移动,压块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会抵触在三角块的倾斜面上,使得三角块克服复位弹簧相互远离,待解除对三角块的抵压后,三角块会在复位弹簧的回复力下自动的移动到最初的位置,此结构的设计,可以有效的驱动三角块做往复运动。
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 所述压条远离压板的一端向上卷起以形成卷曲部,且所述卷曲部内外至内的厚度逐渐变小。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卷曲部,在压条抵压板材的过程中,可以增加压条端部的弹性效果,使得压条可以更加牢固的抵压在板材上,以提高板材的稳固性。
2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 所述挡板的顶部沿其延伸方向滑动安装有移动板,所述转板的端部以及第二动力件均安装在移动板上,所述挡板的顶部安装有驱动移动板沿预定方向移动的第三动力件。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第三动力件可以驱动移动板在挡板的顶部水平移动,移动板在移动时可以带动整个转板移动,使得压板可以抵压板材的不同位置,既可以减少妨碍板材加工的情况,还可以增大压板的适用范围。
2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 所述隔离板的内侧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伺服电机的端部安装有压辊。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伺服电机在开启时,可以带动连接杆旋转,使得连接杆端部的压辊对机床本体上的板材进行抵压,进一步提高板材的固定效果。
2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 所述移动座呈l形且顶部安装有相对称的透明遮盖板。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透明遮盖板,既可以从上方对机床本体进行遮挡,减少金属碎屑飞溅的情况,同时,还可以透过透明遮盖板观察到机床本体上的板材加工情况,方便工作人员及时的作出应对。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设置的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二驱动组件,可以驱动隔离板与挡板移动到预定的高度位置,隔离板与挡板相互配合,可以有效的对机床本体周侧进行阻挡,减少金属碎屑飞溅伤害人的情况,而设置的伸缩遮挡组件,可以在隔离板与挡板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机床本体起到防护作用,进一步降低周围工作人员的安全隐患;设置可以旋转且升降的压板,使得机床本体上放置的板材可以被稳固的抵压住,以提高板材的加工精度,而设置的压辊,可以在伺服电机的驱动下对板材进行抵压,进一步提高板材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不同于图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机床本体;2、移动座;20、加工机构;21、条形盒;22、收卷杆;23、遮挡布;3、隔离板;4、挡板;40、移动板;41、转板;42、压板;43、缓冲板;44、三角块;45、压条;46、驱动杆;47、电动推杆;48、压块;49、复位弹簧;5、服电机;51、连接杆;52、压辊。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高精度磨床,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承载板状工件用的机床本体1,机床本体1整体为长方体,在机床本体1长度方向的一侧滑动安装有移动座2,移动座2的截面整体呈l形,在移动座2的顶部安装有加工机构20,当板件放置在机床本体1的承载面上后,可以启动开关带动移动座2移动到预定位置上,移动座2上的加工机构20就可以根据系统编程好的程序对板件进行磨削、打磨、钻孔等操作。
31.在实际加工板件过程中,经常会存在金属碎屑到处飞溅的情况,很容易误伤周围的工作人员,为此,本实施例中,在机床本体1的宽度方向两侧转动安装有隔离板3,在机床本体1上安装有驱动两隔离板3旋转的第一驱动组件,同时,在机床本体1长度方向且与移动座2相对的一侧沿竖直方向滑动安装有挡板4,挡板4与隔离板3相互垂直,且在机床本体1上还安装有驱动挡板4升降的第二驱动组件。
32.当加工机构20在加工板件时,可以开启第一驱动组件驱动隔离板3旋转,使其处于竖直位置上,同时,开启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挡板4上升到预定位置,此时,两隔离板3与挡板4一起相互配合,就可以对机床本体1起到防护作用,减少金属碎屑到处飞溅的情况。
33.此外,为了进一步防护机床本体1,在移动座2的两侧与隔离板3之间设置有伸缩遮
挡组件,本实施例中,伸缩遮挡组件包括:竖直安装在移动座2两侧的条形盒21,在条形盒21内转动安装有收卷杆22,收卷杆22的延伸方向与条形盒21的延伸方向相一致,在收卷杆22上连接有遮挡布23,遮挡布23从条形盒21的一侧活动穿出,且在遮挡布23活动端一侧设置有多个挂钩,在隔离板3的侧边设置有多个与挂钩相适配的挂环。
34.当需要使用遮挡布23时,可以将隔离板3旋转到预定的位置,使得隔离板3垂直于机床本体1的承载面,再将遮挡布23从条形盒21内拉出,使得遮挡布23侧边的挂钩与隔离板3侧边的挂环相适配,从而可以将机床本体1围设住,为了能在不使用遮挡布23时,可以很方便的将遮挡布23收卷到条形盒21内,在条形盒21内安装有发条,当解除挂钩与挂环的配合后,发条可以利用自身的回复力驱动收卷杆22对遮挡布23进行收卷,使得遮挡布23收卷到条形盒21内。
35.其中,如图2和图3所示,在挡板4的顶部滑动安装有移动板40,移动板40的滑动方向与挡板4顶部的延伸方向相一致,在移动板40上通过转轴安装有转板41,在转板41上滑动连接有压板42,压板42与转板41相互垂直,且在转板41上安装有第一动力件,第一动力件用于驱动压板42沿转板41的延伸方向滑动,而在移动板40上安装有第二动力件,第二动力件用于驱动转轴带动转板41进行旋转,另外,在挡板4的顶部设置有第三动力件,第三动力件用于驱动移动板40沿着预定的方向移动。
36.当板件位于机床本体1承载面上时,可以开启第三动力件驱动移动板40移动到预定的位置,再开启第二动力件驱动转板41旋转,使得转板41与挡板4靠近机床本体1的一侧紧贴,再开启第一动力件带动压板42向下移动,直至压板42抵压在板件上,采用此方案,可以有效的将板件固定在预定的位置上,减少板件出现滑动而影响加工精度的情况。
37.为了增加对板件的抵压效果,在压板42远离转板41的一端底部开设有凹槽,在凹槽内活动容纳有缓冲板43,缓冲板43位于凹槽内的一侧安装有弹簧,弹簧远离缓冲板43的一端固定在凹槽的内壁上,当压板42抵压板件时,设置的缓冲板43会利用自身的弹性,在对板件抵压时,还能起到一定的缓冲减震作用,减少压坏板件的情况。
38.其中,在压板42远离转板41的一端承载面上滑动连接有多个三角块44,本实施例中为两个,在压板42远离转板41端部的周侧边缘转动连接有压条45,在压条45与压板42之间的位置安装有扭簧,自然状态下,扭簧利用自身的回复力会使得压条45底部远离地面,在三角块44远离其倾斜面的一侧安装有驱动杆46,驱动杆46远离三角块44的端部可以抵触在压条45的上半段部位上,另外,在压板42上还设置有往复驱动件,往复驱动件可以驱动三角块44相互靠近或远离。
39.本实施例中,往复驱动件包括:竖直安装在压板42上的电动推杆47,电动推杆47的输出端安装有压块48,而在两个三角块44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49,复位弹簧49可以利用自身的回复力,使得两个三角块44在不使用时处于相互靠近的状态,当电动推杆47驱动压块48抵压在三角块44的倾斜面上时,会驱动两个三角块44相互远离,三角块44在相互远离过程中,会通过驱动杆46抵触在压条45的上半段部位上,使得压条45的底部抵压在板件顶面上,通过此结构,可以进一步固定板件,减少板件出现滑动的情况。
40.此外,本实施例的压条45远离压板42的一端设置有向上卷起的卷曲部,且卷曲部内外至内的厚度逐渐变小,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在卷曲部抵压板件时,既可以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同时,还可以利用缓冲力进一步抵压板件,从而可以增强对板件的抵压效果。
41.在隔离板3的内侧还安装有伺服电机5,伺服电机5的输出轴安装有连接杆51,连接杆51远离伺服电机5的端部安装有压辊52,在隔离板3旋转到防护机床本体1的竖直位置时,此时,可以启动伺服电机5带动连接杆51旋转,连接杆51会带动压辊52抵压在板件上,从而可以进一步稳固板件。
42.另外,在移动座2的顶部两侧安装有相对称的透明遮盖板,透明遮盖板与机床本体1的承载面相互平行,其既可以从上方对机床本体1进行防护,同时,还可以方便工作人员透过透明遮盖板观察到机床本体1上的板材加工情况,以方便工作人员及时的作出应对。
4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二动力件均采用伺服马达作为动力源,而第二驱动组件、第一动力件以及第三动力件均采用气缸或者油压缸作为动力源,具体结构在此不做赘述。
4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