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械加工 专利正文
镀锡铜线拉丝机冷却机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镀锡铜线拉丝机冷却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镀锡铜线拉丝机冷却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镀锡铜线拉丝机冷却机构。


背景技术:

2.镀锡铜线是指在铜线表面镀上一薄层金属锡的铜线。镀锡铜线材质比较柔软,导电性能良好,与裸铜线相比,其耐蚀性、抗氧化性能更强,可大大延长弱电线缆的使用寿命,镀锡铜线在生产过程中通过需要经过拉丝机进行拉丝,拉丝机在拉丝时需要配置拉丝液进行冷却,且冷却结构主要包括箱体及循环泵,箱体内存储拉丝液,循环泵将箱体中的拉丝液泵给喷淋管,喷淋管在拉丝腔中将拉丝液喷出,而后拉丝液从拉丝腔中返回箱体进行自然冷却,因此,拉丝液的温度容易过高,导致镀锡铜线上容易存在划痕,再加上且目前普遍使用高速拉丝,速度快,散热时间少,导致拉丝后的镀锡铜线较脆,强度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镀锡铜线在拉丝时拉丝液的温度较高,容易导致镀锡铜线上存在划痕,且较脆,强度不足的问题,现提供一种镀锡铜线拉丝机冷却机构。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镀锡铜线拉丝机冷却机构,包括箱体、隔板、循环泵、换热管及冷水机组,所述隔板将箱体的内部分隔为位于左侧的冷却腔和位于右侧的储液腔,所述储液腔用于储存拉丝液,所述隔板的顶端具有溢流口,所述储液腔通过溢流口和冷却腔连通,所述换热管位于冷却腔内,所述冷水机组的输出口和换热管的进口连通,所述冷水机组的输入口和换热管的出口连通,所述循环泵的入口和冷却腔连通,循环泵的出口和拉丝机内拉丝腔中的喷淋管连通,拉丝机的拉丝腔和储液腔的进液管连通。
5.本方案利用冷水机组将冷水通入换热管内,以此对冷却腔中的拉丝液进行快速降温,随后再由循环泵将冷却腔中温度降低的拉丝液供给喷淋管,从而对拉丝腔中的镀锡铜线进行降温冷却,拉丝腔中的拉丝液则流入储液腔,并溢流进入冷却腔,以此构成循环,且冷却效果好,防止镀锡铜线的表面出现划痕,并能够确保镀锡铜线的韧性和强度。
6.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管呈螺旋形;从而能够提高换热效率,有利于拉丝液温度的快速降低。
7.进一步地,所述储液腔的腔底由左至右向下倾斜,所述进液管位于储液腔的右端;从而可使拉丝机的拉丝腔内流出的拉丝液能够预先在储液腔内进行杂质沉淀,并使沉淀的杂质堆积在储液腔的右端,以远离冷却腔,使杂质不易随冷却液进入到冷却腔。
8.进液管置在储液腔的右端虽然能延长拉丝液向冷却腔的流动路径,提高沉淀效果,但是,进液管流出的冷却液刚好正对储液腔右端沉淀堆积的杂质,导致容易对杂质造成冲击,不利于杂质的沉淀,进一步地,储液腔内上端固定有挡流板,所述挡流板位于进液管
的正下方;利用挡流板对进液管流出的拉丝液进行阻挡,可消除其对储液腔右端沉淀堆积的杂质所造成的冲击。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镀锡铜线拉丝机冷却机构利用冷水机组将冷水通入换热管内,以此对冷却腔中的拉丝液进行快速降温,随后再由循环泵将冷却腔中温度降低的拉丝液供给喷淋管,从而对拉丝腔中的镀锡铜线进行降温冷却,拉丝腔中的拉丝液则流入储液腔,并溢流进入冷却腔,以此构成循环,且冷却效果好,防止镀锡铜线的表面出现划痕,并能够确保镀锡铜线的韧性和强度。
附图说明
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漆包线涂油装置的示意图;
12.图中:1、箱体,101、冷却腔,102、储液腔,2、隔板,201、溢流口,3、循环泵,4、换热管,5、进液管,6、挡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13.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方向和参照(例如,上、下、左、右、等等)可以仅用于帮助对附图中的特征的描述。因此,并非在限制性意义上采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并且仅仅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形式来限定所请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14.实施例1
15.如图1所示,一种镀锡铜线拉丝机冷却机构,包括箱体1、隔板2、循环泵3、换热管4及冷水机组,所述隔板2将箱体1的内部分隔为位于左侧的冷却腔101和位于右侧的储液腔102,所述储液腔102用于储存拉丝液,所述隔板2的顶端具有溢流口201,所述储液腔102通过溢流口201和冷却腔101连通,所述换热管4位于冷却腔101内,所述冷水机组的输出口和换热管4的进口连通,所述冷水机组的输入口和换热管4的出口连通,所述循环泵3的入口和冷却腔101连通,循环泵3的出口和拉丝机内拉丝腔中的喷淋管连通,拉丝机的拉丝腔和储液腔102的进液管5连通。
16.所述换热管4呈螺旋形;从而能够提高换热效率,有利于拉丝液温度的快速降低。
17.所述储液腔102的腔底由左至右向下倾斜,所述进液管5位于储液腔102的右端;从而可使拉丝机的拉丝腔内流出的拉丝液能够预先在储液腔102内进行杂质沉淀,并使沉淀的杂质堆积在储液腔102的右端,以远离冷却腔101,使杂质不易随冷却液进入到冷却腔101。
18.进液管5设置在储液腔102的右端虽然能延长拉丝液向冷却腔101的流动路径,提高沉淀效果,但是,进液管5流出的冷却液刚好正对储液腔102右端沉淀堆积的杂质,导致容易对杂质造成冲击,不利于杂质的沉淀,储液腔102内上端固定有挡流板6,所述挡流板6位于进液管5的正下方;利用挡流板6对进液管5流出的拉丝液进行阻挡,可消除其对储液腔102右端沉淀堆积的杂质所造成的冲击。
19.本实施例中多个拉丝机可共用一套冷水机组;
20.本实施例中镀锡铜线拉丝机冷却机构工作原理如下;
21.利用冷水机组将冷水通入换热管4内,以此对冷却腔101中的拉丝液进行快速降温,随后再由循环泵3将冷却腔101中温度降低的拉丝液供给喷淋管,从而对拉丝腔中的镀锡铜线进行降温冷却,拉丝腔中的拉丝液则通过进液管5流入储液腔102,储液腔102中的拉丝液从隔板2的溢流口201处溢流进入冷却腔101,以此构成循环,且冷却效果好,防止镀锡铜线的表面出现划痕,并能够确保镀锡铜线的韧性和强度。
22.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镀锡铜线拉丝机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隔板(2)、循环泵(3)、换热管(4)及冷水机组,所述隔板(2)将箱体(1)的内部分隔为位于左侧的冷却腔(101)和位于右侧的储液腔(102),所述储液腔(102)用于储存拉丝液,所述隔板(2)的顶端具有溢流口(201),所述储液腔(102)通过溢流口(201)和冷却腔(101)连通,所述换热管(4)位于冷却腔(101)内,所述冷水机组的输出口和换热管(4)的进口连通,所述冷水机组的输入口和换热管(4)的出口连通,所述循环泵(3)的入口和冷却腔(101)连通,循环泵(3)的出口和拉丝机内拉丝腔中的喷淋管连通,拉丝机的拉丝腔和储液腔(102)的进液管(5)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锡铜线拉丝机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4)呈螺旋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锡铜线拉丝机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腔(102)的腔底由左至右向下倾斜,所述进液管(5)位于储液腔(102)的右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锡铜线拉丝机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腔(102)内上端固定有挡流板(6),所述挡流板(6)位于进液管(5)的正下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镀锡铜线拉丝机冷却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镀锡铜线拉丝机冷却机构,包括箱体、隔板、循环泵、换热管及冷水机组,隔板将箱体的内部分隔为位于左侧的冷却腔和位于右侧的储液腔,储液腔用于储存拉丝液,储液腔通过溢流口和冷却腔连通,本实用新型的镀锡铜线拉丝机冷却机构利用冷水机组将冷水通入换热管内,以此对冷却腔中的拉丝液进行快速降温,随后再由循环泵将冷却腔中温度降低的拉丝液供给喷淋管,从而对拉丝腔中的镀锡铜线进行降温冷却,拉丝腔中的拉丝液则流入储液腔,并溢流进入冷却腔,以此构成循环,且冷却效果好,防止镀锡铜线的表面出现划痕,并能够确保镀锡铜线的韧性和强度。镀锡铜线的韧性和强度。镀锡铜线的韧性和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田金水 张国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精诺微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0
技术公布日:202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