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烟草加工 专利正文
具有双进气道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具有双进气道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气溶胶产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双进气道的气溶胶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2.气溶胶产生装置一般包括雾化部及主机部,雾化部通电后发热,产生烟雾,其中,现有气溶胶产生装置主机部和雾化部分别设置气道,气体先经过主机部的气道,然后进入雾化部气道,由于雾化器距离主机部气道进气口较远,且气流流动路径过长,导致气流较为松散,造成雾化效率和速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4.为了解决上述气流流动路径长、气流松散造成雾化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双进气道的气溶胶产生装置。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双进气道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主机部和雾化部,主机部跟雾化部之间设置有第一进气道、连通气道以及第二进气道;其中,
6.第一进气道设置于主机部上,所述第一进气道与设置于所述雾化部的连通气道相连通,并连通至所述雾化部的雾化芯;
7.所述雾化部还设置有与所述连通气道连通的第二进气道,以将外部气体通过所述第二进气道及连通气道输送至所述雾化芯。
8.进一步的,在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雾化部包括底座,所述连通气道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的第一连通段和第二连通段,所述第一连通段与所述第二连通段连通。
9.进一步的,在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连通段竖向开设,且所述第一连通段的端口位于所述底座的底部。
10.进一步的,在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雾化芯包括发热体,所述底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通段连通的气腔;
11.所述发热体的部分伸入所述气腔,并与所述气腔的内壁合围形成呈环状的所述第二连通段。
12.进一步的,在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发热体开设有与所述连通气道连通的雾化气道。
13.进一步的,在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进气道开设于所述底座,且所述第二进气道的端口位于所述底座的侧部。
14.进一步的,在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具有双进气道的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主机部及所述雾化部分别安装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雾化部位于所述主机部的
上方;
15.所述壳体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进气道连通的第一开口及与所述第二进气道连通的第二开口。
16.进一步的,在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主机部包括主体,所述第一进气道包括所述主体与所述壳体合围形成的环形气道段、开设于所述主体的出气段,所述出气段连通所述环形气道段。
17.进一步的,在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出气段包括横向气道段及纵向气道段;
18.所述横向气道段分别连通至所述主体的相对两侧,所述纵向气道段从所述主体的顶部向下延伸至与所述横向气道段连通。
19.进一步的,在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主体还安装有咪头,所述主体开设有连通所述环形气道段与所述咪头感应侧的感应气道。
2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2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双进气道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主机部和雾化部,雾化部包括雾化芯,主机部设置有第一进气道,雾化部包括连通气道和第二进气道,连通气道分别与第一进气道和第二进气道连通,连通气道连通至雾化芯,第二进气道用于将外部气体通过连通气道输送至雾化芯,可以缩短进气口与雾化芯之间的距离,提高了进气的汇聚性,提高雾化效率及气流流速。
附图说明
22.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双进气道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双进气道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包含雾化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双进气道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双进气道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双进气道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图4中a

a方向剖视示意图。
29.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30.100

主机部;200

雾化部;300

壳体;
31.110

第一进气道;120

咪头;130

主体;
32.111

环形气道段;112

横向气道段;113

纵向气道段;114

感应气道;
33.210

第二进气道;220

连通气道;221

第一连通段;222

第二连通段;230

底座;
231

座体;232

座套;240

发热体;241

雾化气道;250

硅胶套;260

导电电极;
34.310

第一开口;320

第二开口;330

下壳;340

油杯。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6.现有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主机部100和雾化部200,主机部100和雾化部200分别设置气道,气体先经过主机部100的气道,然后进入雾化部200气道,由于雾化部200距离主机部100气道进气口较远,且气流流动路径过长,导致气流较为松散,造成雾化效率和速度较低。
37.为了解决上述气流流动路径长、气流松散造成雾化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双进气道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具有双进气道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主机部100和雾化部200,雾化部200包括雾化芯,主机部100设置有第一进气道110,雾化部200包括连通气道220和第二进气道210,连通气道220分别与第一进气道110和第二进气道210连通,连通气道220连通至雾化芯,第二进气道210用于将具有双进气道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外部的气体通过连通气道220输送至雾化芯,可以缩短进气口与雾化芯之间的距离,提高了进气的汇聚性,提高雾化效率及气流流速。本技术中,雾化器部200可以重复使用,即设置有与油仓连通的注油孔,可以不重复使用。不可重复使用的雾化器具有密封的油仓,且不具有注油孔。
38.结合图1和图2所示,具有双进气道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壳体300及安装于壳体300内的主机部100和雾化部200,雾化部200位于主机部100的上方,主机部100设置有第一进气道110,雾化部200包括底座230和雾化芯,底座230设置有连通气道220和第二进气道210,连通气道220包括第一连通段221和第二连通段222。
39.在现有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基础上,本技术中的主机部100还包括电池、控制电路板、咪头120及弹针及通气管,雾化部200包括导电电极260及雾化管,具有双进气道的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包括有一些必要的功能实现部件等,本技术针对气道结构进行改进,因此,主要围绕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气道结构介绍,关于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整体结构、工作原理、装配连接关系等不进行详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结合现有技术得知。
40.本实施例中,壳体300开设有第一开口310和第二开口320,第一开口310与第一进气道110连通,第二开口320与第二进气道210连通,第二进气道210位于第一进气道110的上方,第二开口320位于第一开口310的上方,因此,第二进气道210的进气口更靠近雾化部200。
41.连通气道220的端口位于底座230的底部,即连通气道220的进气口位于底座230的
底部,第一进气道110的出气口位于主机部100的顶部,当主机部100和雾化部200分别安装于壳体300内后,第一进气道110的出气口与连通气道220的进气口密封连接,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通气管可安装于第一进气道110,通气管的部分从主机部100的顶部露出,通气管露出主机部100的部分再与连通气道220连通,从而实现第一进气道110与连通气道220之间的连通,本技术中,第一进气道110作为主气道,第二进气道210作为辅助气道,较大部分的气体从第一进气道110进入连通气道220,较小部分的气体从第二进气道210进入连通气道220。
42.参考图2所示,底座230开设有气腔,第一连通段221与气腔连通,雾化芯包括发热体240,发热体240部分的部分从底座230的顶部伸入气腔,发热体240与气腔的内壁合围形成围绕发热体240呈环状的第二连通段222,发热体240内开设有沿发热体240长度方向开设的雾化气道241,位于气腔内部的发热体240开设置有与雾化气道241连通的连通孔,使连通气道220内的气体进入雾化气道241。
43.具有双进气道的气溶胶产生装置进气过程中,第一进气道110和第二进气道210同时进气,第一进气道110内的气体经过咪头120后从第一进气道110的出气口流出,并进入连通气道220,第二进气道210的气体直接流入连通气道220,第一进气道110内的气体和第二进气道210内的气体在连通气道220内汇流,本实施例中,第一进气道110内的气体和第二进气道210内的气体在第一连通段221内汇流,然后经第二连通段222进入发热体240的雾化气道241。
44.由于第二进气道210和连通气道220分别开设于底座230,因此,第二进气道210内的气体将比第一进气道110内的气体更先进入连通气道220,从而缩短进气口与雾化芯之间的距离,提高气流流速,提高雾化效率。
45.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本技术中,底座230套设有硅胶套250,底座230的顶部开设有凹槽,硅胶套250套设于底座230的顶部,硅胶套250将凹槽密封形成气腔,发热体240与硅胶套250套设配合,发热体240穿过硅胶套250伸入凹槽内,本技术中发热体240外套设有隔热管,防止烫伤硅胶套250。
46.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方案也可以是,第一连通段221可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连通段221分别与第二连通段222连通,底座230对应两个第一连通段221开设有两个第二进气道210,两个第二进气道210的进气口分别位于底座230的相对两侧,壳体300对应两个第二进气道210分别开设有第二开口320,主机部100设置有两个第一进气道110,两个第一进气道110分别安装有通气管,壳体300对应两个第一进气道110开设有两个第一开口310。第一连通段221设置的数量与第一进气道110设置的数量相同,第二进气道210可以设置有一个、两个或多个。
47.参考图2,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方案也可以是,导电电极260安装于第一连通段221内,导电电极260部分从底座230的底部伸出,导电电极260设置有贯穿导电电极260的通孔,即在导电电极260内部形成气道,通孔的一端连通第一连通段221,通气管与通孔的另一端连通,从而使第一进气道110与第一连通段221连通。
48.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方案也可是,壳体300包括油杯340和下壳330,雾化部200安装于油杯340内,主机部100安装于下壳330,方便雾化部200与主机部100之间的装配,其中,底座230与油杯340密封连接,防止出现壳体300漏气现象,同时保证壳体300的美观性。如图
1中所示,油杯340的部分伸入下壳330内,油杯340与下壳330过盈嵌套配合。第一进气道110的进口端仅对应下壳330,因为第一进气道110的外侧为单层结构,下壳330上开设第一开口310,而第二进气道210的进气口外侧为双层遮挡结构,内层为油杯340,外层为下壳330,因此,油杯340和下壳330对应第二进气道210需要分别开设第二开口320。
49.参考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底座230的安装及底座230装配后与壳体300的密封性,壳体300由座体231和座套232装配而成,第二进气道210及连通气道220分别开设于座体231,座套232套设于座体231的外周侧,座套232可以选用橡胶材质,座套232开设有与第二进气道210连通的孔,以便于气体进入第二进气道210。在图3中结构的基础上,
50.座体231的顶部开设有凹槽,凹槽相对的两侧具有开口,也可以称为开口槽,使座体231大致呈“凹”型结构,第一连通段221从槽口周侧的端部竖向贯穿座体231,为了方便座体231与硅胶套250的装配,在槽口相对两侧的端部分别设置凸起结构,凸起结构可以为围绕第一连通段221端口呈弧状凸起的凸台,硅胶套250上设置对应卡槽,装配时,凸台卡入凹槽内,从而使硅胶套250与座体231之间紧密配合。硅胶套250及座套232对凹槽合围形成气腔,发热体240与硅胶套250套设配合,发热体240穿过硅胶套250伸入凹槽内。
51.参考图4和图5所示,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方案也可是,第一进气道110包括环形气道段111及与环形气道段111连通的出气段,出气段用于将进入主机部100的气体引出,出气段可设置有两个或多个,出气段包括横向气道段112及纵向气道段113,横向气道段112与纵向气道段113相互连通。
52.主机部100包括主体130,主体130作为主机部100的架体结构,主体130的外周侧开设有环形槽,当主体130安装于壳体300后,主体130与壳体300的内壁密封贴合,并在环形槽处形成环形气道段111,横向气道段112和纵向气道段113分别开设于主体130,结合图5所示,图5为图4中a

a方向的剖视图,以图4中的放置状态作为参考,上下方向定义为竖向方向,垂直竖向方向定义为横向方向,横向气道段112沿横向延伸,纵向气道段113沿纵向延伸,横向气道段112分别连通至主体130的相对两侧,提高气体从环形气道段111进入横向气道段112的流量及流速,纵向气道段113从主体130的顶部向下延伸至与横向气道段112连通,咪头120安装于主体130,主体130开设有连通环形气道段111与咪头120感应侧的感应气道114,第一进气道110在进气过程中,气体先从第一开口310进入环形气道段111,然后从环形气道段111进入横向气道段112,再从横向气道段112进入纵向气道段113,经过纵向气道段113流向连通气道220,气体在环形气道段111流向横向气道段112时,咪头120的感应侧感应到感应气道114中产生负压状态而启动。
53.综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气溶胶雾化装置,气溶胶雾化装置包括主机部100和雾化部200,雾化部200包括雾化芯,主机部100设置有第一进气道110,雾化部200设置有连通气道220和第二进气道210,连通气道220分别与第一进气道110和第二进气道210连通,连通气道220连通至雾化芯,第二进气道210用于将外部气体通过连通气道220输送至雾化芯,可以缩短进气口与雾化芯之间的距离,提高了进气的汇聚性,提高雾化效率及气流流速。雾化部200包括底座230,第二进气道210和连通气道220分别开设于底座230,连通气道220包括第一连通段221和第二连通段222,第一连通段221竖向开设,且第一连通段221的端口位于底座230的底部,使第一连通段221便于与第一进气道110连通,第二连通段222位于第一连通段221的上方,第二连通段222呈环状结构,在此结构的基础上,连通气道220可根据第一进
气道110设置多个与之连通的第一连通段221,保证进气量,提高进气效率。
54.本技术中的第一进气道110、第二进气道210及连通气道220的结构形式不仅限用于具有双进气道的气溶胶产生装置,也可以用于其它气电双路结构形式,如:两条气道支路中,其中一个气道支路主要用于感应气体流动,另一个气道支路用于进气,从而保证进气量,防止气道路径过长导致气体松散。
5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5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总的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