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石油煤气 专利正文
煤干馏多级连续干熄焦用换热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煤干馏多级连续干熄焦用换热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焦化余热再利用应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干馏多级连续干熄焦用换热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2.煤干馏多级连续干熄焦是将煤干馏后产生的焦炭或半焦送至一级流化床干熄焦装置,通入二级流化床干熄焦装置排出的惰性气体使焦炭或半焦颗粒在流化床内稳定流化,并进行热交换,当焦炭或半焦温度达到本级出料要求后,送至二级流化床干熄焦装置,同时,将一级流化床干熄焦装置排出的惰性气体除尘,后送至热交换设备换热,再通过循环风机送至三级流化床干熄焦装置重复使用。
3.在整个热交换过程中,由于惰性气体与焦炭或半焦接触,导致惰性气体内含有一定的杂质,这些杂质虽然经过流化设备时会过滤一部分,但是长期的使用,会导致换热设备内存储大量的杂质,进而影响换热设备的换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煤干馏多级连续干熄焦工艺中所存在的换热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能够长久使用的煤干馏多级连续干熄焦用换热除尘装置。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煤干馏多级连续干熄焦用换热除尘装置,包括换热箱本体,所述换热箱本体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换热箱本体的两侧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换热箱本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换热箱本体内沿进气管向出气管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成进气腔、换热腔以及出气腔,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与换热腔连通,所述换热腔内设置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两端与进气腔和出气腔连通,所述换热管均匀分布在换热腔内,所述进气管内设置有挡灰板,所述挡灰板间隔设置在进气管内,所述挡灰板包括上下间隔交错设置上挡灰板和下挡灰板,所述进气管的底部设置有储灰盒,所述储灰盒的顶部设置有进灰口,所述进灰口贯穿进气管的底部靠近下挡灰板设置,所述储灰盒的底部设置有排灰管。
6.作为优选,所述进气腔和出气腔内落灰板,所述落灰板自上向下竖直设置在进气腔和出气腔内,所述落灰板的底部和进气腔、出气腔之间设置有气流通道,所述进气腔和出气腔的底部均设置有灰料管。
7.作为优选,所述换热腔内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竖直设置在换热腔内,所述导流板和换热腔的顶壁或底部之间设置有水流通道。
8.作为优选,所述导流板间隔上下交错设置在换热腔内。
9.作为优选,所述储灰盒、进气腔和出气腔均设置有倾斜板,所述倾斜板自中部向两侧倾斜向上设置,所述排灰管设置在储灰盒的中部,所述灰料管设置在进气腔、出气腔的中部。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1.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煤干馏多级连续干熄焦用换热除尘装置,通过对现有的进气管的结构以及进气腔和出气腔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其增加落灰的功能,进而减少了进入到换热管内的灰尘数量,进而提高了换热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煤干馏多级连续干熄焦用换热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煤干馏多级连续干熄焦用换热除尘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5.以上各图中,1、换热箱本体;11、进气腔;12、换热腔;13、出气腔; 14、换热管;15、落灰板;16、导流板;17、灰料管;2、进气管;21、上挡灰板;22、下挡灰板;3、储灰盒;31、进灰口;32、排灰管;4、出气管; 5、进水管;6、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17.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18.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换热效果好且能够减少尘土累积的换热装置,为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煤干馏多级连续干熄焦用换热除尘装置,包括换热箱本体1,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加工,换热箱本体1 整体呈长方体状设置,在换热箱本体1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气管2和出气管4,在本实施例中,进气管2和出气管4都设置在换热箱本体1的上半部,在换热箱本体1的两侧设置有进水管5和出水管6,其中,进水管5靠近换热箱本体1的下半部设置,出水管6靠近换热箱本体1的上半部设置,这样设置的目的使水流向上流动,增加换热时间,确保换热效果。
19.在换热腔12本体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换热箱本体1内沿进气管2向出气管4方向依次间隔呈进气腔11、换热腔12以及出气腔13,进水管5和出水管 6与换热腔12连通,在换热腔12内设置有换热管14,换热管14的两端与进气腔11和出气腔13连通,换热管14均匀分布在换热腔12内,以上结构为现有常见的换热设备的结构设置,故在本实施例中,不加详细描述。
20.为了达到除灰的目的,在本实施例中,在进气管2内设置有挡灰板,挡灰板间隔设置在进气管2内,挡灰板包括上下间隔交错设置上挡灰板21和下挡灰板22,在本实施例中,所说的上下间隔交错是指上挡灰板21和下挡灰板22之间有一定的间距,上挡灰板21自进气
管2的顶部向下设置,下挡灰板22自进气管2的底部向上设置,下挡灰板22的顶部高于上挡灰板21的底部,这样,两者就形成了z字型的通气通道,带有灰尘的惰性气体再触碰到上挡灰板21 和下当挡灰板时,其灰尘有一定的碰撞聚合,进而掉落,而惰性气体则从通气通道内流走,经过多道的碰撞后,进而有效的将灰尘的大部分予以去除。
21.考虑到灰尘的收集,在进气管2的底部设置有储灰盒3,在储灰盒3的顶部设置有进灰口31,进灰口31贯穿进气管2的底部靠近下挡灰板22设置,这样,经过碰撞后的灰尘进入到储灰盒3内,不会影响到进气管2的使用,为了方便清理储灰盒3,在储灰盒3的底部设置有排灰管32。为了避免惰性气体进入到排灰管32内,在排灰管32上设置有控制阀,这样,间隔一段时间排放一次即可。
22.为了进一步减少惰性气体的含灰量,在进气腔11和出气腔13内落灰板15,落灰板15自上向下竖直设置在进气腔11和出气腔13内,落灰板15的底部和进气腔11、出气腔13之间设置有气流通道,这样,惰性气体想要进入到换热腔12,就需要先向下运动,经过气流通道后,再向上运动,而这个过程中,会使灰尘有一定的聚集,由于其量较少,为此,没有增加其他预存储设备,而是直接在进气腔11和出气腔13的底部均设置有灰料管17。当然,为了避免惰性气体进入到灰料管17内,在灰料管17上也设置有控制阀,这样,间隔一段时间排放一次即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惰性气体不向上流动,处于气流通道高度范围内的换热腔12内没有设置换热管14,这样,能够避免惰性气体直接从底部的换热管14直接流走。
23.为了进一步提高换热效果,换热腔12内设置有导流板16,导流板16竖直设置在换热腔12内,导流板16和换热腔12的顶壁或底部之间设置有水流通道。在本实施例中,导流板16间隔上下交错设置在换热腔12内。这样,水流在换热腔12内走s型路线,其流经的距离得到增长,进而起到更好的换热效果。
24.为了方便落灰,在储灰盒3、进气腔11和出气腔13均设置有倾斜板,倾斜板自中部向两侧倾斜向上设置,排灰管32设置在储灰盒3的中部,灰料管17设置在进气腔11、出气腔13的中部。这样,灰尘都集中在中间,方便掉落,进而方便快速清理。
2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